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規模都在全國之最!未來深圳綠色建築將更「親民」

2020-12-27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廣東省綠色建築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記者12月23日從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深圳累計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1388個,建築面積超過1.3億平方米,13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築創新獎,成為全國綠色建築建設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隨著《條例》的貫徹落實,綠色將成為深圳最美的「底色」。

深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高爾劍在會上談到,早在2008年深圳就提出「打造綠色建築之都」的目標,更在2013年通過《深圳市綠色建築促進辦法》,努力在綠色建築發展工作中走出一條適合深圳發展實際的綠色低碳之路。

高爾劍表示,接下來,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重點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碳排放達峰及碳中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等國家重大戰略,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要求,嚴控建築領域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為促進建築業綠色轉型升級加速、實現建築碳排放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貢獻力量,爭取在超大型城市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探索出一條可複製推廣的實施路徑。

深圳將打造一批高星級、高品質綠色建築標杆項目,強化「健康、環保」性能,提升建築的視覺和心理舒適性,引導公眾參與綠色建築的設計、建設和管理,提升實際體驗感和獲得感,使綠色建築更具「親民性」。

同時,依託全市18個重點片區,統籌規劃區域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實踐從單體建築向社區、城區發展,實現區域空間內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產業、人文等全面協調發展;依託深圳信息產業優勢,把大數據、智能化作為推動行業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突破口,通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集成技術,推動綠色建築更加智能化;研究構建綠色金融促進機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出建築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和相關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綠色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良性發展機制。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天翼指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推動發展星級綠色建築,在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發展高等級綠色建築,推動綠色住區、社區、城區的建設;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築技術與綠色建築技術、智慧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發展;加強綠色建築科技研發,探索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駿業建科|疫情過後,更應打造高品質綠色醫院建築
    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紛紛參照「小湯山」模式緊急開建針對新冠肺炎的專門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讓世界人民為之稱讚。在這場阻斷病毒傳播的攻堅戰中,及時為患者和醫護人員築起一道安全屏障,提供健康舒適的建築環境,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相信在疫情之後,未來醫院建築將有著很多的改變,這也讓很多建築行業人士有了深入的思考。
  • 嚴迅奇作品 | 深圳將建海上歌劇院,與世界一起聆聽「深圳之聲」
    深圳,要想成為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除了具有一流的經濟硬實力之外,文化藝術軟實力更顯重要。作為國家戰略要地、粵港澳大灣區引擎——前海,當之無愧成為深圳面向世界的「窗口」。位於前海灣核心的寶安濱海文化公園(一期),以國際濱海生活新地標之姿,更是責無旁貸地擔當起發展灣區文化藝術的使命。目前,一座世界灣區上的城市文化新名片正應世而生,它將成為深圳未來的「海上歌劇院」!
  • 綠色建築和綠色建築材料_2020年綠色建築和綠色建築材料資料下載...
    今年,住建部印發《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再提一個高度,使之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熱點關鍵詞之一
  • 深圳十大最高建築排名,全國300+高樓最多的城市
    深圳,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飛速發展歷程中,從一個小漁村起步,以一個縣的地盤,不斷追趕超越國內各級城市,最終成為全國四個一線城市之一,但深圳的超越之路還沒有停止,2017年超越嶺南千年中心城市廣州
  • 深圳40周年慶典後,光明未來發展又上一個臺階!
    引人注目的是,在第六項要求中,明確了「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為抓手,加強與港澳創新資源協同配合」將成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點。這也意味著,定位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光明科學城項目,再次成為了全市、乃至全國矚目的前沿重大項目。
  • 將「未來」呈現在眼前,中洲在深圳構建靈感啟發的精神場域
    近日,深圳又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關於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大禮包」讓其再次沸騰起來,也為深圳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事實上,在2019年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便提出,到2035年,要將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   深圳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 「綠色地產」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零排放建築綠色政策新活力
    2020中國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報告(三)(三)中國房地產建築業的綠色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每年新增建築面積達20億平方米,佔未來十年全球新建築的近一半。仲量聯行的研究表明,擁有LEED認證的辦公樓平均租金比非綠色認證的辦公樓高出6.1%-13.8%,而全國範圍內核心商務區LEED辦公樓的平均交易單價遠高於非LEED項目,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LEED認證項目更具有至少10%的售價溢價。綠色發展是「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 遠洋集團「建築健康」全國巡禮落地深圳 「春牛堂」保護修繕工程...
    11月27日,在深圳遠洋濱海大廈8F體驗中心舉辦的「健康從心出發--遠洋集團2020建築健康全國巡禮深圳站」活動上,到場嘉賓深入探討建築健康的產品打造理念,並闡釋了擁有600餘年歷史的明清文物「春牛堂」對於深圳的深刻意義。
  • 《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發布 為綠色金融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環境
    11月5日,深圳市正式發布《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機構和綠色企業的主體責任,規定了政府部門和中央駐深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管理措施。  這是全國首部綠色金融領域的法律,也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一次具有全國示範意義的大膽創新。
  • [分享]2020綠色建築設計競賽資料下載
    瀏覽數:187 回複數:7 關鍵詞: 2020全國綠色建築設計競賽入圍作品公示 綠色建築設計 綠色建築設計競賽
  • 深圳將建全新高鐵站!規模超過火車北站,規劃四條地鐵線
    如今,深圳的城市建設堪稱「模板」。無論是精美的建築精品還是廣闊的城市綠地,都為許多城市提供了範本。其中,就包括一座規模龐大,配套功能完善的高鐵站——西麗站。這座火車站,目前是深圳境內毫不起眼的一座貨運站,但未來卻將搖身一變,成為市內的重要地標建築。
  • 中標集團 夯實建築裝飾主業 打造綠色大裝飾產業生態圈
    中、短期來看,公司大裝飾業務體量較大,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利潤等關鍵指標在新三板所有企業中排名靠前,並且還具備較大增長潛力,屬於新三板中的「藍籌股」,未來IPO登錄A股的可能性極大;長期來看,隨著公司「綠色大裝飾產業生態系統」建設的深入,未來建築裝配化、網際網路家裝、節能環保、智能建築、智慧城市、建築金融等業務有望全面爆發,從而大幅推動公司的業績增長和估值提升。
  • 2020中國綠色經濟峰會在深圳盛大召開
    峰會由聯合主辦單位北京綠色交易所常務副總經理王輝軍主持。    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劉順達  劉順達表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體現著科學的辯證思維,在發展實踐中不能將五個發展理念割裂開來,更不能顧此失彼,要將其統一於發展的整個過程之中。
  • 剛剛,深圳重磅宣布:率先進入5G時代,5G基站密度全球第一!華為計劃...
    來源:e公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一周年及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8月17日上午,深圳宣布一件大事:5G獨立組網全覆蓋,深圳率先進入5G時代,深圳5G基站密度全球第一,由此深圳成為全球5G第一城。
  • 從一座公共建築開始,發現碧桂園守護綠色家園的秘密
    在規模與利潤背後,建築數量和建築施工面積大體量增長也給環境和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一場由綠色建築和綠色技術引領的深刻革命悄然展開。一座綠色公共建築展現的未來建築發展方向位於廣州番禺區的思科智慧城項目,是一座綠色建築三星級公共建築,該項目採用了多項領先的綠色建築設計技術。
  • 深圳最具投資潛力的區終於被發現!深圳東部宣布打造13座城,已低出...
    「  2020年結束,2021到來之際,有一份榜單引起深圳夢的關注。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顯示: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南山區、福田區進入前10位,其中,龍崗區位列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浦東,是名副其實的「最具投資潛力之城」。
  • 土地改革專題報告:預計每年可激發萬億規模建築工程市場空間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新時代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新生產力的關鍵土地是財富之母、農業之本、農民之根。土地制度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生產關係安排。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土地問題作為我國農村最 基礎且最為複雜的經濟社會問題,決定著我國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穩定和農民的收入。1.1.
  • 市住建局:以綠色「築」就城市建築「最美底色」
    記者了解到,我市歷來重視綠色建築發展,始終將其擺在城鄉建設的重要位置,自試點推廣以來,從政策推動、源頭保障、示範引路、宣傳引導等多方面促進了綠色建築發展,實現了綠色建築全覆蓋。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新增綠色建築面積3000餘萬平方米,打造綠色生態城區2個、生態城鎮4個,示範面積12.09平方公裡。
  • 裝配式建築將成我國未來建築模式!
    ▲ 第十三屆國際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 一體式智能室內PM2.5解決方案在今年的綠色建築與節能大會上,參展商們圍繞綠色主題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夏緒勇夏緒勇:在一些發達國家對於住宅基本上都以裝配式建造方式為主。離我們最近的新加坡,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屋都是採用裝配式建造方式。
  • 好適居輕鋼別墅品質優越 打造更環保溫馨的綠色建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好適居輕鋼別墅品質優越,打造更環保溫馨的綠色建築 在周末的午後,暢遊在田園般舒適的空間,累了坐下來看看書逗逗貓。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的吧。好適居輕鋼別墅以技術為核心、綠色生態為理念、製造為本、探索新型建築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利用建   原標題:好適居輕鋼別墅品質優越,打造更環保溫馨的綠色建築   在周末的午後,暢遊在田園般舒適的空間,累了坐下來看看書逗逗貓。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想擁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