-
習近平: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10-01 07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 趙建軍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13個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設四個主題和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
同創和諧社區共建美好家園 恆苑小區志願活動開啟
青島新聞網訊,在新年來臨之際,為凝聚志願者力量,提升居民幸福感,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2021年1月2日上午,青島市市北區恆苑小區組織開展了「同創和諧社區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1-09 11: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明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現代化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突出位置意義重大。
-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九江市鶴湖學校開展「世界地球日...
為進一步喚起同學們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九江市鶴湖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升旗儀式中,隊員們了解到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了世界地球日的相關知識;認識了「地球之腎-溼地」「地球之肺-森林」「地球之血液-海洋」;明白了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能複製,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保護地球、善待地球,已經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肩負的使命。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路徑」 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將「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黨章,再到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十三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今天,與您一起學習該書第十三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2018年5月18日)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2019年4月28日)關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好生態文明,首要的是準確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是核心,也是根本。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不能與自然相對立,不能妄圖去統治、徵服自然,而要與之和諧共處。
-
西田社區:堅持黨建引領 共建「厚德西田」美好家園
西田社區黨委把檢視問題作為主題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一個重要措施,堅持開門找問題、放大找不足,深挖問題根源,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同時,社區黨總支班子和班子成員對照黨章黨規和上級要求,堅持問題不迴避、矛盾不上交,建立「三張清單」,共梳埋出社區班子成員問題14條。 知行合一,做實「改」的成效。西田社區黨委堅持把「改」字貫穿主題教育始終,立查立改、 即知即改,以整改成果體現主題教育實效。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 準確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法官說法】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法官說法】保護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 2020-11-2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的現實緊迫性更加凸顯。
-
銘記黨的恩情 共建美好家園
1月14日,記者採訪了首府八位基層幹部,他們根據自身感受,結合各自工作,表示要以庫爾班大叔一家為榜樣,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並身體力行地傳遞黨的恩情,共建美好家園,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深入推進。銘記黨的恩情積極投身工作「庫爾班大叔一家幾代人,用自己的行動感恩黨、感恩祖國,我們對這份濃厚的情誼感到敬重。
-
新華社評論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華社評論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
-
涿鹿宣: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圍繞「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主題開展宣傳活動。電視報導工作人員通過設立諮詢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過往群眾普及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呼籲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耕地,珍惜資源,拒絕捕食野生動物,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愛護我們的美好家園,創建衛星新城,建設品質涿鹿。
-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地球日高校網上交流討
「家鄉的春天」手繪、攝影大賽用雙手的靈巧去記錄眼前的美好,在「家鄉的春天」手繪、模型比賽中邂逅故鄉獨一無二的美麗。學子熱議臨近地球文化節,在諸多活動開展的同時,長大學子們積極參與,發表感想。資源學院研究生會主席田鴿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中國主張站在對人類文明負責的高度,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統一,共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 守護地球家園,是人類共同責任。
-
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確立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國投天同動態」踐行孝愛傳承 共建鄰裡和諧
——國投天同心繫社區老人開展暖心服務2020年已經進入結束倒計時,在這個被種種不確定因素籠罩的一年裡的歲末,更多地需要溫暖、關懷、仁愛與希望……12月18日,贛州章貢區東外社區組織老年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建和諧美好家園」元旦文藝匯演,
-
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共治 共建共享「融樂家園」
二、古美「城市家園黨建」的項目支撐及具體做法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完善頂層設計,優化項目實施,詮釋和支撐「城市家園黨建」的內涵與實效。居民由衷感慨,「眼下的古美社區,鄰裡更和諧、家居更舒心、生活更美好」。 融樂家園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