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度的電視劇市場,幾乎是屬於85小生的。
許多近期播出的電視劇裡,都有85小生的身影,包括《親愛的自己》的朱一龍和彭冠英;《半是蜜糖半是傷》的羅雲熙和高瀚宇;《瞄準》的黃軒和陳赫;《隱秘而偉大》的李易峰;《燕雲臺》的竇驍和經超;《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陳曉……
這可說是部分印證了德塔文幾次在白皮書中提及的演員代際理論——當85後小生開始普遍邁過30歲門檻,他們將會日漸成為電視劇主流市場的主流。
那麼,在新的形勢下,誰會成為他們之中的領跑者呢?
01
85小生正在迎來主流市場
我們之所以判斷85後小生正在迎來屬於他們的好時代,是因為當前電視劇市場,已經因為觀眾擁有主動權,而日益成為口碑驅動的市場;而劇作的口碑,雖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但首先離不開演員的貼合度。演員的貼合度,又首先離不開年齡的限制。
舉例而言,為什麼近期不少衛視的都市劇在年輕觀眾中沒有市場,甚至表現還不如網絡偶像劇?因為大家並不想看40多歲的演員演出偶像劇套路的都市愛情。除非這部劇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拍人到中年。
畢竟,演員的形象可通過造型略作調整,但年齡是無法掩飾的。即使是製作用心、戲骨雲集的《大秦賦》,也免不了因為張魯一衝擊性的少年嬴政形象而遭受一波吐槽。
所以,年齡貼合角色,即使是刻板印象,也畢竟是大眾的選擇。
而立之年的85後小生,正在因為形象、年齡逐漸符合社會主要責任承擔者的大眾心理映射,而迎來電視劇的大眾主流市場。
當下,無論是職場劇中的技術精英,生活劇中的夾縫初老族,家庭劇裡的年輕父母,甚至是具有厚重感的歷史題材,這些能起到主流價值探討與傳遞、輿論場上話語權爭奪作用的電視劇,都在逐漸需要85後這一年齡層的演員去詮釋。下一個觸動大眾的爆款劇,也許就在其中,它會捧出85後真正的領頭羊。
02
85小生當前的內部競爭形勢
決定演員未來地位的,除了已播出的業績,還有未播出的作品。
我們將出生在1985-1989年之間的男演員,其2020年的電視劇業績、當前(仍有播出希望的)主要存貨進行了匯總,列出了綜合成績較好的30人名單。
在這一名單中,我們的排名遵循四大基本規則:2020年有作品播出的優先、播出效果更好的優先、待播劇賣相更佳的優先、第一男主優先,同時綜合考慮演員的網絡影響力。其排列順序僅代表階段性成績的參考,不代表演員的價值預判排序。
註:
1、紅色字體表示的是該劇中演員飾演的是男一號角色。
2、*代表劇作雖然未首輪上星,但二輪有上星播出(《慶餘年》《鬢邊不是海棠紅》)
當今年成績與未來存貨同時列出時,85小生的競爭格局也變得清晰起來(如下表)。
首先,處在這一年齡段的知名演員,數量超過一般想像。名單中的30人對於關注影視圈的讀者,應該都還算耳熟能詳的名字,只是過去人們在提及85小生時,一般只關注最知名的那幾位。
其次,這些較活躍的85男演員,普遍都具有專業能力,至少沒有人以演技差著稱。
之所以提列了30人之多,是因為,雖然其中一些人也許目前看起來圈內地位不如另一些人,但事實上,由於面對著新形勢下全新的角色定位,目前排名靠後的,也存在異軍突起的可能性——畢竟,在2015年王凱憑藉《偽裝者》《琅琊榜》爆紅之前,對大多數觀眾他也只是「nobody」。因此,處在機會風口的85後小生,選對戲路和劇本比什麼都重要。
在表單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85後小生基本分為四種情況:
轉型啟動較早並坐穩主角位置的;
正在尋求轉型的;
仍以積攢人氣為優先考量的;
無須轉型但需要更好機會的。
03
轉型啟動較早並坐穩主角位置的
不少85後小生,已經有在現實主義題材中展開嘗試,但能夠扛劇並坐穩了主角位置的還不多。
在這些人中,李易峰和陳曉是目前走得比較快的。
李易峰今年兩部上星劇都是現實主義路線作品,《隱秘而偉大》尤其對他的幫助很大,待播的《號手就位》也兼具政治背書色彩,是他備受期待的另一部作品,這些能夠讓李易峰穩坐國民路線。
陳曉在現實主義題材這條路上,比其他知名小生提前走了好幾年,儘管目前他接的新作也偶有偶像劇,但整體而言,陳曉在現實主義和生活劇市場的耕耘算是頗有歷史了。雖然他的路走得相對平淡,但他是少有的已經證明自己能在生活劇裡演得不違和的85後,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會成為另一個張嘉益也不一定。
但回到《鏡雙城》這樣的古偶劇,可能對李易峰、陳曉等轉型期藝人的現實主義定位造成一定壓力,需要一部更好的現實題材才能彌補回來。這也說明,即使是轉型趨於成功的藝人,也會在人氣與商業價值面前面臨相當的艱難抉擇,這促使他們的路線會時有回顧或者自我審視的遊移。
之前,75後的領軍人物黃曉明有「憑藉好片拿一個影帝,再獎勵自己演一個霸總」的笑談。鄧超也有爆一次票房,再獎勵自己自導自演一部「爛片」的笑談。這背後的邏輯似乎很有趣,主打商業影視作品的小生們,似乎更希望藝術與商業價值的齊頭並進,這可能是小生們在演了好劇之後還要「獎勵」自己一部商業化、帶流量作品的原因。
04
正在尋求轉型的
30人名單中,仍在尋求轉型的人群也很明顯。
黃軒今年通過《完美關係》的「油膩」和《瞄準》的「質感」表現對比,讓人看到了他適合的戲路,他具有主演正劇作品的潛力。
朱一龍、任嘉倫今年都播了上星劇,但兩人目前還都未完全擺脫偶像色彩,他們都主演了略帶偶像氣質的諜戰劇,也主演了一些介於現實與偶像之間的題材,為自身完全轉型鋪陳。
林更新近年業績一般,但熒幕形象已經由大男孩轉向了《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中散發荷爾蒙的男人形象,不過轉型後他還沒能證明自己的扛劇能力。
連因外形秀氣、一般印象中令人認為戲路受限的馬天宇,今年都接連參與《石頭開花》和《最美逆行者》這樣的報告題材,走入現實主義題材。
這批演員,有的可能很快就會進入第一梯隊,有的仍在路上,但至少都展現出對自身進步的追求,在盡力避免逐漸被市場殘酷淘汰。
05
仍以積攢人氣為優先考量的
雖然我們更看好那些已經開始接觸符合自身年齡定位角色的演員,因為他們已經先走了一步。不過,85後畢竟還乘著偶像劇的最後一班車,因此也不難看出,還有一些人目前的打算是獲得更高的人氣,再尋求下一步發展。
首先是張若昀。他在前些年其實已經有類似《法醫秦明》這樣叫好的刑偵現實題材播出,但隨後的都市愛情劇業績不是很成功,反而在《慶餘年》拓展了知名度。這讓他目前似乎傾向於繼續演出男頻古裝劇。但張若昀的演技口碑一直不錯,《慶餘年》《雪中悍刀行》又不同於一般古裝愛情劇,因此他具有隨時再轉型的靈活度。
羅雲熙目前的存貨除了《皓衣行》外,都以都市偶像劇為主,這說明他的團隊應該也意識到了要逐漸靠近當代題材,《半是蜜糖半是傷》的播出成績不錯,這對他的未來續航具有一定幫助。對羅雲熙而言,從古偶轉型到可以勝任都市偶像劇,也是很有意義的第一步。但要擺脫偶像劇、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一段路。
還有例如徐正溪、高瀚宇、茅子俊、季肖冰等演員,由於成名較晚、或知名度相對弱一些,目前仍拍攝偶像劇尋求人氣中。這都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在這張表裡,危機最大的可能是那些成名已久、卻仍未能轉型的演員。
比起近年走紅、仍需攢人氣的演員;那些已經具有知名度、卻未能把握先機從偶像劇轉型的演員,會因為觀眾的既定印象牢固,而比那些不知名演員更難實現形象突破。
06
無須轉型但需要更好機會的
表中還有一批演員,因為從來不具有強烈的明星氣質和個人宣傳,一直默默演戲,也就並不存在什麼轉型需求,只是沒有穩定的主角機會。
例如經超、彭冠英、李佳航、楊玏、曹駿、俞灝明這些演技不錯、形象包裝不多的演員,都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演了不少作品。他們屬於遇到好劇本就有可能忽然上位的演員,如果沒有機會,至少也能做合格的綠葉。
還有鄭愷、陳赫,一直走國民路線,幾乎從未演過偶像劇,但自身扛劇能力未被肯定或形象受限,需要更好的機會再去證明自己。隨著陳赫在《瞄準》中「喪心病狂」的表現,他似乎突破了曾小賢的影子和綜藝搞笑形象,開始破局。
這四種發展階段的85後,就是當前85後小生競爭的基本格局。
07
總結
85後小生正在因為年齡開始符合觀眾對社會主流人群形象的期待,而面臨發展的風口期。
在電視劇主流市場中,目前領跑的人群,仍以李易峰、陳曉、張若昀、黃軒為主,但實際上,其他人因為遇上好機會而一鳴驚人、成為下一個王凱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尤其是那些已經在接觸社會痛點題材劇目的演員們。
未來誰主沉浮,將是選劇眼光與能力的大比拼。
(撰稿:蘇秦)
以上為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蘇秦|德塔文影視觀察
數據來源:
德塔文藝人資料庫、德塔文電視劇資料庫、德塔文輿情資料庫
德塔文影視觀察
德塔文科技 影視數據專家
影視數據分析|藝人趨勢分析
輿情動態研判|宣傳策略諮詢
官方微博@德塔文影視觀察
合作微信:julyzl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