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前往德克薩斯州參加競選活動,當車隊進入迪利廣場,經過州書庫大樓時,突然遭到刺客槍擊,最終不治身亡。而那名叫奧斯瓦爾德的兇手,也在被捕押解途中,被一個叫傑克·魯比的飯店老闆開槍打死。
按照美國事後給出的調查結果,奧斯瓦爾德患有精神障礙,是個極端主義者,正是他事先躲進教科書書庫,向甘迺迪連開三槍,造成總統身亡。
但美國民眾顯然並不認可這個結論,從總統身上多達七處傷口,到兇手奧斯瓦爾德被槍殺,都為這起政治刺殺蒙上了神秘的陰影。
川普上臺之初,曾宣布將當年的調查報告公之於眾,但當年負責調查此事的美國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異口同聲發出抗議,至今仍有數千份文件仍處於保密之中。
這不禁讓人迷惑,美國中情局究竟想隱藏什麼,當年的甘迺迪遇刺事件背後的真相是什麼,誰才是幕後元兇呢?
一、三槍拍案稱奇。
甘迺迪遇刺後,一位名叫亞伯拉罕·扎普魯德的服裝裁縫,因為用攝像機記錄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名聲大噪,還為此發了大財。據說,這段錄像完整記錄了總統被刺殺的全部過程,當時CIA收走了他的錄像,可直到目前為止,這個最直觀的證據,卻只公布了26秒。
在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後來公布的調查報告中,將整個刺殺案件,定性為奧斯瓦爾德單獨作案,全部過程只有一名槍手。但報告中卻沒有解釋,除奧斯瓦爾德所開三槍外,甘迺迪身上其它四處傷口從何而來,整個槍擊案的所有彈道和子彈對比記錄也沒有公開。
沃倫報告發布15年後,另一份報告被公開。在新的照片中,現場一名戴頭巾的女士,行為非常詭異。她就站在車隊旁邊,手裡拿著什麼對著總統。當奧斯瓦爾德開槍後,人們驚慌失措之際,她卻紋絲未動。而當警察趕到時,她卻再也沒有出現。
從她臨危不亂的表現來看,這位頭巾女士絕對是受過專業的訓練,她一定是拍到了什麼,或是參與了刺殺。可直到今天,這位女士都沒有找到。
二、美國官方的反常。
根據美國法律,案子在德州發生,應該由德州警方偵辦,但新總統詹森卻命令轉交FBI調查;當地警方曾拒絕在屍檢完成前,遺體交給FBI,也被強制帶走;,奧斯瓦爾德落網後,在面對德州審訊專家弗尼茨時,情緒原本穩定言談正常,但FBI趕到後在言語上羞辱他,導致他不再配合調查。
在轉移奧斯瓦爾德時,警方安排的隱蔽方案,被FBI否決。他們還向媒體透露,將在周日白天押送奧斯瓦爾德到華盛頓監獄。結果導致奧斯瓦爾德在FBI簇擁下,走進車庫時遭到魯比射殺,而魯比也在不久後死於癌症。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總統死後數小時內,白宮官員們紛紛飛回首都,可副總統詹森卻急不可待,堅持在空軍一號上宣誓接任美國總統後,才讓飛機起飛。
三、蘇聯和以色列的背後。
蘇聯收到甘迺迪遇刺的消息後,克裡姆林宮如臨大敵,因為兇手奧斯瓦爾德曾長期待在蘇聯,並與一個俄羅斯女人結婚,當時克格勃對他很感興趣,只是由於這人缺乏教養還毫無長處,才放棄了吸收利用。
奧斯瓦爾德在無線電廠工作時,也常和別人吵架。在射擊俱樂部又永遠是最後一名,這是克格勃對他的評價。
1962年奧斯瓦爾德帶著他的俄羅斯妻子回到美國。1963年,他們曾想回蘇聯探親,但遭到了拒絕。因為蘇聯知道美國FBI正在調查他和蘇聯的關係,不想因他惹上麻煩。
所以蘇聯擔心美國懷疑甘迺迪之死和蘇聯有關,為此還準備了一份絕密報告。一旦美國指控蘇聯,就拋出報告。在報告中,蘇聯認為這是一場美國內部的政治謀殺,有人想除掉總統上位。
不過令蘇聯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在短暫的緊張和恐懼後,蘇美雙方很快淡化了這次事件影響,美方將調查控制在國內進行。
真正憎惡甘迺迪的,其實是以色列,古巴飛彈危機之後,美蘇都極力推動四國核壟斷,而以色列早在1963年,就擁有一座年產200磅武器級的大型核反應堆。所以甘迺迪施壓本古裡安,要求核查摩迪納基地,結果以色列從材料到控制室全部造假。
於是甘迺迪決定對以色列進行嚴格核查,並以撤銷援助相威脅。這對於群敵環伺的以色列來說,無疑不能接受,但以色列又不敢和美國鬧翻。
甘迺迪的妻子傑奎琳去世後,女兒卡洛琳向美國電視網公布了母親的錄像帶。據稱,傑奎琳將甘迺迪的死,歸咎於國內的猶太人和副總統林登·詹森。
可以推斷,正是因為以色列對甘迺迪的不滿,美國的猶太人才謀劃了此次刺殺行動。而小甘迺迪宣布競選總統後,卻同樣遭到暗殺。這說明有人擔心他上任後會重啟調查。從這一點上看,接替甘迺迪的總統詹森,以及負責調查刺殺案的中情局掌門胡佛,確實難辭其咎深入其中。
(參考資料:《是誰殺死了甘迺迪》《甘迺迪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