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上演真實版魯賓遜漂流記 海上漂流16個月

2021-01-09 中國網

中國網2月4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2月2日報導,一個只穿著單薄短褲的可憐男子在馬紹爾群島的海灘上被人發現。當地居民把他救起並向在當地進行珊瑚研究的國際科考隊專家尋求幫助。直到遇見這些懂西班牙語的專家,該男子的神奇經歷才為人所知。他的經歷與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情節有所相似,這名男子2012年9月與朋友一起出海,可是直到16個月以後,才重新踏上陸地。

人們叫這位幸運的男子「魯賓遜•克魯索」,雖然該男子自己說,他叫何塞•伊萬。他和朋友當時乘坐一條汽船去薩爾瓦多,然而半路螺旋槳失靈,船開始在海上漂流。

儘管沒有淡水,但男子和他的朋友仍然靠捕魚、捕鳥和抓海洋動物維持生命。然而,他們的食物也很少,因為他們並沒有魚線或刀。他們漂流的海域很少下雨,他們也沒有貯藏水的地方,於是他們喝烏龜的血代替水。據何塞說,他的朋友幾個月前在酷暑中死去。他也不知道朋友死去的具體日期,漂流多日,他們早已失去時間概念。

聽完男子的講述後,科考隊的專家們相信何塞的經歷是真實的。他們在岸邊找到了何塞的小船。專家們說,只有一條在海上漂流了近一萬三千公裡的船才能看起來如此破舊。

儘管何塞•伊萬十分疲憊,然而他並沒有任何生命危險。目前他在島上接受當地居民的照顧。之後何塞會被送至馬紹爾群島首都馬朱羅,外交人員將確定他的身份並送他回家。(實習編譯:郭鳴鶴)

相關焦點

  • 《魯賓遜漂流記》可以三代人一起讀的好書
    原物標地《魯賓遜漂流記》這本小說講的是1704年一名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薛裡基洛克航海過程中遇到海浪打翻了船,漂流在一個荒島上,並且單獨在島上生活了四年才意外被救的故事。精彩繪畫他不顧父親的勸阻,決心要過海上漂遊的生活。開頭幾次航海經商的事業頗為順利,但有一次在航海的過程中,被土耳其海盜所俘,幸而不久經過魯賓遜詳細的計劃才脫逃,來到巴西經營蔗田和糖廠。
  • 初中語文名著匯總|《魯賓遜漂流記》
    《 魯賓遜漂流記》   Part 1   主要內容   作者概況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被譽為「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他的作品《魯濱孫漂流記》對英國和歐洲小說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魯賓遜漂流記》如何漂進小學語文書
    《魯賓遜漂流記》這篇小說,在清末就開始翻譯到我國,並進入學生的課外閱讀視野;民國初年直至內戰期間作為經典課文被選入至少16套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每個時代的編者出於不同的目的,賦予這篇小說不同的教育功能,並對其主旨做過不同的闡釋,從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國語文教育思想的演變及其對翻譯文學態度的轉化軌跡。
  • 我們為什麼要讀《魯賓遜漂流記》?
    英國小說家伍爾夫曾經說過,長大之後她才發現《魯賓遜漂流記》原來有一個作者,那時她心裡覺得若有所失。她以為這是真人真事,是魯賓遜自己寫的。卻發現原來還有一個作者,叫丹尼爾·笛福,這件事讓人不是很開心。他說不會,他認為只要有一本《魯賓遜漂流記》,我們就能重新恢復所有的知識。《魯賓遜漂流記》電影劇照今天如果你有幸停下腳步,回頭去看小時候讀的《魯賓遜漂流記》,就會意識到這不是個普通的故事,不只是個荒島求生的故事。
  • 《荒島餘生》,現代版的魯賓遜漂流記
    這個現代魯賓遜的故事卻比正版魯賓遜更讓人感覺寂寞。更寂寞的是終於回到夢寐以求的世界見到夢寐以求的人時所察覺的物是人非。其實覺得結局不太好。」「現代版的魯賓遜漂流記。荒島的生活很有意思,當生火磨破了手,主角大喊大叫時真的震撼著了我。不過上岸後來的情節有些拖沓和不合理。比如他回來時船上什麼都沒有,但最後他卻去送那個快件,難道後來又去拿了?」
  •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魯賓遜」感染了我
    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於1719年發表第一部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一看就知道是主人公魯賓遜的傳奇故事。魯賓遜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裡,從小胡思亂想,一心想要出海遠航。但父母堅決反對,在一次偶然情況下登上一艘船。上天對他開了個玩笑,讓他留在了一座小島上。
  • 讀書手抄報內容: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作魯賓遜漂流記,直譯作魯賓遜·克魯索)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
  • 看完這部《魯賓遜漂流記》就會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幸運
    荒島求生片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但我看到荒島求生這個主題的時候,我第一印象就是想到這部《魯賓遜漂流記》,漂流,當我沒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或許我們會想到一個流浪漢到處漂流,或者是劃著小船到處飄蕩,今天讓我們認識一下最悲慘的漂流。用一顆強大的內心,來克服所有的困難。
  • 百老匯風格奇幻兒童音樂劇《魯賓遜漂流記》將在京上演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專電(記者周瑋)作為第十六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項目之一,美國原版兒童音樂劇《魯濱遜漂流記》將於5月21、2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這臺由美國潘多斯兒童劇團專門為中國小朋友定製的精彩演出,將為孩子們帶來獨特的雙語感受。
  • 現實版魯賓遜漂流記 澳大利亞男子在荒島生活20年
    來自澳大利亞的David Glasheen在約克角北部的Restoration島上孤獨地生活了20年,上演了現實版的魯濱遜漂流記。而十天前,他的好朋友Polly去世,這讓他十分傷心。
  • 《魯賓遜漂流記》主人公原型,主動留在荒島,獲救後成了海軍中尉
    亞歷山大·塞爾柯克,是著名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主角魯濱遜·克魯索的原型人物。相較於小說中的魯濱遜,他的經歷更加豐富和精彩。1676年,塞爾柯克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的一個鞋匠家庭。青年時期,他選擇做了一名海員,有著豐富的導航經驗。
  • 改編電影《魯濱孫漂流記》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改編電影《魯濱孫漂流記》為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票·福利】第一百二十三期--《魯賓遜漂流記》電影兌換券派送
    《魯濱遜漂流記》也成為繼《瘋狂動物城》、《愛寵大機密》後又一部動物唱主角的進口動畫大片而備受期待,成為國慶期間合家歡觀影的首選。本片講述了大洋中一個由動物主宰的小島被一場暴風雨打破了寧靜,「不速之客」魯濱遜與動物島主們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遭遇戰,更攜手保衛家園的故事。
  •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冒險且具有溫情的電影……
    在海上航行時,一次海難,他獨身一人在一個荒島上醒來,醒來後他並沒有放棄希望,在險惡的自然環境和貧乏的生活條件下,創造出一片生存空間。與此同時,魯賓遜時刻提防著深藏在島嶼深處的食人族的攻擊。因魯賓遜救過星期五的性命,星期五是沒有傷害魯賓遜。僵持了幾天互不理睬,魯賓遜主動找星期五和好,他倆開始友好相處,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倆在荒島上用螃蟹賽跑鬥輸贏,尋找各種各樣的樂趣。
  •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誰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魯賓遜·克魯索。魯濱遜在一次航行中船隻失事,流落荒島28年時間;在這期間,魯濱遜在荒島上建設家園,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後來魯濱遜設法救出當地土著居民 "星期五",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二十八年後,魯濱遜和"星期五"搭乘船重返英國。
  • 《魯賓遜漂流記》到底講了什麼?
    比如魯濱遜漂流記的創作,就是源自以一個傳奇的真實故事。1704年一名叫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爭吵後被遺棄在南美洲大西洋中。在離智利400英裡之遙的安·菲南德島上,獨自生活達4年4月之久。之後他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回到英國時已成了一個野人。
  • 《魯濱遜漂流記》的真實版本
    《魯濱遜漂流記》首次出版今天「凡晨日籤」上的人物丹尼爾·笛福是 18 世紀的英國作家。因為你肯定聽說過他寫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一部根據真實故事創作的長篇小說。大家還記得書中在荒島上過著野人生活的魯濱遜嗎?其實,他在歷史上的原型,是一個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船員。
  • 參考讀書|《魯濱遜漂流記》出版300年 影響深遠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美國《對話》雜誌網站11月13日刊登了題為《<魯濱遜漂流記>300年:笛福的不可靠敘述引發經久不衰的殖民神話》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英國推出了塑造世界的100部小說系列。
  • 一人一貓海上呆了7個月,這是一出真實版奇幻漂流的故事.
    今天菌菌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麼一個真實版的奇幻漂流的故事,只不過主人公不是少年,陪伴他的也不是孟加拉虎。現年54歲的Zbigniew Reket是一個居住在美國的波蘭人 沒有得到大使館幫助的Reket心一橫,再次登上了自己的那艘船,帶著Samira一起,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南非的德班。
  • 印尼少年海上漂流49天奇蹟生還 上演現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視頻/觀察者網 劉富東】據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24日報導,一艘巴拿馬籍貨船在關島附近救起一名印度尼西亞少年,他已經在海上漂流長達49天,創造了一段真實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名19歲的少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他原本在位於海上125公裡處的一個浮捕魚器上負責點燈來吸引魚群,每周公司都會有人來收魚,並給他提供新鮮的食物、水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