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有聲音嗎?

2021-01-09 火星科普

在太空中聽到聲音可能嗎?不可能。然而,關於太空中有聲音的錯誤想法仍然存在,這主要是由於科幻電影和電視節目中使用音效造成的。有多少次你「聽到」 進取號星艦或千年隼號在太空中呼嘯而過?這是我們關於太空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人們常常會驚訝地發現,它並不是這樣的。物理定律表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通常製作人不把它們當回事。

物理聲學

了解物理聲學是很有幫助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在空氣中傳播。例如,當我們說話的時候,聲帶的振動會壓縮周圍的空氣。被壓縮的空氣使周圍的空氣流動,並攜帶聲波。最終,這些壓縮的空氣到達了聽眾的耳朵,大腦將這種活動解釋為聲音。如果這種壓縮是高頻的且快速移動,那耳朵接收到的信號會被大腦解釋為一聲哨響或一聲尖叫。如果它們的頻率較低,移動速度較慢,大腦就會將其解釋為鼓聲、隆隆聲或低沉的聲音。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點要注意:沒有任何可以壓縮的東西,聲波就不能被傳播。太空的真空中沒有「介質」來傳遞聲波。有可能聲波可以穿過並壓縮氣體雲和塵埃雲,但我們無法聽到這種聲音。這種聲音會太低或太高,我們的耳朵無法感知。當然,如果你在太空中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來應對真空,那麼是否聽到聲波根本不是該擔心的問題。

那光呢?

光波是不同的。它們不需要通過介質來傳播。(儘管介質的存在確實會影響光波。特別是,當它們與介質相交時,它們的路徑會發生變化,它們也會變慢。)

所以光可以不受阻礙地穿過真空空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遙遠的天體,比如行星,恆星和星系。但是,我們聽不到它們可能發出的任何聲音。我們的耳朵只接收聲波,未受保護的耳朵也不會出現在太空中。

探測器沒有探測到來自行星的聲音嗎?

這是一個有點棘手的問題。早在90年代早期,美國宇航局(NASA)就發布了一組五卷的太空聲音。不幸的是,他們沒有具體地說明這些聲音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事實證明,這些錄音實際上並不是來自那些行星的聲音。接收到的是行星磁層中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即收集的是無線電波和其他電磁幹擾。然後,天文學家將這些測量數據轉換成聲音。它類似於收音機從無線電臺接收無線電波(長波長的光波),並將這些信號轉換成聲音。

關於阿波羅太空人在月球和月球周圍聽到的聲音

這個真的很奇怪。根據NASA的阿波羅登月任務記錄,幾名太空人在繞月飛行時報告聽到了「音樂」。 原來他們所聽到的是登月艙和指揮艙之間完全可預測的射頻幹擾。

這種聲音出現的最顯著的是當阿波羅15號太空人在月球背面的時候。然而,一旦軌道飛行器在月球正面上時,聲音就停止了。任何曾經玩過收音機、做過業餘收音機或其他帶有無線電頻率實驗的人都會立刻認出這些聲音。它們無任何異常,肯定沒有在真空中傳播。

為什麼電影裡宇宙飛船發出聲音?

我們知道真空中聽不到聲音,所以對電視和電影中音效的最好解釋是:如果製作人沒有讓火箭轟鳴,宇宙飛船嗖嗖移動,那麼電影配樂就會很單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太空中有聲音。電影裡添加聲音只是為了產生一點戲劇化的效果,只要你明白這在現實中是不會發生的就行了。

相關焦點

  • 人們在太空中能聽到聲音嗎?
    文章說明了人在太空中不能聽到聲音,並說明了聲音物理學和在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的原因,解釋了太空人在太空中聽到聲音的原因。「千年隼」號圖片出自樂高星球大戰當被問及「在太空中能否聽到聲音」的時候,我們所能做出的最簡單的回答只有「不能」。然而,我們不得不提一嘴科幻電影和電視節目們為此所付出的「努力」。
  • 你好太空!新東方學員聲音飛向宇宙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 兩千年前,屈原面對蒼茫宇宙,發出《天問》,表達了人類對太空最初的好奇與追索。而兩千年後的今日,人類又一次向宇宙真實「發聲」。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衛星上承載著百名新東方學員的聲音,向宇宙發出最誠摯的問候。
  • 不是說宇宙是安靜的麼,NASA哪弄來的這麼多太空的聲音?
    不過人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些來自太空的聲音——在NASA官網有一個專門介紹其音頻內容並供人們下載的頁面,並提供在SoundCloud的官方主頁連結,該頁顯示NASA最受聽眾歡迎前十名的「作品」都屬此類。而排在第一有著將近52萬播放的,是NASA「火星2020」任務中的火星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在飛行途中對攝像頭和麥克風系統進行飛行檢查時採集到的聲音,剛剛發布於2個月前。
  • Netflix的大製作網劇《太空迷航》:經典IP的新聲音(上)
    (電視劇聲音領域中的傑出代表:《西部世界2》混音師談(上)全景聲技術 | (下)主要聲音元素)海報「我非常喜歡《太空迷航》的聲音組成員。我有很棒的編輯和混音師 - 真是有著超級創意,頂尖的人,「Benjamin Cook說,他也得到了聯合聲音編輯監製Branden Spencer的幫助。「聲音效果突出,有大量的聲音元素可以製作和錄製。所有參與者都做出了貢獻,你會在前兩集中創造出很多聲音以至於可以貫穿當季其它劇集中去使用。
  • 3.8萬首唱吧音樂作品要上天了,你就是太空「好聲音」
    「獻歌聲漫遊太空,看火箭發射升空」5月31日,為期一個多月的唱吧X未來宇航「誰是太空好聲音」項目完美收官,活動有近4萬名用戶參與,總共徵集到3.8萬首勵志音樂作品,這些正能量歌曲即將被送上太空,為「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獻禮!
  • Netflix的大製作網劇《太空迷航》:經典IP的新聲音(下)
    ,沒看的請看上期文章:Netflix的大製作網劇《太空迷航》:經典IP的新聲音(上)。如果沒有機器人的標誌性聲軌「Danger, Will Robinson」,那就不會是《太空迷航》,製片方希望這條聲軌聽起來儘可能像在1960年代的版本一樣。「然後他們希望它聽起來也很獨特,」Cook說。「有一條評論說,他們希望聽起來就像機器人有金屬的聲帶,因此我們必須找出將其納入實施處理的方法。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戴上它讓吳青峰的聲音與你零距離:1MORE 時尚豆太空人特別版
    他希望TWS耳機中能加入吳青峰真人提示,正是這個提案得到了1MORE(萬魔)的重視。經過精心設計和誠邀「1MORE 音樂夥伴」吳青峰,真的完成了這位粉絲的心願。終於推出具有吳青峰真人提示音的太空人特別版時尚豆,不得不說1MORE的良苦用心。
  • 太空棉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太空棉是聚酯纖維嗎
    太空棉和聚酯纖維哪個好 太空棉是聚酯纖維嗎 2018-07-04 14:26:29 來源:全球紡織網 太空棉和聚酯纖維哪個好?太空棉是聚酯纖維嗎?太空棉比聚酯纖維好。
  • 科幻片中十大常見的太空誤解
    科幻片是當下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也是觀眾和票房最高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每個人都渴望著對外太空的了解。ufo的事件頻頻出現,也讓大家對地外文明更加渴望略知一二。但是科幻片中的科幻效果在真實的環境中會如何呢?比如在太空中飛船可以無限加速嗎?在沒有氧氣的黑暗宇宙,爆炸會持續燃燒嗎?
  • 太空中的危機越來越多,美國太空人操作失誤,製造了太空垃圾
    >說到垃圾分類,你們有什麼想法?對於這項舉措,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進行垃圾分類有利於環保,能使城市變得更加整潔,是好事。也有人認為,垃圾分類的初衷是好的,意在幫助人們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也能使城市變得更乾淨、更美麗。但是,其中包含的罰款條例著實讓大家痛苦,稍有不慎便會被罰款,心理負擔並不輕。說完垃圾分類,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懂得對太空垃圾進行分類嗎?
  • 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沒辦法哭的,因為沒有地心引力,眼淚流不出來
    段子: 從小和堂弟很鐵,有一次他要請我去他家吃他的炒方便麵。他在廚房煮好面問我:哥,你要不要放辣椒的?此刻他老媽突然從天而降,手拿一張47分試卷勃然大怒地衝廚房來,鋪天蓋地一頓打,邊打邊罵,邊罵邊打,打的那個慘。他老媽打完走了,老弟也哭成了淚人。
  • 太空既然沒有氧氣,那麼我們如何與太空中的太空人 溝通的呢?
    這是1957年由蘇聯發射的人類首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發出的聲音在2018年,SpaceX把艾倫馬斯克的特斯拉Roadster跑車發射進了環日軌道「史普尼克」衛星在進入軌道數月後即隕落地球,而特斯拉跑車則變成了一塊失控的太空碎片。目前在軌運行且仍和我們保持通訊的人造衛星共有1700多顆,但我們究竟是如何與它們通訊的呢?
  • 歐派太空營銷升級!30萬條聲音數據開啟「情感移居」!
    影片沒有炫酷的特效,沒有宏大的敘事,但是卻有一個動人的主題,無論未來移居何處,人類終究為愛而生。 繼去年推出「太空定製情書」後,今年歐派仍舊將目光投向浩瀚宇宙,創新升級太空營銷,攜手8大品牌全球徵集30萬條人類情感數據,將承載人類希望的「火種」送往太空。
  • 太空竟然有尿味 太空人真的能聞到嗎?
    眾所周知,太空沒有氧氣,人類無法在呼吸,而太空人在太空中的活動都是身穿太空服,隔離了太空的空氣。但是太空人的太空生活中也並非完全的絕緣太空的氣體。除了太空以外,太空中的其它彗星,行星,衛星和氣體雲也都有自己的獨特氣味。那麼對於我們國人來說,最好奇的恐怕就是月亮的味道了,嫦娥姐姐生活的地方究竟什麼味呢?
  • 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的「敲門聲」,是怎麼回事?13年後真相大白!
    我國太空人楊利偉在升空過程中,就曾聽到過一陣奇怪的聲音,在偌大的宇宙中,這陣聲音顯得極為刺耳,雖然楊利偉最後成功返回了陸地,但是這起事件仍然讓人感到後怕。宇宙中的「敲門聲」那個時候,楊利偉已經到達了距離地面343千米的空中。就在這樣靜謐的環境中,他突然聽到了咚咚咚的敲門聲,眾所周知,那個時候太空中只有楊利偉一個人,這陣敲門聲是誰傳來的呢?
  • 宇宙最大的聲音有多大?也許已經傳播了幾十億光年
    那麼什麼是宇宙中最大的聲音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聲音是怎麼出現的。聲音其實就是一種振動,它的存在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聲源,也就是振動的物體;二是要有能使聲音(即振動)傳遞出去的介質。所有的氣體、液體、固體,例如空氣、水、木頭等,都可以傳遞聲音。
  • 《流浪地球》:俄羅斯太空人在太空上到底有沒有酒駕空間站?
    雖然都是災難片,《2012》是只將部分精英人士運送到「諾亞方舟」上,而《流浪地球》中雖然也為人類留了種子,但是救援隊和劉培強還是選擇犧牲自我,成全大我,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和西方人不同的價值觀。在《流浪地球》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就是劉培強的搭檔,一位俄羅斯的太空人在空間站上,拿出一瓶透明的液體,問劉培強喝不喝,劉培強說:「這東西不是違禁品嗎?」
  • 外星生物的聲音?這4大「恐怖」聲音,是在宇宙中真實存在的!
    太陽系中的4種「恐怖聲音」,原因難以鎖定,它或來自外星生物!聲音是我們了解外界的又一大途徑。很多我們所得到的消息都是通過聽到的。在和周圍朋友相處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聲音辨別這是誰,甚至在時間久了之後,可以通過走路聲音的輕重來分辨一個人。聲音也讓我們對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 《朗讀者》中的太空筆,到底什麼來頭?
    如果你去美國旅遊,路過胡佛大壩,不妨順著路上的「太空筆」工廠指示牌,工廠會有前臺接待零售,給自己或朋友帶回一支太空筆原創版,給旅遊增值。    問題二:太空中為什麼不能用別的筆比如鉛筆、或者**龍、或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