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華山派的嶽肅和蔡子峰兩人在福建少林看到《葵花寶典》,心生覬覦之心,於是各自偷錄了一半帶回華山。
回到華山之後兩人就開始了研究,不過因為兩人資質太差,研究了許久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一人認為重在練氣,一人重在練劍,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反而因此互生間隙,認為對方肯定有私藏起來部分。
嶽肅和蔡子峰兩人照著各自認為正確的方式練習,雖然各自的實力有了一些提升,但效果並不顯著。
後來就發生了日月神教十大長老進攻華山的事情,他兩人偷錄回來的秘籍也被日月神教給搶走了,最後落到任我行的手裡,又傳給了東方不敗。
嶽肅和蔡子峰下面的徒子徒孫肯定是照著他兩人的方式練功,因為對武功的不同理解,慢慢的就形成了劍宗和氣宗的分別逐漸起了爭執。
《葵花寶典》既然是嶽肅和蔡子峰兩人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肯定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別人。
況且兩人如此費盡心機,到頭來自己也沒練出個多大的名堂,肯定更不好意思對門下弟子講這些。
嶽肅蔡子峰兩人不說,秘籍又被日月神教的人搶走,後來的弟子壓根就沒見過這份秘籍,自然是不知道「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這個說法的。
這一點很正常,不過讓人好奇的是,嶽肅和蔡子峰兩人可是親眼看過秘籍,甚至還擁有過相當時間的人,他們難道也不知道這個說法嗎?
二
關於這一點並沒有在書中說明,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其中的原因。
說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流傳已久的段子:
某人得到一本秘籍,翻開書本,扉頁上八個大字大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和《葵花寶典》如出一轍。一狠心一跺腳一咬牙手起刀落,忍著劇痛翻開下一頁,頓時後悔莫及,因為下一頁寫著「無需自宮,也可練功」。
當然這只是個段子,嶽肅和蔡子峰兩人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的,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接觸《葵花寶典》的時候他們肯定是看到了這句話,這八個字就是字面表達的意思。
但他們看書難道就只看這一頁就不往下翻了嗎?明顯是不可能的,畢竟真正的內容在後面。
要說兩人完全看不懂《葵花寶典》吧,他們又能判定出這的確是一門高深的武功秘籍,要不然也不會冒這麼大風險;說他們看得懂吧,可看來看去也只是一知半解,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回到華山之後,兩人的心思肯定花費理解內容上,又一直沒有領悟,對於扉頁上提到的自宮的事也就將信將疑沒當回事。
直到兩人離世,也沒把秘籍中的內容消化,自然也就沒有給自己動那場手術。
三
嶽肅和蔡子峰兩人沒有練成《葵花寶典》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自宮,但歸根到底還是兩人太蠢。
渡元禪師和他們一番探討之後就能悟出七十二路闢邪劍譜,狠得下心去割那一刀的確很關鍵,但最關鍵的是人家理解了裡面的內容。
我想東方不敗也不會一拿到秘籍連內容都不看,就直接手起刀落自宮吧,肯定是看懂了後面的內容,理解了其中的關鍵,把那句話和後面的正文串聯起來了。
或許是嶽肅和蔡子峰的理解能力太差,沒有看懂《葵花寶典》的真正內容,也或許是因為他倆的武功根基一般,面對這麼高明的武功才無法領悟。
他倆自己都沒練出個名堂,哪裡好意思教後輩去練習?到最後秘籍還被搶走了,後人就算是想練也練不成了。
看看人家嶽不群得到秘籍就深信不疑的動了手術,練的不是挺好的嗎?
可憐華山派百年基業本來是五嶽派第一大派,到最後被嵩山派超越。不過想想嶽肅和蔡子峰這樣的人都能當掌門,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