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雲資訊|籤約沙縣小吃題材電視劇!
5月13日下午,沙縣小吃題材電視連續劇項目舉行籤約儀式。沙縣小吃題材電視連續劇由廈門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制、出品,福建沙陽文旅集團聯合出品,在沙縣舉行隆重的籤約儀式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毛文航、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管理處處長林誠、沙縣縣長汪志紅、沙縣縣委宣傳部部長樂生龍、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傳媒管理處處長楊震先等領導參加籤約儀式。
-
三明再上新聞聯播!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
今晚新聞聯播播出系列報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沙縣小吃何以做成大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多次對沙縣小吃發展提出殷切希望。20年來,沙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沙縣小吃當作大產業來抓,推動沙縣小吃做大做強,走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國際化之路。如今,沙縣小吃不僅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還遍布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 早上9點,法國巴黎第八區的這家沙縣小吃開始營業。靠著扁肉、蒸餃、拌麵、燉湯這號稱沙縣小吃中的「四大天王」,這家沙縣小吃,在競爭激烈的巴黎站穩了腳跟。
-
你所認為的沙縣小吃,才不是真正的沙縣小吃
前段時間去了趟廈門,在鼓浪嶼住的酒店管家是沙縣人,和她聊天時無意間說起沙縣小吃,算是被好好科普了一番。原來,我們所認為的沙縣小吃,並不是真正的沙縣小吃,比如沙縣本地的小吃店裡,是不賣蒸餃的。讓我萌生去沙縣這個想法的,主要是除了拌麵餛飩,真正的沙縣小吃菜單上常見的是燒麥、芋餃、豆腐湯、豆乾等本地美食,很多出了沙縣就吃不到了。
-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
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 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雲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覆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遊客展示如何製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
-
小吃大功夫: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調查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綠色寶庫,福建三明特色美食小吃
著名的沙縣小吃就在這裡,今天小編就來到了三明,一起品嘗三明的味道。管前泥鰍粉幹的製作工藝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古代閩江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古代那個農耕年代,人民群眾在日常農耕的辛勤勞作中,發現並掌握了這道美食的製作,之後代代相傳、口口相傳,逐漸成為了一道體現尤溪地域特色的傳統美食。農家人凡事講究吉利喜慶,吃食亦是如此。
-
小紅書美食博主直播探店沙縣小吃
日前,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開幕,當晚「跟著小紅書和團團『雲』逛沙縣,探訪國民味」互動直播在沙縣文昌街上演。 小紅書博主「韓安娜呀」受邀作為主播進行了全程直播體驗,沙縣小吃的豐富讓她驚訝不已,「來了才知道,沙縣小吃有幾千種。」
-
沙縣小吃:小吃也有大功夫
在500公裡之外的安徽省蚌埠市,俞其寶的哥哥俞其勇經營著一家60平方米的沙縣小吃門店;而在他們的家鄉——福建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俞其寶和俞其勇的父親俞和傳在村裡小吃街開了個門臉,專做當地特色小吃玉糕。 你可能不知道沙縣在哪裡,但你一定見過沙縣小吃。沙縣小吃是很多城市的煙火氣。火車站邊、居民區裡、公司樓下……哪裡最「接地氣」,哪裡就有沙縣小吃。
-
用戶分享帶動旅遊打卡 美食博主小紅書直播探店沙縣小吃
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開幕,當晚「跟著小紅書和團團『雲』逛沙縣,探訪國民味」互動直播活動同步在沙縣文昌街上演。小紅書博主「韓安娜呀」受邀作為主播進行了全程直播體驗,沙縣小吃的豐富讓她驚訝不已,「來了才知道,沙縣小吃有幾千種。」
-
沙縣小吃背後,有個「神秘組織」
12月8日,2020年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開幕,天南海北的貴賓和食客齊聚一堂,到沙縣領略當地的美食文化和風土人情。沙縣小吃文化城三期廣場。本文圖來源於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沙縣融媒體中心(除署名外)這已成沙縣重要的文化盛事。
-
年賣500億、擬入非遺,風靡全球的沙縣小吃到底有多厲害?
在評論中,不少網友都表示了自己對沙縣小吃的喜愛,甚至還有網友替「蘭州拉麵」操起了心。不過沙縣小吃的力量還真不容小覷,據沙縣小吃辦統計,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小吃」。
-
其實,你對沙縣小吃一無所知!
沙縣、蘭拉、桂米外加黃燜jimmy飯。 國民料理「沙縣小吃」也有「四大金剛」你知道嗎? 蒸餃——來多兩籠 扁肉——你愛煮的還是炸的? 拌麵——想到真膩,入口真香 燉罐——廣東人必備的快樂水 在加班、趕論文的深夜;開會、埋頭趕需求錯過飯點;走在街頭陷入選擇困難症時;走進一家沙縣小吃,總能撫慰你的胃…
-
「國家森林城市」,三明的特色美食小吃
三明境域地處山區,民風淳樸,美食這方面有著名的沙縣小吃招牌,也是多種多樣,讓我們來看看吧!將樂擂茶,以普通茶葉為主,加入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橘皮,有時也加些青草藥,放在一個特殊的大缽中,用一根長尺許的木棍擂動,擂動時發出「隆隆」的聲音。製作好的擂茶香味醇厚,在飯後喝上幾口,頓感油膩盡退;炎炎酷暑喝擂茶,更是神清氣爽。
-
千萬別小看沙縣小吃!
在北上廣這樣大城市的「小吃江湖」中,比起成都小吃、桂林米粉,沙縣小吃算是很低調的一個存在,沒有香飄四裡的嗅覺擴張力,也沒有人盡皆知的國民名菜——就是個隨便填填肚子的路邊攤?本周小編帶您追根溯源,尋找正宗沙縣小吃的秘密。告訴你,可別小看人家呦……
-
扁肉是磚、拌麵是鋼,沙縣小吃背後的「民本」邏輯
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達到連鎖標準店3103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的就業。「小吃是大民生,小吃是大產業,小吃也是大文章。」
-
沙縣小吃做成大產業的故事
如今,在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成為人們喜愛的「國民美食」之一。「目前常見的品種上百個,拓展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如數家珍。77歲的楊振西家住廈門,樓下就有一家沙縣小吃,扁肉、拌麵和小籠包是他的最愛,「有感情,那是家鄉的味道。」
-
豈止是一碗沙縣小吃
11月18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文昌美食街,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在包鍋貼。從低端粗放經營到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信息化集約發展,創新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公司樓下,有不少餐飲店,我常去的是一家沙縣小吃店。
-
李忠觀點丨沙縣小吃品牌創新發展(上篇)
12月7日,在2020沙縣小吃旅遊文化節的重要環節——沙縣小吃產業發展論壇暨《沙縣小吃》電視連續劇啟動儀式上,李忠先生作為主講嘉賓,發表了題為《沙縣小吃品牌創新發展》的演講。現將李忠先生在論壇上的發言內容整理髮布,以饗讀者。
-
大眾銳評|沙縣小吃的「勤」字新解
這幾天,沙縣小吃受到很多媒體深度關注。一家小吃店,為何開得鋪天蓋地?沙縣小吃有什麼獨家秘方?這是一家知名網站上的幾個常年熱門問題。數據顯示,如今沙縣小吃已遍布62個國家和地區,全國沙縣小吃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實現和帶動30萬人就業。沙縣小吃一路走來,「勤」是最醒目的一個字。沙縣小吃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
「中國小吃之鄉」福建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揭牌營業
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福建沙縣6月9日電(張斌 肖首洲 鄧書榕)位於福建省沙縣東門古街南側的沙縣「傳統技藝小吃一條街」,9日正式揭牌營業,15個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正在各自的小吃檔口嚮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展示小吃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