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作為一種舶來文化,爵士樂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在上海落地開花,但又在短暫的閃耀後沉寂幾十年。如今,在北京、上海,爵士樂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熟。在以「煙火氣」聞名的成都,舒緩放鬆的爵士樂也逐漸在街頭巷尾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爵士樂手,來自美國的宋雨翔就是其中一位。
【解說】說起自己和成都的故事,宋雨翔坦言,重慶才是他來到中國的第一站。剛來中國的前兩年,宋雨翔也曾去過不少城市,了解爵士樂的發展現狀。但直到2015年成為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的一名外籍教師後,宋雨翔才踏足成都。而初到成都時,不只是爵士酒吧屈指可數,就連宋雨翔就職的學校內都沒有爵士專業。
【同期】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爵士音樂系外籍教師 宋雨翔
成都是一個發展的城市,有很多機會。我去了上海、北京,它們那裡已經有一個比較大的爵士樂的環境,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是成都(的爵士樂)是比較新,然後我來四川音樂學院的時候,那個新都的流行音樂學院,它們那時候沒有爵士專業,沒有爵士(相關的)任何(專業)課,只是有一些選修課。
【解說】除了大學授課外,宋雨翔的日常生活也滿是爵士樂的痕跡。他曾加入了3個風格不同的爵士樂隊,參與過多次音樂會、音樂節及酒吧現場演出等,他希望能通過演出減少民眾與爵士樂的距離感,吸引更多聽眾認識爵士樂。2016年,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爵士音樂專業成立;2020年,爵士音樂系成立。宋雨翔認為,爵士樂能成為一門專業,他非常高興。他也希望通過爵士教育,讓更多人從認識爵士,逐漸轉變為認知爵士。
【同期】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爵士音樂系外籍教師 宋雨翔
我自己熱愛爵士樂,所以我想分享這個感覺,我覺得爵士樂很值得認可,值得欣賞,值得喜歡。但是很多人還是不太理解它是什麼,它到底是什麼,還有很多誤會。你如果不懂它是什麼,它的目的是什麼,那你不會欣賞,你不欣賞你就不會喜歡。但是如果你願意進入(深入了解),你學習它在做什麼,它的意義在哪裡,那你就會喜歡。他們可以做他們的選擇,喜不喜歡無所謂,但是我從老師的角度來說,教育很重要。
【解說】2020年,宋雨翔在成都的生活即將邁入第6個年頭,在中國文化的浸潤下,宋雨翔也開始思考將爵士樂與中國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甚至探索出一個新的流派。他認為,要讓兩種文化碰撞產生「火花」,不僅是交融也需要交流,這也要求要「吃透」兩種文化,但目前的他對中國文化、傳統音樂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未來他會繼續學習,不斷嘗試。
【同期】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爵士音樂系外籍教師 宋雨翔
必須想一個很聰明的辦法,聰明的方式,你又必須很了解每一個方面,想怎麼最合適最合理把它們連起來才可以做一個真的好聽、真的值得尊重的一個作品,不是隨意(便)就可以成功。可能以後我就可以嘗試把一些中國音樂的要素和爵士樂混在一起,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對於中國音樂的了解太少,所以最重要的是繼續學習。
楊予頔 四川成都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