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北京氣溫驟降,當晚深夜11點,劉科的電話響個不停。他是高濟藥房立水橋北路分店的店長,這天正值他夜班。
在幾年前,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那時,藥店雖然24小時經營,但顧客很少,值班時還能休息。直到2017年,藥店接入了外賣,人們開始從網際網路買藥。
而買藥不同於點餐,有些顧客不放心,喜歡電話和店員「聊」一下。對此,店員也十分理解,因為那些深夜買藥的人,需要的不僅僅藥品,還有夜晚最缺乏的安全感。
經歷多年發展,網際網路買藥逐步成熟,大型連鎖藥店紛紛開通線上渠道。在採訪中,多個連鎖藥店員工表示,夜間增量中,來自線上外賣的訂單已經佔到夜間訂單的90%以上。
在大風降溫的冬夜,記者實地探訪了多家位於北京的連鎖藥店,還原寒冬深夜藥店背後的故事。
線上訂單24小時不斷
劉科入行已經十幾年。他深刻感知到,隨著網際網路近兩年的發展,藥店值夜班的人越來越忙了。
2017年7月,他的店裡接入了美團。在此之前,深夜買藥的人要到門口按響門鈴,呼叫休息的店員。尤其是在近半年,夜間買藥的訂單量不斷增加,即使是在半夜,外賣系統的提示音也會不停響起,有時一次就來好幾單。劉科看起來有些疲憊,他說,現在晚上基本不睡,沒時間休息。
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表示,夜間買藥的訂單量在最近半年呈現較快增長。美團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買藥訂單量在三季度增長230%,「夜間用藥的增長幅度要遠高於平均數」該負責人稱。目前,美團已與全國近10萬家傳統藥店合作,這成為藥店數位化轉型的第一步。
劉科的藥店位於天通苑小區內,這裡是北京著名的大型居民社區,內有兩個地鐵站,46個公交站,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天通苑所在的東小口轄區人口為37.9萬。
居民社區人口眾多,夜裡買藥的需求也必然存在,美團數據中,高濟藥房立水橋北路分店每晚訂單量近百單,超過大部分同品牌門店。劉科介紹說,藥店接到最多的訂單,是治療咳嗽和發燒的藥。
社會學家項飆認為,如今都市人生活變得原子化,有時只關心自己,有時則評論宏大命題,而對身邊的「附近」沒有興趣。他將其稱之為「消失的附近」,這一理論引發廣泛共鳴。
而對於劉科的藥店而言,附近卻沒有消失。在天通苑工作兩年,劉科通過網際網路「認識」了附近很多顧客,有人每天用外賣點減肥茶,有人常年買降壓藥,有人擔心孩子發燒,半夜買了一支體溫計。劉科說,社區有孩家庭較多,而孩子最容易發燒,他的店裡體溫計要比其他店準備多一些。
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藥店與周邊社區的關係更為緊密。
延展生意半徑的騎手
高濟藥房天通苑店只有40平米,除了幾排貨架,能站人的空間並不多。而每到晚上8點後,會陸續有外賣騎手進門休息,人數最多時幾乎把店擠滿。
劉科表示,有的騎手專跑晚間送藥,在接單之前會直接到藥店門口等候。高濟藥房晚班從8點半開始,有的騎手會一直守在門口,專門接夜晚的訂單。劉科和騎手熟了,便招呼他們進屋休息,還為他們準備了凳子。
騎手大多閒聊遊戲、視頻和最近的收入,劉科不忙時也會一起聊天。當外賣訂單提示音陸續響起,劉科打包好藥品,騎手一個個出發,店裡的人氣才冷下來。
劉科印象最深的騎手叫徐振龍,他幾乎每天都在藥店等單。徐振龍的頭髮剃得很短,相熟的騎手愛逗他,總是「光頭光頭」地叫。他總比別人提前一個多小時來店裡,獨自刷著手機頁面,仿佛新訂單會更快彈出來。
「徐振龍不挑單、有單就接」,劉科稱,而藥店周邊是老住宅,小區大多沒有電梯,徐振龍每天跑到腿疼,第二天依舊準時出現。
像徐振龍這樣的騎手,劉科還認識很多,他們之間十分熟悉。有時劉科忙不過來,騎手也不會催促,就在櫃檯前默默等候。
在他看來,騎手慢慢成為藥店生意的一部分。他們的一次次運送,將藥店原來的服務範圍從1公裡拓展至3-5公裡,連接更多顧客。
等待安全感的顧客
距離天通苑20公裡,朝陽醫院西門外,一個外賣騎手拎著黃紙袋從百康藥房走出,騎車匆匆離去。
這家藥店是典型院邊店,與朝陽醫院一巷之隔,與天通苑藥店相比,藥房客流更加穩定,藥品也更加全面。
石海明是百康藥房朝陽醫院西門分店的店長。據介紹,平均每晚會有幾十單,一般以感冒藥、退熱貼為主,有一段時間隱形眼鏡護理液、計生用品訂單也多了起來。
今年夏天,石海明在凌晨三點接到一個特殊訂單,一位顧客在美團外賣上下單買一把輪椅。石海明回憶說,當時輪椅剛到貨沒多久,因為店裡沒有打氣筒,沒來得及給輪胎打氣。
沒過一會,她接到顧客的電話,才知道他們第二天要帶老人去醫院看病,輪椅沒氣無法出門。後半夜,石海明一直在幫顧客想辦法。次日清晨,前來交班的同事去超市借來打氣筒,直奔顧客家裡給輪椅充氣。
一位店員告訴記者,「和飯店、商場不同,藥店的顧客大部分身陷困境,是來尋求幫助的」。比如,下單止咳藥的人咳嗽不止,無法入睡;購買感冒藥的人大多不願去醫院看病,打算在家硬撐;定期買降壓藥的年輕人,往往家中有老人照顧,而他們卻沒時間去醫院掛號開藥。對他們而言,24小時線上藥店不僅是深夜救急的求助渠道,也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上線了外賣服務以後,劉科的藥店還建起了顧客群。群裡有一二百個人,時常有人向劉科留言諮詢,諮詢完才在美團上下單。「其實美團買藥上也能諮詢藥師,不過和顧客熟了,他們還是更信任我一些。」劉科語氣中略帶得意,嘴角止不住地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