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廣東省綠色建築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記者12月23日從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目前,深圳累計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1388個,建築面積超過1.3億平方米,13個項目獲得國家綠色建築創新獎,成為全國綠色建築建設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隨著《條例》的貫徹落實,綠色將成為深圳最美的「底色」。
深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高爾劍在會上談到,早在2008年深圳就提出「打造綠色建築之都」的目標,更在2013年通過《深圳市綠色建築促進辦法》,努力在綠色建築發展工作中走出一條適合深圳發展實際的綠色低碳之路。
高爾劍表示,接下來,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重點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碳排放達峰及碳中和、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等國家重大戰略,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要求,嚴控建築領域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為促進建築業綠色轉型升級加速、實現建築碳排放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貢獻力量,爭取在超大型城市綠色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探索出一條可複製推廣的實施路徑。
深圳將打造一批高星級、高品質綠色建築標杆項目,強化「健康、環保」性能,提升建築的視覺和心理舒適性,引導公眾參與綠色建築的設計、建設和管理,提升實際體驗感和獲得感,使綠色建築更具「親民性」。
同時,依託全市18個重點片區,統籌規劃區域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實踐從單體建築向社區、城區發展,實現區域空間內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產業、人文等全面協調發展;依託深圳信息產業優勢,把大數據、智能化作為推動行業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突破口,通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集成技術,推動綠色建築更加智能化;研究構建綠色金融促進機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出建築領域綠色金融產品和相關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建築、節能改造項目、綠色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良性發展機制。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天翼指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大力推動發展星級綠色建築,在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發展高等級綠色建築,推動綠色住區、社區、城區的建設;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築技術與綠色建築技術、智慧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發展;加強綠色建築科技研發,探索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