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來了!內地導演缺席五一檔……是重溫香港電影的時候了

2020-12-24 小姐姐會種草

五一檔好片不少,輿論也很熱鬧。可是有一種聲音在呼喊:

臺灣導演陳正道和香港導演許宏宇

五一檔的話題影片有四部。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將推出系列影評,讓14戲文的同學,來帶我們回顧一下那些曾經感動他們,如今還吸引他們的港片,重溫香港電影的優秀傳統。

我最愛的三部港片

14戲2 王愈鑫

香港電影曾經非常風靡,喜劇(其中包括無釐頭喜劇)、武俠、警匪這幾個類型都有不少經典電影,但我對偏偏對這幾個類型不感興趣,他們更像是外殼或是形式,我愛看有內容的電影。更能打動我、吸引我的,是香港的劇情片。

我偏愛的劇情片,在港片中不是主流。但香港的劇情片帶著香港的獨有的感覺,與內地的或別的國家風格、氛圍區別很大。它們總是有一種倫理、親情的氛圍,即使是那些愛情、友情題材的影片。例如《天若有情》裡,男女主阿華和jojo的愛情,有很浪漫的快樂的愛情情節,也有深沉的相依為命的細膩情感,這種感情比短暫的激情火花更多了親近的深沉雋永。阿華和太保的友情,也不似西方的電影那樣的爽朗,清晰。他們更像是兄弟手足,感情這個詞很難形容,像是親情,愛情,友情都在感情的範圍裡。但感情單拎出來,有難有明確的定位,我認為香港的劇情片就有著香港本土獨有的感情觀,感情氛圍。

我最愛的香港劇情片是《阿郎的故事》,劇情很簡單,卻足夠感人。男主阿郎年輕時是個壞壞的浪子,女主懷了她的孩子之際發現他在外邊浪,一氣之下去了美國,留下一個兒子被男主養到10來歲,女主因為工作回國重新相遇……最後不是大團圓,而是個感人的悲劇。當羅大佑的《你的樣子》響起時,阿郎在大火中死去,兒子和愛人無法自拔,屏幕前的我也淚流滿面。徐崢在《港囧》中穿插了很多經典的香港歌曲,是的,富有感染力的插曲是劇情類港片的不可缺少的元素。香港劇情電影非常擅長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同的人物之間細膩微小的感情變化是重中之重。它不浪漫,不浮誇,很平實貼心。

此外,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桃姐》。這部影片也符合我對電影的偏好,電影中有著飽滿而內斂的感情,隨著平實的電影情節一點點抒發出來。《桃姐》中的感情表達非常內斂,劉德華飾演的男主家裡有個照顧他幾十年的阿姨,表面上他們很客氣,片子前半部分兩人的話都局限與問答的幾個字,後邊部分對話也不多。但兩人之間感情從劇情的慢慢發展中,可以看出,不是普通的主僕關係,而是不是親情勝似親情,感情是內斂的也是果決的,男主會堅定地牽著桃姐的手,明確的對外人說他是桃姐的兒子,桃姐也會擔心男主的身體,寵著如兒子的男主的小貪嘴。

最近大火的一部香港劇情片,是《一念無明》。曾志偉憑藉此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金燕玲獲得最佳女配角,黃進獲得最佳新晉導演。它是一部獲得創意香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資助大專組電影,主演都是零片酬出演的,200萬的預算讓它只拍攝了16天,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金燕玲的戲份只用了一天拍完。我沒查過具體資料,但劇情類電影實在不是香港的主流,此類型的電影投資也很難。

現在香港和內地的合作越來越多,其中很多劇情類型的電影,港味明顯淡了不少,像是《七月與安生》,導演是香港的,雙女主都是內地的,裡面的內容也不是香港,所以拍出來讓人不大能喚起看港片的感覺。我本人還是喜歡純粹的東西,雜糅的顯得不自然,就像徐崢的《港囧》,片中無時無刻不使勁地融入香港的元素,但一看就很刻意,它是浮著的,不尷不尬。但不能否認,這樣帶著香港情懷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港囧》都還在內地有蠻不錯的票房。我始終喜歡不起來,還有個更明顯的例子,《志明與春嬌》和《春嬌與志明》。看第一部的時候,那個氛圍絕了,就是我想看到的劇情港片,而到了第二部,劇情變到了北京,演員加入了京味兒十足的楊冪,我看不下去了,不僅劇情違和,氛圍也是違和的。

以上是我對香港劇情類電影的一些拙見,越分析越愛香港電影,有很特別的地域情感氛圍。

相關焦點

  • 內地導演缺席五一檔,是巧合還是另一種危機前兆?
    儘管都把內地作為影片發行最主要的市場,但是這四部「五一檔」電影的「港味」、「臺味」都很重。除了導演均為香港、臺灣籍,片中的主演,如《喜歡你》的男主角金城武、《拆彈專家》男主角劉德華和《記憶大師》中的許瑋甯、梁傑理等。而票房表現墊底的《春嬌救志明》不僅是全部的香港班底,更是講的是香港人的故事。
  • 繼劉德華、郭富城之後,吳彥祖也缺席電影首映禮,香港明星怎麼了
    序言:2020年11月16日,電影《除暴》舉行了首映禮,監製韓三平,導演劉浩良亮相。在見面會上,王千源、衛詩雅等眾主創戴頭套驚喜亮相,還與吳彥祖人形立板合影,現場氣氛歡樂,信息量巨大。只可惜,吳彥祖此時不在內地,所以缺席了首映禮,今年有了疫情之後,大部分港星都不願意離開香港來內地工作,願意陪在家人身旁。由鄭保瑞監製、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主演的劇情電影《麥路人》,於2020年9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電影《赤道》闖入五一檔 張學友領中韓七雄開鬥
    由銀都機構有限公司、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太陽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廣州長長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寰亞電影發行(北京)有限公司出品,《寒戰》導演組合梁樂民、陸劍青執導,張學友、張家輝、餘文樂、王學圻、文詠珊、池珍熙、崔始源、尹真伊、顧美華、馮文娟及張震主演的電影《赤道》,3月9日在京舉行發布會,宣布定檔4月30日,成為五一檔期唯一國際動作巨製。
  • 《速8》票房反彈逆襲五一檔,不是國產電影不行而是擇優而選?
    又過了兩天,人們卻驚奇地發現,這部好萊塢大片重新拿回了單天票房冠軍,並可能成為五一檔最大的贏家。「速8」的強勁,並不是因為國產電影的羸弱。相反,今年「五一檔」說得上是近年來國產片平均質量最高的一個檔期。《記憶大師》、《拆彈專家》、《喜歡你》、《春嬌救志明》四部電影豆瓣評分都在7分以上,這些電影背後還站著聯瑞、博納、五洲(萬達)、光線四大發行方。
  • 如果今年沒有疫情,電影五一檔誰稱霸?
    五一檔僅次於賀歲檔、暑假檔、國慶檔的第四大檔期。2016-2018年」五一檔」電影票房分別為6.58億、7.39億、9.31億,呈逐年增長態勢,2019年更是在《復仇者聯盟4》帶領下取得13.89億的分帳票房。
  • 《拆彈專家》後又一部香港電影要上映了 TVB男神女神主演
    去年的五一檔時,由邱禮濤導演、劉德華與姜武聯手主演的一部主流動作片《拆彈專家》,不僅是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七項提名,且最後由姜皓文這個老戲骨抱回了最佳男配角獎,而內地票房也高達4億,無疑是一部叫好叫座的港片。
  • 內地大熱IP影視劇盯上的那些香港導演
    近期大熱影視劇背後的香港導演你都認識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新版的《射鵰英雄傳》火了,很多網友都加入了瘋狂追劇的行列,不少人表示不看劇都無法加入朋友和同事們的閒聊了。大家看劇熱情很高,不過是否注意到這些大熱影視劇背後的導演都來自香港呢?下邊就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些影視劇幕後的香港導演吧。
  • 香港電影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文|令狐伯光2019年香港電影大片,年初的《反貪風暴4》,6月《追龍2》7月《掃毒2》,8月還有《使徒行者2》。香港電影仿佛只剩下了警匪片,香港文化產業類型上的扎堆,這很容易看出香港電影面臨的危機是什麼。
  • 《電影文學》(2020年第24期)當下內地、香港、臺灣三地電影跨地票房市場競爭力研究
    其次,港臺市場被好萊塢壟斷,華語電影在港臺票房榜上集體缺席。第三,三地合拍的中國電影新格局中,臺灣未完全發揮其作用,內地、香港合拍電影最具有包容性,成績最穩定、接受度最高。當下較少有在三地都能叫好又叫座的「中國大片」。
  • 林超賢:對香港來說 陳嘉上已經變成內地導演
    導演陳嘉上。  法制晚報訊 雖然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1項提名,最終僅收穫一個影帝的獎項,但在導演林超賢的心目中,《激戰》仍是贏家。在他看來,影片在香港和內地上映時所引發的觀眾熱情是對整個劇組最高的褒獎。
  • 本世紀初,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的兩次「會戰」,內地電影「慘敗」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跟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內地電影開始迅猛發展,而這個過程中,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的交流也日趨頻繁。這段時間的香港影壇已經形成了功夫類型片、黑幫類型片、喜劇類型片、武俠類型片、警匪類型片等多種類型片並駕齊驅,百花齊放的態勢。而內地電影,也隨著張藝謀、陳凱歌等一批第五代導演的崛起,而迎來了嶄新的面貌。但是這段時期的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 專訪導演杜琪峯:想看《奪命金》來香港看
    《奪命金》將故事設定在金融危機的香港,談到影片靈感時杜琪峯解釋說「金融海嘯讓香港很多人損失慘重,很多人的價值體系都完全崩塌了,其實不是討論金融海嘯的問題,而是討論人的內心及欲望。」杜琪峯在金融危機中也虧了,所以說一定要寫進電影中去,「交了學費的嘛」。
  • 卡梅隆稱讚《生化危機1》電影 疫情期間又重溫了一遍
    卡梅隆稱讚《生化危機1》電影 疫情期間又重溫了一遍 時間:2020-05-15 09:33:51
  • 相比王晶、周星馳,陳可辛才是香港電影最靠譜的導演!
    本文發於香港電影公眾號文:將軍自2003年的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議)制定並順利推行之後,香港和內地的合拍片今年進入第十四個年頭。2003年,26部合拍片在內地拿下2億票房;2004年,32部合拍片斬獲5億多,這個票房數據佔當年國產片總票房的70%……這十幾年來,每年的年度十大賣座國產電影中,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所佔比例均不少於50%:2009年,十部中有7部;2010年,十部中有8部;2011年,十部中有5部。而2016年票房前10的國產片,皆由香港導演執導,內地導演全部缺席。
  • 今年堪稱國片最強五一檔,但票房卻遭《速8》逆襲
    穿越者綜合編輯今年的「五一檔」內地影市表現可圈可點,三天報收7.28億票房,相比去年同期6.6億的成績上漲10.3%。今年「五一檔」為4月29日-5月1日的三天假期,內地影市的單日票房分別為2.5億、2.68億、2.1億,平均單日票房2.4億。《速度與激情8》以三日1.78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五一檔」票房冠軍,它在五一小長假第二天也就是上映半個月後,重歸單日票房榜首位,並領跑整體大盤。
  • 內地電影有了錢、人、故事,香港怎麼辦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講述...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1980年代有韓國片商拿著裝有15萬美元現金的公文袋,做為定金,收購所有周潤發主演的電影。「亞洲電影面臨的新挑戰」論壇,兩位導演對話,一個是內地導演賈樟柯,一個是香港導演、後來北上的陳德森。談及導演的觀眾意識,賈樟柯說:「我寫《山河故人》的劇本時,只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我的母親,另一個是我的妻子。」
  • 鍾少雄《全城高考》獲華表 香港文化融合內地電影
    對於本次鍾少雄導演在首次執導內地該類型影片並獲得重要獎項,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並由此引發對於香港電影人北上內地的文化差異碰撞的連鎖討論。獲獎很意外 鍾少雄坦言創作時很忐忑「我當初在接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身邊很多人都不看好,說我是拍動作片出身的導演,而且主要在香港發展,現在卻接拍了一部內地關於高考題材的電影,大家都一直勸我不要拍,甚至在我拍攝的時候都還有人勸我退出。」
  • 別了,香港電影
    導演許鞍華稱,當時有很多臺灣商人跑到香港來買片花,這讓很多香港影人受到利益的驅使,開始量產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影。「有兩個明星的名字跟武打,連導演是誰都沒什麼關係,就把錢都給了。於是很多人就去搶明星,搶了明星就拍,有很多影片是不好的。」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港片年產量已經達到兩三百部,遠超市場所能消化的數量。
  • 影院全面復工,五一檔是拐點
    3月19日上午9時,華納兄弟電影官方微博宣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即將以全新4K修復3D版本在內地重映,成為近期第一部宣布復映的好萊塢大片。好萊塢經典影片的重映一下子振奮了電影市場不小的信心,#哈利·波特內地重映#的話題也衝到微博熱搜榜前列。「哈利·波特」的魔法後,多個好消息也相繼傳出。
  • 《復仇者聯盟4》晉級全球票房亞軍 《何以為家》內地五一檔小黑馬
    《復仇者聯盟4》上映12天,全球票房已達約21.89億美元,在全球電影票房總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僅次於2009年上映的科幻冒險片《阿凡達》(全球票房約27.88億美元)。5月3日上映的三部新片《侵入者》、《漫長的過程》和《醜娃娃》衝入本期北美票房榜五強。驚悚片《侵入者》講述一對年輕人的驚悚買房故事,以1086萬美元票房躋身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