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是指替代別人的人。對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古今都有拿錢去僱人做替罪人,又稱「替罪羊」,指的是一種替身。古代還把家人請保姆叫替身。
現在替身大多指演員中的替身,所以成了電影藝術的名詞概念。電影界說的替身,又稱「替身演員」。代替影片中原演員表演某些特殊的、高難度的動作和技能,或原演員所不能勝任的驚險動作的特殊演員。一般選聘具有影片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的人員擔任,代替某一演員完成規定的動作。
電影藝術中的替身,又分為「問題」、「武替」和「光替」。文替,主要工作是拍攝大牌明星「不露臉」的戲碼,比如《夜宴》中章子怡的「裸替」邵小珊,也屬於「文替」,只是她完成的戲碼是章不願拍攝的裸戲,因而「價碼」較高;武替這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主要工作是代替演員拍攝打鬥、飛車等高難度的動作場面,多是具有武術功底者或特技演員;光替,主要工作是代替演員站位,以便燈光師調整燈光。燈光的調整卻是一項非常費時的工作,總不能讓大牌明星幹站那半天給你調燈光吧?這時,就需要「光替」處在演員所處的位置,輔助燈光師調整燈光,調好之後讓主要演員來開拍。
前不久,我們知道,騎士為詹姆斯找了一個「金牌替身」,他的名字叫肖恩-馬裡昂,那個金牌替身是騎士專門引進去,用來代替詹姆斯具體位置的,好讓詹姆斯有一個下場休息的時間,肖恩-馬裡昂球技、名氣都很大,所以叫「金牌替身」。
而這一次熱火找詹姆斯的替身,與騎士找替身有所不同,不是用於替代現在騎士的詹姆斯,而是用於替代熱火過去的詹姆斯,換句話說,騎士找的馬裡昂這個替身是現在的真替身,而熱火準備找的替身實際上就是詹姆斯原來的一個影子,是替代熱火以前那個詹姆斯的角色,或者是那個位置。
大家知道,詹姆斯是球王、球霸,至少是熱火原來的球霸,那麼熱火還能找到一個與詹姆斯一樣的球王、球霸嗎?這可不可能呢?球迷肯定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網上又出現「替身使者」一說,認為有真正能力的替身,甚至很接近代替者的替身才有資格叫「替身使者」。「替身能力」一說最早出現在《奇妙冒險》第三部,喬瑟夫喬斯達的定義,替身是一種由體內生命能源所產生的具有強大力量的影像,由於此影像總是出現在人體身旁,漢字寫作「幽波紋」。擁有此超能力的人,稱為「幽波紋使者」,逐漸以「替身」二字取代原本的「幽波紋」,同時,擁有此能力者也改稱「替身使者」。
2 熱火找詹姆斯的「替身」,實際上就是一個「替身使者」,目的是找一個替身儘量頂替詹姆斯原來在熱火的角色,希望在這個替身的身上能找到詹姆斯的影子,一種具有強大力量的影子,並且能在球隊遇上困難,就挺身而出當救火隊員的角色。
那麼熱火要找的詹姆斯替身究竟是誰呢?他就是洛爾-鄧。這個休賽季,鄧和熱火隊籤訂了一份兩年2000萬美元的合同,他已經被熱火看作是勒布朗-詹姆斯的替代者。
對熱火來說,要到別的地方去找一個詹姆斯的替身,是很難的,而且財政也是不允許的,所以他們把希望全部集中在洛爾-鄧身上,因為洛爾本身在熱火打球,續約的事好辦,而且隊友也比較熟悉他的球路。
洛爾進攻上雖然做不到詹姆斯那麼兇猛、霸氣,但他擅長一種移動、跑動中的進攻,兩邊角進攻是拿手好戲,而且前場籃板球有很強的爆發力和衝擊力,洛爾打籃球很會用腦子,不該投的他不會出手,該傳的球他一定會傳,大局觀念強,屬於一種智慧型的球員,但是突破上缺乏詹姆斯那股猛勁。
當然,洛爾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要替代詹姆斯談何容易,他也是信心不足的,他對記者說:「該怎樣就怎樣吧,」「人們會談論勒布朗,談論他過去所做的。對我來說,我得明白我必須打出自己最好的比賽。」 「對我來說,這都是關於我所效力的球隊,以及我和隊友們所想達成的目標。」
從上面這些話可以看出,洛爾一句大話也沒有說,更不敢說自己要代替詹姆斯,明白自己該如何做,這不是謙虛,確實洛爾-鄧是替代不了詹姆斯的。所以說,熱火找詹姆斯的替身,只是一種願望而已,洛爾-鄧只能是詹姆斯的一個虛影,而成不了詹姆斯的真正替身使者,因為他的能力遠不如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