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蛙LW-FF 25mm F2.8 2.5-5.0X ULTRA MACRO鏡頭 用好有技巧

2021-02-17 中國攝影報
老蛙LW-FF 25mm F2.8 2.5-5.0X ULTRA MACRO(以下簡稱老蛙25)是一支可以從2.5倍到5倍連續變倍的全畫幅超級微距鏡頭。鏡頭輕便小巧,易操作。在微距攝影時,負擔小,更穩定。為方便微距攝影的布光,它採用了特殊的光學結構設計,實現了40mm(5倍時)-45mm(2.5倍時)超長工作距離。專門針對超微距攝影領域,可以拍—些幾毫米的物體,比如昆蟲、小型珠寶、工業電路板等。

建議配合附件使用

想玩好老蛙25需要—些必備的附件,包括:對焦燈、閃光燈、微距柔光板、微距夾(溫布利)、千分尺雲臺、微距三腳架等。由於老蛙25是—支比較特殊的全手動鏡頭,機身不可以控制光圈,所以需要—款對焦燈,用來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拍攝對象。微距主要表達的是細節和質感,前提是需要配合一支閃光燈。閃光燈有很多選擇:單燈、雙頭燈、三頭燈,如果特別喜歡微距題材,建議選擇微距雙頭燈或者三頭燈,可以多個角度進行布光,讓畫面光影更有立體感。由於25mm的焦段屬於廣角,所以景深比其他超微距鏡頭要好一些。由於放大倍率大所需要的進光量也大了很多,25mm超微鏡頭打光時距離不用太遠。

相機的設置

安裝老蛙25超微鏡頭時有些相機可能提示「無法識別鏡頭」,找到相機中的「無鏡頭釋放快門」設置即可。光圈擋位設定為M擋,機器無法識別鏡頭光圈,我們要通過鏡頭後面的光圈撥杆來控制光圈。如果是索尼微單用戶請關閉實時取景功能,這樣對焦會明亮很多;如果是富士微單用戶可以轉接老蛙25微距鏡頭,富士相機在「手動對焦預覽白平衡與曝光」中將預覽曝光關閉即可,對焦也會明亮很多,尼康單反用戶無需過多設定。

常用參數組合

微距通常用M手動擋進行拍攝,ISO可以設置為200,快門在1/200秒左右即可,光圈在鏡頭後端有光圈撥杆,拍1釐米左右的素材,光圈可以調到F8至F11,如果拍攝素材相對小一些,比如幾毫米,可以用4:1左右的倍率拍攝,光圈可以設定為F11至F16,能得到相對多一些景深。閃光燈參數需要根據光線設定,可以試拍兩張,通常1/2或者1/4、1/8都有用,可以在室內先找一個靜物練習各種打光,為戶外實戰做充分的準備。

不同素材拍攝注意事項

微距除了昆蟲素材其實還有很多素材可以拍,比如各種菌類、葉子紋路、花瓣細節、機械零部件,只要微小有細節的素材都可以進行拍攝。昆蟲微距相對來說比較驚豔,獨特的造型,絢麗色彩的搭配,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怎麼去找老蛙25的素材呢?

微距攝影能把人們平時忽略的微觀美展現在人們眼前。  包志軍 攝

由於放大倍率大,需要的素材相對小一些,昆蟲素材越小越通透,非常好看。黏菌就是個非常好的題材,大多性喜溫暖潮溼、植被豐富的場所,因而只要是足夠潮溼的有機物質都可能成為其棲息之所,常見的棲息地有腐木、枯枝、落葉。溫帶森林是黏菌種類最繁盛的地方,庭院中或野外的活樹幹、樹枝上也常見有其蹤影,特別是在下雨時節過後數天(3-7天),可以看到不少的樹皮黏菌。老蛙25mm超微鏡頭非常適合拍這種微小的素材,畢竟黏菌不會跑,可選任意角度拍攝,潮溼的環境隨處可見,只要細心觀察總會拍到奇妙的畫面。

小跳蛛體長大約3mm,拍攝出來細節清晰可見。 包志軍 攝

微距打光技巧

老蛙25超微距鏡頭打光相對近一些,我用微距雙頭燈打光的指數通常在1/2。拍攝微小的素材我通常控制在3倍以下,後期二次構圖擴大景深,如果素材在3mm左右的需要用4倍或者5倍來拍攝,倍率越大景深越淺,這個時候掌握焦平面極為重要。打光通常正面布光,或者給一個逆光角度。老蛙25鏡頭5倍放大時的對焦距離在4cm左右,要熟練掌握合焦距離。如果是手持拍攝,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可以控制素材,小手指後端可以控制鏡頭前端,找到一個支撐點再緩慢移動相機進行精準合焦拍攝,把握好這點,對焦就不是什麼難題了。如果用三腳架拍攝可以搭配千分尺雲臺進行合焦,視力不是很好的也可以液晶屏放大對焦,這樣對焦就相對容易了。老蛙25超微鏡頭除了單張拍攝還可以玩景深合成堆疊,就是讓素材全面清晰可見,效果也很優秀。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1期·7版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相關焦點

  • 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傑哥測試報告二(細節表現)以及老蛙微距系列鏡頭闡述
    做工和手感都非常出色,拍攝體驗那種感覺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百微鏡頭,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預告:   下面還會出第三篇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的測試報告。
  • 老蛙50mmF2.8 2x 超微距APO MFT鏡頭評測
    他們的24mmF14 2x微距探針鏡頭可能是最奇特的一支,現在在視頻領域裡已經相當有名了。而他們最近為APS-C無反相機推出的比較常規的微距鏡頭65mmF2.8 2x APO超微距以及100mmF2.8 2x超微距APO全畫幅鏡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老蛙並沒有忘記M43(MFT)鏡頭群體。
  • 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傑哥測試報告(一)
    由於老蛙100mm f2.8 2:1全幅微距鏡頭是中焦鏡頭,所以在測試中我分了2個部分來測試,第一部分就是今天寫的中遠景的自然光拍攝測試,注意:第二部分是近景和高放大比加閃光燈的小光圈測試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寫。
  • 用戶評測丨看這位有才又有顏的臺灣攝影師如何玩轉LAOWA老蛙MFT 7.5/2
    LAOWA老蛙這支迷你可愛型鏡頭一定能打破你的定勢思維,小鏡頭有大玩法,看這位臺灣攝影師如何玩轉老蛙7.5/2!LAOWA老蛙7.5mmf/2 MFT鏡頭攝影師:SongmatinLAOWA老蛙7.5mmf/2 MFT鏡頭攝影師:Songmatin『 LAOWA老蛙』是中國安徽鏡頭廠商『長庚光學』的品牌,對老蛙第一印象是老蛙12mmf/2.8 D-Dreamer (Zero-D
  • 老蛙5月要上天:除了FE 10-18mm全幅頭外還有四枚規格驚人的鏡頭,近來了解下
    【老蛙5月要上天:除了FE 10-18mm全幅頭其餘四枚鏡頭規格驚人的鏡頭,近來了解下】近日得到最新線報,國產老蛙(長庚光學)預計會在今年
  • 探尋爆款微距鏡頭的魅力——70mm F2.8 DG MACRO | Art
    而今天,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新入手的這支 SIGMA 70mm F2.8 DG MACRO | Art 的使用感受。70mm 微距並不是一支開天闢地的新規格,適馬在十好幾年前就有了。正常來講微距鏡頭在膠片相機年代,根據工作距離(從被攝體到鏡頭前端的距離)的要求通常分成 50(60)mm、100(105)mm、180(200)mm 三大規格。
  • 當老蛙25mmf/2.8遇上吉丁蟲的驚喜震撼!
    這是一隻昆蟲——吉丁蟲老蛙25mmf/2.8 Ultra Macro 2.5-5X拍攝但這絕不是一張普通的照片拍攝的照片完整像素↓↓↓為何選擇老蛙超微,有何優勢?在拍攝中使用了WEMacro電動堆疊平臺,全畫幅相機,老蛙25mmf/2.8 Ultra Macro 2.5-5X微距鏡頭以及光學隔振臺等等,老蛙25mm最大倍率5倍能讓我拍攝出更多細節,比如吉丁蟲最特殊的器官,「仿生」。
  • 不到3000元的老蛙2倍百微鏡頭,上手測評!
    提到微距拍攝,提到百微,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佳能家的100mm f2.8L了
  • 老蛙MFT 10mm F2.0 C&D-Dreamer超廣角定焦鏡頭開啟預售
    老蛙 MFT 10mm F2.0C&D-Dreamer作為老蛙MINI系列超廣角定焦鏡頭,適合M4/3畫幅微單用戶以及無人機用戶vlog、風光和星空題材拍攝。具有高畫質,輕便小巧的特點,給專業視頻、vlog用戶帶來優質的感官體驗。
  • 尼康發布 24-70mm f/2.8、24mm f/1.8、200-500mm f/5.6 鏡頭新品
    尼康今天同時發布了三支鏡頭新品,分別是新一代大三元標鏡 24-70mm f/2.8E ED VR、1.8G 軍團新成員 24mm f/1.8G ED 和 200-500mm f/5.6E ED VR。24-70mm f/2.8E ED VR24-70mm f/2.8E ED VR 鏡頭採用16組20片結構,其中包含1枚非球面 ED 鏡片,3枚非球面鏡片,1枚高折射率鏡片和帶納米結晶塗層的鏡片。
  • 薄如蟬翼的景深 伊斯曼柯達航拍鏡頭178mm/f2.5
    這是178的同門師哥305mm f2.5 外面還帶著從偵察機上拆下來的殼子          該鏡主要用做二戰時美國空軍偵察機的航拍鏡頭, 其相場巨大,可完美覆蓋4*5大畫幅相機。在4*5畫幅下,該鏡頭178mm f2.5的規格大致相當於135畫幅相機下的50mm  f0.7(又是0.7,不說什麼了再跪一次吧),由於其可以完美用在45大畫幅相機上,所以玩家不少,偶爾還是有機會收到一個的。       對於這種國家項目,軍事用途的東西,美帝向來不惜血本,這支鏡頭全部採用當時最好的含釷元素的高級鑭系稀土玻璃。
  • 【評測】索尼G大師長焦鏡頭SONY FE 70-200mm f/2.8 GM OSS詳解
    最近對焦距離為96公分,放大倍率0.25x。前端濾鏡口徑為77mm。70-200mm f/2.8 GM的邊角在f/2.8的情況下還算清楚,但有稍微明顯的邊角失光出現。邊角的畫質縮一級光圈就可以非常接近中央的表現,而f/5.6與f/8在中央與邊角的銳利度完全相同。
  • 開箱照丨老蛙7.5mm F2.0 MFT鏡頭 「接近完美的鏡頭」
    攝影師@nidehogg 與我們分享了一組他拍攝的LAOWA老蛙7.5mm F2.0 MFT鏡頭的開箱首拍照。
  • 【器材】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鏡頭樣片欣賞
    佳能新款EF 16-35mm f/2.8L III USM廣角變焦鏡頭,該鏡頭作為EF 16-35mm f/2.8L II USM的升級產品,通過應用眾多新光學技術
  • 開箱照丨老蛙7.5mm F2.0 MFT鏡頭 「吃土也要買!」
    攝影師@蔥頭哲與我們分享了一組他拍攝的LAOWA老蛙7.5mm F2.0 MFT鏡頭的開箱首拍照。
  • 老蛙發布MFT 10mm F2.0 帶電子觸點 僅支持MF
    在日前老蛙發布了MFT 10mm F2.0 C&D-Dreamer,該鏡頭等效全畫幅相機20mm視角,只支持手動對焦,帶電子觸點。老蛙MFT 10mm F2.0 C&D-Dreamer是一支M43卡口的定焦鏡頭,等效全畫幅相機20mm視角,由7組11片鏡片組成,其中3片是異常低色散鏡片、2片是非球面鏡片,採用5片光圈,能形成強烈的十針星芒,最大光圈為F2.0,最小光圈為F22;鏡頭卡口位置帶有電子觸點,用於傳遞EXIF信息,兼容M43相機以及大疆X5雲臺多種設備;僅支持手動對焦,
  • 你在找一支高畫質的廣角鏡頭?就它了——老蛙12mm F2.8
    fbclid=IwAR2ZqflO4t5eQ9G1oF8tGF3oEVTTNG5skNmarVWbweFv5kaM4CAQrvXwSzY我一直對拍攝廣角很有熱情,無論是俯拍城市風光,看一排排摩天大樓,燈光照亮城市,還是拍攝風光照,或是拍攝像是史匹柏電影場景般的畫面。拍出來的畫面和眼睛看到的差不多,這樣的體驗是非常特別的。
  • 深度使用兩個月50mm F2.8 能拍攝出什麼樣的照片?
    原文:https://petapixel.com/2020/08/22/review-the-laowa-50mm-f-2-8-macro-for-m4-3-is-small-and-sharp/前幾個月,一些M4/3微距攝影師已經上手了老蛙新品M4/3 50mm F2.8 2倍放大微距鏡頭的工程頭。
  • 國外測評 | 老蛙鏡頭15mm F2.0 Zero-D與你相約震撼星空夜景!
    >能RF卡口)評測https://nightscapephotographer.com/laowa-15mm-f2-zero-d-canon-rf-mount-review/過去幾周,我從長庚光學(老蛙鏡頭)公司租借了一臺老蛙15mm F2 Zero-D 鏡頭的RF卡口,在撰寫本文時,我手上的這支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支新佳能RF 卡口鏡頭。
  • 器材 | 徠卡Summilux-M 90 mm f/1.5 ASPH.鏡頭髮布
    徠卡Summilux-M 90 mm f/1.5 ASPH.鏡頭的光學設計極其複雜,8片6組——其中2個是非球面鏡片。需要通過複雜精密的工藝鍛造,才能呈現在緊湊型鏡頭中的浮動元件,確保了鏡頭在所有對焦距離內都可穩定發揮出卓越的光學性能。通常拍攝時會遇到的色散和變形等幾乎不可避免的鏡頭光學弊端,被這款快速鏡頭完美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