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澤仁厚|圖 網絡(侵刪)
山中一夜,世間不知何年?到處的忙碌與驚豔,絲毫掩飾不了這裡的平凡,縱有幾許百姓家依然灶頭炊煙升起,伴著鄉間田埂上的幾聲牛叫,還有蛙聲一片的夜晚,若是知了聞說時節一到,那爭先恐後的鳴叫聲,使歌唱中的小鳥都只能飛過無痕。
那雨後初升的薄霧,緩緩的順遠山而襲,有時風勢快便見一會工夫,霧已經瀰漫整個山谷,寺院也被浸潤其中,每每見到,都期待著有奇蹟出現,或是大聖跳著歸來,或是菩薩駕雲欲引我而去。似乎想逃離,也許是一了白了吧,莫名的煩心之事,總是好象層出不窮,山中一日,真的不應知世間是何年?
似乎聞其名,而覺其幽,若是一見,雖不說世外之桃源,但卻是堪稱人間之淨土,我不知道淨土能淨到何許,我想一定心裡無事才能為淨,或許正如佛說,心淨則佛土淨,只可惜我們不知幾何方能心淨,何算為淨呢?至少不要庸人自擾之。
也許,晚夜的雨下的急切,如瀑之勢,以至於仿佛能聽到房簷的擊打聲,那碎密的簷頭水,順瓦而落,串成線似的為木樓穿上紗衣,木樓是新建的,但因沒有油漆的緣故,經歷上一年兩年,似舊物一樣。若見得了舊物,也許才知道裡面人的鮮活,要不日日見新物,怎麼會有回憶呢?那一定都是希望吧!
不管怎麼樣,舊與新都因為有了心的印跡才覺得能觸動自己,才會有血液流淌出來,才會如生命般的傳承著什麼?否則,就是一堆木頭與泥瓦,何來的觸動呢?
南方的這個季節,本是山花爛漫的季節,倒是見多了自我陶醉的樣子,所以,也無有什麼驚奇可以讓自己為之動容了。同樣的地方每年拍出幾張照片,只因不曾去過哪裡,所以風景只是生活中偶遇的一二罷了。
但不知為何,每每見到都觸動心靈的那根神經,信手舉之都會有一種安逸,順窗外而望,年老的芭蕉去年冬天的寒衣還未退出,新的卻躍躍欲試擠出頭來,那一卷新葉如童萌之目,打量著這個世界,從未見過的人來人往,會有多少雨打芭蕉的悽美,在雨水的映襯與洗刷下,油亮的如同抹了油,儘管仍是弱弱小小,但其纖弱之姿已經隨風雨而盡顯慈悲。
略有微涼,披了衣服,若是聽雨,夜裡最佳,山寺的寂廖,因近寺門未開,只有幾門寮房的燈亮著,如同那遠遠的微光,在黑夜裡穿過,這時候雨來,無有一音與雨別,偶爾幾聲的小鳥之啼,似與其合奏,那穿雨幕的翅膀,是如何迎向風雨的,難道它不怕涼。
或許,它都要的就是那一點點的寒涼。若是觀霧,晨起最幽,打開房門,便見青山俊秀,谷中似雲似霧,依勢流下,似何者山頭傾倒,又似自升於山谷間,那流動的如同輕紗漫帳的卷舒,入眼即是高眺,綿延的青山,略帶嫩綠及黑青的老樹,加上略帶老葉微黃的竹,如畫卷中的雜柔,水墨丹青就是青山之水印,而我心中則是眼目之印,何處不清美?外有青山內有心,何來淨與穢之別。
淨穢之別,本是庸人自擾,但順境中易見,逆境卻不得見,因我不知逆順皆是煙花盡綻不過是眼見與心見的結合,順不過是順欲,卻未必順淨心,逆不過是逆習,卻未能逆真如。
正如初讀《法華》時,似乎裡面的故事頗多,如故事會一樣閱別人之事,若學之覺之,方才明白佛與窮子,雖知是一人之事,但仍是兩者之間的接引,似乎一個佛一個眾生,雖得佛之教化,但仍未能契合佛之本意,若能明其意,佛本不出自,眾生與佛本是真如之假名,正如淨心被垢遮,卻未能染其絲毫,縱經若日善根成熟,方知當年窮子乞食即是如來之子,與佛無二無別,那是什麼讓我們不得見呢?也許,就是這夜裡的風雨,青山的雲霧,或是田間市井中的煙火……
這些隨我心力而盡現的萬事與萬物,正如何來之別呢?如本是茶之味,若是行路之人不過是解渴之湯用,若是悟修之人,則以茶會心做解聖道之用,若是識得本來面目,便知廬山深山中,心在每個當前的顯用,普通人迷於用而不知是用,覺事外另有一心,悟修之人則不然,事中一定有心。
正如我們每天紛擾的心念,如瀑布奔流無有停歇,可是無有一個心念會離開心而單獨生一念,離心則無每個現前的念,若無心何來心念,若執著當前即是,又會落邪,因此習氣尚未調伏,不能益物,不能利生,雖是真如界上不有眾生與佛,我們現前世俗諦上習氣業力仍如火如荼熾盛灼人,所以,尋便不見,執便不是,祖師從不輕言此意,若教修中得,契眾生劣根,漸次行道以免落入邪謗。
昨夜的雨很大,偶然聽到《英雄的黎明》,悲壯沉重莊嚴,但卻總將自己帶回剛學佛的年紀,那時候,《玉琳國師》的電影經常看了幾遍,其中玉蘭師兄的示現,以及玉琳做為半個徒弟百思不得其解,人怎麼落入半個,半個就是次第法,未能圓頓入道,若是真有此意,當初未何不得一二旨意。只覺故事精彩,情節讓我擔心其結局,仿佛已成局中人,隨其走過一二集。如同局中玉琳的人生,在自我圓滿救贖的過程中解脫。
若欲了此苦,必先斷苦根,若能識得心,苦根能開花。也許,我們並不圓滿,不要停留在過去中而生恨與抱怨,學會放下,學會自我的救贖,世上終會與自己相遇,也許,他是彌勒或是釋迦,與自己和解,治癒中求得解脫,是心不在糾纏在習氣裡,如水珠過芭蕉葉,如雨滴簷下滑落,雖無常即逝,但不礙其滑過。
抬頭,天氣仍然微冷,北方雪花正濃,南方卻是雨水紛紛,你說此季是冬還是夏……
作者簡介:福澤仁厚,簡書創作者。
-End-
感謝你的支持,歡迎點讚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