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甘迺迪被暗殺後的美蘇諜戰

2020-12-20 國防時報排頭兵

1964年2月10日,西方報紙突然報導稱,作為蘇聯代表團專家出席日內瓦18國裁軍委員會會議的蘇聯克格勃工作人員諾欽科已向美國請求政治避難。這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蘇聯的對外偵察間諜活動受到極大的打擊。然而,俄羅斯對外偵察局的索科洛夫上校認為,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綁架了克格勃的軍官。後來的事實間接表明,這種看法是有根據的。

牽涉美國總統暗殺案

諾欽科於1927年10月30日生於現在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結婚後,他有兩個孩子。年輕時,他受過高等教育,於1950年畢業於蘇聯外交部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從1953年進入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機關工作,軍銜為大尉,從1962年7月開始擔任克格勃第二總局第7處(負責監視臨時進入蘇聯的外國人,主要是旅遊者)副處長。1964年1月19日作為克格勃軍官,肩負反偵察使命來到日內瓦,保證代表團的安全。除負責俄羅斯代表團的安全外,諾欽科來日內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任務,等待反間總局局長格裡巴諾夫的到來。當時,克格勃對一位法國女人極感興趣。按照她的話講,她可以接近某些組織並接觸到一些重要情報。諾欽科的任務是與她接頭,並將她徵募。諾欽科來到日內瓦後,找到了她並與她商定會面時間和地點。他們決定共進晚餐。會面是在法瑞賓館進行的。晚飯後,諾欽科突然消失了。克格勃駐瑞士機關向莫斯科通報稱,諾欽科於2月4日12時15分在會議結束後進城吃飯,但沒有返回。克格勃沒有獲得諾欽科叛逃的任何徵候,積極尋找也沒有結果。

特工劇照

這是在格裡巴諾夫到達日內瓦前兩天發生的。這位漂亮的女人實際上是位間諜,不只是為自己的國家工作,也為美國工作。從2月12日起,外國媒體開始大量報導稱,諾欽科向美國人轉交了重要秘密情報,包括美國情報機關從未掌握的核武器製造情報等。美國方面稱,1962年6月8日,諾欽科在第一次赴日內瓦時,便來到美國間諜機關,建議提供服務。從8~13日,他與美國許多人進行了會面,包括當時伯爾尼機關蘇聯方向領導人的使館二秘白格利,還有從中央情報局蘭格利總部專門飛來的精通俄語的基謝瓦利捷爾,中央情報局間諜波波夫,提供聯絡員的美國間諜潘科夫斯基。諾欽科提供了反間情報,包括駐日內瓦和世界其他城市的克格勃工作人員姓名。他拒絕去中央情報局駐莫斯科機關,但答應下次來日內瓦時提供更新的情報。於是,美國人與他談妥了聯繫方式,交給他了密碼。6月11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他被賦予的代號是「狐步」,而在縮寫清單中的序號為AE,表明他屬於蘇聯處的間諜,等級為REDTOP,意思是指精選招募的蘇聯公民,常駐或臨時出國者,首先是外交官、偵察人員、政治家、其他國家機構工作人員、記者等。但在蘭格利,諾欽科提供的情報被評估為假情報。對外反間局局長恩格爾頓對於在美國政府機關中的蘇聯克格勃間諜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對蘇聯處稱,諾欽科是克格勃派來的軍官,目的是與中央情報局內部還未被查出的「鼴鼠」進行聯絡的。美國達拉斯發生刺殺甘迺迪總統事件後,中央情報局查明,疑犯奧斯瓦爾德已經抵達蘇聯。於是,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他是否與克格勃進行了接觸?如果進行了接觸,那麼蘇聯間諜機關是否參與了美國總統被刺殺事件?能夠回答這一問題的只有「狐步」,他曾工作在與外國旅遊者打交道的部門。因此,美國人在日內瓦焦急地等待他的到來。

1964年1月,「狐步」從日內瓦用電報向紐約的約定地址發出信號,通知他已經來到瑞士。但後來已經退休的白格利於1977年表示,「狐步」來前的一周便向歐洲的地址發來電報,通報他將作為安全軍官來到日內瓦,希望會見「喬治」,這是白格利1962年的代號,當時是蘇聯處負責反間行動的副處長。於是,白格利立即飛赴日內瓦去會見「狐步」。1月23日,會面開始進行。但在第一次會面時,「狐步」突然宣布,他已經決定不返回蘇聯。白格利還未來得及詢問原因,「狐步」便通報了有關奧斯瓦爾德事件的情況。白格利回憶到:「消息稱,克格勃對奧斯瓦爾德不感興趣,不準備徵募和再次利用他,由來源(諾欽科)處獲得了跟蹤細節,這使華盛頓引起難以預測的反應,但可能都匯報給了總統。」

美國方面稱,「狐步」似乎對白格利表示,2月4日莫斯科已經傳來電報將他提前召回,他擔心因從事間諜活動而被逮捕,於是請求提供政治避難。他所提供的所有材料被中央情報局立即作為「克格勃掩護行動」進行研究。從蘭格利傳來了中央情報局副局長赫爾姆斯(他於1966~1973年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籤名答覆:「開始行動」。於是,諾欽科被用汽車送到了德國的法蘭克福,一周後在白格利和麥爾費的陪同下來到華盛頓。也有消息稱,他是乘美國駐伯爾尼空軍武官的飛機來到德國的,沒有受到瑞士邊防檢查站的檢查。

痛苦的折磨

美國中央情報局大廳

諾欽科於2月到達美國後,立即在中央情報局內受到了初步的詢問,4月4日還進行了「測謊器」的檢查,但「被懷疑不誠實」。於是,白格利和麥爾費認為,他是克格勃派來的。中央情報局決定對他進行拷問,將他關在中央情報局的專用水泥密室內。從1964年4月4日至1965年8月13日,諾欽科一直處於這種隔絕的監控狀態。從1965年8月14日到1967年10月27日,他被關在另一密室內。從1967年10月28日至1969年4月,他被關在華盛頓附近的一個密室內。之後,他才被釋放。赫爾姆斯後來表示,諾欽科事件「就像不祥的幽靈,懸掛在中央情報局的頭上。」在監禁期間,諾欽科受到了各種刑訊,包括死亡威脅,打亂生物鐘,催眠和使用毒品等。

白格利於1977年5月28日曾表示:諾欽科曾在單獨隔絕的沒有窗戶的密室裡度過了三年半時間,一天24小時都受到監視。每三天或每四天都站在調查者前面被「槍斃」一次。如果在一周後沒有結果,中央情報局使用各種方法折磨他,如為了讓他失去時間概念,將時針向前撥,或用強光照射,讓他以為是夜晚的街道,而實際上當時是白天。有時我感覺到,他都快發瘋了,並準備說出他在克格勃中的真實職務。他經常自言自語,也總是在承認著什麼,但從未超出過去所說的範圍。於是,中央情報局不得不進行再次詢問。在長時間的停頓後,諾欽科說道:您對我的話理解不正確。之後,他積蓄一下力量,一遍又一遍地講述自己的歷史。這種鬥爭一年一年地進行著。但他沒有崩潰。我寫了一份關於他的長達900頁的報告。

美國方面長期監禁諾欽科,也是擔心他逃到蘇聯使館後反而控靠美國人綁架了他。1967年,中央情報局局長赫爾姆斯清除了參與這一事件的以麥爾費為首的蘇聯處工作人員,將他們派到了國外工作。1968年,中央情報局各方達到了妥協。諾欽科被承認可接觸到克格勃資料的「不可靠的來源」。他也以一個假名字找到了一處住所,並且由安全機關工作人員且負責蘇聯叛逃者的索利進行監控。

赫魯雪夫極為憤怒

在莫斯科,諾欽科叛逃的消息引起巨大反響。他極了解美國方向的反間工作,還知道不少在美國工作的間諜姓名。在叛逃前數周,諾欽科還在處理奧斯瓦爾德案件。他於1963年11月22日在美國的達拉斯城向美國總統甘迺迪開槍。美國總統甘迺迪開槍蘇聯政府已經向美國通報了奧斯瓦爾德已抵達蘇聯的消息。他當時住在明斯克,但克格勃沒興趣管這個人。據2001年在莫斯科出版的《不平靜的心》回憶錄中,當時的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特內寫道:「叛逃甚至使赫魯雪夫都極為憤怒」,「我有許多猜測,腦子也很亂。但與赫魯雪夫去交流意見也沒有意思。因此,在我向國家領導人的通報中只有事實:諾欽科是如何進入克格勃機關的,在檢查他的身份時,克格勃人員都有哪些失誤等。」

克格勃的諾欽科事件調查委員會工作了很長時間。結果,反間總局(第二總局)局長格裡巴諾夫中將被解除職務,一些領導人被開除出蘇共隊伍並被趕出反間機關,還有一些人受到降職處理,更有數百名工作人員從國外被召回,長時間內不得再派出。1964年7月,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以諾欽科背叛祖國的罪名判處諾欽科最高懲罰,即槍斃。

現在,雖然美國關於這一事件的部分文件已經解密,但核心內容仍處於保密之中。也許,諾欽科是叛逃還是被綁架,將在很長時間內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美國總統甘迺迪為何遇刺?兇手被暗殺,背後蘊藏哪些不為人知的事
    美國總統被暗殺,這個玩笑要是在現代提出,可能會笑掉大牙,畢竟如今的美國情報機構和總統衛隊都非常強大,更是代表世界最高安保水平,所以,美國總統被刺殺事件,在現代社會幾乎很難成功,因為嚴密的安保條件下,許多暗殺者可能連接近總統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暗殺。
  • 甘迺迪和林肯都被暗殺,川普會步入他們的後塵嗎
    言歸正傳,林肯被稱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但1865年4月14號,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在首都華盛頓的一個劇院觀看歌劇時被人暗殺,經過搶救仍然回天乏術,4月15號凌晨林肯總統去世。林肯總統在包廂外圍有多名警衛保護,兇手是如何避開他們的監視,走到林肯房間裡,並且朝他連開8槍,而且8槍裡竟然有6槍射中林肯5槍命中要害的?
  • 甘迺迪總統被暗殺後,39歲的妻子為啥會改嫁給62歲的希臘富翁?
    一顆子彈擊中甘迺迪的背部,第二顆子彈射中康納利州長,第三顆子彈擊中甘迺迪的頭部,直接造成甘迺迪的死亡。大約在下午一點三十的時候,兇手奧斯瓦爾德被捕。在宣告甘迺迪死亡後,副總統林登.詹森在空軍一號上宣布接任美國總統,並成立沃倫委員會專門調查甘迺迪被刺一案。
  • 空難、暗殺、溺水: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被殺,12名家人為何也先後死亡?
    莫名失蹤的,被暗殺的,離奇自縊的,意外死亡的……都有。第一個非正常離世的,是甘迺迪總統的大哥,約瑟夫。1944年,約瑟夫死於空難。年僅29歲。4年後,甘迺迪的妹妹凱薩琳,同樣墜機身亡,年僅28歲。15年後,甘迺迪的次子派屈克,在出生第二天,突然夭折。
  • 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甘迺迪怎麼死的?甘迺迪遇刺之謎!
    約翰.甘迺迪是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然而正當他年華鼎盛 之時卻被人暗殺了。甘迺迪被刺距今已近50年了,但是這一事件卻清晰地留在許許多多美國人的記憶之中。美國民眾和政府對甘迺迪被刺案的調查歷經40多年而不輟,但是結果卻很令人失望,他的死亡之謎至今懸而未決。
  • 瑪麗蓮·夢露之死又添新說法:因洩露甘迺迪總統的機密被暗殺
    但是日前卻有外媒曝出瑪麗蓮·夢露可能是因為在日記中洩露了甘迺迪總統的機密而被暗殺身亡。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15日報導,由於瑪麗蓮·夢露在去世前與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之間存在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因此儘管她已經香消玉殞五十幾年了,但關於瑪麗蓮·夢露死因的各種陰謀論卻一直甚囂塵上。
  • 甘迺迪被暗殺後,其遺孀為什麼要嫁給希臘船王
    35任總統甘迺迪的妻子。不過,在甘迺迪總統遇刺5年後,傑奎琳卻突然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奧納西斯。美國媒體對這件事進行了大肆地宣傳,傑奎琳也被捲入了輿論的中心。在美國民眾心中,他們的女神,已經被希臘海盜拐跑,不再聖潔了。那麼,傑奎琳為何要選擇嫁給希臘船王呢?她是怎麼考慮的呢?
  • 《刺殺甘迺迪》——美國總統的死亡之謎
    豬灣事件後,甘迺迪對CIA進行了大改組,成立了總統特別小組以及恢復國外情報顧問委員會,用以監督CIA;把發動「準軍事活動」的權限移交給國防部;成立國防情報局,統一負責三軍情報活動。同時CIA駐各國情報站站長改由大使領導,並消減CIA的經費。
  • 甘迺迪總統和家族魔咒
    陌上美國
  • 美國總統甘迺迪被殺疑雲!封存至2038年的報告,是陰謀還是湊巧
    二戰後的美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按理來說,能當上這國總統的人,更是沒人敢去招惹的。但是在1963年,一位被譽為能讓美國人開始去夢想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卻死於一場神秘的刺殺中。
  • 「甘迺迪遇刺案」:幹掉所有目擊者就是完美的暗殺
    1960年,甘迺迪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參加總統大選,以微弱的優勢戰勝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成為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的新一代領航者。新官上任三把火,甘迺迪上位之後,對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方面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不乏於民有利的舉措,然而,正當這個年輕的總統打算進一步大展拳腳之時,一場奪命意外已經悄然醞釀。
  • 甘迺迪:史上最多情婦的總統,被槍殺57年,原來是「浪」死的
    甘迺迪家族是美國政壇影響力最大的家族之一,全家體制內、公務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總統約翰甘迺迪、還有多名成員是國會議員、州長、司法部長等重要職位。甘迺迪家族另外一個出名的地方就是家族的人總會意外死亡。第35屆總統甘迺迪被暗殺、為了紀念甘迺迪紐約機場改名為甘迺迪國際機場,機場代碼就是九分褲JFK。而他的哥哥約瑟夫甘迺迪空難死亡、弟弟羅伯特甘迺迪被暗殺、弟弟的兒子滑雪死亡,總之這一家人沒啥好日子過。
  • 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被殺,12名家人為何也先後死亡?
    她是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侄外孫女,也是前美國司法部部長羅伯特·甘迺迪的外孫女。西爾莎的突然死亡,為甘迺迪家族再次增添了幾分悲慘色彩。說起甘迺迪家族,必然要說到甘迺迪總統。甘迺迪總統,是美國人最愛戴的總統,他的遇刺,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 原來甘迺迪會被暗殺,可能是因為他想要告訴世界「外星人秘密」
    甘迺迪是美國第35任總統,在他當選總統不久後,卻遭到了意外暗殺。直到今天,這宗行刺事件仍是政治懸案,近日《美國郵報》指出,當時若甘迺迪未遭暗殺,他有可能會向世人揭露出外星人的秘密!UFO專家史考特 (Scott C Waring) 表示甘迺迪可能是因為當初送了一封信給CIA高層,要求他們給出所有關於UFO的秘密資訊,但CIA並不願意、最後決定暗殺甘迺迪。以下就是信的內容…
  • 甘迺迪家族魔咒重現——前總統甘迺迪的侄孫女離奇溺斃
    這種異常,被稱為甘迺迪家族的魔咒:從甘迺迪家族登上權力巔峰後,家族成員竟一個個死於非命。甘迺迪家族的故事就像是一部融合了傳奇與詛咒的悲劇。那麼,從歐洲移民到美國的甘迺迪家族,是如何通過短短幾代人的努力,成為美國政壇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的?圍繞在甘迺迪家族的魔咒究竟是怎麼回事?
  • 甘迺迪總統唯一的孫子,也太瑪麗蘇了吧!
    但出身在奧地利的施瓦辛格,居然有這麼多親戚都移居美國了嗎?(圖源:page6)仔細一看這個大家族拍攝照片的莊園,所有者居然是甘迺迪家族?!星爵、施瓦辛格、甘迺迪?這三者居然聯繫在了一起?(圖源:eunicekennedyshriver 最右)每一年的美國國慶,四散在各地的甘迺迪家族成員們,都會齊聚海恩尼斯港,一同慶祝節日。新婚不久,剛成為甘迺迪家族一份子的星爵,自然也跟著老婆一起慶祝。
  • 甘迺迪家族悲劇,哥哥被暗殺5年後他也遇刺身亡,留下11個孩子
    其實,歷屆美國總統的競選過程都十分激烈,全美挨個州跑去拉票,競選人之間互挖黑料曝光,連底褲都給你翻出來曬在公眾面前。 而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前段時間我寫過,46歲的約翰·甘迺迪在任期間被暗殺,也正是在與第一夫人傑奎琳到德克薩斯州為連任拉選票的時候。
  • 瑪麗蓮夢露和甘迺迪總統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她經常偷偷的跑進白宮和甘迺迪總統私會,更喜歡沒事打電話給甘迺迪調情,然而紙保不住火,甘迺迪與夢露曖昧的氣息終究還是被人發現了,因此在這段感情的後半段,甘迺迪始終是最為苦惱的哪個,他厭倦了夢露,但又無法控制自己對她的感情,這段感情讓二者非常受傷。
  • 刺殺甘迺迪的現場,除了兇手還有一位戴頭巾的女士,她是誰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前往德克薩斯州參加競選活動,當車隊進入迪利廣場,經過州書庫大樓時,突然遭到刺客槍擊,最終不治身亡。而那名叫奧斯瓦爾德的兇手,也在被捕押解途中,被一個叫傑克·魯比的飯店老闆開槍打死。按照美國事後給出的調查結果,奧斯瓦爾德患有精神障礙,是個極端主義者,正是他事先躲進教科書書庫,向甘迺迪連開三槍,造成總統身亡。
  • 《刺殺甘迺迪》暗示中情局參與陰謀,但其特工愛搞暗殺是真的
    「《刺殺甘迺迪》也反映出對於中情局暗殺的恐懼,影片暗示中情局在對甘迺迪總統的刺殺行動中發揮了作用,因為它認為他(甘迺迪)的政府已經變得過於左傾。例如,公眾最為關心的中情局最常見的形象之一便是暗殺人,即便它的公共事務官員經常表示中情局不參與『潮溼』工作(『wet』Work )…….然而,中情局企圖暗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銳智號》老薑根據該書及其他文獻提供的資料,向讀者複述一下美國的來龍去脈及與影視圈的糾葛:在詹姆斯.索羅維基所著的《群體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提到:「194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