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毒品歷史

2021-02-23 中國禁毒報

嚴格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毒品問題,是從罌粟開始的。這種邪惡的果實,最早追溯到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貢給中國皇帝而逐漸流傳開來。但在阿拉伯世界被視為聖品的「底也伽」,並沒有在中國掀起任何波瀾,它只作為治病救人的一味良藥,記載在中藥的藥典中。


明朝則是毒品問題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歷史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明朝中後期,罌粟和它的衍生物(鴉片)已經悄悄從藥用轉化為精神依賴品。宮廷中迷漫著奢侈、縱慾的風氣,鴉片正是在這種氛圍裡成了貴族們熱衷的「神品」,連皇帝也概莫能外,萬曆皇帝長期吸食鴉片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這也是導致明朝最終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朝,吸食鴉片已經開始在士大夫和底層百姓中小規模流行,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泛濫,是因為鴉片並不便宜。但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為了抵消對清政府的貿易逆差,利用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傾銷大量廉價鴉片,使吸食鴉片門檻迅速降低,吸毒風氣迅速助長,吸食者猛增至200萬人。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歷時23天,共銷毀鴉片19187箱、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最終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清政府被迫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隨著中國的失敗,中國徹底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鴉片也如潮水般湧入中國,被稱為「洋菸」的外國鴉片在19世紀80年代達到了最高潮。


與此同時,罌粟種植與土煙生產在士大夫們「稍分洋菸之利」的口號下劇增猛長。到了20世紀初葉,在多難的中國近代史上,又添上了幾個苦澀的紀錄:罌粟種植最廣、鴉片產量最多、吸毒人口最多。尤其嚴重的是,鴉片與吸毒深刻而全面地侵入中國社會的肌體,影響著政治、經濟、軍事和人民生活。


到了民國時期,中央和地方的軍閥為擴大地盤,縱容並鼓勵種植罌粟,毒害民眾,以致百業凋敝、田土荒蕪,民不聊生。20年代後期,中國大煙的產量達6萬噸,為各國鴉片產量的10倍,而吸食各類毒品者達3000萬人。


在那個時代,毒品成了市場流通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毒品與黃金同價,鴉片可充當一般等價物,煙土被稱為「黑糧」。吸毒成為全民族16.8%人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50%以上的中國人的生計、生活不同程度地依賴毒品。而五花八門的煙稅更是成為中央和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各種政治勢力為爭奪罌粟種植地、鴉片運輸通道和煙稅而連年混戰。毒品已成為當時中國社會肌體上的一個巨大毒瘤。


清朝著名思想家魏源曾言:「鴉片流毒,為中國三千年史未有之禍。」但他沒有想到,直到其死後近百年,鴉片流毒都沒有在中國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這顆讓近代中國人淪為「東亞病夫」的大毒瘤才得到肅清。


相比國民政府「只拍蒼蠅,不打老虎」的禁菸運動,新中國領導人非常重視毒品於國於民的危害,發動群眾展開戒毒、禁毒運動,採取「力勸兩頭,斷斬中間」的策略,即規勸吸毒者不吸、種者不種,嚴格打擊製毒販毒。同時,新中國政府在各地成立大量戒菸所,對於屢教不改者,則採取強制戒癮。一直依靠種罌粟為生的農民,新中國政府也免費提供油菜、玉米、小麥等糧食種子,為他們先解決溫飽問題,不再依靠種植罌粟為生。


短短三年時間,新中國使得種罌粟的不易賣出,吸食者也不易買到,除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偏僻山區尚有零星種植罌粟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實現了禁種,基本禁絕了為患百餘年的鴉片流毒。此後無論政治多麼動蕩,但政府對鴉片、嗎啡之類毒品的打擊依然沒有放鬆,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發布數道禁毒的法律,並依靠人民群體的力量,與毒品做鬥爭。至此,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新中國以「無毒國」享譽世界近三十年,這在世界禁毒史上是舉世公認的奇蹟。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湖南省作家協會、湖南省兒童文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禁毒】我國歷史上的「新型毒品」
    毒品危害我國人民由來已久,在我國歷史上,危害我國人民時間最長的當然是鴉片。從清代甚至從明代晚期開始,「大煙」就開始給中國人民造成傷害。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它一直是罪魁禍首。當初我國沒有「禁毒」這個詞,而只有「禁菸」這個說法。然而,至晚在上世紀30年代,「煙」與「毒」就有所區別了。比如在民國時期,至少從法律上「禁菸」與「禁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935年。
  • 從《羋月傳》看毒品的歷史
    劇中以戰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歷史上首位太后羋八子傳奇的一生,那麼在古代有沒有毒品呢?古代社會有著諸多我們今天看起來很奇怪的風潮,古人們明知有害無益,但在當時特殊的環境下,卻成為了一種互相攀比的資本,甚至發展成為所謂的圈子文化,經久不衰。這種不良風氣帶給社會諸多弊端,從古至今的慘痛教訓,警示我們有些所謂的「圈子」萬萬進不得。「五石散」又稱「寒食散」,始作俑者是三國魏時的何晏。
  • 傳統毒品-海洛因與新型毒品-冰毒,誰才是毒品之王?
    目前肆虐世界各國,以及禍害最大的毒品無外乎海洛因與冰毒,這兩者同時也是傳統毒品與新型毒品的典型代表。以中國為例,一百多前年的兩場戰爭,讓傳統毒品的鼻祖鴉片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名詞,即使後來滿清的滅亡也並未讓鴉片停止禍害風雨飄搖的舊中國,直至新中國成立才得以完全肅清。
  • 中國今天宣布,管控「毒品之王」
    芬太尼也被稱為新一代「毒品之王」。清朝人正在服食鴉片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如果說,你對這種藥物還沒有直觀的認識,那麼阿片的另一個名字「鴉片」,則是所有中國人難以忘記的慘痛歷史教訓。而在今天(4月1日),中國政府宣布對芬太尼類物質實行整類列管,也就是說,與之結構類似的衍生化合物都將被列入管制範圍。
  • 金三角毒品王國與中國異域孤軍
    根據在國內轟動一時的「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編。2011年10月5日,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糯康販毒集團的襲擊,13名同胞遇難。東南亞,一個集叢林,傳說,毒品,動蕩於一體充滿魔幻主義色彩的地區。
  • 毒品趣史:中國地方特色毒品成就墨西哥大毒梟的毒品產業升級之路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他崛起背後的一些中國元素,相信看完之後,很多人一定會大呼太魔幻了。1999年,中國警方破獲的一起毒品大案,繳獲了10噸多純度極高的冰毒,幕後首腦是被稱為中國頭號大毒梟的劉招華,很可惜當時沒能一起抓捕歸案。案件曝光後,劉招華成了全球販毒界關注的「明星」。
  • 金三角地區是如何發展成世界三大毒品源之首的?有怎樣的歷史?
    在中國南部的中南半島,有這樣一塊知名度極高的地方:它坐落在泰國、寮國、緬甸交界處,總面積達到了15~20萬平方公裡,這裡叢林密布、土壤肥沃的同時,由於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多地少等原因,這塊地區道路崎嶇、交通閉塞,讓這三國政府的軍隊鞭長莫及。
  • 毒品電影——從中國到外國
    從詳盡展現毒品社會現狀的《毒品網絡》到青春史詩片《猜火車》,從賈宏生自傳體紀錄片《昨天》到香港最專業的反毒影片《門徒》,毒品都是電影中的重點和亮點。不能不說,無論是作為故事主線還是情節輔助,毒品,已經成為現代電影的主角和關鍵詞之一了。
  • 菲律賓毒品橫行怪中國?這個鍋我們不背
    不過,真正令全球華人開始關注此事的是杜特爾特7日公開菲律賓地下毒品交易網時,列舉控制該國毒品交易的大毒梟都是華人或者華裔身份;以及17日他在一次私人宴會中表態——「終有一天,我要問問中國政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我不是要問你們為什麼派人過來犯罪,而是想問為什麼來菲律賓的大多數(中國)人都從事毒品交易,甚至在監獄裡也不收斂?」菲律賓毒品橫行怪中國?這個鍋我們不背。
  • 逆天中國「毒星」扎堆:「娛樂性毒品」猛如虎
    中國「毒星」扎堆:「娛樂性毒品」猛如虎逆天中國「毒星」扎堆:「娛樂性毒品」猛如虎昨天一天,北京和上海警方分別證實了王學兵、
  • 他是金三角的大毒梟,卻從不允許將毒品賣給中國,只因崇拜一個人
    說起毒品,我們中國人應該對這種東西並不會感到陌生。在中國近代歷史中,英國人就是用毒品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兩次鴉片戰爭更是讓中國耗盡了國力,成為世界其他列強瓜分的對象。但長久以來,毒品行業的高額利潤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隨著積極地發展,新型毒品也越來越多。而國際上對毒品的查處力度,也不斷的增強。
  • 華裔大毒梟擁兵三萬,卻從不把毒品賣給中國,死前一句話令人動容
    相信所有人對毒品都是十分痛恨的,在打擊毒品這件事情上各國都是站在統一陣線的,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位華裔大毒梟,他的名字叫坤沙。大家對坤沙這個名字已經並不陌生了,是世界上響噹噹的大毒梟,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坤沙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南亞的毒品,就連墨西哥的販毒集團都比不上他。
  • 影響世界的四大毒品產地,兩個離中國很近
    萬物總有其源,就像蜿蜒曲折的江河也是由一口山崖上不起眼的小小泉眼來的;毒品,也有它的發源地,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們在哪兒,有些吸毒的人甚至都搞不明白,畢竟他們成天只關心著毒品,至於毒品怎麼來,他們從不care,可是不在乎並不等於就能無知,全球的毒品都是怎麼來的,你想知道嗎?目前世界上毒品大致是集散在四處產地,這四個地方名字還都特別的好聽。
  • 被毒品毀掉的中國明星們
    吸毒上癮之後也就由不得他們了,身體不是他們的身體,靈魂不是他們的靈魂,統統被毒品牽引著,一併丟在了地獄。在陳羽凡之前,吸毒被抓的中國明星也不是少數。2016年2月,被稱為「最美蘇妲己」的女演員傅藝偉吸毒被抓,她說自己因為和前夫離婚,情緒低落,所以才碰了毒品。
  • 牛萌萌吸毒:國人都該清楚的國際禁毒日歷史,勿忘國恥,遠離毒品
    但如果您認真了解中國近代史,您可能就不會這麼說了。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對毒品說No的義務。近代的中國史是屈辱挨打的歷史,邁進這道屈辱大門的是被稱之為「鴉片戰爭」鴉片——毒品。而為什麼會有這場戰爭。還是跟鴉片(毒品)有關。1839年6月20日,恰逢端午節前後,林則徐在虎門海灘將收繳的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鴉片當眾銷毀。銷煙持續了26天,直到6月26日,收繳的鴉片全部銷毀,沒有一兩被偷,沒有一兩沒被銷毀乾淨。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讓西方人大跌眼鏡,讓他們看到了我們的決心和對毒品的態度。
  • 「毒品之王」暴力洗劫美國!是中國幹的?
    (圖為美國各州對阿片類處方藥的法律限制 圖源:澎湃新聞)5千萬別在中國製毒販毒!無論國外一些國家怎麼引導大麻合法化,在中國,對毒品都是「零容忍」。中國曾飽受毒禍之害,在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的年代,社會上遊蕩的是毒品鴉片的影子,這種切膚之痛,中國人不會忘記。根據中國刑法第347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可處以15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 擁兵三萬的華裔大毒梟,毒品卻從不進中國,死前一句話令人動容
    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中國幾千年的強大,正是因為如此,無論中國人到哪裡,心心念念的還是祖國。最典型就是下面這位,曾經擁兵三萬的華裔大毒梟,毒品販賣世界卻從不進中國,死前一句話令人動容。  而在中國,坤沙卻不太被知道,主要是因為坤沙從來不販賣毒品到中國。為何會如此呢?因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坤沙其實是一個中國人。
  • 遠離毒品,拒絕毒品
    在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下,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心從我做起,遠離毒品,拒絕毒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班會課上,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真實的案例、禁毒歌謠、小品等形式向學生介紹了毒品的分類、特徵、生理危害、心理危害、社會危害;同學們知道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易染毒渠道,毒品違法犯罪行為範疇;掌握了拒絕、遠離毒品的技能;孩子們能夠充分了解禁毒歷史與現在的禁毒形勢,深刻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性,時刻注意拒絕、遠離毒品的誘惑。
  • 這種毒品在加拿大已「合法化」為什麼在中國非法
    6月23日,警方通報,卡姆原名艾某,在自己家中與其他人一起吸食毒品,一起吸食的還包括其朋友陳某、李某某等人。一些網友對此紛紛表示,這是自毀前程的行為,一定要遠離毒品,珍愛生命。但也有人對大麻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大麻不會成癮,不算毒品。
  • 別被「毒品」玩兒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從此吸毒變罪人,明知吸大麻無益,還要在人生履歷表上給自己添上「罪人」標籤,到底大麻有什麼強大的魔力?誘導他們不斷地「蘿蔔蹲」!大麻的過去—神賜的「快樂植物」大麻原產地其實是亞洲,主要分布地區在中國、中亞細亞及西伯利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