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強:香港導演也能拍好主旋律

2021-03-03 看電影看到死

看死君:今天是8月1日建軍節,我們不妨來聊聊劉偉強執導、眾多著名演員挑梁的《建軍大業》。回溯1927年的今天,很多前輩的「中國夢」便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在此之前,看死君對於近年來國產主旋律電影的感受是:不如歷史書好看。但《建軍大業》著實改變了我的偏見。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拍得很好看的主旋律。


作者| 匣中劍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如果用一個商業片不變的兩大支柱來衡量對一部電影的期待度,就是類型片和明星制。而《建軍大業》毫無疑問是這個夏天最重磅的電影之一。

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建軍大業》很明顯是一部戰爭片,有很多的宏大場面。而從明星制的角度來看,《建軍大業》和兩部前作一樣,粒粒皆星。但是,《建軍大業》又被扣上了主旋律電影的帽子,讓人對它始終都會有一點敬畏的感覺。

早在2009年,從《建國大業》的拍攝開始,其實就在試圖尋找一種不同的主旋律電影路線。《建國大業》選擇了全明星陣容,從共產黨、國民黨和民主黨派三條敘事線索,來講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種種。

隨後的《建黨偉業》,延續了《建國大業》的全明星路線,但在故事敘事上,更為碎片化。試圖通過短短兩個小時,包攬整個中國20年代的風雲變幻。相比《建國大業》的三線分割,《建黨偉業》的歷史藍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顯得更為壯闊,壯闊也就是難以把握。

到了《建軍大業》,比較不同的是,歷史事件更為集中。電影展現了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秋收起義等數場著名的歷史戰役,每一場都是豁出去的「槍桿子裡出政權」,各有各的壯懷激烈。

南昌起義打響了電影開始的「第一槍」,從起義前的周密部署,到「三槍為令」起義開始,再到最後成功拿下南昌,全方位展現出了戰役全過程。影片整體調度行雲流水,著實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另一場三河壩戰役則顯得有點悲壯。南昌起義後,朱德為大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僅僅帶領不到3000名士兵,與錢大鈞率領的精裝部隊展開殊死抵抗,三天三夜死守三河壩。全方位展現了戰役的慘烈,也是全片的淚點,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志士捨生取義的精神。

影片中,還出現了不少並沒有走上戰場的人。但是,在電影裡所敘述的時間結束不久後,他們也都犧牲了。比如蔡和森、瞿秋白、向警予、楊開慧等等。他們當時都在為中國的未來努力思考和奮鬥著,但卻不曾瞥見自己的命運。尤其是楊開慧,帶著三個孩子,和毛澤東依依惜別。沒過幾年,她就犧牲了,三個孩子中最小的那一個,也遺憾夭折。

從敘事的角度上來說,《建軍大業》規避開了兩部系列前作容易出現的問題。而在粒粒皆星的模式上,《建軍大業》更為大膽地幾乎拋棄了前兩部中的重量級巨星模式,而是選擇了小鮮肉們出演。一方面是對於票房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符合歷史人物當時的真實年紀。

當然,使用小鮮肉群體,在某種層面上來說,也是消除這些歷史人物的距離感,將他們還原到年少輕狂時,加以熟悉的青春面容,讓觀眾不覺得是在看主旋律電影。

看慣了課本裡這些開國元勳功成名就的模樣,回到他們的青春歲月,反而更有一種燃情的熱血感。尤其像歐豪演的葉挺、劉昊然演的粟裕,都非常出彩。

影片《建軍大業》製造這種疏離感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選擇了香港導演劉偉強。大家都知道劉偉強曾經的代表作,是《古惑仔》系列。拋開了人物背景,所謂的共同性,就在人性的基礎上。當然,古惑仔和革命先烈是沒有可比性的,但是他們都代表了一種年少輕狂的血性,只是為之拼搏付出的事情,太不同了。

劉偉強是可以通過對鏡頭語言的掌控,在大銀幕上呈現這種血性的。而諸多質疑聲,往往會放在劉偉強作為一個香港人,能不能把握好大陸的主旋律戰爭故事。

但是,《建軍大業》可謂是劉偉強對於自己的一個突破。文戲和大場面,相得益彰。在戰火紛飛之中,也能有效的突出主要人物。

這也不是第一次把主旋律電影的導筒交到香港導演手中了,像是去年底《我的戰爭》,由泰籍香港導演彭順執導。近的也有七月初上映的《明月幾時有》,不過《明月幾時有》本身說的就是一個香港的抗戰故事。

導演許鞍華,作為一個女性,她的戰爭故事風格,就和劉偉強所執導的《建軍大業》天差地別。兩部電影都有很細膩的成分,《明月幾時有》是屬於女性的細膩,主要體現在人物情感的塑造上。而《建軍大業》是屬於男性的細膩,主要體現在人物的關係處理上。

劉偉強想告訴我們,男性之間的革命情感,並不是沒有淚水的,但是淚要流的值得。革命是一個破繭重生的過程,而破繭註定是痛苦的,所幸前途是光明的。

其實,現在觀眾,對於主旋律電影的一種隔閡,一方面來自於主旋律電影敘事語言和方式的傳統,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不同類型片的熱潮,更為吸引年輕觀眾的心。

但是,無論從電影史的縱向角度來看,無論是十七年電影時期(1949-1966年),或是更早的民國電影時期,同樣有主旋律電影的存在。這些電影在現在的豆瓣評分上,並不算低。

在某些程度上來說,這些電影比現在的很多主旋律電影的意識形態思維更重,但是並不妨礙它們成為經典。

而從國際視野的橫向角度來看,並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國家在拍主旋律電影,好萊塢的主旋律還不夠多嗎?

像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去年所拍的《薩利機長》,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好萊塢主旋律電影,而且還有很明顯的黨派意識。大家萬眾期待的諾蘭的《敦刻爾克》,從題材上來看,難道還不夠主旋律?

只不過,我們對於自己的歷史所呈現的方式,更為苛刻。歷史,究竟怎樣再現,才算是真正的尊重歷史。有人說《建軍大業》用小鮮肉,就是玷汙革命先烈,可是唐國強老師在縱橫上下五千年前,也曾經是八十年代的第一奶油小生。

革命先烈,也曾經年輕過;很多演技派,也都要走過偶像派的道路。用現代商業片的思維,解構一段歷史,更不可能是對於歷史的不尊重了。

我們所看的好萊塢電影,到底有哪一部真的在完完全全照搬歷史,像是《勇敢的心》,就和史實差距很大。就算《聖經》故事改編的電影,都有很多導演個人解讀。

所以,對於革命故事的再解讀,也就是這一類電影的新出口。《建軍大業》並不算是這類嘗試的第一部,但它也試圖再往前走了一步。

主旋律電影本身並沒有偏離市場、觀眾,或是電影本體的問題,它就是電影類型的一部分。只是,它也在面對每一類電影都要面對的問題:包括如何拍得更符合現在的市場和觀眾,包括如何拍成一部更好看的電影。

作者| 匣中劍;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皮皮丘;轉載請註明

【 近 期 熱 文 】

小寡婦拿最佳!巫性魔幻撒野之作

婁燁:有些人永遠拍不了獨立電影

敦刻爾克一役,諾蘭導演失守了嗎

敢愛敢恨的餘秀華,「演」得很寂寞

喪屍片鼻祖去世,活死人依然橫行

 B 站「陣亡」後的第一個周末,恍惚

你願意成為《大護法》的自來水嗎


電影是藝術的最後一口氣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薦片|活色生香|花園 | 吉光片羽

看死觀影團|鯨魚放映室|看圖猜電影

影史札記|臺詞時刻|影人訪談|資源共享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喜歡請關注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

死在電影院 是影迷們最大的夢想

死在片場 是導演們最美的絕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相關焦點

  • 劉偉強丨這位香港導演成功將主旋律電影商業化了嗎?
    而這樣一個「燙手山芋」最終被一位香港導演接拍了。細數劉偉強從前的作品,《古惑仔》、《無間道》、《頭文字D》、《雛菊》,在犯罪、青春、警匪這幾個商業類型上走得較遠的他,這次的「主旋律」是否成功? 為什麼要請劉偉強來拍攝《建軍大業》?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 主旋律+香港導演,為什麼越來越香?
    從《智取威虎山3D》開始,香港導演的主旋律電影票房節節攀高當然,對於主旋律電影適應的快也不代表香港導演們能將主旋律電影拍得完美。也正因如此,內地導演需要改變的問題更多,需要走的路也更長。內地絕對不缺科班出身的導演,也不缺拍攝主旋律電影或者商業電影的專家。但拍來拍去要麼就是依然拍出不受大眾歡迎的「傳統主旋律」,要麼就是忘記了弘揚主旋律變成了純商業。這一點在國家決定革新主旋律電影,將「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早期特別明顯。《雲水謠》和《太行山上》都本來是國家出錢拍攝的主旋律電影,最後都沒拍好,票房也很差。
  • 觀察丨主旋律電影迎來香港導演群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劉偉強的《建軍大業》,這幾部叫好叫座的主旋律電影,都是出自香港導演之手。這三部影片,博納影業集團老總於冬都是出品人之一。《建軍大業》導演劉偉強,更是他所推薦的。對此,於冬解釋,與香港導演合作較多與自己的「經歷」有關。
  • 專訪|導演劉偉強:《中國機長》有一個香港演員,就是我
    《中國機長》海報2017年,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年獻禮片《建軍大業》交由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一度曾被視為「正統」紅色主旋律影片的一次突破。兩年之隔,由他再次執導的新中國70周年獻禮片,博納影業「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終章之作《中國機長》即將於9月30日公映。「你就告訴我,為什麼香港導演就不能執導主旋律電影?還什麼『港人北上』?
  • 中國香港導演奏響主旋律之歌,國慶檔再度霸屏
    去年國慶檔的3部主旋律電影中,豪取29.12億票房的《中國機長》和拿下10.98億票房的《攀登者》就分別由中國香港導演劉偉強和李仁港執導。而這種戲劇化的表達,不僅僅更能拉近時代與觀眾的距離,更能通過人物表現來以小見大,讓影片觀賞性提高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詮釋主旋律。中國香港導演們的主旋律電影之路「中國香港導演來內地拍主旋律電影,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的《十月圍城》。」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表示。巧合的是,《十月圍城》的監製便是陳可辛,剪輯便是許宏宇。
  • 劉偉強
    劉偉強「主旋律電影《建軍大業》從開拍之際就備受關注,一方面因為這部電影延續了這一系列作品使用全明星陣容的慣例,一方面則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劉偉強。香港導演劉偉強以黑幫題材電影《古惑仔》系列成名,以警匪臥底題材電影《無間道》系列達到事業高峰。
  • 導演劉偉強:拍《中國機長》,最大壓力是怎麼拍得好看
    把《中國機長》這樣一個主旋律題材交到曾經拍出《古惑仔》《無間道》系列的劉偉強導演手裡,能行麼?其實,這個疑問早已被兩年前他執導的《建軍大業》所打消。真正擺在劉偉強面前的難題是,當初接到這個命題作文時,離計劃好的國慶檔上映只有一年的時間了。如何在一年內寫出劇本、搭好團隊、完成拍攝及後期製作,還要讓電影好看?沒人敢打包票。
  • 劉偉強徐克等聯合執導,趕工的《冰雪長津湖》,能否拍出史詩感?
    香港媒體報導稱,劉偉強原定於2月1日在遼寧省丹東市開始進行緊張的拍攝工作,但由於劇組中的外籍員工在開拍前發燒,不得不緊急遣散了團隊。2月1日,劉偉強確認了此事。知名獨立新聞評論員、獨立學者、獨立影評人郭松民,1月28日以「徐克會拍出怎樣的《冰雪長津湖》」為題發文,寫到「徐克執導《冰雪長津湖》,看來已經是一個事實……」1月初,微信朋友圈曾流傳一條「大型抗美援朝故事片《冰雪長津湖》在丹東招募群眾演員」的消息,並透露這部電影由徐克、劉偉強、陳凱歌等四位導演聯合執導,預計10月上映。
  • 劉偉強 |這個不想當導演的攝影師重新定義了黑幫警匪片
    而這位老牌香港導演今年的電影成績也並不出彩,但作為香港的一線大導,那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一位香港導演的電影歷程。建軍大業The Founding of an Army《建軍大業》7月28號上映1960年4月4日,劉偉強在香港出生。
  • 導演劉偉強,主演全是好演員
    說完了演員陣容,我們再說說導演劉偉強。 有人或許會問,這種題材的電影應該選一個知根知底的內地導演來拍,為什麼要找個香港導演。 在皮哥看來,找劉偉強恰恰是最正確的做法。 首先劉偉強是中國人,他能從自己人的視角拍出醫護人員最真實的一面。
  • 同一檔期,同為香港導演,劉偉強為何能比李仁港賣座?
    說來也巧,《中國機長》的導演劉偉強和《攀登者》的導演李仁港都來自香港,這兩位香港導演在國慶檔展開了一番票房爭奪。從票房成績上來看,《攀登者》落敗,而且不僅如此,在口碑與評分上,《攀登者》都不如《中國機長》,以至於國慶檔爭奪開始不久,關於《攀登者》的話題討論量遠不如《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過早出現了頹勢。
  • 電影文化展覽《劉偉強導演個人電影展》閉幕
    號稱東方好萊塢的香港,是華語世界的重要製作基地之一,以其充滿特色的影像風格推動著全球流行文化發展。香港電影界經歷多年發展,孕育出從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美指……到無數臺前幕後的專業電影人,憑真材實力,在世界影壇闖出一片天空。劉偉強導演,正是在香港這個獨特的地緣形態,所造就的揉合商業、娛樂、人文特質的獨樹一幟的電影人。
  • 導演劉偉強:最大壓力是把《中國機長》拍好看
    原標題:導演劉偉強:最大壓力是把《中國機長》拍好看導演劉偉強導演劉偉強外形矍鑠而精幹,其拍攝的電影也很有力道。從影30多年,他創作了《風雲》、《無間道》、《頭文字D》、《建軍大業》等作品,類型不同,但都是口碑之作。
  • 1年拍成《中國機長》等3部大片 劉偉強做到了!
    雖然有檔期加持,但劉偉強認為三部主流商業片集體實現票房井噴的根本原因還是「好看」,「你看《我和我的祖國》,它加了很多情懷在裡面,所以觀眾很喜歡,《中國機長》展現得是民航精神。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就是要觀眾有共鳴,無論商業片還是主旋律電影,你不好看,觀眾是不會買帳的。」
  • 劉偉強導演談《中國機長》:這是一部彰顯人性的電影
    從拍盡熱血男兒的《古惑仔》系列,到香港警匪片巔峰之作《無間道》,劉偉強擁有個人風格鮮明的光影江湖, 也開創了諸多屬於自己的類型,而貫穿始終的,是他對人物精神內核的關注和獨特的人文思考。一如這位藝術工作者在《中國機長》裡最想表達的東西:在極端的處境下,這些人怎麼面對恐懼,怎麼相互信任、支持,都是人性的顯彰。追根究底,《中國機長》講的還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故事。
  • 執導《中國機長》書寫票房傳奇的劉偉強新作《中國醫生》很受期待
    據悉,暫定名為《中國醫生》的抗疫題材電影日前已進入到了籌備,由曾執導《建軍大業》和《中國機長》香港知名導演劉偉強做導演。,不被業界看好的《中國機長》最終獲得了近29億票房的好成績,僅次於《我和我的祖國》的31億票房,擠進了中國電影票房總榜單10強。
  • 商業名導,男神製造機:王晶和王家衛共同的好友劉偉強電影排行榜
    劉偉強和張藝謀、顧長衛有一點是相似的,都是攝影師出身,攝而優則導。他當然也是最好的香港導演之一。劉偉強更偏向商業導演,要說比較,劉偉強導演和王晶導演有點相似,都以商業電影為主見長,都有經典和不少爛片。事實上,劉偉強是王晶的好朋友。奇妙的是,劉偉強居然也是王家衛的好朋友。香港最好的商業片導演和最好的文藝片導演和劉偉強交情都蠻深的。
  • 為什麼許多國產大片是由香港導演執導,他們有什麼優勢?啟示何在
    ,以及他們擁有的成熟的商業化、工業化的製作模式,給內地電影人很大衝擊和啟發,他們除學習與借鑑香港導演的優勢、提升自身的製作技巧外,還試圖請香港導演對長期「好題材、不好看」的主旋律電影帶來新的製作理念。香港導演劉偉強執導的電影《建軍大業》首映式香港導演在國產主旋律電影上的連續成功
  • 劉偉強作為一個優秀的導演,他將優秀的作品呈現給觀眾
    劉偉強作為一個優秀的導演,他將優秀的作品呈現給觀眾,劉偉強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1964年出生在香港的劉偉強一直以來憑藉自己超強的能力,擔任了多次導演,拍攝很多的優秀作品呈現給了我們,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用心和努力。1980年中學畢業之後劉偉強就開始投身拍電影。
  • 著名導演劉偉強寄語青年編劇:「中國電影是有前途的」
    現場很多迷弟迷妹,有人把《無間道》看了20多遍劉偉強,中國香港著名導演、攝影師。他有多厲害?8月27日,劉偉強導演在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主任、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施娟的陪同下現身集訓營,為學員授課。南京藝術學員電影電視學院院長、江蘇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陳捷擔任這場授課的主持人。能和劉偉強導演面對面交流,讓現場的迷弟迷妹非常激動,他們對導演的眾多作品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