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登州婦人胡氏,十八歲那年經媒婆說媒,嫁給了離娘家20裡外的張生。
張生待她如掌上珍寶,二人感情很是深厚。婚後第二年,胡氏產下一子。
張生對妻子胡氏更加的疼愛。
一日,胡氏母親患病。託家僕來給胡氏傳信,張生因為要料理地裡的農活,便讓妻子先行,過幾日,忙完農活再去看望嶽母。
胡氏收拾好衣物,抱著小兒子便回了娘家。
郎中把脈問診,得知母親的病並不嚴重。胡氏因為擔心相公張生,便沒有在娘家多留宿。
第三日的下午,胡氏便抱著小兒子朝著家中行去。
行至半路時,突然颳起了狂風。那狂風卷著碎石呼嘯而來,胡氏緊緊護住懷中的孩子,艱難地朝著家裡走。
可那狂風越刮越大,天色也一下黑了起來。胡氏見此很是害怕,但狂風實在太猛烈,胡氏的身子又極為單薄。
在路過一條河的時候,胡氏被狂風一吹,一個踉蹌被吹入河中。
胡氏不習水性,她雙手舉起懷中的孩子,大聲呼叫。
可四周卻無行人經過,胡氏掙扎了一會兒,隨著手中的孩子一併沒入了水中。
又過幾日,張生忙完農活便去了娘家。可嶽母卻說那娘倆在幾日之前已經離開這裡回了家。
張生的心一下懸了起來。他一路尋找,未見妻兒的蹤影。
後他又託人四處尋找,妻兒依舊下落不明。張生無奈,只得報了官。
縣令派衙役多人去尋找,但妻兒卻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
張生思念妻兒成疾,一病不起。
在胡氏落水的第六日夜裡,一位行腳商人挑著擔子路過此地。
那行腳商人遠遠就看見前方有一位婦人,正站在路邊張望著什麼。
行腳商人沒多想,繼續趕路。
行到近前,胡氏趕忙說道:「老哥您行行好,幫我給相公捎口信吧,讓他快來這河底尋我。」說完胡氏便哭了起來。
行腳商人有些不解,便問道:「你家住何處?為何有家不回呢?你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不瞞老哥,我前些天路過此地,突遇狂風,一個踉蹌我母子二人便跌落河中。我本想託夢給我的相公來尋我,可村頭有黑狗,我過不去。」
行腳商人一聽這話,這才明白。原來這婦人並非活人。他看了看婦人懷中可憐的孩子,遂言道:「你放心,這信我定將捎到!可他要是不信我的話該如何是好?」
胡氏大喜,忙將相公的名字告訴了行腳商人。隨後又將一隻手鐲交給了行腳商人。
「老哥您把這個玉手鐲交給他,他定會信你。」
「好!天明之後,我就進村去找他!」
胡氏抱著孩子跪倒在地,流著眼淚不停地給行腳商人磕頭。
那行腳商人將她扶起,說道:「你母子二人這般可憐,我定會幫你這個忙,切莫再言謝。」
胡氏擦了擦眼淚,抱著孩子消失不見了。
行腳商人也是守信譽之人。他在村頭一直坐到天亮,太陽升起時,他挑著擔子進了村。
他四處打聽終於找到張生,他將胡氏的話捎到,又拿出那隻玉手鐲。
張生一看,著急萬分,遂拉著行腳商人去了村外的那條河。
張生等人找尋好久,終於在河底發現了胡氏。眾人將胡氏打撈上來,只見胡氏緊緊地抱著兒子,用身子護著孩子。
張生跪倒在地,看著妻兒哭成了淚人。行腳商人不忍再看,欲要挑擔子離開。
張生忙將他拉住,給了他一些銀兩。
「我雖是一名商人,但這樣的錢我不要。快將妻兒帶回家,讓她母子二人入土為安吧!」張生聞言又跪倒在地,對著行腳商人離去的方向不停地磕頭。
結語:
這對可憐的母子,幸好遇到了善良的行腳商人,方才回了家。而那行腳商人卻分文未取,這品行確實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
筆者謹以此故事告誡各位看官:人生漫長,多行善事定有福報!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