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配合附件使用
想玩好老蛙25需要—些必備的附件,包括:對焦燈、閃光燈、微距柔光板、微距夾(溫布利)、千分尺雲臺、微距三腳架等。由於老蛙25是—支比較特殊的全手動鏡頭,機身不可以控制光圈,所以需要—款對焦燈,用來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拍攝對象。微距主要表達的是細節和質感,前提是需要配合一支閃光燈。閃光燈有很多選擇:單燈、雙頭燈、三頭燈,如果特別喜歡微距題材,建議選擇微距雙頭燈或者三頭燈,可以多個角度進行布光,讓畫面光影更有立體感。由於25mm的焦段屬於廣角,所以景深比其他超微距鏡頭要好一些。由於放大倍率大所需要的進光量也大了很多,25mm超微鏡頭打光時距離不用太遠。相機的設置
安裝老蛙25超微鏡頭時有些相機可能提示「無法識別鏡頭」,找到相機中的「無鏡頭釋放快門」設置即可。光圈擋位設定為M擋,機器無法識別鏡頭光圈,我們要通過鏡頭後面的光圈撥杆來控制光圈。如果是索尼微單用戶請關閉實時取景功能,這樣對焦會明亮很多;如果是富士微單用戶可以轉接老蛙25微距鏡頭,富士相機在「手動對焦預覽白平衡與曝光」中將預覽曝光關閉即可,對焦也會明亮很多,尼康單反用戶無需過多設定。常用參數組合
微距通常用M手動擋進行拍攝,ISO可以設置為200,快門在1/200秒左右即可,光圈在鏡頭後端有光圈撥杆,拍1釐米左右的素材,光圈可以調到F8至F11,如果拍攝素材相對小一些,比如幾毫米,可以用4:1左右的倍率拍攝,光圈可以設定為F11至F16,能得到相對多一些景深。閃光燈參數需要根據光線設定,可以試拍兩張,通常1/2或者1/4、1/8都有用,可以在室內先找一個靜物練習各種打光,為戶外實戰做充分的準備。不同素材拍攝注意事項
微距除了昆蟲素材其實還有很多素材可以拍,比如各種菌類、葉子紋路、花瓣細節、機械零部件,只要微小有細節的素材都可以進行拍攝。昆蟲微距相對來說比較驚豔,獨特的造型,絢麗色彩的搭配,讓人眼前一亮。我們怎麼去找老蛙25的素材呢?微距攝影能把人們平時忽略的微觀美展現在人們眼前。 包志軍 攝
由於放大倍率大,需要的素材相對小一些,昆蟲素材越小越通透,非常好看。黏菌就是個非常好的題材,大多性喜溫暖潮溼、植被豐富的場所,因而只要是足夠潮溼的有機物質都可能成為其棲息之所,常見的棲息地有腐木、枯枝、落葉。溫帶森林是黏菌種類最繁盛的地方,庭院中或野外的活樹幹、樹枝上也常見有其蹤影,特別是在下雨時節過後數天(3-7天),可以看到不少的樹皮黏菌。老蛙25mm超微鏡頭非常適合拍這種微小的素材,畢竟黏菌不會跑,可選任意角度拍攝,潮溼的環境隨處可見,只要細心觀察總會拍到奇妙的畫面。小跳蛛體長大約3mm,拍攝出來細節清晰可見。 包志軍 攝
微距打光技巧
老蛙25超微距鏡頭打光相對近一些,我用微距雙頭燈打光的指數通常在1/2。拍攝微小的素材我通常控制在3倍以下,後期二次構圖擴大景深,如果素材在3mm左右的需要用4倍或者5倍來拍攝,倍率越大景深越淺,這個時候掌握焦平面極為重要。打光通常正面布光,或者給一個逆光角度。老蛙25鏡頭5倍放大時的對焦距離在4cm左右,要熟練掌握合焦距離。如果是手持拍攝,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可以控制素材,小手指後端可以控制鏡頭前端,找到一個支撐點再緩慢移動相機進行精準合焦拍攝,把握好這點,對焦就不是什麼難題了。如果用三腳架拍攝可以搭配千分尺雲臺進行合焦,視力不是很好的也可以液晶屏放大對焦,這樣對焦就相對容易了。老蛙25超微鏡頭除了單張拍攝還可以玩景深合成堆疊,就是讓素材全面清晰可見,效果也很優秀。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1期·7版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