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肉眼可見的趨勢是,直播帶貨在經過此前的燥熱爆紅後,正在進入行業理性發展周期。
無論是新進入局的流量平臺,近段時間以來帶貨GMV以及用戶觀看人數等數據,都相較此前高光出現了較高程度的下滑。
不止於此。由於一些平臺的帶貨主播缺乏足夠的專業度,以至於翻車事件頻發。
顯然,直播帶貨的流量打法已經行至瓶頸。
這也意味著,直播帶貨正在回歸至比拼真刀真槍的商業本質階段。
流量玩家們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抖音、快手開始紛紛加碼電商服務、供應鏈等方面商業能力,「補課」動作頻頻。
但在商業能力方面有先天優勢的淘寶直播,則呈現另一番景象,連續8季度翻倍增長,同時還在進一步通過商家直播的創新,強化在專業度和商業能力方面的優勢。
就在日前,淘寶直播推出一組短片,旗幟鮮明地打出了「專業」的口號。
淘寶比誰都明白,當下半場悄然來臨,直播電商終究要回歸至人、貨、場的思考上,直播帶貨的專業度與商業化能力成為了決勝的關鍵命門。
流量紅利退潮
前不久,鄭爽在直播帶貨首秀中就翻車了。在直播中,鄭爽情緒奔潰,長達十餘分鐘,不再配合搭檔。作為快手創新實驗室合伙人,直言「業績好不好和我無關」,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兩位助播陸續離開,情緒崩潰的鄭爽捂住了眼睛,直播中斷。
翻車後,馬上被頂上熱搜。評論中,大多是指責鄭爽「不敬業」、沒有契約精神,並對鄭爽的情緒狀態表示擔心。鄭爽收了多達上千萬的坑位費,卻沒有為商家帶來應有的銷量,導致商家一邊倒的聲討。
以上翻車事件或是由於主播的個人原因,而作為紅極一時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抖音上進行了直播首秀。這場直播的累計觀看量達到624.6萬,卻僅僅完成了451.8萬的銷售額,令參與的品牌都大感沮喪。
明星帶貨的光環效應,正在消退。
隨著直播電商的進一步發展,一個真理不斷凸顯。不是所有明星都能適應帶貨直播,也不是所有明星主播都能賣好產品。
如果一味依靠自身流量,而沒有長期從事帶貨的心理準備,加強對商品的了解,做好直播帶貨前的各方面功課,很難做好合格的帶貨主播。
在這背後,直播電商的流量時代已經過去。
對於主播而言,無論是大V,還是明星的標籤,都要讓位於專業性。且不僅是「帶貨」上,更是在「選貨」上。至今無人能挑戰地位的薇婭、李佳琦,便是最好的例證。
以薇婭為例,薇婭平均每天晚上要試50個左右的產品,最終選中率不到10%。看似一場普通的直播,她的背後有200多人的選品團隊,每天都在精心選擇更熱門的尖貨,然後和商家洽談出更低價。
值得注意的是,薇婭、李佳琦均出自於淘寶直播。不同於其他平臺主播,薇婭、李佳琦背靠的淘寶直播生態,本身即從電商系統裡生長起來,有著天然有把直播與商業體系結合的能力,並在選品、品控等各個方面都具備足夠的專業優勢。
此前淘寶直播推出的宣傳片中,便重點體現了主播「專業選貨」的環節。
短片中,薇婭、李佳琦、劉濤、汪涵四位主播古裝出鏡,演繹了一場直播江湖的高手過招。在短片中,4人分別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對應現實中主播的專業能力:精準推薦、嚴格選品、精選國貨、一刀砍價。
也正是基於此,除了薇婭、李佳琦兩個超級頭部主播之外,淘寶直播構建出一個業內最為專業,也最為壯大的主播生態。截止目前,淘寶直播2019年誕生了177位帶貨過億的專業主播,並且這樣的數字在今年還在上漲。
這意味著僅僅是淘寶的腰部主播生態就已經超過抖音2019年電商GMV的總和。
下半場的較量關鍵
主播需要更加專業的同時,平臺亦如是。
在認識到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已經退潮後,這也進一步倒逼了抖音、快手迭代自己的直播電商模式。
抖音方面,一邊與淘寶聯手彌補專業度和商業能力的差距,一邊加速自建「抖音小店」體系的步伐,意在完善其平臺的商業基礎設施。
快手亦如此,選擇了京東作為供應鏈服務提供商。
在雙方的協議中顯示,京東零售將優勢品類商品提供給快手小店,雙方共建優質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選品銷售。快手用戶將可以在快手小店直接購買京東自營商品,並能享受京東優質的配送、售後等服務。
可以看見身為短視頻平臺切入直播電商賽道的抖音快手均意識到,在下半場兩者曾經所奉行的「內容供給、獲取流量、售賣流量、帶貨轉化」的模式已然出現瓶頸,開始紛紛補足專業度、商業能力上存在的短板。
只是,後者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於抖音、快手而言,一方面目前兩者的能力還不足以支撐其平臺獨立的直播帶貨閉環體系,8月26日,抖音發布禁止第三方連結的「閉環」政策,被業內稱為「閉關」政策,更像是抖音迫切建立電商體系的一次賭注。
此外,以快手為例,快手與京東合作,意圖是依託京東供應鏈,為快手直播帶貨帶來品控、物流、售後等各個環節的助力。但在業內看來,後續表現上雙方合作雷聲大雨點小。一個很關鍵的癥結是,雙方的用戶層和商品層匹配度較低。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本就是基於短視頻內容生長起來的生態,在發力直播帶貨的過程中,過多的商業帶貨內容也會衝擊原本的內容體系。
這些都制約了抖音、快手後續在直播電商的競爭力,但對於自帶強烈電商基因入局賽道的淘寶直播,則不成問題。
一來,淘寶直播本來就建立在貨品體系之上,產品和物流構成了牢靠的基礎建設。追溯淘寶直播的誕生,其實是技術對於產品銷售領域的賦能——主播基於貨品為消費者服務,而非屏幕中的主角。
一個事實是,商家直播,正是淘寶直播的獨有生態。目前淘寶上的商家直播帶來的成交佔比超過6成。在618期間成交過億的直播間裡,商家自己的直播間接近2/3。
二來,依託於阿里強大的電商服務能力,以及從2016年開始就在直播電商領域的深耕,淘寶直播在整體的商業能力、主播生態、商業生態、技術能力的構建上可以說最為完善。
換句話說,在直播電商比拼專業度和商業能力的下半場,淘寶直播將會更加如魚得水。
數據上也印證了這一點。
從市場份額來說,2019年淘寶直播的年成交超過2000億,根據國泰君安零售團隊的測算,淘寶直播佔了整個直播電商市場的近6成。同時在行業趨於理性的背景下,淘寶直播仍然保持高速增長,這些都是多年專業度和商業能力背景下的商業價值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淘寶直播亦在持續添磚加瓦,不斷嘗試在直播間裡用新技術服務商家,強化自身優勢。
歸根結底,直播電商這件事情核心還是電商。這才是直播電商平臺最有力的護城河。
直播江湖,專業才決定沉浮。
往期經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