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沉默》挺差的,關鍵在於劇本的設計不好,看得出創作者是想要往庭審戲方面大做文章,結果庭審戲又沒有撐起全篇,導致要靠後面劇情的強行反轉來製造懸疑效果。
大部分觀眾其實在開篇就已經猜到了兇手是誰,《一級恐懼》的套路嘛,但是對於年輕選手完全沒有精心布局,單靠後面幾個閃回是救不回來的。
他的人物動機,心理活動都需要表現出來,結果僅靠周迅說:我要行使我辯護人的保持沉默權!
行。
當時年輕選手一句話都不用說了,極度壓縮了他的表演空間。後面的案情全靠周迅和吳鎮宇在扯犢子。兩方爭議的焦點是有沒有第三人在場,你找警察現場勘察一下不就知道了,通風口有沒有爬人進來,你去檢查一下不就知道了。所以你會發現庭審現場控辯雙方純扯淡,觀眾都看出毛病了,兩個大律師在那裡打情罵俏沒完沒了。OK,打情罵俏沒關係,設定就是周迅和吳鎮宇是情侶。但懸疑殺人的律師風雲馬上變成獨立女性為感恩嫁給富豪的狗血八點檔。兩人回憶往事,原來是因為當初周迅父親被抓、在獄中自殺,有富豪一直伴其左右,感動之餘,委身於人。就問一下,兩人當初那麼恩愛,當時周迅父親失蹤吳鎮宇不聞不問,最後懸念揭曉:因為香港人嫌棄北京太冷。更不解的是,作為一個知名大律師,周迅在庭審現場的表現,只有一個字概括:讓吳鎮宇直接去北京告訴周迅,北京愛上大Hong Kong,千裡送毛衣。你的當事人是個大壞蛋,他之前設計殺了自己的養父母,你要小心。吳鎮宇你在車上等著,讓周迅自己去見這個極度危險的殺人犯。殺人犯果然挾持了周迅,再來一個英雄救美,抱得美人歸。我覺得這個題材可以拍的更好,只是創作者想要的東西太多。如果就把篇幅重點放在庭審,兩邊對飆,來真正講透辯護人為什麼要替嫌疑人辯護,通過這個點去發散更多的法律知識,都比現在奇情虐戀要好。不要扯原生家庭的問題了,完全沒摸到邊,要說原生家庭,這也和《何以為家》不是一個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