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如今大部分已踏入社會,他們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的同時,也開始承擔家庭的責任,思考未來。而保險,也成了很多90後人生的必選項。
90後為什麼要買保險呢?他們對保險的態度是怎樣的?90後買保險的錢從哪裡來?他們更青睞哪類保險?
在此中秋國慶之際,小任問了身邊的幾位90後保民,來聽聽他們對於保險的真正看法。
同事的突然生病
讓我意識到保險是必需品
小楊 1995年 公務員 未婚
我是去年考入縣城公務員的,因為一直聽說公務員待遇好,有五險一金,所以我對商業保險沒什麼概念。直到今年,我們單位一個女同事出了事......
她也就40歲上下,平時看起來身體挺好的,那天卻突然拿著住院通知書來單位,哭喪著臉找領導請病假。我們都很震驚,問了才知道她甲狀腺出問題了,醫生讓她入院治療。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這個病,了解之後便十分擔心,我也是女性,將來萬一也……
後來,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保險代理人,我也趕緊給自己買了一份重疾險,心裡踏實多了。
一次意外後
我們一家三口更加青睞保險
小陳 1994年 研究生在讀 未婚
我爸媽都是大學教師,從2013年起,他們學校就每年組織全體教職工購買團體醫療保險。雖然一直沒有用到,但爸媽依然每年都堅持買。我剛上大學那一年,他們給我也買了一份醫療險。
大二暑假時,我出去溜冰不小心摔了,躺了三個月,前前後後治療花了3萬多,雖說並不是什麼巨額費用,但也是家裡的一筆額外開支。欣慰的是,除了一些進口器材及護工費不在理賠範圍,其餘的治療花費保險公司基本上全報了。
有了這次的經歷,爸媽和我都切實感受到了保險的重要性,後來我們一家三口又買了不少保險,一年繳費10萬多。
親戚患病人財兩空
讓我意識到保險的重要
小許 1991年 房地產銷售 已婚未育
三年前,我老家一位叔叔不幸患了肺癌,在昆明腫瘤醫院治療,前後花了20多萬,最後還是沒治好。原本一個殷實的農村家庭,因為這場變故受到嚴重影響,還欠了5萬的外債。
叔叔住院後我才知道,像這種大病農村合作醫療只能報一部分。而相比之下,就在叔叔隔壁床的阿姨因為有商業保險,不僅手術費幾乎都報銷了,連後續恢復費用也有保障。
後來我通過這位阿姨介紹,給我爸媽、老婆和我自己四個人都買了重大疾病險和醫療險,一年繳費4萬。雖然繳費壓力有點大,但我感覺有壓力才有動力。我現在從事房地產銷售,這份壓力也激勵著我更加努力,讓家人能有一個舒心的未來。
我和父親建議配置保險,父親認為那是多餘的,還罵我不務正業
小張 1996年 家族企業工作 未婚
我大學的專業是金融,四年時間裡接觸到了許多保險知識。畢業前我特意去聽了一場保險講座,是講財產保障的,幾個國內外的典型案例讓我感觸很深。
去年畢業後我直接到家裡的公司工作,每天看著那些價值不菲的進口設備和乾燥的廠房,我有些擔憂,這要是哪天不小心出了事,可就完了。我向父親建議配置財產保險,父親覺得多餘,還罵我不務正業。我便私下聯繫了幾家保險公司來測算了費用,並堅持勸導父親,最後他終於同意以最低標準配置保險。從去年到今年,國內外發生了多起廠房火災、爆炸事故,我都分享給父親看了,今年他破天荒地給廠裡的員工也配置了保險。
也是從那時起,我發現父親對保險的態度發生了360度的大轉變,還主動為我們一家三口都配齊了保障。
自己相信,自己買
給別人介紹的時候才更有底氣
小王 1993年 銀行櫃員 已婚育有一女
我和老公是大學認識的,在雙方父母的支持下,一畢業我們就買房結婚了,並很快有了我們的小寶寶。我和老公都在銀行工作,他做人力資源,我做櫃面,兩個人的工資生活沒有問題。
因為現在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有保險銷售合作,我也就學習了許多保險相關的知識,並向需要的客戶介紹保險產品。在這期間,我也陸陸續續給我們一家三口都買了意外險、重疾險和醫療險,養老險和孩子的教育險也在準備中。
兩邊的親戚也在我的介紹下,多多少少也都買了保險。我自己相信,自己購買,給他們介紹的時候也更有底氣。
老公的這次住院
讓我重新認識了保險
小李 1990年 家庭主婦 已婚育有雙兒女
由於兩邊老人都還在工作,我在有了兩個孩子後就做了家庭主婦,家裡的開支全靠老公一個人在外做工程打拼。由於應酬多,經常加班加點,他的壓力很大,都有些脫髮了。
去年春節前的一個晚上,我接到一通電話,說我老公突發心肌梗塞住院了,好在手術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我當即崩潰,連夜趕到醫院,問過老公的同事後才知道,因為年底工作忙,老公幾天幾夜連軸轉,加上有應酬要大量飲酒,身體都快垮了。但是誰也沒想到我老公這麼年輕就會得心肌梗塞。
慶幸的是,老公單位給他買的重疾保險可以報銷,我們最後只花了幾千塊錢的看護費,但有了這次住院經歷,他以後再也買不了重疾保險了。
通過老公的這次住院,我們重新認識了保險,也更加意識到保險的重要,隨後我們給我和兩個寶寶都買了重疾險和醫療險,還給寶寶買了教育險。
車有保險,人卻沒有
這要是再遇到車禍……
小趙 1995年 自主創業 已婚未育
大學畢業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婚慶廣告公司。一次出去外拍,雨天路滑,我們的車子不小心側翻,人和車都有不同程度損壞。
事後車子修理花費的兩萬多均報了保險,但我們受傷的人卻因為沒有買商業保險,在社保報銷之後,自己還掏了不少錢,算下來那一單算是白忙活了。
從那時起我就想:我們天天有外拍或者策劃活動,給車買了保險,人卻沒有,這要是再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溝通之後,我們幾個合伙人就買了團體綜合保險,以後再出去,心裡就踏實多了。
學校要求我們買意外險
當時我並不明白其中用意
小錢 1992年 導遊 未婚
我大三的時候,學校有一個到中國臺灣當交換生的項目。我得到父母同意後積極報名,得到了學校批准。出發前,學校領隊要求我們購買一份不低於100萬保額的意外險,我當時不明白其中用意。
到了臺灣和同學們交流才發現,他們基本上每個人都配置了不同保障額度的保險。完成交換生項目回家後,我就和父母說了我的見聞,並提出買保險的想法。他們很贊同我的想法,隨即就給我和弟弟都買了保險。
畢業後我從事了導遊行業,每次出遊前都會建議遊客購買短期意外險,我自己也會購買。工作的特殊性讓我對保險的理解更深了。
在急診科聽多了見多了
也就明白了商業保險的意義
小郭 1992年 護士 已婚育有一兒
我是醫院急診科的護士,每天都能接觸到生老病死,也經常聽到主治醫生問家屬:「這個手術大約需要X萬,前後康復治療還需要X萬,病人有沒有買過商業保險?」
聽多了見多了,也就明白了商業保險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意義。所以在結婚前,我就和父母商議,婚後先買好足額保險,剩餘的錢再買房買車等,反正房子可以公積金貸款,以後慢慢還,保險可要趁早買。
雖然我們保障不多
但至少心裡有個安慰
小尹 1990年 廣告策劃 未婚
我來自農村一個普通家庭,有兩個姐姐。由於家庭收入關係,兩個姐姐只讀到初中、小學就輟學回家,我是家裡唯一一個讀完大學的。上學需要花很多錢,所以家裡的生活一直很拮据。畢業後,為了多賺點錢補貼家用,我試了好幾個工作,最終在廣告行業落腳。雖然現在一個月收入近萬元,但在這個號稱「燒腦、熬夜、外賣三件套」的行業,我時常擔心自己的身體,萬一哪天有啥閃失,年邁的父母怎麼辦?
一次和某保險公司合作設計產品發布會的材料,讓我對保險有了初步認識。經過熟人介紹,我給自己買了一份保險,同時也建議兩個姐姐家都買了。雖然由於經濟原因,我們的保障不多,但至少心裡有了個安慰,再不用每天提心弔膽了。
儘管家庭、職業、經歷、收入等等都不相同,但每個90後的保險意識都在不斷加強,保險理念也越來越先進。擁有了保險的90後們,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構建屬於未來的「小確幸」。對他們來說,保險不僅僅是一份保障,更是一份面對未來的底氣。
不論前方的路是否會一帆風順,保險都會一路相隨,做人生路上永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