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圖 — 趙旭個展
預展開幕:2017.9.29 4pm - 6pm
開幕酒會:2017.10.3 6pm - 8pm
展覽時間:2017.9.29 - 10.27
展覽地點: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中環安蘭街18號19樓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11am - 7pm
心象 · 天象 · 大象
——趙旭的心靈探象之旅
文 / 皮道堅
與大多數從上世紀80年代那激動人心的環境裡生活過來的藝術家一樣,趙旭也自然而然地對「宏大」事像有著濃厚的興趣。趙旭的早期作品即以「地球」為主題,多是描繪地月關係,或者是火山爆發等自然奇觀。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創作主題越來越宏大,「宇宙」、「星際」等題材成為他心之所系彼岸世界。在這些作品中,趙旭以絢麗的色彩、極富韻律感的線條和閃爍跳躍的色點營造出令人神往的星際空間。展示在觀者眼前的無垠宇宙,讓人頓覺自身的渺小。難說這是藝術家的心象還是藝術家心中的天象,但無論心象或天象,皆能引人遐想,發人深思: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過去與未來究竟有多麼邈遠?宇宙裡的星系、星雲、外太空究竟隱藏著多少秘密?也許應該說,在趙旭早期的畫作中,藝術家對宇宙神秘、絢麗的讚頌遠遠多過於對人的生命與精神的關注與沉思,作品表達的是一種客觀物質世界壓倒主體精神世界的絕對勝利。
原恆星噴流之四
布面綜合材料
200x200cm
星際消光之四
布面綜合材料
120x150cm
事實上,宇宙的生滅來自於精神和物質的共同作用,且兩者都剎那變化著,又都各有其產因;往前追溯,可至「無始」,往後推演,可謂「無終」,亦如莊子所言「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宇宙與眾生亦不停變化,在不同的條件因素下,呈現不同的宇宙現象,此乃佛家所謂「緣起」,趙旭的作品就是一種緣起,他的創作也經歷了一個從物質性向精神性的轉變,最終達到二者的和合圓融。
恆星轉化之三
布面綜合材料
180x158cm
恆星轉化之四
布面綜合材料
180x158cm
近年來,趙旭的作品逐漸從對宇宙的客觀性描繪轉向對精神性體驗表達。在其最新創作的「滄海桑田的瞬間」和「煙嵐雲岫」這兩個系列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更加精神性的、個人化的宇宙,這個「宇宙」融入了更多藝術家的個人思考。在這些作品中,畫面的底色變得更為堅實,鮮豔的純色隨意地潑灑在幾何形的圖案上,色塊更加奔放、更加自然。這種情緒化的表達使其作品從對宇宙神秘、絢麗的讚頌轉向了對內心世界的探秘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有天地萬物,必有認識天地萬物的人,這是趙旭創作轉變的緣由與根基。創作伊始至今,趙旭經歷了一個從具象到抽象、從物質客觀描繪到精神主觀表達的過程。今天的趙旭,作品依然瀟灑,但其所呈現的已非單一具體的心象或天象,抽象的無定形而又自由不羈的揮灑,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趙旭,這個趙旭從對浩瀚宇宙的嚮往,回歸到了對自我的審視與認知,其藝術表達也就成為一種超越心象、天象而可供多重解讀的無形的大象。
線上線下聯動
此次展覽將實現藝典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同時還會將部分經典作品製作成複製品版畫在平臺銷售,敬請廣大藏有及愛好者保持期待。
變光星雲之三
布面綜合材料
100x130cm
面紗星雲之三
布面綜合材料
180x158cm
煤袋星雲之四
布面綜合材料
100x130cm
趙旭藝術簡歷
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員,保利拍賣保利藝術金融合伙人,執董,藝典中國網創始人,藝術上他在高中及大學時代學習中國畫,後到新加坡隨唐近豪先生學習現代繪畫後,對宇宙及星際產生濃厚興趣並開始不斷創作有關藝術作品,由於工作關係與眾多國際國內知名藝術家長期交往相互影響,遊歷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頗到感悟,逐浙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
部分展覽
2017
《星雲圖》,當代唐人藝術中心,香港
《趙旭的天文藝術》,劍橋大學天文學院,英國
《星際旅行趙旭作品展》,三亞即空間,三亞
2016
《趙旭:星際邊緣引力波的遐想》,藝凱旋藝術空間,北京
《趙旭:星際邊緣引力波的遐想》,保利廈門藝術空間,廈門
《趙旭個展》,凡爾賽宮博物館,法國
《趙旭:時空穿越》,Gallery J.Chen,臺北
2015
《星際穿越—趙旭作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
2013
《趙旭個展》,民生銀行俱樂部 、北京香港馬會空間 、北京凱旋藝術空間
2004
《趙旭個展》,北京榮寶齋
1999
《趙旭個展》,臺灣長流畫廊
1998
《趙旭個展》,青松畫廊,臺北
1997
《趙旭個展》,榮寶藝術中心,美國舊金山
1996
《趙旭個展》,中國美術館
《趙旭個展》,北京大景觀藝術空間舉辦
《北京四人水墨畫聯展》,馬來西亞
編輯 | HNB
藝典出品,轉載請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