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陽光普照,人心難照

2020-08-29 遇見晚霞


劇照


在一個暴雨如注的午後,窩在昏暗的客廳裡看完了這部名為陽光卻不那麼陽光的電影。


影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訴述卻是平淡的,情緒克制隱忍,因此給人感覺張力更大。

電影講述了四口之家,父親阿文是個駕校教練,他的人生教條是駕校的口號: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然而很諷刺的是,實際上他什麼也把握不了。

我們可以看到劇照一家四口齊齊整整,而整個影片一家四口卻從來沒有同框出現過。小兒子阿和進輔育院,大兒子阿豪跳樓,好好一個家分崩離析。追根溯源,我們可以看到父親對待孩子的不同態度導致了家庭的失衡。


父親把所有的愛傾注在了大兒子阿豪身上,阿每年送給阿豪「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筆記本訴說著他對阿豪的期待。


阿豪從小成績優異,長得陽光帥氣,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然而就是這個一直被父母視為驕傲的孩子,卻在一個晚上毫無徵兆地跳樓自殺了。他的父母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兒子會自殺。

阿豪的死看似意料之外,卻也並非無跡可循。阿豪在諾大的教室裡,周圍都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們,而他卻覺得只有他孤單一個人。




他沒有考上父親阿文心目中的醫學院,卻依然按照父親的意願選擇復讀。即使不用爸爸送的筆記本,依然每年都收下。對誰都和風細雨,弟弟的女朋友小玉產檢沒人陪,他請假陪她。他把所有的好留給別人,直至死,也不願意麻煩別人。臨死前洗了澡,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手機簡訊刪得乾乾淨淨。他內心的孤獨、空洞,無處可藏卻沒有人知道。就像阿和說他「從小長得好,成績好」,但其實「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想些什麼」。


他解讀的司馬光砸缸,水缸裡面根本不是一個溺水的孩子,而是司馬光自己。阿豪就像他自己所理解的司馬光,想找個水缸躲起來,而阿豪沒有水缸,於是他選擇了從樓上一躍而下。當一個人被要求完美,不允許犯錯,內心的壓力沒有出口,他就無路可走了。當太陽光芒四射,為所有人發光發熱,它只能灼燒自己。



每次別人問阿文他有幾個兒子,他都回答一個。沒想到一語成讖,最後他真的只剩一個兒子了。《陽光普照》英文名A SUN,a sun 也成了a son,讓人無限唏噓。


錢鍾書在女兒錢瑗出生的時候,曾對妻子楊絳說:「如果我們再生一個孩子,如果這個孩子比阿瑗好的話,我們喜歡那個孩子,就不喜歡阿瑗,那阿媛豈不是可憐?我們不如只要阿瑗一個孩子吧。」


在多孩家庭裡,這是很普遍的問題。父母即使心裡想著不偏不倚,然而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很難真的一碗水端平,完全公平公正地對待孩子。錢楊夫婦是真正愛孩子,也深知多孩家庭必有的矛盾。


阿和就是那個一直被忽視的孩子。母親琴姐說阿和小時候很喜歡騎自行車,每天要坐在她自行車後面四五個小時候,不然晚上就會哭鬧不已。其實這就是缺乏關注,缺乏愛和安全感的表現。小小的阿和只有騎在媽媽的自行車後面才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和關懷,感受到自由與溫暖。父母把太多的目光與期待給與了哥哥,他從小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下,間接導致他走了歪路。


琴姐曾問,「你到底還有什麼事瞞著我」。他打架鬥毆、偷東西、早戀、讓女朋友小玉懷孕,什麼壞事都做了,父母卻一點也不知道。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父母對他的關心是多麼欠缺。


菜頭為幫阿和出氣砍了黑輪的手,在法庭上法院判決菜頭家賠償150萬。然而菜頭家沒有父母只有一個年邁的奶奶,根本沒有賠償能力。黑輪的老爸只好去找阿文,希望他來賠償。阿文卻說,法院判了要誰賠你就找誰,不要來糾纏我,我是受法律保護的好人。

從法律上講,阿文的話沒有錯,可是從情理上講,菜頭是因為幫阿和出氣犯的事,阿和是因,不能說一點責任都沒有。如果阿文幫忙賠償,即使能力有限,賠償不了150萬,但拿出誠意、肯負責任的態度和黑輪老爸好好協商,也許就沒有後面的悲劇了。面對黑輪老爸的糾纏,阿文一臉不耐煩,冷漠相對,把黑輪老爸扔在荒山野嶺。黑輪老爸被逼急了,大鬧教練場,朝教練場潑糞。


當菜頭出獄後找阿和麻煩,阿文找到菜頭拿20萬希望菜頭遠離阿和。這一組對比,我們也可以看出阿文自私逃避、欺軟怕硬的性格。阿文沒有真正當起一家之主的責任,沒有做到一個父親的擔當。



阿豪的死對阿和的震動很大,之後他像變了一個人,努力改造,提前出獄。出獄一幕很令人動容,開始是一個人在唱,漸漸地全場在清唱《花心》。「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錯過」,這一群少年,都因一時的錯誤把自己的花期耽誤了。令人更惋惜的是阿豪,他才是真的把花期錯過的人。



阿和出獄後,努力工作養家,家庭看似慢慢步入正軌。而菜頭的出現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菜頭不斷地找阿和麻煩,不僅因為庭審時阿和的推卸責任,更因為阿和和阿和家人表現出來後的薄涼。阿和出獄後從來沒去看過他,也沒關心過菜頭的家怎麼樣了。父親阿文,兒子阿和,說到底都是自私自利的普通人。菜頭因為一時義氣,幫阿和出氣坐了4年牢,奶奶被送進了安養中心,房子被查封。出獄後看到阿和除了坐了一年多牢毫無損失,還憑空多了老婆孩子,難免心中不忿。他不斷地騷擾阿和,不僅是報復,也是想再次拖他下水。他是一個生活在底層陽光照不到的黑暗,所以導演才會讓他在一個雨夜出場,又在一個雨夜裡消失。


看到阿和的改變,阿文也慢慢地接納了阿和。當阿文得知阿和被菜頭騷擾。請假一直在阿和工作的洗車店附近默默地跟蹤保護。直到菜頭又來找阿和做違法勾當,他找機會殺了菜頭。一個自詡是法律保護的好人,一個總是說不在意小兒子的父親,最後成了殺人兇手。為了讓兒子走進陽光,他選擇了自己擁抱黑暗。



這就是中國爸爸,嘴上從不說愛。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辭,專制、大男人主義,不懂教育,卻永遠把最好的讓給孩子。雖然他選擇了用罪惡的方式解決問題,但這也是他能想到保護孩子的一勞永逸的方式。


影片最後,阿和搭著媽媽騎自行車,行走在光影斑駁的街上,琴姐抬頭透過指縫看著閃爍的陽光。和小時候媽媽搭阿和騎自行車做了一個呼應,也寓意著這個家庭有了一個溫暖的結局。我們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下的我們——影評《陽光普照》
    「他的人生,一天二十四小時陽光普照,沒有陰影。從小到大,他一直活在父母的期望和學校的期待之中。他習慣於對任何人好,卻從不記得自己。阿和說,哥哥一生做的唯一一件錯事就是跳樓。然而,那也是他一生之中唯一一次做了自己。菜頭是一個生活在陰影之下、極度渴望陽光的人。
  • 影評《陽光普照》 | 如若生活真有陽光普照時
    雖然因為2018年的風波,去年大陸影片並未參選金馬獎,但並不意味著《陽光普照》的這個最佳影片是矮子裡拔高個。 1. 《陽光普照》的故事很簡單,小兒子阿和因故意傷人入獄,被寄予厚望的大兒子阿豪突然跳樓自殺,家庭關係頓時陷入旋窩。
  • 陽光下的看見《陽光普照》
    看完《陽光普照》第二遍後誕生了這篇小文,為自己,也為那些從未被他人真正了解的少年們。最終以這種方式來解脫,是因為普照的「陽光」過多地分給了他,沒有遮蔭之處、沒有藏身之所,不得不導向一個極端。阿豪生前活在24小時不間斷的、灼熱的"陽光"裡,這可以說寓意為「期盼「,但是,卻沒有「看見」——父母真正的了解與關心。
  • 影評 |《陽光普照》:陽光的兩面性
    黑格爾曾說「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的他,自身中有一種無限的價值、永恆的使命」這句話以前不懂但看過了《陽光普照》又好像清晰了許多。作為2019年大熱的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可謂是實至名歸。也恰好是在2019年11月金雞獎頒獎的那天,演員王景春獲得最佳男主角感言中說道:「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愛地久天長。
  • 陽光普照,陽光普照
    在我心中,這樣的一部作品已經出現了——《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的攝影和配樂非常好,所以,今天不單單談論這部電影,也是分享它的配樂。 本文有劇透。《陽光普照》的故事始於「阿和進去了」。接著一系列不幸的事情都出現在了這個普通家庭裡。
  • 病樹前頭萬木春:《陽光普照》影評
    電影《陽光普照》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是:在人們心中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形象的陳建豪,選擇了自殺。他為什麼會選擇自殺?我認為,這是理解這部電影的一個關鍵,理解了陳建豪的死,便能夠理解他的弟弟陳建和精神上的可貴之處,同時也能夠理解片名「陽光普照」的內涵。
  • 小月影評|2019年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願陽光早日普照
    《陽光普照》我也願意稱為一個家庭的史詩,同時它又有點《江湖兒女》那種小人物的掙扎,所以這三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有許多交匯的地方。可是,有別於同樣是大陸電影的《地久天長》和《江湖兒女》那種被時代裹挾的宏大背景,《陽光普照》沒有一點時代的影子,它只屬於一個家庭的史詩,是那種臺灣特有的人文情懷,是單純的故事,是父愛是母愛,是生而為人就想擁有的被愛的感覺,是渴望被人愛的欲望。
  • 《陽光普照》影評| 黑暗同行
    一、「陳先生,你有幾個小孩?」《陽光普照》的英文片名為A Sun,諧音A Son。但實際上,阿文(父親)和琴姐(母親)有兩個兒子,阿和(一個惹是生非,和朋友一起砍了別人手臂,被關進交管所的混混),阿豪(許光漢飾,品學兼優,完美的學生)。 開篇砍掉別人手的人,是菜頭,阿和的朋友,應該是當初為阿和打抱不平,一時衝動釀下大禍。影片從這裡開始。
  • IME影評《陽光普照》:光影斑駁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電影《陽光普照》是一部關注家庭與個人,圍繞一家人展開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由鍾孟宏執導,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許光漢主演。影片刻畫出了一個家的模樣,在平平淡淡的敘述中展現出了家裡每一個人物形象的個人魅力。
  • 《陽光普照》,人心至暗
    在豆瓣電影組被安利了很多次的陽光普照,該片是臺灣第56屆金馬獎獲獎影片。再加有前段時間大熱的許光漢參演,也順勢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阿豪的陽光對他而言,無疑是刺眼的​。​他幻想中永遠被關注的哥哥,永遠陽光的哥哥,甚至都沒有他這個陰影下的「小丑快樂」。​照亮別人是需要能量的,越接近太陽的地方,越容易融化。
  • 《陽光普照》鏡頭語言分析
    這部電影就是《陽光普照》。它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苦難,正是這種細膩又憂傷的情感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對它唯美的鏡頭記憶深刻。今天,我們就從鏡頭語言的角度出發,來深度品味其中的內涵。這是影片開頭的一幕,阿豪坐在補習班的教室裡。所有人都趴著補覺,只有他直直地坐著,目光看向畫面之外,若有所思。
  • 《陽光普照》:陽光需要普照,黑夜也是
    文/夢裡詩書為了儘可能的構建內在層次,《陽光普照》在劇情設定上雖有一些過猶不及之筆,但在這齣滿載傷與痛的家庭悲劇裡, 細膩的情感勾勒讓人得以沉浸其中,並不會覺察劇情有多少突兀,而關乎家庭關係的肌理,則既讓人看到了冰冷的矛盾 ,也感受以親情的溫度,陽光需要普照,黑夜也是。
  • 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也有照不到的陰影
    《陽光普照》以阿和與菜頭傷人入獄為引子,講述了由此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當今世界對好與壞的定義,反映了在父母忽略下造成的悲劇,告訴了人們陽光普照並不能長久,陽光下有陰影的地方才能睜開眼。哥哥是天之驕子,是父母眼中的希望,溫和而大方,品學兼優,可謂是真正的陽光普照。這誰也沒想到,如此優秀的人會自殺。陽光普照的少年,如同天邊的朝陽隕落。照亮他人的同時卻沒有照亮自己。阿和恰恰與哥哥相反,他是叛逆的少年,因為自己出氣同朋友一起進了少管所。在哥哥死後,阿和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成了家庭的希望,一向對自己不理不睬的父親也開始為自己謀劃。阿和雖然學會了承擔,開始了轉變,但骨子裡仍少不了那份懦弱。
  • 影評|《陽光普照》: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01先來說一說《陽光普照》的優點。《陽光普照》中寫到的角色,無論大小,都寫得圓潤,寫得豐富,寫得「一個是一個」。《陽光普照》劇照結尾處,坐在單車後座上的琴姐抬起頭,溫暖的陽光透過樹枝灑在她臉上,明明滅滅。
  • 《陽光普照》一年間
    Peter Debruge評出的2020世界十大佳片是——1、《陽光普照》 A Sun導演:鍾孟宏出品:中國臺灣但今年《陽光普照》入選奧斯卡提名的勝算,倒是多年來概率最高的。2019年11月1日,《陽光普照》在中國臺灣公映。
  • 臺電影陽光普照獲美媒評為2020十大最佳電影之首
    臺灣電影陽光普照被美媒綜藝首席影評人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之首,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表示,陽光普照除了跨越語言獲得共鳴,OTT平臺也讓臺灣電影能見度增加。由鍾孟宏執導的電影陽光普照除了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也獲美國媒體綜藝(Variety)首席影評人德布魯(Peter Debruge)肯定,選為2020年十大最佳電影第一名。藍祖蔚目前是影視聽中心董事長,也是選擇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甄選會議召集人。
  • 陽光普照:野草生長
    陽光是自然的,帶來陰影,也充滿溫暖。 《陽光普照》,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電影通過阿和一家以及阿和的朋友菜頭在其入獄出獄前後發生的一切,將觸角深入到了臺灣社會被遺忘的角落,呈現了陽光下普通人雖然結尾陽光普照,但那太陽的陰影,始終在心中無法抹去。
  • 《陽光普照》能帶來持久情緒體驗的好電影
    《陽光普照》放在我硬碟裡很久了。我知道,我並不能從這部電影中獲得娛樂,而是要經歷一番並不能稱得上舒適的情緒上的體驗。所以好幾次都是看個開頭就堅持不下去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把它認真看完。昨天晚上終於看完了,心裡留下淡淡的難過,覺得片中的每個人都過得很壓抑。電影中的故事離我很遙遠,我找不到任何可以聯繫到自己的生活的地方,但卻久久無法釋懷。
  • 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落幕 鍾孟宏導演《陽光普照》成大贏家
    最終,最佳劇情長片電影花落《陽光普照》,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合共5項大獎,堪稱本屆金馬大贏家。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安第56屆金馬獎得獎名單如下:【最佳劇情長片】《陽光普照》【最佳女主角】楊雁雁/《熱帶雨》
  • 為《陽光普照》增色的林生祥
    看完電影《陽光普照》的人,一定會記得電影開場雨中尋仇那一幕,配樂《他坐在哪裡》的旋律響起,不緊不慢地融入冷冽暴力的畫面。這個畫面第一次出現在林生祥的眼前,是2018年的初春,導演鍾孟宏在林生祥家講起自己的新電影計劃,鍾孟宏告訴林生祥,這個電影叫做「陽光普照」,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在林生祥眼前演了一場戲:「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個年輕人穿著雨衣,騎著一輛打檔摩託車,用報紙藏著兩把鋒利的刀去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