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運氣不佳偶然的失誤,還是質量不行必然的宿命?
2020年至今,奔馳品牌因裝配失誤、操作失誤而導致車輛隱患問題的情況已經出現8次召回,讓大家不得不關注奔馳到底怎麼了?召回確實是負責任的體現,但頻繁召回就暴露了奔馳的質檢部門形同虛設。另外,奔馳不僅通過召回承認生產製造方面的錯誤,而且還能見到「二次召回」,作為全球知名的豪華車品牌,如此頻繁的低級錯誤,這在業內確實非常罕見也屬實不該的。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再發兩起奔馳召回公告,召回的原因讓人啼笑皆非。據召回公告顯示,分別是部分奔馳車輛安裝了尺寸不正確的制動器,以及部分車輛天窗玻璃面板可能會與車輛分離,存在安全隱患,所以宣布召回。
生產問題或將導致天窗飛出?
2020年4月17日,奔馳宣布將自2020年8月30日起召回部分老款進口C級、CLK級、CLS級、E級汽車,共計1622輛,以及老款國產E級汽車共計545輛。
原因是,車輛滑動天窗的玻璃面板和天窗框架之間的粘合可能不符合規格,在這種情況下,粘接的性能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弱。
無法確保粘接的特定耐久性要求,會造成天窗玻璃面板可能會與車輛分離,增加發生事故或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傷害的風險,奔馳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檢查天窗玻璃面板的粘接力,對粘接力不符合要求的更換滑動天窗。
裝錯剎車?
同日,奔馳的又一起召回通告表示:由於失誤,奔馳S級車輛前軸可能安裝了尺寸不正確的「制動器」,由此,車輛可能不符合相應型號的認證規格。
由於制動盤、制動卡鉗、制動片的尺寸不完全一樣,可能發生異常磨損、制動失效等情況,對行車是極大的安全威脅。
該召回措施將自2020年4月30日起啟動,涉及131輛在2018年4月9日至2018年5月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奔馳S級汽車。奔馳將為受影響車輛免費更換正確尺寸的前軸制動器(含制動盤、制動卡鉗、制動片)。
剎車都能安錯?心也太大了吧。不得不說這召回原因真是令人匪夷所思。是不是能錯著裝上去也算一種本事呢?
低級錯誤致幾萬輛汽車進水
奔馳二次召回?
2020年3月27日,奔馳宣布召回2016年10月18日至2018年4月13日生產的國產C級四驅、E級四驅、GLC SUV車輛,共計77607輛。
這部分車輛,在2019年3月12日發布的「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召回部分C級、E級、GLC SUV汽車」首次召回中,或未能完全依照操作指導更換轉向齒條止推件,可能造成轉向波紋管密封不當。
水可能進入轉向波紋管,進而會導致轉向系統腐蝕,造成電子轉向助力系統故障,甚至導致轉向助力系統罷工,也就是「打方向會打不動」,一旦導致事故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此,便有了今年的「二次召回」,奔馳方面將責令4S對車輛進行免費檢查轉向波紋管狀態以及波紋管中是否有水跡的確認工作。一旦發現波紋管損壞或有水跡,則採取更換和重新正確塗抹潤滑脂及安裝新的卡箍的舉措。
同一個問題卻連年召回,暴露出奔馳的「粗糙」和「不專業」。這無疑是奔馳方面又一次低級錯誤的體現。而且,涉事車輛高達7.7萬多臺,這確定是大家印象中有著嚴謹態度的德國奔馳?
氣囊警告標籤裝錯?
這還沒完,據2020年3月20日的召回通告顯示,奔馳決定自2020年4月2日起,召回2018年7月24日至2018年11月26日生產的部分進口C級、GLC SUV汽車,共計4884輛。
由於這部分車輛生產過程中的偏差問題,前排乘客側遮陽板處可能安裝了不正確國家/地區的安全氣囊警告標籤,標籤上指示兒童座椅正確使用的圖例以及附帶的解釋可能不包含中文,不符合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解決方案是更換遮陽板(包括警告標籤)。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這批召回的車型上的氣囊警告標籤忘了寫中文版,不符合2018年實施的最新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要求,作為一家在國內市場深耕多年的老牌車企,這樣的錯誤是完全不應該出現的。
事實上,奔馳這種低級錯誤已經出現多起,前幾年同樣也有類似事件發生,不是「剎車裝錯了」、「天窗玻璃和框架沒粘好,天窗可能脫落」,就是「沒按操作規範布線」,「未依照操作更換部件,幾萬輛汽車進水」、「氣囊警告標籤未標註中文」……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奔馳辦不到。如此頻繁的錯誤讓中國消費者「大失所望」。如此多的生產失誤,也不得不讓大家質疑奔馳相關質檢部門的不作為。
要說這些問題大家都能忍的話,那2020年奔馳的第一次召回絕對讓消費者心寒。心心念念的喜提愛車,沒開幾次就通知召回,鬧呢?
新車上市一個月就召回?
2020年1月10日,奔馳宣布召回國產GLB車型,原因是第二排座椅下方的線束可能未按照規範布線,影響第二排座椅側氣囊的正常工作、安全帶的預警工作,以及座椅鎖止警告提示,存在安全隱患。必須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國產奔馳GLB上市僅僅一個多月。
儘管很多隱患是由供應商導致,但也不得不承認的是奔馳確實存在監管不嚴的責任。
2020年1-4月奔馳就以8次召回獨霸所有品牌榜首。奔馳本年度在華已宣布召回超10萬輛汽車,牽涉車型超10餘款,既有GLB新近上市車型,也有C級、E級、S級等銷量擔當,而且國產合資、進口車型均有在列。
其實,奔馳不只在今年有頻繁的召回,據統計,在過去的2019年,奔馳就曾以28次(包含擴大召回次數)召回數量獨佔所有品牌的榜首,召回數量達145.8萬輛,和去年近70萬輛的銷量成績相比,差2倍之多。而在2019年,我國乘用車市場共有39個品牌發布了148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乘用車673.2萬輛,奔馳就佔了近21.6%。召回原因多為「混裝」、「漏裝」、「反裝」等低級錯誤,對於奔馳來說,品牌形象將大打折扣。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去年轟動全國的「西安女碩士」在引擎蓋上「一坐成名」事件吧,發動機在新車未出4S店大門就出現漏油,最終經過鑑定,是一顆螺栓遺留在發動機內。
消費者們不禁疑慮重重,這還是我們心目中擁有嚴謹工藝的德國奔馳嗎?所謂的德系血統,豪車品質真的還靠譜嗎?
此外,還存在一起非公開召回的事件,就是關於北京奔馳首款國產AMG A 35 L車型,有車主爆料,存在發動機水管在部分新車上出現「反裝」的情況,此舉導致車輛水溫控制不正常,嚴重情況更會導致發動機損毀。
圖片源於網絡
據悉,目前已有存在相關問題的車輛售出,而廠家通過不公開的形式通知車主返店維修。
評中評說:
曾幾何時,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奔馳汽車以絕倫的品質,一度是我們國人追捧的對象。作為世界知名豪華品牌,奔馳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並且奔馳在中國的豪華車領域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銷量表現上也可圈可點,尤其是角逐激烈的BBA行列。然而接連出現的汽車質量問題,消費者的耐心和容忍度又能堅持多久呢?面對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奔馳應該在自省的同時嚴抓品控,要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圖/文 汽車評中評 泡泡)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