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1-17 西部網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汙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實踐證明,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堅持底線思維。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邊界。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保護生態,規劃先行。要完善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好主體功能區戰略,明確生態紅線,加快形成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在空間上對經濟社會活動進行合理限定,進一步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在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良好的生態本身就蘊含著無窮的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關鍵在於找準平衡點和著力點。生態好,發展才會更好。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大新進展。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是行動者。要增強全民族生態環保意識,鼓勵綠色生產和消費,倡導健康飲食文化和良好生活習慣,嚴厲打擊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推動形成健康文明生產生活方式。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匯聚全社會的磅礴力量,久久為功向前進,我們一定能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新華社評論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新華社評論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編輯:李晴    來源:新華社    2020-11-03 13:16
  • 新華社評論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新華社評論員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指引沿江各省市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新華社評論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新華社評論員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第一個事關全局的區域發展戰略部署會。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這四個主題和內容從不同角度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內容,共同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整體內涵。我們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全面部署和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國家戰略並將其上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可以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新時代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建設生態文明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體現。人類高舉生態文明的偉大旗幟,也就是高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偉大旗幟,建設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的社會圖景。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1-09 11:2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地評線】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中國新發展階段樹立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塞罕壩美景。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闡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現代化的內涵與外延。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基於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理念,強調人類必須下決心拋棄工業文明以來形成的輕視自然、支配自然、破壞自然的觀念,轉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對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戰略謀劃。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規律性認識的不斷深化,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落實好這一戰略部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明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現代化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突出位置意義重大。
  • 雲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在祖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一個個推進綠色發展、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守好綠水青山的故事正在上演。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習近平總書記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指引沿江各省市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長江。 從上遊重慶到中遊武漢,再到下遊南京,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先後3次召開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霧霾少了」「環境美了」,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切身感受。  生態好,發展才會更好。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背後,是我們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堅定走上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一方面,要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和違建項目,健全水環境監測網絡,嚴格控制各類環境風險。    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武曉娟/攝)  守護淨土 精準治汙下功夫  富饒肥沃的土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藏。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五中全會在寧河】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1-1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確立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評新而論·大國經彩】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霧霾少了」「環境美了」,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切身感受。生態好,發展才會更好。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背後,是我們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堅定走上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一方面,要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另一方面,政府要嚴懲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和違建項目,健全水環境監測網絡,嚴格控制各類環境風險。
  • 【地評線】飛天網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高質量發展更有品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意味著,「十四五」時期,黨中央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江蘇考察,再次釋放出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烈信號。
  • 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促進全面綠色轉型,重點方向有哪些  發展綠色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基石。應動態更新行業落後產能淘汰標準,繼續提高重點區域標準要求,全面完成落後產能淘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種全新的現代化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發現最美鐵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高鐵聲屏障守護「小鳥天堂...
    【發現最美鐵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高鐵聲屏障守護「小鳥天堂」 編輯:徐冰鑫    來源:光明網    2020-11-05 15:30
  •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⑩ 2020-12-21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苑論衡:不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路徑
    重溫恩格斯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觀點,有助於更好地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恩格斯認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也就是說,人與自然具有一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