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貸業務開啟嚴監管時代,哪些會影響網際網路金融和大眾借貸?

2020-12-24 騰訊網

騰訊新聞知識官 金融故事 財經專欄作家

網際網路金融近幾年的創新和發展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普惠大眾獲得小額、多用途的資金借貸服務和支持,但是網際網路金融出現的問題和風險也是眾所周知的。

如今,為規範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統一監管規則和經營規則,促進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規範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這被認為是網絡小貸公司開啟了監管時代。

在監管對網絡小貸公司和小貸業務開啟嚴監管時代的大背景下,會對哪些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產生影響?會對網絡借貸大眾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網絡小貸公司開啟了監管時代,並不完全是監管創新的收縮,而是對網絡小貸業務盲目創新和監管缺乏的野蠻生長的補漏。在螞蟻集團上市之跡出臺是巧合還是必然?

網際網路金融以及網際網路小貸業務是我國最大的金融創新點之一,更是我國金融監管最寬容的最大體現,因此,近幾年網際網路金融藉助網絡小貸平臺實現野蠻的生長,實際上網絡小貸業務對所有銀行業務的顛覆基礎是建立在比銀行更寬鬆的金融監管環境之下實現的。

網際網路金融是國家政策力挺支持擋扶持發展的,是普惠金融最有效的踐行方法,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這種監管過於寬鬆的制度環境,隨著P2P的轉型或清退,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變得分化:一是一些網絡借貸平臺清退,網貸第三方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降至5家,截至2020年10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18.9萬億元;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合計貸款餘額總量為5892.69億元。二是納入監管體系,受到金融監管的嚴格監管。

更重要的是,一些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藉助小貸平臺,將業務覆蓋支付、銀行、保險、基金、小貸、保理、消費金融等眾多領域,並以網絡小貸平臺藉助於金融科技概念不斷地掙脫監管機構的牢籠和金融監管的約束,從而一方面對金融秩序和監管形成強烈的衝擊;另一方面希望通過進一步衝破監管獲得監管以外的更大的額外收益。

這就出現了兩個大的悖論:一是網際網路小貸等網際網路金融機構通過不對稱監管在監管之外對現有金融機構形成嚴重衝擊;二是網絡平臺對傳統金融機構形成進一步蠶食的衝擊和渴望,從而希望進一步監管形成監管的進一步不對稱。

監管是規模的天敵,監管是速度的天敵,監管同時也強化了持續的規模和良性的速度;監管是創新的天敵,監管是科技的天敵,但監管也保護了創新,監管推動了科技。這就是現實的衝突和未來的博弈。

金融科技以網絡小貸為平臺不需要牌照進行跨界業務,繞開牌照擴張版圖,打碎了枷鎖釋放出天生具有的指數級成長潛力。有的曾經預言,如果沒有監管的五指山約束,信不信網絡金融和網絡科技真能刺破金融的蒼穹?

從這一意義上講,《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臺不僅是正逢其時,更是顯得格外必要。一是統一監管規則和經營規則,體現監管的公平性原則;二是釐清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定義和監管體制,確定網絡小貸業務的邊界;三是明確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在註冊資本、控股股東、網際網路平臺等方面應符合的條件,從而為網絡小貸確立風險控制基礎。

第二,《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臺,哪些企業將會受到重點關注?或者影響哪些企業的未來?金融創新邊界的盡頭仍然面臨著起點和終點的循環

最近一檔欄目說到:「宇宙的盡頭就是鐵嶺」成為最流行的爆梗之一。因為宇宙的盡頭在哪裡是愛因斯坦都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宇宙的終局要看到底是引力佔主導還是斥力佔主導?引力和斥力既是一對矛盾更是相互依存,這就像創新和監管、網絡金融的發展與監管約束是一樣。在引力過強時,適當的斥力加強會預防災難的發生;在斥力過強時,適當的張力加大會保持一定的均衡,從而防止出現「宇宙的盡頭就是鐵嶺」的笑話。

從這一意義上講,在螞蟻已經IPO即將上市之跡,出臺《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雖然並不一定具有明確的指向,但也非常具有重大意義。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哪些企業將會受到重點關注?或者影響哪些企業的未來呢?

一是從統一監管和監管體制要求上看,螞蟻集團、阿里、騰訊、京東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都必須申請全國牌照並接受銀監會的監管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四條明確: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制定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監督管理制度和經營管理規則。這是統一監管規則的體制要求。

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小額貸款公司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依法實施監管,可以採取本辦法規定的監督管理措施。

網絡小貸公司不僅必須納入銀行業監管框架下,還將實行分區域監管。即將網絡小貸公司分為跨省和本地兩種,並在資本金約束和監管層級進行重新界定和明確:地方級小貸公司註冊資金10億,經營範圍不得跨省;全國級的小貸公司註冊資金50億,可以跨省經營業務,但必須由銀保監會依法監管。

如此看來,無論是螞蟻集團還是阿里、騰訊、京東這些網際網路的金融業務特別是網絡小貸業務都必須申請全國的牌照,並直接受人行和銀保監會的監管。

二是通過強化槓桿約束的監管,弱化和降低網絡小貸業務的高槓桿風險

網絡金融的高收益和高擴張能力源自於信貸業務的高槓桿,藉助於高槓桿實際螞蟻幹掉大象的奇蹟。但在網絡金融紅利狂歡的同時,有人明確提出:螞蟻可以幹掉大象,但請留下真相。真相是什麼?是螞蟻使用了比自身力量大得多的槓桿。這就是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的「給我一根槓桿我就能撬動地球」。好在現在網絡金融還沒有找到撬動金融地球的槓桿,但是已經找到了幹掉大象的槓桿。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就從幾個方面對網絡金融的槓桿進行了約束:

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4倍。

第十五條 規定:主要作為信息提供方與機構合作開展貸款業務的,不得故意向合作機構提供虛假信息,不得引導借款人過度負債或多頭借貸,不得幫助合作機構規避異地經營等監管規定;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這對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的三種方式中兩種方式提出了約束。網際網路金融的貸款金融服務形式主要有3種:引流、聯合放貸和放貸再通過ABS出表。在明確規定聯合放貸小貸公司出資不得少於30%以及按照30%的出資外加ABS後不超過4倍的淨資產,實際上監管明確了聯合放貸模式能夠涉及的貸款總額不超過淨資產的約12倍,從而與銀行的槓桿位數接近,這從根本上限制了網絡金融放貸的槓桿能力,弱化了擴張能力的同時也弱化了盈利能力。

如果走引流模式,不僅擠壓了網絡金融服務的收費空間和談判能力,而且弱化了網際網路金融巨頭們對客戶信息的大數據能力和金融風險控制服務延伸能力,而限制跨區域合作的則進一步限制了業務的擴張能力和盈利談判能力。

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防止金融科技成為規避監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長「贏者通吃」的壟斷,是監管進一步強化的重點,同時也防止網絡金融巨頭無償地利用私人數據獲得金融優勢引發金融市場扭曲。

第三,《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臺,明確界定網絡小額貸款的金額和貸款用途,對廣大消費者有哪些影響?影響有多大?

網絡金融強化了信貸業務的創新、提升了經濟效率、為國家創造了就業、支持了大眾的消費,這一點是功不可沒的。阿里、騰訊、京東這類機構藉助於網絡小貸業務平臺,通過具備的大數據銀行的能力改變現有單一的貨幣介入方式,也改變了現有的貨幣經濟邏輯。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網絡金融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便利,為以往被忽視的金融弱勢群體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務,雖然單一個體每次借到的金額才幾千甚至幾百元,但由於借期短、周轉頻率快以及借貸方式靈活和簡便,對幾億個人和家庭以及數量巨大小微企業提供了金融支持,惠及到大量的就業人數和家庭生產生活。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網絡借貸的信用借貸方式也放大了一些非理性消費的過度負債以及助長了一些人的借貸為生的生活方式;網絡借貸的貸款用途的自主性約束方式,導致一些借貸資金流向了政策限制領域並助長了一定風險累積。

一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出臺,明確了網絡小貸的功能定位,從而強化普惠金融本質,對一些弱勢群體強化了信貸支持。

從功能定位看,小額貸款公司發放網絡小額貸款應當遵循小額、分散的原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主要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揮網絡小額貸款的渠道和成本優勢。這一點對弱勢群體和低收入群體是一種利好,但對一些其它消費者可能會受到約束。

二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絡小貸的借貸金融進行了明確的約束,對那些資金需求量的客戶是一種約束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第十三條明確規定: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應當根據借款人收入水平、總體負債、資產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金額和期限,使借款人每期還款額不超過其還款能力。這一種規定是明確限制過度借貸造成了信貸風險。

規定又明確: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對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方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100萬元。這對那些大額度借貸者將形成約束。

三是《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絡借貸用途給予了嚴格的約束,這一點可能會對大眾借貸有非常大的影響

網絡小額貸款的普惠性質決定了網絡借貸用途的普惠性,但是由於以膠對借貸用途的非明確性要求,借貸資金用於購房、炒股甚至投資嚴重違背了網絡小貸的宗旨。

《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應與借款人明確約定貸款用途,並且按照合同約定監控貸款用途,貸款用途應符合法律法規、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網絡小額貸款不得用於以下用途:從事債券、股票、金融衍生品、資產管理產品等投資;購房及償還住房抵押貸款。

這一點至關重要,對網絡小貸公司是一種信貸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對於借貸大眾則會形成一種非常的不方便。那些首付靠貸款、還房貸靠貸款、投資股票靠貸款等行為將受到嚴格的限制和約束。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全國短期個人消費貸款餘額8.08萬億元,在2009-2019年間複合增長率為32%,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到40.7萬億,同比增長14.2%。在全國7000萬家企業中,98%為中小微企業,它們得到的正規銀行貸款卻只佔總貸款的22%左右。

因此,嚴格限制網絡小貸貸款用途確實會短期內形成一定的資金短缺和資金壓力,對居民和小微企業的資金秩序重建需要一個過程。

相關焦點

  • 「全民借貸」時代流量App的金融生意
    但是,在網際網路的數位技術,或者數字科技金融科技的催生下,長尾用戶通過小額分散的信貸容易累計成規模效應,也會容易催生新的獨角獸,所以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願意拓展增量的業務,商業本質是逐利,他們有這個訴求。」劉洋表示。  「全民借貸」時代?
  • 經觀頭條|誰將我們推向「全民借貸」時代?平臺公司正被納入監管,別...
    中國區塊鏈與產業金融研究院院長劉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在規模、效益上遠超過傳統線下商貿流通企業,技術應用創新+跨行業跨區域線上線下生態體系,構建成就超級獨角獸和世界500強。然而,風向變了。伴隨著螞蟻集團上市前夕網絡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的亮相,或對螞蟻的小貸業務直接產生影響。
  • 網絡小貸槓桿被收,那「純助貸」能否和監管「躲貓貓」?| 愉見分享
    作者 | 董雲峰  來源 | 新金融琅琊榜  整理 | 愉見財經  「愉見財經」在上周的文章裡下了個判斷,對金融科技的監管態度跨過了「分水嶺」,今年或許就開啟了「嚴監管元年」。其中對網絡小貸的監管意見最為擲地有聲。
  • 互金監管風暴路線圖清晰 網際網路金融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在北京下發整改通知書之前,廈門及廣東就率先出爐了P2P地方的監管細則和備案細則。而在北京之後,網傳文件《上海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實施辦法》(討論稿)也被曝光,該文件共計6章36條,並明確整改時限不超過6月30日。
  • 九成小貸暫停大部分業務!一份報告揭示行業焦慮民間借貸利率紅線...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下調至4倍LPR的影響還在發酵。除了引起持牌金融機構關注,對「非正規軍」的7000餘家小貸行業也影響較大。9月9日,券商中國記者獲得一份廣東省小貸協會行業影響調研報告,小貸行業亟待監管確認其為正規金融機構「身份」,不屬於民間借貸範疇。其次,直言民間借貸利率帶來了立竿見影的影響,行業暫停大部分業務,處於持續觀望中。
  • 網絡小貸新規逼近 金融科技三巨頭「十字迷途」
    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11月5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金融科技監管新形勢對螞蟻集團衝擊最大,其次是陸金所,京東數科相對影響較小。「第一,螞蟻集團旗下金融牌照最多,11月1日實施的金控辦法對其影響很大,要滿足金控辦法的要求,需對組織架構、業務板塊進行重大調整。京東數科和陸金所旗下的金融牌照沒有螞蟻那麼多,金控辦法對其影響較小。
  • 金融嚴監管下,網際網路高息存款面臨「猝死」?
    要知道,當存入定期存款時,若提前支取只會按照活期利率計息。這些年,為防止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金融監管越來越嚴。自2018年起,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法律條文,要求打破理財剛性兌付,之後就是我們看到的信託爆雷、債券違約、以及P2P行業性清零。
  • 雷人借貸廣告價值觀扭曲、禍害多,如何監管相關科技金融公司
    蘇筱芮表示,這些借貸廣告的宣傳主體是網際網路巨頭,巨頭通過生態圈的打造在用戶心中樹立信任感,用戶在巨頭面前容易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其次,這些廣告的宣傳渠道範圍很廣,既有線上,也有線下,巨頭通過高頻廣告轟炸建立品牌形象,同樣會削弱普通用戶的風險防範意識。而這些借貸廣告的投放對象主要為中低收入群體。
  • 快貸上徵信嗎 網際網路借貸業務方面優勢在哪裡
    「時間短、金額小、周轉快」見長。快貸等網際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大眾對貸款的需求。以「極速借款」為特點的快貸上徵信嗎?現在不管是銀行還是網貸平臺,尤其重視風險控制,所以對於借款人而言,一定要維護好個人信用記錄;徵信記錄一旦出現汙點,影響極大,未來想要貸款買房、買車,銀行貸款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銀行願意放貸,借款人可獲得的額度也非常有限,因個人信用情況和個人經濟條件是銀行評定是否給借款人放款的兩大重要參考條件。
  • 銀保監會集中回應七大熱點:約談螞蟻、網際網路存款下架、非法集資、網絡小貸……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摘編關鍵信息如下:談約談螞蟻:所強調的突出問題和整改要求,不僅是個性的,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建議所有網際網路平臺都要對照自查,及早整改。特別是涉及網絡小貸、保險、理財、信託等業務的機構,更要抓緊,監管部門隨後會安排檢查。
  • 網絡小貸牌照213張,僅30家現金貸獲牌(名單)
    」即可查看名單11月21日晚間,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的通知》(下簡稱「暫停通知」),暫停通知明確要求自即日起,各級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一律不得新批設網絡(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禁止新增批小貸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
  • 中騰信:嚴監管構築市場新秩序,明確金融科技發力方向
    中騰信了解到,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陸續發布。可以從中看出,資產超過300萬億元的銀行業是金融業的基本盤,監管用新規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儘管上述文件規範的是民間借貸,但這並不意味著持牌機構能夠躺贏。
  •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監管部門加大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監管力度,推動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審慎經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花唄、微眾銀行下調授信額度,有利於降低風險敞口,維護消費信貸市場的有序發展。「從正面來看,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的客群下沉,有助於提升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程度,培育最廣大居民群體金融素養和信用意識,激發消費潛力。
  • 上市公司匯聯金融三季虧損超2億元 旗下P2P平臺欲轉型網際網路小貸
    資產管理領域,匯聯金融專注於房地產開發投資與服務。其開闢了「輕資產」開發合作模式,賦能基金管理公司、金融機構、開發商等。目前,匯聯金融參與的地產項目數累計逾20個,分布於全國10餘個城市,項目總貨值達285億,直接促成基金累計管理規模達137億元。  然而,自從2018年政策開始收緊地產行業時,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金融風險成為監管層的主基調。
  • 「從300個瞬間看2020」金融科技:堵偏門 開正門
    回顧2020,金融科技行業「驚」與「喜」不斷。從P2P網貸實現清零、支付最大罰單落地、最嚴網絡小貸新規出爐等多個大事件,不難窺出金融科技監管思路愈加清晰;不過,「堵偏門」的同時也要「開正門」,從嚴監管的另一面,再現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不斷、持牌消金數量有序擴容等,亦可看出行業的最新風向,後續,金融科技有望助力構建更加健康平衡的數字金融生態。
  • 如何客觀地解讀網絡小貸新規?
    濾鏡下的強監管2016年之後,金融監管開始全面趨嚴。無論是傳統金融領域的大資管,還是新金融領域的支付、理財、消費貸款,都相繼迎來了強有力的監管約束。但從實施效果看,一個是一步到位,開始時就出臺了非常嚴厲的監管新規(資管新規),後基於實際情況逐步放寬達標年限;一個是邊走邊看,在整治過程中逐步趨嚴,且分領域(P2P、第三方支付、高息現金貸、網絡小貸等)各個擊破。
  • 普通P2P的小貸轉型之路:你們像夏天,而我像秋天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整治辦函〔2019〕83號,以下簡稱「《轉型意見》」)眾所周知,平安集團旗下曾擁有三個從事網絡借貸中介業務的平臺,小米也曾在其開發運營的miui系統中向小米用戶推薦了大量P2P平臺。
  • 業界大佬就網際網路金融指導意見看法
    對於網絡借貸這個最熱門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看規定這次網絡借貸做了新的定義,分別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其中,這明確了P2P直接借貸行為屬於民間借貸範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範。也規定了個體網絡借貸要堅持平臺功能,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
  • 芒果TV小貸業務虧損,旗下金融產品多半夭折,金融業務還得乘風破浪
    芒果超媒曾在2017年財報中提到,快樂通寶小貸要切入供應商、消費用戶信貸及汽車、保險分期等消費金融業務,未來快樂通寶小貸將成為芒果超媒新的利潤增長點。 芒果TV放貸並不奇怪,芒果超媒背靠湖南廣電,截至2019年末,芒果TV付費會員數已經達1837萬,雖然不是網際網路公司,但卻擁有國內頂級流量。
  • 小贏科技旗下P2P官宣兌付清零:道長路遠 網絡小貸牌照或年內無望
    金融虎訊 12月18日消息,繼拍拍貸、你我貸之後,又一家曾經互金美股上市公司與P2P揮手告別。今日,小贏科技 (NYSE: XYF)旗下P2P小贏網金公告宣布,自互金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在監管指導下,積極配合監管「三降」要求,截至2020年12月17日,小贏網金P2P存量業務已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收益已全部履約結清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