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日、意、伊記者記述,疫情下4國民眾真實生活狀態

2021-01-08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特約特派記者 林龍優 郭偉民 葉琦 逸朗】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得中國人不得不進入一種特殊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儘管中國的應對舉措目前來看已取得不小成效,但想完全回到正軌仍有待時日。與中國的情況相比,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則呈現令人不安的趨勢,特別是在日本、韓國、義大利和伊朗等國,有的已被迫將疫情預警升到最高級別,有的則借鑑中國經驗採取了封城抗疫措施。受疫情衝擊,這些國家的民眾也迎來一段特別的經歷,《環球時報》駐當地記者對此感觸頗多。

韓國——友人喃喃道:「太恐怖了」

「周末過得怎樣?」周一上班時,《環球時報》記者在電梯上碰到一位韓國朋友。「太恐怖了!」對方喃喃道。她指的是新冠肺炎。上周韓國突然「告急」,到24日下午,確診病例狂增至833例,累計死亡8人。

疫情蔓延讓韓國上下人心惶惶。記者的這位朋友家住首爾光化門附近。在光化門廣場,每周末都有集會活動,她對此已經習慣,只是沒想到在上周末仍有上千人浩浩蕩蕩地趕到廣場,嚇得她不敢出門。不得不出門後,她看到很多戴著口罩的老人舉著旗子,坐在馬路上。警方雖然播放了禁止集會的廣播,但沒有其他動作。此前,首爾市長曾特意趕到光化門讓集會者回家,但沒人配合。

僅僅一周前,韓國還是比較「平靜」的,很多人覺得疫情離自己足夠遠。夜晚的首爾街頭,燈火通明,三五成群的韓國人有說有笑地去喝酒。其實地鐵裡已經有通知提醒市民戴口罩,地鐵口準備了消毒洗手液,便利店和超市裡的口罩與洗手液供應也充足。記者認識的住在首爾周邊的朋友說,那邊幾乎沒人戴口罩。

「安靜」在一夜之間被打破。在「新天地教會」發生超級傳播事件後,從2月19日到22日,韓國確診病例總數從51人增至433人,增加了7倍多,其中一大半與「新天地教會」有關。為避免聚集,目前韓國很多教會已經改為網絡禮拜。一名首爾基督徒對記者說,他已經停止去教堂做禮拜了。

從20日起,以「新天地教會」為原點,韓國的疫情以大邱、慶北為中心擴散,但政府沒有宣布封城,只是建議民眾少出門。23日,韓國總統將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韓國各級學校的開學日期也從3月2日推遲至3月9日。一位韓國媽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過去SARS、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期間都沒有採取過這樣的措施。

在疫情嚴重的大邱區的一些藥店,人們如同進入「戰時狀態」——早上一開門,口罩、消毒液、體溫計就被搶購一空。在首爾,網上買口罩的訂單經常被取消,去實體店則面臨限購。記者的一位朋友好不容易買到一箱口罩,送來後發現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只能狠心退貨。

過去一周,韓國最大搜尋引擎「Naver」的實時新聞搜索排行榜繞不開疫情。由於疫情蔓延迅速,一些國家也開始對韓國人實施入境限制。韓國國內,不少公司要求員工必須戴口罩上班,企業門口擺上了消毒液。非上班時間,大部分人開始選擇宅在家。平時人流量巨大的百貨商店、電影院遽然變得冷清。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24日的統計數據,上周末的觀影人數比前一周少了一半。

韓國人現在對咳嗽者很敏感。記者在地鐵裡看到,一個韓國大媽咳嗽,旁邊的乘客馬上離開去了另一節車廂。有常住韓國的外國人在臉書上吐槽說,她咳嗽已經大半年了,以前還好,現在一咳嗽,周圍的韓國人會馬上散開。

日本——不可思議的「淡定」在繼續

「三連休,春天的氣息,公園裡佛系的人們,一往如舊,我們還是儘量繞著人走。」一位在日本一所高校擔任教授的華僑朋友24日在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並配了幾張公園裡人頭攢動、不少人仍未戴口罩的照片。

截至24日傍晚,日本共確診新冠肺炎850例。23日是德仁天皇即位後的首個生日,24日調休,東京天氣晴朗,民眾紛紛走出家門,到公園踏青。

日本政府看起來似乎非常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到23日,首相安倍晉三已經主持召開12次對策本部會議。但不管在東京的地鐵裡,還是超市,還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其中包括工作人員。一名在日本開中餐館十幾年的華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最近來店裡吃飯的中國人很少,但日本人似乎沒怎麼少。」因提前約好,上周記者在東京一家咖啡廳採訪日本人,看到咖啡廳內如往日一樣熱鬧。除了記者,幾乎沒什麼人戴口罩。

對於日本人的淡定,在日中國人有些不能理解。一位在日本拿到醫學博士的華僑朋友解釋說,所謂淡定也許是真的淡定,也許是不得已淡定。今年是日本期盼已久的東京奧運年,所有行政措施都要顧及對奧運會的影響,如果不淡定就會引起連鎖的負面影響,但淡定也有風險,那就是不能成為「武漢第二」。朋友說,在日本,不可能說封城就封,說在哪裡建醫院就立刻建,政府想徵用賓館用作隔離宿舍都難以徵到,更不用說其他了。

記者注意到,在網上,有關疫情的任何一條報導下面都有多段批評日本政府應對遲緩的留言。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網上出現很多輾轉多家醫院卻得不到檢測和救治的案例。「我是大阪一家醫院的員工。這是一家有一定規模的醫院,已經入住數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然而如果醫院確診新冠肺炎,醫院將關門,將有數億日元的損失……在這種邏輯下,採取了不檢測的方針。」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目前,日本將防疫重點放在重症化風險較高的人身上。厚生勞動省呼籲民眾在懷疑自己被感染時,避免馬上去醫療機構,而要致電全國536個「歸國者及接觸者諮詢中心」。應向專業諮詢中心電話諮詢的大致標準是:感冒症狀和37.5攝氏度以上發熱持續至少4天,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上述症狀持續2天左右。如果諮詢中心認為有感染嫌疑,將介紹日本各地的726個歸國者及接觸者門診。數字說明問題:截至2月20日,除「鑽石公主」號郵輪和從武漢乘包機返回者外,日本核酸檢測僅進行了693例。

在應對「鑽石公主」號郵輪問題上,日本有數個「失誤」:與他國乘客乘包機回國後再隔離兩周的普遍做法不同,「鑽石公主」號上的日本籍乘客直接乘坐公共運輸回家;23名乘客在2月5日起的醫學觀察期內未實施新冠病毒檢測;擔心出現很多確診患者,厚生勞動省最開始不打算對在「鑽石公主」號上工作過的41人進行核酸檢查,而讓他們直接返回職場,迫於輿論壓力才對他們進行了檢查。

「真心期待日本政府早日修正目前嚴控受檢人數的奇葩政策。雖然日本民族的自制力和忍耐力令人敬佩,但要讓多數發燒、咳嗽的新冠肺炎症狀患者一直在家堅持到自愈或病危再去就診,政策制定者的思維已脫離常識。」一位資深駐日媒體人呼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才是正道。」

義大利——一夜間,從「裸奔」到恐慌

幾乎是一夜之間,義大利便「淪陷」了。2月21日之前,這裡僅有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到23日,確診病例已達152例,死亡3人,近5萬人被隔離,十餘城市封城。24日,確診病例又猛增70多例。須知,早在1月31日,義大利總理孔特就宣布舉國進入為期六個月的「緊急狀態」,停飛中國航班、取消中國公民籤證。

義大利封城,明言是借鑑中國的經驗。在這些城市,如今街道上空無一人。同時,意甲多場賽事延期,正在進行中的威尼斯狂歡節被緊急叫停。這個周末對於義大利北部來說太不尋常,希望一切為時未太晚。

作為遠在歐洲、擁有健全醫療體系的發達國家,義大利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來,義大利幾乎處於「裸奔」狀態,民眾對於早期出現的幾個確診病例不以為意,聚會、社交、四處奔走,酒吧、餐館人滿為患。極端者在部分媒體「煽動」下,除了「躲著中國人」,並沒有科學地「躲著病毒」。近兩日確診的義大利民眾之前多在遊山玩水,走街串巷,毫無顧慮。

疫情在不斷蔓延中告急,給義大利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從北到南,民眾情緒也慢慢隨之陷入恐慌狀態。以民眾搶購口罩為例,《環球時報》記者所在地首都羅馬,雖非疫情重災區,但已是一罩難求。

10日前,義大利仍在外銷口罩至中國,如今則陷入供不應求的尷尬狀態。義大利《24小時太陽報》報導稱,義大利一家專門生產保護呼吸道的專業醫療口罩公司表示,公司10天內就把10年的口罩庫存用光,每天都接到數千萬隻口罩的訂單。而今在義大利北方很多藥店的窗口,都只能看到張貼的通告——「口罩售罄」。

隨著新聞中的確診數字不斷攀升,各種醫療及生活必需物資變得緊俏。一位米蘭的媒體朋友告訴記者,當地多家超市裡可用於消毒殺菌的酒精和消毒液已被哄搶一空,一些地區連蔬菜、肉類、蛋、奶等也遭哄搶。很難想像,這樣的情景會在這個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上演。

但走在羅馬街頭,依然幾乎看不到戴口罩的民眾。在疫情暴發的當下,當地社會「戴口罩」的意識仍然薄弱,戴上口罩反被「視作異類」,甚至被攻擊。米蘭一家華文視頻媒體近日街採義大利人,多數人都表示「無所謂」「不害怕」「口罩還是不要戴」,令人不勝唏噓。須知,米蘭所在的倫巴第大區乃此次疫情重災區!

人心惶惶,謠言四起。中意兩國民眾在嚴峻疫情之下因信息不對稱產生不少誤會和摩擦,但疫情是共同的考驗,希望中意人民一起攜手抗疫,共渡此次難關。

伊朗——令人吃驚的高致死率

一周前,《環球時報》記者還跟國內的朋友開玩笑說:「伊朗很安全,沒有新冠病毒,我想出去撒歡不受限制,歡迎來伊朗玩。」話音剛落,2月19日,伊朗宗教城市庫姆出現2例新冠肺炎患者,記者在德黑蘭的平靜生活也被打破。

當時消息剛出就很有爆炸性,兩個病例當天確診後不久即宣告死亡,未經歷「輕症—重症—危重症」的治療過程。接著,從21日起,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每天都有增加,到24日,共有61例感染、12人死亡。看得出,確診病例增加雖不是指數級別,但死亡率極高。

在2月19日前,已有媒體陸續報導德黑蘭一50多歲女性去世時為新冠病毒陽性,但伊朗衛生部否認了該消息。當時記者就擔憂:伊朗要麼不出事,一出事肯定是大事。因為伊朗遭制裁多年,很多醫療設備和物資進不來,一旦伊朗出現這個疫情,救治率可能會讓人失望。

基於這點考慮,記者和朋友在20日開始做準備,當天上午去市北區的帕拉丁超市買了20隻N95口罩和100隻一次性醫用口罩。記者看到,那時尚無搶購口罩和消毒物資的現象,但也有一些伊朗人未雨綢繆,開始囤貨,比如一個家庭主婦直接把藥店裡所有的消毒液買走——當時貨架上放著二三十瓶。

很快,搶購潮出現了。20日下午,德黑蘭各大藥店排起長隊,有些藥店很快打出「沒有口罩可售」的牌子。這種情況在疫情暴發地庫姆更明顯。一位家在庫姆的伊朗朋友發給記者一條新聞,說20日當天庫姆的N95口罩單只價格已經飆升至100萬伊朗裡亞爾(相當於50多元人民幣)的水平,而記者在德黑蘭買的N95口罩一隻約為7元人民幣。

疫情緊接著從庫姆省蔓延到周邊的德黑蘭省、中央省和北邊的吉蘭省,在這些省新發現的確診病例都有庫姆的旅行經歷。21日是伊朗的議會改選投票日,為體驗當地選舉氛圍,記者當天打車去了德黑蘭北邊的一座清真寺。上車時司機見記者戴著口罩,覺得很好玩,要跟記者一起合影,並說:「新冠病毒比流感還弱,你們中國人咋就這麼害怕,會不會感染這個病毒就看運氣啦,運氣不好戴了口罩照樣被病毒看上!」到了清真寺,記者發現前來投票的伊朗人戴口罩的並不多,倒是外媒記者全部戴上了口罩。

過去三天,伊朗疫情繼續發酵和惡化,記者基本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但記者有一點擔心,現在當地人看到中國人就有點害怕,總感覺會給他們帶去病毒。欣慰的是,23日記者去樓下果蔬店買菜,店裡的伊朗小夥像往常一樣熱情。記者問:「現在德黑蘭的中國人都不敢外出,怕被當病毒看待,你看見我為何還摘下口罩?」小夥開玩笑說:「病毒在伊朗和中國這麼嚴重,我覺得肯定是美國人搞的鬼,你同意嗎?」

相關焦點

  • 環球時報2020年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020年,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年度評選的十大新聞帶你回顧。《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回想起今年2月中下旬去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瑞士日內瓦出差時,當地人還「建議有病才戴口罩」,但很快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就因疫情發生改變。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北京時間12月30日,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7萬例。
  •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環球時報選出2020全球十大新聞
    《環球時報》記者範凌志回想起今年2月中下旬去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瑞士日內瓦出差時,當地人還「建議有病才戴口罩」,但很快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就因疫情發生改變。3月11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北京時間12月30日,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77萬例。
  • 韓國第三撥疫情愈演愈烈 駐韓美軍卻在火上澆油……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8日零時,由於疫情形勢嚴峻,韓國正式在全國範圍內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同日,韓媒曝光駐韓美軍在4日違反防疫規定,在基地內舉辦舞會並不戴口罩,引發韓國民眾擔憂。這並不是駐韓美軍的第一次「頂風作案」,防疫禁令下在海灘聚眾狂歡、在街頭打鬥擾民、在派對貼身熱舞......駐韓美軍犯規儼然「輕車熟路」。
  • 韓駐日總領事涉嫌性騷擾女下屬被召回
    據韓國《國民日報》29日報導,韓國駐日總領事A某因涉嫌利用職權對女下屬進行性騷擾而接受警方調查。韓國民眾抵制日貨(資料圖)報導稱,韓國外交部人士證實,韓國國民權益委員會收到對50多歲總領事A某的舉報,已通報相關調查機構,暫未向外交部公開細節。目前,A某已返回韓國接受警方調查。
  • 疫情下的「戰時狀態」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近期疫情的局部反覆,從2020年12月20日到2021年1月5日,在半個月的時間內,遼寧、黑龍江、北京、河北等四省市多個地區分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相信很多朋友都能理解,這個「戰時狀態」是疫情下的一種管控狀態,和法律規定所說的和戰爭相關的「戰時狀態」是兩個概念,戰爭的「戰時狀態」是指當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
  • 駐韓美軍海灘狂歡 亂射爆竹煙花擾民
    韓國警方6日說,多名駐韓美軍官兵4日晚在釜山海灘狂歡時肆意燃放爆竹煙花,甚至用爆竹亂射行人,嚴重擾民。此外,這些人在新冠疫情期間不戴口罩,引發附近居民擔憂。韓聯社報導,韓國警方試圖驅散這群美軍官兵,其間短暫拘押一名美軍士兵。
  • 駐韓美軍國慶亂射爆竹煙花 韓國人抱怨國不像國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7日報導,本月4日美國國慶日當天,身處異國他鄉的駐韓美國大兵,在韓國釜山的海雲臺海灘恣意狂歡,並亂射爆竹煙花,嚴重幹擾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韓國人抱怨,這哪像是自己的國家,感覺像是外國。
  • 駐韓美軍聚集辦舞會不戴口罩 韓國民眾憤怒抗議 相關酒吧已關→
    駐韓美軍自今年7月開始換防以來,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直不斷。據駐韓美軍12月10日發布的公告,在11月26日至12月8日期間抵達韓國的駐韓美軍及相關人員當中,有10人感染新冠病毒;至此,駐韓美軍相關人員累計確診人數增至418例。
  • 《環球時報》2021年會舉辦 聚焦「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與會嘉賓將共同梳理即將過去的2020年,並對2021年的國內外局勢進行預測和展望。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 駐日美軍又闖下大禍,露天燒烤引發23萬升毒液洩露!民眾:滾出去
    美國為了建立和維護自己在全球各國的霸權,向多國派遣了大量兵力。日本作為美國的小弟,欣然接受美國在日本國內建設軍事基地以及駐紮大量美軍。據官方資料顯示,美軍共在日本境內建立了88處美軍基地,向該國部署的駐日美軍超過了63000人。要知道日本自衛隊都僅有22萬人,而美軍竟佔了三成。
  • 《環球時報》專訪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日本的未來取決於對華...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編者的話:今年初,在中國抗疫的關鍵時刻,日本援華物資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詞句一度帶給很多人感動與撫慰。但僅八九個月後,一項中日聯合調查顯示,兩國民眾對彼此國家的好感度有著冰火兩重天般的落差。2020年對全球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中日關係也經歷了明顯溫差。
  • 【韓國國情】韓國人怒批《朝鮮日報》「親日賣國」,民眾請願要求停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 環球時報:疫情下的美國正成為現代版人間地獄
    來源:環球時報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運送一名患者。美國在12月的前5天裡就新增了100多萬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每天的死亡人數都是2000多人,12月3日單日死亡甚至達到2879人。醫院的病床在接近用盡,一些地方的火葬場和墓地都已不夠用,這個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已經成為新冠病毒在地球上最為恐怖的奪命場。什麼叫人間地獄?今天的美國就是現代版人間地獄的準確寫照。
  • 駐韓美軍大鬧釜山 不戴口罩、捉弄女警、亂射爆竹煙花
    韓國釜山市海雲臺區政府和海雲臺警察署6日披露,一群外國人4日晚在海雲臺海水浴場一帶違規燃放幾十支爆竹煙花,持續大約2小時,其中部分人員還將爆竹朝向行人噴射。調查顯示,燃放爆竹人員是來自烏山、大邱等地的駐韓美軍官兵,他們當時是在慶祝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面對韓國警方勸阻,美軍士兵拒絕配合,繼續亂放煙花爆竹,一名女警試圖勸阻,反遭捉弄。據韓聯社報導,一名20多歲的美軍士兵朝民眾「射擊」爆竹後逃離現場,後來被韓國警方短暫拘押,僅受到通報處理就回了家。
  • 韓國疫情嚴重,近3萬駐韓美軍會救助韓國百姓嗎?
    那麼問題來了:韓國疫情嚴重,而韓國駐有僅3萬名駐韓美軍,駐韓美軍會救助韓國百姓嗎?答案是不可能。美國在很多國家駐有軍隊,美其名曰保護這些國家。但是,你見過美國真正保護過它駐軍的哪些國家?這些美軍不欺負、騷擾駐軍國家的百姓,已經要謝天謝地謝人了,還要求這些美軍保護駐地國家百姓的安全,簡直是一種奢望。
  • 馬賽男律師接受《環球時報》採訪解析疫情下國內上漲的離婚率
    居家防疫的日子裡,沒有了工作、社交等在生活中的時間佔比,每一天的時間基本都是夫妻在一起度過,本應讓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但是客觀數據顯示,國內離婚率同比往年卻有所上升。就此,家理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馬賽男在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採訪時,從北京離婚律師角度給出了專業解析。
  • 環球時報:未來10天,中方回擊挑釁決不會手軟
    蓬佩奧進入極其瘋狂的狀態,大有將反華牌出盡,搞出過去完全不可思議的極限破壞之勢。他們就像一支潰敗撤退的軍隊,要炸毀每一所建築,然後再埋下地雷,阻止未來可能的重建。中國必須堅決打擊這幫破壞者,在他們的破壞進入我們的「火力範圍」之內時予以迎頭痛擊。我們決不能姑息他們胡作非為。
  • 走進日本疫情下的「深夜食堂」
    原標題:多國「小店經濟」花樣找出路 走進日本疫情下的「深夜食堂」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為緩解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日本東京都決定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餐飲店的轉型提供初期費用補助,一家餐飲店最多可拿到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
  • 韓媒爆料駐韓美軍化武實驗室,研究項目細思極恐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多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斷增長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時時刻刻都在給人類敲響警鐘。就在疫情持續的同時,韓國媒體近日爆料的一則新聞,再度令人毛骨悚然。據環球網6月7日報導,韓國《統一新聞》發表專欄文章稱,駐韓美軍在韓國設立了4所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炭疽桿菌生化武器實驗室,而炭疽桿菌被美國疾控中心列為「一級危險的生物武器」。據悉,這4所生化武器實驗室設在首爾龍山、釜山、群山和平澤四個美軍基地。從2009年至2014年,4所實驗室共進行了15次炭疽桿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