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田嗣治(1886年-1968年),一個日本畫家,卻在歐洲享有盛名,被稱為「巴黎的寵兒」。
在被遺忘半個多世紀後,亞洲掀起了藤田嗣治熱,它的畫作在拍賣市場屢創新高。
這位遊走於日本和歐洲之間的畫家,始終是個異鄉人。巴黎期間,為了融入當地藝術界,和畢卡索、馬蒂斯、莫迪裡阿尼等藝術名流們結交,幾乎夜夜遊走於各個社交派對。他努力勤奮,把東方水墨審美情趣和西方油畫技巧完美結合,終於得到歐洲藝術界認可,擠身頂級藝術家之列。
藝術家應該遠離政治,但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下,無人能夠倖免。歷史上無數的知識分子、藝術家都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也許藤田嗣治後悔當初的選擇,他只是想好好畫畫而已。
在藤田嗣治的眾多畫作中,以貓為主題的不在少數。藤田筆下的貓,借鑑了東方古典水墨畫法,他捕捉貓運動中的姿態,有的乖巧、有的呆萌、有的敏捷、有的兇猛,非常生動傳神。
東方水墨畫形式的線的運用加上稀薄顏料的渲染,使西方油畫透出東方水墨神韻。
熊谷守一是另一位日本的繪畫巨擘,他前半生命運坎坷,三個子女相繼去世,在巨大的悲痛中,熊谷守一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繪畫上,夫婦兩人宅居在家30幾年不出家門。
熊谷守一每天細心觀察自己院子中的各種生物,能夠花3個多小時,只為觀察螞蟻的爬行,終於看清螞蟻行動是先邁左邊第二條腿,而後會像孩子一樣欣喜若狂。
熊谷守一的傳奇人生被日本媒體競相報導,被稱作「畫仙」。
熊谷前半生學習西方油畫,表現主義,印象派等風格均有嘗試,尤其是為去世的長女所作的油畫《從火葬場歸來》成為日本美術史必談的作品。後期的繪畫逐漸走向單純和極簡,往往把複雜的形體概括成幾個大的色塊,邊緣用線簡單的勾勒。創造出了質樸,稚拙的畫風。
熊谷守一一生熱愛大自然,「貓」是他繪畫常見的主題。他筆下的貓,簡練概括,追求平面的構成性,色彩也極為簡練單純,整幅畫面往往用色不超過4種,卻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熊谷守一晚年的繪畫更加追求孩童似的天真和稚拙,並從中傳達出哲理。
他曾經說過「畫得太好了,就很難進步了。拙劣,也是繪畫的一部分。」可看作,他畢生的藝術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