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 Botticelli簡介及作品解讀

2021-01-08 聞是藝術

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Alessandro Filipepi,1445—1510)是15世紀末佛羅倫斯的著名畫家,他畫的聖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蘭肖像畫的影響,波提切利又是義大利肖像畫的先驅者。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之一。

桑德羅·波提切利,原名Alessandro Filipepi(亞裡山德羅·菲力佩皮),「波提切利」是他的綽號、藝名,意為「小桶」。波提切利生於一個義大利佛 羅倫薩的手工業者的中產階級家庭。先是和馬索·非尼古埃拉一起學習,製造金銀首飾,後又成為菲力浦·利柏的學生,作為對利柏的報答,他培養了利柏的兒子菲 力浦·諾。波提切利經常受僱於美迪西和他們的朋友們。這些與政治和文化的聯繫使他創作題材非常廣泛。

1470年,他自立門戶,開設個人繪畫工作室,很快就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向他訂購了大量的畫作。與強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也使畫家獲得政治上的保護,並享有有利的繪畫條件。此外也是通過這一層關係,波提切利得以接觸到佛 羅倫薩上流社會和文藝界名流,接觸各方面多種的知識,開拓了視野,並為他的藝術打下精雕細琢、富麗堂皇、華美多採的貴族印記。

在15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波切利是佛羅倫斯最出名的藝術家。他的風格到了19世紀,又被大力推崇,而且被認為是拉斐爾的前奏。 在美第奇家族掌權期間,波提切利為他們做了多幅名畫,聲名大噪。1477年他以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主題,為羅倫佐·美第奇新購置的別墅繪製了著名的《春》(The Allegory of Spring)。這幅畫已經和《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一起,成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幅畫作。另一幅為世人所熟知的畫作是他的《三王來朝》。 這幅畫為他在整個歐洲贏得了聲譽,並也因此於1481年7月被教皇召喚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作壁畫。

1485年完成的《維納斯的誕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傑作,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 代表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大海中誕生的場景,這幅畫的繪畫風格在當時頗為與眾不同,不強調明暗法來表現人體造型,而更強調輪廓線,使得人體有淺浮雕的感 覺,而且極適合裝飾作用。畫面中的女神肌膚潔白,金色的長髮飄逸,無愧為是完美的化身;但臉上卻又掛有淡淡的憂愁、迷惘和困惑。

另一幅為世人所熟知的畫作是他的《三王來朝》。 這幅畫為他在整個歐洲贏得了聲譽,並也因此於1481年7月被教皇召喚到羅馬,為西斯廷禮拜堂作壁畫。

然而,社會政治形勢多變,1492年,佛羅倫斯發生政治巨變,勞倫佐去世,美第奇家族遭放逐,宗教極端主義的薩沃納羅拉掌權。波提切利也是他的追隨者之一,並曾在臭名昭著的「虛榮的篝火」中燒毀過多幅自己的畫作。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波提切利的後半生聲名下滑,晚年貧困潦倒,只能靠救濟度日。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他不問世事,孤苦伶仃。1510年,波提切利死於貧困和寂寞之中,安葬於佛羅倫斯的「全體聖徒」教堂墓地。

作品賞析:

《基督降生圖》解讀:

《基督降生圖》,波提切利作,1501年,108.5*75CM,倫敦 國家美術館藏

波提切利的這幅作品有些與眾不同。畫家不單單描繪了基督誕生的場面,還暗示了與整個人類相關的奇蹟般的事件。天使們手裡拿著祝福人類從其原罪中得到解脫,並與神達成和解的橄欖枝。最好地表現出與神和解的是在近景處擁抱的三對天使和男子。波提切利在畫面的上端刻下了令人不解的希臘語銘文。其內容如下「我,阿列桑德羅,在1500年術,在義大利的苦難時代,即約翰的啟示錄第十一章第二節中的惡魔被放任自流三年半的苦難時代,創作了這幅繪畫。其後,我們將看到惡魔被重新管束起來」。關於「苦難」,指法國軍隊的入侵,或者是指博爾吉亞針對佛羅倫斯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眾說紛紜。這 詞句帶有預言般的色彩,這大概是薩伏那羅拉強烈影響的結果。

《聖告圖》解析:

《聖告圖》﹝The Annunciation﹞,創作年代:1489 ~ 1490 年,蛋彩?畫板,規格:150 x 156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波提且利的《聖告圖》是 1489 年由貝內底託.底.約翰.瓜第尼為卡斯泰洛教堂的小禮拜堂訂製。作品的空間安排十分經心,透視感強;人物形象似乎顯得有點不知所措,交談的氣氛神秘,這反映了波提且利晚期躁動的情緒。畫家在處理這幅畫時特別掌握住聖母領報一事開始的剎那間,天使出現時,面部表情十分突出,聖母也顯露出一副驚愕的表情

《持勳章的人》解讀:

《 持勳章的人》﹝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創作年代:1474 ~ 1475 年,蛋彩?畫板,規格:57 x 44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儘管人們曾多次企圖辨識出畫中的年輕人,但他的名字仍然無人知曉。有人說他是當時一位主要的新柏拉圖派的哲學家,也就是麥第奇家族的座上客皮科.德拉.米蘭多拉;也有人說他是波提且利的一位哥哥;甚至有可能是麥第奇家族的一名成員。因為年輕人手裡拿著的勳章,說明了他和麥第奇家族的關係,那枚勳章幾乎和模特兒的臉,共同形成這幅畫的中心。

勳章上畫的是老科西莫.德.麥第奇,他建立了麥第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勢力,於 1464 年去世。畫中那枚勳章是用鍍金的灰泥製作的,鑲嵌在畫板的一個小孔裡,看來是為了使它顯得更為逼真。波提且利是當時最出色的肖像畫家之一,他畫了很多麥第奇家族成員的精緻肖像。當時義大利的肖像畫普遍為漢斯.勉林等法蘭德斯畫家所壟斷,他們那種掌握細節的寫實派風格,備受人們的青睞。但是波提且利則幾乎不受他們的影響,例如他似乎總是用蛋形作畫。波提且利經常創作肖像畫,這類畫和他的後期作品比較起來,雖然顯示出畫中人特別生硬和正襟危坐,但強烈地傳達出模特兒的性格。這幅畫中的年輕人衣著樸素,長相迷人但並不過份漂亮,他富於力量和敏感的臉龐面向前方,那雙大手則加強了他極為克制的形象。背後的多斯加尼景色畫得相當粗糙,但是卻完全合乎透視法的原則,在藍天下伸向遠方。

《持石榴的聖母》賞析:

《持石榴的聖母》,﹝Madonna of the Pomegranate﹞,創作年代:1487 年,蛋彩,畫板,直徑 143.5 公分,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

《持石榴的聖母》這幅畫是波提且利於 1487 年畫在維奇奧宮進謁大廳內的作品。聖母子與天使的主題在圓形畫面中建立關係,並作巧妙的處理,亦即圓形的素材由投下金色放射狀細線的圓盤,及玫瑰花環來結合,其中如並列著纖細的手、不論實際上觀念上都渾成一體的天使之半圓形排列,乃至進一步在本圖的象徵上、形態上都構成中心、且實際上給本圖提供標題的石榴之圓形等等均被反覆使用。在這種明快的結構要素中,又加上披在聖母肩膀上的披巾,其不規則橢圓形韻律如同延伸至長長的兩臂所見的,具有無法由幾何學公式來追求的斜線之律動。

其它作品: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作品亮相重慶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作品亮相重慶 2020-10-3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 文藝復興時期400餘件真跡來中國了,這個展必須得約啊!
    ✨亮點1文藝復興三傑史無前例同時到中國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三位文藝復興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磨刀工人》16 世紀圖片來源於私人藏家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猶如漫天繁星,三傑之外,這次展覽中你還能看到許多其他文藝復興時期巨匠的經典之作,其中包括:多納泰羅的人像雕塑、安吉利科的《聖母子》、魯本斯以及卡納萊託的經典油畫等等。
  • 【音樂百科】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Renaissance Music)
    2.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節奏是怎樣的?有了可計量的節奏,但在宗教聲樂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只是在世俗音樂中拍點鮮明,律動感強。3.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採用什麼調式?和聲是怎樣的?採用已經擴展為12個調式的中古調式。
  • 但丁、莎士比亞……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經典為何有必要精讀?
    文學經典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是作者對其所處時代的觀察和記錄,然而經典的文學作品,卻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擁有直達人性深處的力量,讓我們得以洞察生命的本質。這種深刻性和開放性,對於人類永恆命題的思考,正是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歷經漫長的時間洗禮,不被歷史淹沒,反而歷久彌新、煥發生機的原因。 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作品為何重要?
  • 教皇在文藝復興時期起到什麼作用?
    今天我們將與大家共同開啟今今樂道讀書會的第  6641  本書:《文藝復興的故事06:神的代理人》2015
  • 文藝復興時期的最完美代表——達·文西的藝術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給人類留下了燦爛的遺產,一直受到後世的敬仰,同時也對後世藝術產生了持續的影響。提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藝術大師,他們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巔峰。
  • 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巨匠你喜歡誰
    導語:1520年4月6日,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於羅馬,享年37歲。談到文藝復興,我們很容易會想到那個熟悉的鐵三角: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但相比兩位驚才絕豔、個性鮮明的師叔,小拉斐爾的存在感就比較低了,很少有人了解這位畫家的個性,對他作品的認識也遠不如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一、"神的偷竊者"為什麼他能夠跟這兩位藝術大師並駕齊驅了幾百年?他又憑什麼能讓歐洲畫壇近四百年都在模仿自己?總結起來,他與王羲之一樣,都是那種能夠博取百家長的藝術家。
  • Valentino和文藝復興大師Botticelli
    畫家把自己畫在畫作裡的行為並不少見,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維羅內賽的巨幅畫作《加納的婚禮》中就匯集了不少當時名畫家的相貌,提香 丁託列託 拉斐爾 米開朗基羅都在其中,可能是最早的集體自拍照吧。大家下次去羅浮宮的時候記得看看,蒙娜麗莎的對面牆上就是。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他們將這一時期的大量資料進行翻譯,推動文藝復興在不同國家的發展;研究及復興希伯來文化,參與這一時期的文化創作,增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繁榮。 猶太人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貢獻是西方學者的關注點,19世紀末史學家亨利希·格萊茨最先提出這一問題,並在著作《猶太史》中著重探討了文藝復興對猶太民族的影響和猶太人的貢獻。
  • 部隊文職基礎知識:西方文學之文藝復興_北京中公教育
    談到西方文學,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代表人物以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為主。其中文學三傑有: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美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但丁,跨世紀詩人,其代表作《神曲》也是中世紀的巔峰之作。除《神曲》外,但丁還著有《新生》、《詩集》等著作。因為但丁在文學上的成就,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被譽為三大文學巨匠。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景園林
    從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的《歌集》到薄伽丘的《十日談》,文藝復興文化除了表達人的重要價值之外,還熱情地讚美了山的崇高、海的洶湧、河的浩蕩和泉水的淙淙,甚至歌頌花草的自然之美以及休閒恬靜的鄉村生活;從達·文西的《巖間聖母》《蒙娜麗莎》到《琳達與天鵝》,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多注重人物與空間關係的立體表現,其內容雖然仍屬於傳統的宗教題材,但人物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卻真實地表現了世俗生活的場景,體現了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相結合的特點
  • 魯特琴家族 文藝復興時期的遇見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開創了充滿意象的世界,作品臻美,甚至完好無損,加上創作天才自身散發著無窮的魅力,讓我們看到驚喜,看到多姿多彩。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一詞來源於法文「再生」,反映了15、16世紀的思想家對中世紀的否定和對古代文化的崇尚,他們認為自己處於復興古希臘和羅馬的學識和光榮的時代,是一場意在恢復古代哲學和藝術價值的運動,然而這時期的思想與藝術成就超越了古希臘、羅馬影響的範疇,進入一個新思想、新發現的飛躍發展時期,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最具有影響力的思想潮流。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新華社/西霸  10月22日,人們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參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展。
  • 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巨大貢獻的美第奇家族
    歐洲的文藝復興無疑是一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不斷發展而爆發的一場運動,是不可避免的的,順應歷史潮流的一場運動。但是在整個文藝復興當中,有一個發揮著巨大作用的家族,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大的話語權者,一旦提起文藝復興就會想到的存在——美第奇家族,一個和文藝復興無法割裂開來理解的家族。
  • 甄選6部紀錄片+4本好書,一篇乾貨和孩子讀懂「文藝復興」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藝術、文化和生活》。」解讀。○內容特色:這是一部非常精緻的紀錄片,對於文藝復興沒有泛泛而談,而是精選了數位巨匠並結合他們的藝術作品做了著重介紹,其中還涉及到很多其他紀錄片容易忽略的細節。
  • 徐賁:但丁、莎士比亞……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經典為何有必要精讀?
    而重讀這些人文經典作品,就是要把這些問題重新重視起來。文學經典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是作者對其所處時代的觀察和記錄,然而經典的文學作品,卻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擁有直達人性深處的力量,讓我們得以洞察生命的本質。這種深刻性和開放性,對於人類永恆命題的思考,正是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歷經漫長的時間洗禮,不被歷史淹沒,反而歷久彌新、煥發生機的原因。 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作品為何重要?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的光芒是如此的閃耀,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家,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在文藝復興盛期的「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是一位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於一身的偉大藝術家,特別是繪畫與雕塑方面成就巨大,雕塑上被稱為是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高峰。
  •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中看「裸體」的演變
    目前,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正展出展覽「文藝復興時期的裸體藝術( The Renaissance Nude)」,從繪畫到插圖、青銅雕像、解剖學研究等,以精選作品來呈現「裸體」在文藝復興中的演變。《聖塞巴斯蒂安》,畫面中聖塞巴斯蒂安有著金色的頭髮,看上去完美無瑕,身上除了一縷白色的纏腰帶外什麼都沒有。
  • 文藝復興美術——尼德蘭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除了義大利在文化藝術諸方面成為先導者以外,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城市為中心也逐漸出現了新文化新藝術的曙光。就繪畫藝術而言,當時的尼德蘭和德國已成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又一個繁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