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所有的出行被迫停止,同時我們也擁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居家防疫的日子裡,沒有了工作、社交等在生活中的時間佔比,每一天的時間基本都是夫妻在一起度過,本應讓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但是客觀數據顯示,國內離婚率同比往年卻有所上升。就此,家理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馬賽男在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採訪時,從北京離婚律師角度給出了專業解析。
從2020年2月到4月初,馬律師個人及家理律所接受委託代理訴訟的離婚案件數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這是馬律師在對話環球時報記者時展示出的客觀數據。馬律師表示,對於同比上漲的離婚率並不驚訝,早在疫情蔓延期間,作為一名專業且經驗豐富的婚姻家事律師,對此早有預測。
「人與人的接觸時間與親密程度不成比例,距離有時會產生美,鑑於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人們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一個僱員,一個兒子,和一個丈夫。但是隔離期間給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呆在一起,這種變化會讓很多人感到不舒服。」馬律師說。
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快,各年齡段人的心理壓力普遍較大,已婚人士更甚,還有更大的生活負擔。疫情的襲來,讓大家外界生活全部關閉,身處居家,本身在於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人的情緒本身就會煩躁,同時生活壓力等諸多負面情緒沒有合適的渠道去發洩,積壓之後如同一個「火藥桶」易燃易爆炸。再加上疫情期間近距離長時間的相處,行為缺點、觀念分歧會被發現和放大。馬律師表示,主要的離婚原因,基本停留在性格不合、價值觀不相符、子女教育觀念不同和生活習慣這些層面上,而疫情因素可以說加快了這一切的發酵。
在實際工作中,離婚律師馬律師的解析也得以驗證。在復工之前,家理接到關於離婚糾紛的線上諮詢每日遞增,考慮居家防疫因素,家理一方面推出線上直播的免費答疑活動,一方面增加了視頻諮詢/在線諮詢的方式,復工之後,面對當事人的急迫需求和激增的離婚案件委託數量,家理開啟「雲辦公」模式,在線委託+網上立案+線上開庭的組合服務,防疫辦案兩不誤,疫情期間用最高效方式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
在採訪的最後,馬律師建議,夫妻二人要學會分享或發展一些共同的愛好,要學會溝通,同時注意溝通的技巧,要保持好彼此的個人空間,親密關係不等同於完全沒有距離,其實距離也意味著對於對方的理解與尊重,夫妻二人在一起要學會理解和尊重。而當婚姻真的無法繼續時,要勇追求自己的幸福,面臨相關問題時要尋求專業的法律幫助,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讓經驗豐富的專業律師幫助你解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