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頓家族主動選擇「富不過三代」?或許沒那麼簡單

2021-01-09 華人家族財富

希爾頓酒店集團二代掌門巴倫·希爾頓

在中國大量家族企業還在頭疼二代接班的煩惱時,美國的富豪家族有了越來越多不讓後代接班的主動選擇。

1.

從不理解到效仿父親

近日,美國希爾頓酒店集團的第二代掌門人巴倫·希爾頓(Barron Hilton)上周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終年91歲。

關於家族產業的傳承,巴倫·希爾頓早已有了決定——不會讓那些熱衷於娛樂業而根本無心打理家族事業的後代們接班。

2006年退休的他在第二年聖誕節時,宣布效仿父親的做法,把淨值數十億美元的97%遺產留給父親創辦的慈善基金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僅留3%的遺產分給自己的8個孩子、15個孫子(女)和4個曾孫女。

「與其讓孫輩把家產敗光,倒不如拿來做點好事。」他在聲明中這樣說。

這樣的價值觀,深受父親康德拉·希爾頓的影響。

作為希爾頓酒店的創始人,來自挪威的二代移民康拉德頗具開拓和冒險精神,白手起家在得州開創了酒店帝國。

雖然整個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差點破產,但得益於五六十年代旅遊業和美國企業海外業務的蓬勃發展,希爾頓成為了全球第一家國際連鎖酒店。

康拉德一生有過三段婚姻,四個孩子。長子尼克·希爾頓是個不務正業的花花公子,最終因酗酒縱慾過度而早早離世。

作為希爾頓家的第二個兒子,在加入業務之前就表現出商業天賦的巴倫走上了接班之路。從家族企業的底層做起,通過不到3年的時間,就順利升級為副總裁。12年後,父親康拉德全身而退,由巴倫正式接任希爾頓酒店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即便是順理成章的接班人,父親在去世時,只給巴倫留下了幾十萬美元和極小一部分股權,而把大部分家族資產都捐贈給了教會和慈善基金會。

當時的巴倫並不理解父親的做法,畢竟自己為家族財富的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應該繼承家族產業。因此他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結果巴倫勝訴,獲得了對於慈善基金所持股票的投票權,成為掌控25%股票投票權的希爾頓掌門人。

不過,到了父親相似的年紀和人生階段,巴倫自己也做出了與父親一樣的選擇,把大部分遺產捐給慈善機構,不讓子女們繼承巨額遺產。

和巴倫在父親去世前就已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帶領公司上了新臺階不同,巴倫的後代們並未對家族企業做出過什麼貢獻。這也成為他選擇這麼做,並預料自己離開後不會出現後代打官司且像他一樣勝訴的原因。

2.

本身理想是飛行家

出生於1927年的巴倫其實最初的理想並非接班,而是成為一名飛行家,把飛行作為畢生追求。

童年時期,年幼的巴倫就喜歡騎著自行車到家附近的機場,看飛機降落起飛。二戰期間,服兵役的他更是深深愛上了攝影和飛行,不僅拿到了飛行員執照,而且還親自創立了一家飛機租賃公司。

雖然酷愛飛行,但巴倫很早就顯出了自己的商業天賦和才能。19歲那年,他就在洛杉磯地區收購了一家柑橘銷售公司。在進入家族企業為父親工作以前,20多歲的巴倫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一筆財富,除了收購柑橘銷售公司,他還經營過一家石油公司、美國足球聯盟和前述的飛機租賃公司。

開啟商業生涯後的巴倫對飛行的熱愛也並未消失。在希爾頓集團任職期間,他還表態說,酒店是自己的職業,航空業是副業。

這位酒店大亨平日生活堪稱節儉,最奢侈的花銷就是和飛機相關了。

據媒體報導,退休後的巴倫擁有面積2200平方公裡的飛機農場,內有長達1600米的跑道,和能停放十幾架飛機的飛機庫。

站在父親肩膀上的巴倫,在接班的幾十年裡,展現出了父輩那般的果敢和冒險精神,同時又不乏穩健和謹慎。

在成本控制及資產收購方面極具才能的他,不斷擴大集團的版圖。甚至還在父親發起對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收購未果28年後,成功替他完成了心願。

與此同時,巴倫在財務上相當謹慎。在他執掌家族企業的數十年裡,集團的資本負債率始終處於低水平,信用等級保持優良。這也為他吞併巴利娛樂公司(Bally Entertainment Corp)這類優質資產提供了條件。

巴倫退休後,由家族以外的博倫巴赫(Stephen F.Bollenbach)接班。這位巴倫的繼任者通過長達十年的併購,讓希爾頓酒店集團發展為了目前業內最大也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巴倫·希爾頓與孫女帕裡斯·希爾頓

3.

拒絕讓後代接班

和包括父親在內的其他希爾頓家族成員的婚姻生活和情感狀況不同,為人十分低調的巴倫,一生只有一段婚姻。

這位節儉、勤勞、有著白手起家精神的二代掌門人,也難免對子孫的誇誇其談和放縱生活感到失望。

在巴倫的後代中,最高調的莫過於他的孫女、好萊塢女明星帕裡斯·希爾頓(Paris Hilton)。

這個崇尚娛樂至死、極度崇拜物質的娛樂明星,看起來並不在乎名譽,而只在乎名氣。在外界的印象裡,她的形象更多的是追名逐利、高調招搖、縱情聲色的新物質女孩。

事實上,有關希爾頓家族的八卦或醜聞一直佔據著媒體的版面,不管是父輩,還是三代和四代,他們很多人都是娛樂版的常客。

在家族的四代中,除了帕裡斯·希爾頓,同樣曾混跡在娛樂圈的妹妹妮基·希爾頓於2015年嫁給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繼承人詹姆斯·羅斯柴爾德,自此告別了以往的生活。

帕裡斯的弟弟康拉德·希爾頓三世與曾祖父同名,原本是該家族極為受寵的繼承人之一,卻以生活放蕩、性格暴躁出名,頻頻在公開場合惹事,甚至被媒體拍到公開吸食大麻。

在巴倫看來,希爾頓家族的後代們,更熱衷於娛樂而非家族事業,也沒有接管家族事業的能力。這也讓他做出了捐贈97%遺產的決定,並發表聲明稱,「與其讓孫輩把家產敗光,倒不如拿來做點好事。」

在美國,選擇把巨額遺產捐贈而不留給後代的富豪家族並不在少數。像巴菲特、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都公開說過,不會把主要的遺產留給孩子。

不過,也有人說,這是美國精英階層為了避開高昂遺產稅的慣常方式。多數富豪會通過設立家族信託或基金會的方式來實現家族財富的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讓後代接手家族的酒店生意,但巴倫的兒子史蒂文·希爾頓目前是希爾頓基金會的主席。

要名氣不要聲譽的帕麗斯·希爾頓,也憑藉出生就帶上的家族印跡,與不少品牌合作推出香水、手錶、墨鏡、手袋等商品。據未經考證的資料,身兼模特、演員、歌手和商人的這位希爾頓千金,身價保守估計不會少於30億。

- The End -

撰文 小七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宋丹丹前夫英達,家族代代出能人,憑什麼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而這句話也如同一個魔咒,>歷史上的確少有富過三代,代代出能人的家族。但有一氏家族,他們的姓不在百家姓上,卻富過三代,代代出能人。這一家便是英氏。宋丹丹前夫英達英這個姓氏十分少見,而如今較廣為人知的英姓人,便是宋丹丹前夫英達。宋丹丹是我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說是家戶喻曉也不為過,而她的前夫也並非籍籍無名之人。
  • 富不過三代,是一個偽命題;邱德根家族三代人,代代進步
    「富不過三代」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中國香港有許多富過三代的「老錢家族」,遠東集團邱德根家族就是其中較典型的一個。 第一代邱德根白手起家,奠定基業。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能破掉「富不過三代」的命運,我個人認為在於第三代掌門人的做法,其次是創始人的理念定位。今天講的故事可能對大家都有所幫助,多數人也會有所啟發,閱讀完本文需用5分鐘。
  • 洛克菲勒家族神秘族規,後人強行廢除!卻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然而在美國卻有一個傳奇家族,如今已富過六代他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一代掌門人約翰·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是全球公認的"石油大王",由他開創的標準石油公司,曾經壟斷了美國80%的石油市場。
  • 換6顆心臟的億萬富豪,其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富了六代
    2020年5月,美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現任族長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去世了,享年101歲(厲害了...)。身為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員,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大衛把大通曼哈頓銀行(Chase Manhattan Bank),從資金二十億美元發展到資產淨值三十四億美元,遍布美國,成為世界第六大銀行。
  •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
    中國為何「富不過3代」?看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我知道:太現實洛克菲勒何許人也?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也別說他的生平事跡了,實際上他就是比爾·蓋茨口中的那位大名鼎鼎的石油英雄。約翰·洛克菲勒於19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 富可敵國,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揭秘洛克菲勒家族
    這個偉大的家族為何你能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古訓?
  • 最會泡妞的富三代,薅國庫百億「羊毛」,包機去拉斯維加斯過年!
    劉特佐是在1981年出生的,是一位標準的「富三代」,整個家族的產業是很大的,英國、馬來西亞、美國等等國家都有他家的產業,在房地產、工業、高科技等領域都有涉及。在16歲的時候。劉特佐就來到了英國的貴族學校,這裡面基本上都是富豪、王室成員、名門貴族。
  • 戴維·洛克菲勒違背祖訓,寫下家族自傳,意外打破富不過三代厄運
    洛克菲勒家族有一個族規,就是他們家族的人不能出自傳!但是戴維·洛克菲勒卻打破這個族規。打破傳統,違背祖訓,留下家族自傳戴維·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個,也是最出色能幹的一個。他的事業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銀行第六位的曼哈頓銀行上。
  • 最新《今日管理》:全球最富家族,傳承三代,從鄉村小店到世界零售業...
    【最新《今日管理》:全球最富家族,傳承三代,從鄉村小店到世界零售業霸主】 中企思智庫,企業家第一智庫 同時,這個家族也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2015年,沃爾頓家族選定羅布森的女婿格雷格 潘納為沃爾瑪公司第三代繼任者。潘納在電子商務、財務、零售業等方面經驗豐富,而這也正給沃爾瑪轉型升級提供了最有力的強心劑。
  • 《紅樓夢》揭開富不過三代的謎底,另有兩大家族依然延續百年榮耀
    那麼,「百載」為什麼代表了「運終數盡」呢?2 「富不過三代」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三代的時間歷程,差不多就是一百年。為什麼會出現「富不過三代」這樣的普遍現象呢?一般情況下,如果在過度安逸的生活環境裡,人就容易長期處在不思進取的狀態裡。
  • 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易經》中有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易經》其實與「三」很有緣,畢竟它的八卦就是由三根爻組成的,從下往上分別為初爻、二爻、三爻,三爻代表天位,再想往上就沒了。 同時在《易經》中,一直有著「三爻多兇」的說法,所以這就是「豪不過三」的原因,這是字面意思上對「不過三」的解釋。從時代角度來看,即使勢力再強大的家族,也難逃「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厄運,能當上「三朝元老」的人可謂人精。
  • 富不過三代的家庭,有三個明顯壞特徵
    而就現實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赫赫有名的大富大貴家庭,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書寫的那四大家族,個個都曾大富大貴威勢赫赫,而到衰敗下去時猶如「大廈瞬間傾塌忽喇喇」。且不說遠的,在現代社會裡,有目共睹的大家族瞬間沒落的現象時有發生。正如著名教育學黃培炎研究了幾千年中國歷史後得出的朝代的興亡現象:「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洛克菲勒家族「富過三代」的秘訣已揭曉,為何在中國難以實現?
    一百多年後,洛克菲勒家族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活躍在教育、金融、醫療和藝術等諸多領域。財富綿延至今,洛克菲勒家族早已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洛克菲勒家族超過170個家庭成員,掌管的財富總額超過110億美元。相較於富豪們的傳奇一生,他們對於品格和信仰的傳承更讓人值得尊敬,而洛克菲勒家族「富過三代」的秘訣,也盡在其中。
  • 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富至七代的秘訣
    洛克菲勒家庭從第一代至2020年,已經富至七代。而這個家族仍屹立在美國億萬富翁之列,他們是如何打敗「 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我們從《洛克菲勒家族》這本書中可以找到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曼徹斯特,他是美國著名通俗歷史作家、著名記者,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1種文字和盲文。《洛克菲勒家族》一書,主要述說了洛克菲勒家族前三代的歷史,闡述了三代不衰的原因。
  • 富豪股東蔡氏家族財富版圖浮現 力破「富不過三代」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對蔡氏家族而言,顯然不是這樣。蔡氏的發跡,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作為今年首家過會的銀行,廈門銀行(601187.SH)的上市進程備受關注。9月8日,在過會近兩個月後,廈門銀行啟動招股程序,宣布將於9月16日進行申購。這意味著,年內首家A股上市銀行即將正式落地。
  • 希爾頓酒店繼承人去世,8個子女15個孫子,23億遺產全捐了!
    巴倫和妻子有8個孩子,15個孫子孫女,第四代還有4個曾孫女,可以說家族十分龐大了,對於自己的後代,巴倫一直也是管理很嚴格,國外也有富不過三代的擔憂,按照正常的理念,8個孩子分了23億,到手的也不多了,如果孫子輩再亂花,就很難實現代代相傳的財富,所以很多人成立了信託。
  • 他定下的這三條家規裡,藏著家族富過六代的原因
    「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千百年來,這句古諺如魔咒一般被一次次印證,然而,晉商喬致庸的家族卻打破這一古諺:富了整整六代。 今天,喬致庸家族進入第九代後,其家族的生意早已經終結,此時其家族雖不及喬家大院裡時顯赫,卻也依舊紅火。
  • 36歲希爾頓大小姐戴20克拉鑽戒訂婚,她和家族成員畫風有多豪邁…
    家裡特地為Paris Hilton辦了慶祝派對,將「Yas,I Do」 裝飾在牆壁上,粉嫩粉嫩的style~說到這裡,如果範友們對帕麗斯·希爾頓,還是只聞其人不知其事的話,那麼範主今天有必要給你科普一下她和她龐大而神奇的希爾頓家族...
  • 如何破解「富不過三代」?《易經》中早有答案,只需記住1句話
    為此後人不無感慨地概括為"富不過三代"!有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的說法。這個是為什麼呢?家族千年興旺與"富不過三代",差距就在家風。《易經》中千古經典名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道出了其中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