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臺老式的縫紉機現在能換多少錢?這價格農民可能想不到

2021-01-19 騰訊網

對00年代和90年代的農村年輕人來說,很多人不知道大三樣是什麼? 手機,電腦,IPAD? 這可能是年輕人最理所當然的答案。 但是,對80年代的一代來說,農村的三大事物是時代的記憶。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曾象徵著家族的地位。沒有這些,娶媳婦很難。 縫紉機是這三者中最重要的東西。因為關係到生活。

想在80年代的農村買縫紉機,但那不容易。 單從價格來說,縫紉機的價格是127元。 這是什麼概念? 我想花這麼多錢買食物。 一家五口吃好幾個月。 現在過了幾十年了。 縫紉機的價格漲了幾百元。 還趕不上衣服的價格。 當然那個意思也沒那麼重要。 現在幾乎沒有人買縫紉機。 但在那個時代,縫紉機是農村家庭最寶貴的必需品。

現在市場上一斤大米的價格是3-4元左右,豬肉的價格一般是15-20元一斤。 幾個月的夥食費按一個月1500算也有幾千元。 還不夠一個人用。 花了以前的錢也是理所當然的。 127元是三四個月的工資,相當於現在的一萬日元左右。 如果是農村的話,這是很大的資金。 所以,127元的縫紉機對當時的普通家庭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支出了。 更不用說鄉村了。

這樣鄉下的舊東西賣多少錢? 通過訪問市場,一些老式縫紉機在市場上可以顯示2000元的價格。 東西很好,賣到5000元。 世代集團的記憶不能用錢來衡量。 這些舊東西見證了我們的發展和歲月的變遷。

大家家有縫紉機嗎? 你還記得那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嗎? 我們相信,無論怎麼改變,我們的初衷都不會改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以前一臺老式縫紉機,如今能賣多少錢?這價格很多農民都猜錯了
    想起童年在農村的生活,其實有很多珍貴的記憶的。比如小時候的男生們喜歡玩鬥雞,溜鐵環、摔四角、彈玻璃球等等,而女生們則喜歡聚在一起,玩跳繩子和跳皮筋,也有一些女生喜歡在地上找幾個小石子,然後大家蹲在地上一起拋石頭玩,現在這些小遊戲已經很難見到了,但是留在心裡的記憶卻是永恆的。除了以上幾個記憶外,還有一種東西的印象特別深刻,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那種老式的縫紉機嗎?
  • 以前的一臺縫紉機,留到現在能換多少錢?這數字農民想都不敢想
    90後的人結婚要求對方有車有房有存款,80年的結婚只要準備好三大件就可以了,而這三大件可不是00後嘴裡說的手機、電腦、IPAD,而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沒見過的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在這三大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縫紉機了!在當時那個年代裡,可以買的起這三樣東西的家庭,都可以稱的上是不錯的了,普通人家根本就買不起。但是現在這三大件論起價值,可就數縫紉機的價值最高了。
  • 近些年,為什麼有人到農村收購老縫紉機?老縫紉機能賣多少錢?
    在農村,為何常有小販收購老式縫紉機?老縫紉機賣多少錢合適呢?很多人常說「垃圾是個寶,只是放錯了位置」,這句話確實一點不假。有很多對於我們來說毫無用處,甚至都當垃圾扔掉的東西,而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個「寶貝」,是值錢的好東西。在農村裡,老一輩人都是比較節約的。
  • 縫紉機價格多少電動縫紉機多少錢一臺
    縫紉機是很多家庭或者是一些服裝廠的必備啊,因為一臺縫紉機的出現,大大的方便了很多人工製衣的快速,那麼縫紉機分腳踏式的和電動的,縫紉機價格多少,電動縫紉機多少錢一臺?電動縫紉機多少錢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製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那麼縫紉機價格多少呢?
  • 最近有人去農村買縫紉機,一臺六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
    最近有人去農村買縫紉機,一臺六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還記得六十年代的農村,當時大部分農村地區雖然貧窮,但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收藏和品味的東西。現在回想幾十年,那個年代的許多象徵性的東西一直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現在能值多少錢?為何很多人說後悔扔掉了?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大件,年輕人結婚時要是能買上縫紉機就很高興了,現在的年輕人結婚要的大件可不是什麼縫紉機了,一般都要有房有車。可以想見這幾十年的時間,人們的生活發生的變化有多大呀!縫紉機在那個年代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價值是很大的。
  • 70年代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多少錢?有沒有收藏價值?
    70年代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多少錢?有沒有收藏價值?文/農夫也瘋狂自古以來,中國的家庭分工中就基本是以「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男人負責種田種地等一些力氣活,而女人則是負責相夫教子,伺候一家老少。她們每天除了幹一些家務活以外,閒暇的時候就主要是做一些針線活打發時間。
  • 近期不少人到農村收購縫紉機,六七十年代的縫紉機賣多少錢?
    記得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當時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比較貧窮,但是在生活中卻有很多物件值得收藏和回味,如今一晃過了幾十年,但是那個年代的很多標誌性物品卻一直印在人們的心裡。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被人們稱為「三轉一響」之一的老式縫紉機,如今卻再次悄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 現在一臺70、80年代的縫紉機,值多少錢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現在一臺70、80年代的縫紉機,值多少錢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機器在70、80年代我們視作珍寶的東西,都被時代所淘汰了,只能淪為廢品給處理了。比如,我媽之前就有一臺腳踩的縫紉機,那是她的嫁妝,我媽特別的珍惜它,那個時候,家裡的孩子都不用去買衣服穿,因為媽媽會用這臺縫紉機給我們做。那個時候覺得縫紉機真的神奇了。我不知道其它的家庭怎麼樣,反正我們的衣服只要哪裡有破洞的,老媽就會用這臺縫紉機幫我們把破洞補起來,那個時候,一件衣服或者褲子真的是被縫的裡三層外三層的,可能是家裡面窮,孩子也多,所以老媽不捨得扔了。
  • 農村有人高價收購舊縫紉機,一臺最低300塊,這有啥用?
    去農村收購物品的商人最常見的是收集廢品,然後在夏季收穫和收穫時收購糧食。此外,還有舊手機、舊電動車回收、各種舊豬槽回收、農村舊家具回收、舊房間橫梁、各種古錢幣、食物券等比較「冷門」。這些筆者都見過,但近年來農村又發生了新的回收利用。就是收購舊縫紉機。筆者以前從未見過收購舊縫紉機。一下子產生了好奇心。筆者家裡也有一臺縫紉機,回家的年比筆者本人大,至少有三四年了。
  • 50年前的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得多少錢?老農詳細告訴你
    70年代上海牌縫紉機現在值多少錢?你怎麼看?對於經歷過的人都應該知道,縫紉機在七八十年代比較流行,而且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熱衷於把縫紉機作為結婚「四大件」之一,而其他的三件是手錶、自行車、收音機,這四大件人們通俗的講又叫做「三轉一響」。
  • 家具換又換 仍舍不下它老式縫紉機承載的舊時記憶
    隨著時間流逝,一些老物件在當下社會也顯得愈加難得與珍貴,不管是一枚小小的頂針還是一張大大的八仙桌,都可能承載著無數人關於過去的回憶。作為從前的「三大件」之一,關於縫紉機的情感,也被眾多人久久珍藏。「母親搬了好幾次家,那臺老式縫紉機一直沒撂下。」市民張豔玲頗為感慨地說道,在母親的眼中,老式縫紉機就是那個年代的記憶符號,雖然家具換了一撥又一撥,老式的縫紉機放在家中看起來也有些格格不入,但母親就是捨不得丟了它。「就是心裏面的情結割捨不掉。」張豔玲說,「有時候回家看老媽,會特意帶兩件需要修補的衣服,她都爭著搶著要去倒騰。」
  • 農村常有小販收購老式縫紉機,難道縫紉機有大用嗎?他們怎麼賺錢
    你們可以看看自己家庭那些陳舊的家具,會不會發現了很多舊時代留下的產物,例如老式的縫紉機、收音機、黑白電視呢?這些老物件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隨著農村不斷發展之下,這些老物件也被儲藏起來,不在使用,因為有了更加新型的產品來代替他們。
  • 農村不值錢的舊縫紉機,經常有商人回收一臺200多,到底有啥用?
    但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現在農村發展也越來越好,農民家庭也不用再為溫飽問題而發愁。總的來說,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特點。比如,在以前農民家庭結婚三大件之一就有「縫紉機」。筆者記得小時候走親戚,不管是自己家裡還是親戚或者鄰居家裡都有一臺「縫紉機」,而且還專門用精緻的防塵布蓋起來的。
  • 老式腳踏縫紉機的故事
    張爭鳴/圖如同朋友戲稱的"奇葩",在老式腳踏縫紉機快要進入博物館時,我卻在解放碑一家又一家的商場裡尋找,期待著能在某一個角落發現驚喜!這樣一臺老式縫紉機,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符號了,家具換了一撥又一撥,現在房子又裝修了,看起來擺哪兒都不合適,但就是捨不得扔,因為有一種情結割捨不了,那就是曾經共有的歲月。
  •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看看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說後悔扔掉了?
    七八十年代的縫紉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大件,年輕人結婚時要是能買上縫紉機就很高興了,現在的年輕人結婚要的大件可不是什麼縫紉機了,一般都要有房有車。可以想見這幾十年的時間,人們的生活發生的變化有多大呀!縫紉機在那個年代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價值是很大的。
  • 為什麼有人會高價收購70年代的縫紉機?老裁縫偷偷告訴你實情
    現在的人們也很少縫縫補補了,不像以前家家戶戶都會有一臺老式的縫紉機,一旦需要穿什麼東西的話,家庭主婦們都會在縫紉機上製作。不管是床單,被套,還是衣服,70年代流行的縫紉機都可以做出來。現在這種老式縫紉機早就被大家淘汰了,市面上售賣的衣服也是工廠電動縫紉機製作的了。但是很多人家裡可能還存放著這種縫紉機,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會願意用高價的回收它們,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老裁縫是怎麼說的。
  • 一臺縫紉機 三代製衣情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結婚通常要準備「三轉一響」,這其中「一轉」就是縫紉機。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老物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那段縫縫補補的舊時光卻深深鐫刻在了幾代人的記憶裡。今年40歲的閆曉傑,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和科右前旗分別經營著一家札薩克圖民族服飾精品店和民族服飾加工廠。
  • 八九十年代的大件縫紉機,放在如今價格幾何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事實上在90年代,一臺縫紉機便是最得體的嫁妝。那時的縫紉機價格不菲,一個普通家庭得要努力個半年才能攢錢買下一臺縫紉機。那時候,總能見到這樣一幅畫面。媽媽坐在縫紉機前,噠噠地踩著踏板,在縫紉窗簾或者衣服,孩子們調皮在外玩耍,一不小心就能將衣服摔出一個大口子。媽媽便找來一塊顏色相近的布,在破洞處補上一個不易被察覺的補丁。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經嫌棄過那些被補上補丁的衣服,穿去學校的時候,總會擔心有同學笑話。
  • 老人花50元買回老式縫紉機 收拾時發現內藏百年古董(圖)
    方女士50元錢買回的舊縫紉機裡帶回的「古董」。東北網3月12日訊生活水平提高了,家裡的各種用具都換成了新的,一些老舊的物件也都被扔到了角落裡。買舊縫紉機帶來「鐵盒」2014年夏天,家住薩爾圖區的胡阿姨在樓外與鄰居們閒聊時,看到一輛廢品收購車上有一臺老式縫紉機。胡阿姨年輕時當過裁縫,對縫紉機很有感情,胡阿姨打算將這臺縫紉機買下來。經過討價還價,胡阿姨最終以50元錢的價格,買下了這臺有點兒小毛病的老式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