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
自古以來
我們就有埋頭苦幹的人
有拼命硬幹的人
有為民請命的人
……
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
毫無疑問
那些迎難而上抗擊疫情的逆行者
就是官兵及駐地患者的健康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醫學科擔負廣州市負壓救護車120轉運任務,全體醫護人員一線奮戰,不顧自身安危,英勇逆行,科學施治,把責任扛在「肩上」,彰顯了使命擔當。
一線堡壘 發揚「黨員先鋒隊」模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急診醫學科嚴陣以待,全科總動員,發出倡議書,要求全體員工「聽命令,守崗位,踐行動」,部分工作人員積極寫下請戰書呼籲「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湖北去!」接踵而來的申請,一份份蓋上手印的申請書交到了科室支部書記手中,大家叫響了「四個優先」的口號,無論是黨員還是群眾,都衝鋒在前。
我是黨員,派我上,她們都有家在這裡
翻開急診醫學科姜醫生微信看到:「爸爸,我想你了」,「爸爸,你為什麼這麼忙」「爸爸,你有空陪我一起玩玩嗎?」這是姜醫生女兒悅悅發來的微信。
姜醫生是湖南懷化人,在急診醫學科工作了三年,由一名青澀青年成長為一名有擔當的醫生。當新冠疫情來臨之後,他第一時間請求上戰場,主動跟科室匯報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先上。請組織批准我參與任務吧」。就這樣,他和他的隊友衝在了抗疫的一線。有人曾問他:「你就不怕嗎?」「不,只要是人都會怕,但是我們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就應該打頭陣衝鋒在前」。姜醫生和他的愛人平均一年只見兩三次面,平時靠電話聯繫,在疫情的初期,他的愛人說:「這種危險的事為什麼總是你上呢?」姜醫生憨憨地笑了一笑,誰叫我是一名黨員。
責任扛在「肩上」 彰顯擔當情懷
急診醫學科還有這麼一名默默無聞的護士範浩萍,疫情發生前,她的公公腦梗塞中風需要有人照顧,與此同時,因為疫情的緣故,她丈夫因所在的公司無法繼續經營而面臨失業。在急診醫學科工作了13年的她,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作為科室的一員,她主動放棄春節輪休,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以黨員的標準踐行誓言。
120是數字的積累,但更多的是量的變化、內涵的延伸。自從1月22日開始,急診醫學科轉運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患者,他們白衣執甲,逆風而行,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為群眾築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