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演奏關鍵詞之「垂肩搭臂」

2021-02-22 福萊哆

從「垂肩搭臂」看古箏演奏的放鬆狀態

俄羅斯著名 鋼琴家海因裡希·涅高茲先生在談鋼琴演奏時,講到「彈奏鋼琴時,身體運動的自由度是與音樂 、精神上的靈活度相輔相成的。倘若某位鋼琴家所彈奏的樂曲聽起來很僵硬,那麼他的運動器官必然也是僵硬的,作為音樂主體的節奏和樂音必然就會走樣了。」在古箏也是同樣的道理。放鬆是任何一門樂器學習和演奏所需要注意的狀態。古箏是民族樂器中重要的臥彈樂器,對演奏的姿勢、狀態有著特別的強調和要求。垂肩搭臂可以說是古箏演奏中放鬆的一個言簡意賅的概括或者說代名詞。演奏中,垂肩搭臂有利於演奏,而聳肩抬肘則妨礙彈奏。

我們知道彈琴是需要指力的,最直接與琴弦發生接觸關係的是手指。然而單靠手指或者說手指關節的運動,不一定彈奏出優秀 的或者打動人心的作品 。在學習或者演奏之前,我們需要明了手指發出的力量是源於哪裡,通過哪裡傳輸等等,這是教學內容的關鍵性問題。我們不妨從整個手臂的結構來看與古箏演奏的關係。在演奏中,我們不能過於偏重對手指的強調,而應該把整個手臂中肩、肘、腕等支點部位以及大小臂兩個重要部位的功能、作用考慮進來,只有在這些部位的支撐、配合、協調下,我們的演奏才可以做到得心應手,從容自如。而垂肩搭臂的目的在於讓身體各個部位自然放鬆,讓他們成為影響 演奏的至關重要的間接部位。

彈琴過程中,我們整隻手臂的重量是一定的,不會隨便變化 。然而由臂部發出的能量卻可以控制。這些能量需要在合適的時間發出,讓它們協助彈奏,而不能因為控制或利用不當讓這些部位變得緊張起來。比如在我們的肩、肘、腕等部位的拐動中,將手指順勢送至要彈的音區或者某一根弦,這跟肩、肘、腕部緊張而以上下大幅度跳動而造成的敲擊、拍打琴弦產生的音響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演奏中,肩、肘、腕等部位起到的是轉軸的作用,能及時將手送至要彈的音區或者弦位。

垂肩搭臂是古箏演奏中的常態,而並非指演奏前的放鬆,演奏中就不放鬆了。放鬆指的是運動狀態下的放鬆,在演奏中,是用力與放鬆的統一。整隻手臂自肩部開始到肘再到腕等部為都能藉助用力而舒展自如,而不能僵硬。放鬆的狀態更有利於雙手的運動,幫助手指在對的時間觸到對的弦位,而緊張的狀態則會影響到樂音的質量、彈奏的速度、力度的變化、聲音的彈性、清晰度等等諸多方面。只有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沒有壓力、羈絆,才能保證運動的靈活自如,也才能彈奏出輕而不浮、實而不噪的聲音。反之,演奏者沒有做到足夠的放鬆,還保留比較多餘的緊張的狀態下,時間久了,會出現肌肉疲勞、狀態僵硬的狀態,從而致使演奏在質量等方面都大打折扣。尤其是在古箏快速演奏中,無論是傳統流派中的「快四點」、「催奏」也好,還是現代箏曲中的快速指序,需要演奏者肩、肘、臂、腕等各個部位高度的協調、配合,放鬆是影響演奏者彈奏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浙派傳統曲目《四合如意》。單從指法方面來講,此曲無非是勾、託、抹等基本奏法,但是定級並沒有因此而降低。樂曲要求通過右手在不同弦段觸弦獲得不同的音色,在速度逐漸遞增的變化中,輕快地完成一系列勾、託、抹指法的組合。而不能僅僅強調手指用力、關節運動那樣簡單了。如若把原本應該流暢的音串孤立開來看,只注重單個指法的彈奏而放棄整個樂句的連貫,那麼旋律就會陷入呆板、生硬的窠臼,給人的感覺正如一潭死水,生氣盡失。而如若手指在各部位的帶動、運送下,用不同的力度彈觸不同的弦段,同時保持流暢,那麼樂曲自然源頭活水般,將人們帶入秀美的江南風景中。而這些在緊張的狀態下,怎能做得到?又怎能出色地完成逐漸推起來的快速節奏呢?這裡,我們也應該得到以下啟示:樂曲的演奏不能孤立地看問題,而應該把這些指法放在一個系統中。放鬆是保證樂音連貫、流暢演奏的常態。

曾記得一大學同學看了我粗短的手指後,就認為不是一雙彈琴的手,而認為彈琴的手指必定是修長纖細的。這實在是無稽之談。對彈琴而言,先天的生理條件不一定非要好到哪裡去。我們也經常會見到手指粗短的演奏者能非常稔熟地完成演奏。他們的運動、觸弦猶如在琴弦上盡情遊走,自如輕便,這很大程度上就是放鬆的緣故。畢竟,要彈到對的弦,除了手指,還要靠臂部其他各部位的配合。演奏者手臂各部位的緊張、僵硬是在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忽視,是具備大好資源而不利用,是一種浪費。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彈箏者前臂上下跳躍彈奏,這對彈奏部位的放鬆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是一種拿來拿去的感覺,生硬不自然。

那麼,怎樣做到放鬆和保持這種狀態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合適的箏架、坐凳。坐凳的選擇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問題。坐凳的最佳高度是當人們坐在座位上,將雙手置於琴弦上,前臂恰好與面板呈平行的狀態,坐凳過高或者過矮都會影響身體某個部位的放鬆。

二,自我意識和自覺運用。樂曲是有音高的變化的,演奏中也是有低中高音區之分的,由此,各部位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個狀態,而是可以上下、前後、左右擺動,隨著音樂的需要如音區的變化、力度的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彈奏者需要由慢而快的練習,通過慢練來積累、體會。慢練中,結合各部位的運動,然後試著加速練習,循環往復。

三,正確的方法和技巧的運用。在一般的活指練習曲中,不能孤立看指法,而是要找到銜接、連貫的感覺。對動作的運用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八度對稱式的級進或者模進練習中,儘量減少多餘的動作,而將力氣省給關節的運動。比如彈奏四點練習,就需要排除上下跳躍的動作。而是以大中兩指適應或者保持八度的距離,或者三個彈弦的手指懸於要彈琴弦的上方,通過小關節的上提運動彈奏發聲。如果前臂上下跳躍彈奏,慢彈的話還可以勉強,速度提起來的話就會看出慌亂的狀態,而且聲音也欠缺連貫感。更甚者,古箏由彈撥樂器變為敲打樂器了。然而同樣是四點練習,跨度較大或者距離較遠,那麼我們就要調動肩、肘、腕等部位參與彈奏了。

需要注意的是,演奏中放鬆的狀態是一種積極的狀態,不同於鬆懈。演奏中的放鬆,肌肉保持的是一種恆常性的輕微收縮,而且整隻手臂自肩部開始對演奏具有一種支撐性,臂部的肌肉群在肩、肘自如運動的同時,始終具有保持一種「支撐性緊張」的狀態。完全放鬆的並非對演奏有利,沒有肌肉收縮作用的完全放鬆就等於是鬆懈了,前臂下垂,不具有支撐性,也就破壞了彈箏的基本姿勢。古箏的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灌輸技法教學的層面。而最好是在鑽研音樂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技術上的難題,讓他們明白肌肉的構造和運動的機制,這對彈琴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彈琴最重要不是要講究多麼的快速,而是需要保持身體的放鬆和活力。

--這麼好的內容不分享出去嗎?

點擊右上角「...」標誌,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樂器活動資訊盡在

http://mall.fulado.com

--樂器行業第一品牌福萊多

加盟熱線:400-8691-669

福萊多樂器城的理念是,為各樂器愛好者提供安全、便捷、品牌、性價比高,有售後服務保障的消費平臺!

相關焦點

  • 古箏演奏技法竅門:小搖奏法介紹
    編著有《古箏曲集》、《箏曲選集》等書。趙玉齋教授在古箏演奏藝術上,始終孜孜以求,不斷探索,廣泛借鑑,勇於創新,他在數十年的演奏實踐中,創造了很多他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技巧,豐富了古箏演奏藝術,使古箏的表現力更加完美。這是古箏演奏藝術的寶貴財富。現就趙老獨特的古箏演奏藝術作一簡要敘述:例如:《鳳翔歌》。這首箏曲是由山東琴書大過門逐漸演變而來的。
  • 學習古箏,為什麼需要帶義甲進行演奏?
    彈古箏的話,必不可少的就是古箏指甲。大家對它又了解多少呢,它可不僅僅是一個指甲那麼簡單,裡面學問可也大著呢。指甲,也稱義甲,古代已用,箏以真指甲演奏,稱為撥箏;以假指甲演奏,稱為彈箏。據記載,遠在晉代就有:「彈箏以骨爪寸餘,以代指也」。杜甫詩中也有「銀甲彈箏用」的句子。 為什麼彈古箏要佩戴指甲 箏的撥弦工具有假指甲與真指甲。
  • 箏藝不止,不只箏藝 —— 袁莎主講第九屆古箏教學與演奏精修班
    No.09 精修班八年的積累與沉澱凝結的是教師精湛的教學與演奏;承載的是全國箏人的希望與果實;2018年,中箏學院將迎來第九屆古箏教學與演奏精修班袁莎是唯一一位包攬三項國內外頂級賽事的冠軍獲得者,是中國古箏演奏與教育的領軍人物,其演奏與教學視頻網絡點擊量與收視率創中國古箏教學之最,是當今最受歡迎的古箏教育家。作為中國古箏藝術的傑出代表,袁莎集古箏演奏家與教育家於一身,她在中國和世界音樂舞臺上展示著代表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古箏藝術魅力。
  • 傾情演奏經典曲目 陌陌古箏彤彤帶網友感受濃濃武俠風
    《俠儒無蹤》是霹靂布袋戲中的一個虛擬角色,他身負絕頂輕功千裡無蹤,雖出身儒門文質之身,卻具豪俠傲骨。與之同名的角色歌曲《俠儒無蹤》由古箏演奏,琴聲中傳遞出的刀槍之韻與武俠之風,備受古風愛好者們的喜愛。昨晚,古箏彤彤在陌陌直播間演奏了這首《俠儒無蹤》,用其精湛的琴技將現場的聽眾帶入,一個英雄俠客策馬奔騰、仗劍天涯行俠仗義的畫卷之中。一開始琴聲舒緩悠揚,波瀾不驚,隨後風雲突變,給人一種刀兵四起的感覺,伴隨著激昂的琴聲,武藝高強的英雄俠客將敵人殺得落花流水,正義得到伸張。
  • 著名古箏演奏教育家傅明鑑老師國內首部唐箏專著出版
  • 李卓洋(卓舒晨)古箏演奏《琵琶語》綿綿情思,傾訴衷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演奏:李卓洋(卓舒晨)林海 作曲《琵琶語》是由音樂家林海創作的一首作品,一經出世便受到了音樂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很多古箏愛好者也非常喜歡用古箏來彈奏《琵琶語》,這首曲子非常有代入感,整首曲子的旋律非常幽雅。
  • 古箏上弦是古箏製作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古箏上弦,可謂是古箏製作中畫龍點睛的一步,同一個技師、同樣形制、做工、加工工藝的情況下,在上弦步驟中,如果方法不一,演奏效果也是各有千秋
  • 你能想像用古箏演奏英文歌曲嗎? | 悅箏
    如此具有中國傳統感的器樂,你能想像到用古箏來演奏英文歌曲嗎?90後女生用古箏彈奏了一曲Adele的《Rolling In The Deep》,也許你已經聽過無數版本的《Rolling In The Deep》翻版,但這個版本絕對會給你史無前例的震撼!
  • 古箏演奏時,左右手如何協調?
    彈奏古箏,左手的按弦是非常重要的。右手在彈弦的同時,左手要在箏馬的左側進行按、顫、揉、滑等手法,來控制樂曲的表現、色彩與音韻等輕重、長短等。傳統意義上的古箏,左右手的分工是相當明確的。一般而言,右手職彈,左手司按。換成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右手掌管有效弦長部分的彈奏,左手掌管各種按弦的技巧。在傳統箏曲中,對左手做韻的要求是十分講究的。
  • 日本箏演奏《Shape of You》,網友熱議古箏與日本箏的區別!
    發現古箏之美  後臺回復「教程」可獲取價值千元古箏名家教學視頻!
  • 報名 || 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4月講座+研習班——藏婷婷主講(深圳站)
    為了讓全國各地更多的古箏老師、古箏愛好者,接觸並深入研習「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趙曼琴箏道講師團今年將在全國部分城市開展講座及集訓課程
  • 「箏」的好聽—常德近100架古箏上演「武陵箏春」新年音樂會
    第一曲:《盛世國樂》 關鍵詞:47架古箏、47名兒童、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6歲。 演奏:武陵少兒箏樂團演奏。
  • 古箏演奏風靡全球的拉丁曲《despactio》
    在馮西2015年創作《Despacito》之初,其實是想寫一首「旋律有趣、帶著拉丁風情、唱起來很舒服又能讓人跟著起舞的歌曲」,在他看來,這首歌要適合跳舞,因為「拉丁人以生活愉快而聞名」。但後來在洋基老爹的建議下,他將歌曲改成了一首更具都市感的歌曲,也就是大家現在聽到的最終版本.
  • 古箏演奏《雙世寵妃》主題曲《九張機》
    《雙世寵妃》是2017年7月在騰訊視頻獨播的網絡劇,觀賞過該劇的朋友都應該很熟悉該劇的主題曲《九張機》,此次有北大才女趙書睿,使用古箏改編演奏,借用了原曲的伴奏。趙書睿演奏附原唱版本的歌詞:光陰如梭一梭才去一梭痴情絲百轉絲絲纏亂猶不知織一段 錦繡紋飾並連理雙枝難寄託 這相思
  • 名家演奏《梁祝》,小提琴、鋼琴、古箏三個版本,太美了!
    今天,民歌君分享呂思清、巫漪麗、王中山三位演奏名家的版本,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視頻:呂思清小提琴演奏《梁祝》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8歲便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破格錄取,師從王振山教授。後到國外深造,並斬獲了眾多世界大獎。
  • 9歲小女孩古箏演奏《青花瓷》真是出神入化!
    文丨柒音古箏,傳播古箏文化
  • YY6716紫若辰古箏演奏《偷功》功夫皇帝李連杰主演電影音樂
    YY6716紫若辰古箏演奏《偷功》功夫皇帝李連杰主演電影音樂 2020-11-23
  • yy6716紫若辰古箏演奏李連杰太極張三丰電影音樂《偷功》
    yy6716紫若辰古箏演奏李連杰太極張三丰電影音樂《偷功》 2020-11-23
  • 臺灣音樂家接力抗疫 古箏、中阮和笛演奏巴哈《音樂的奉獻》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面對疫情,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持續以演奏安慰人心。近期由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發起的巴哈《音樂的奉獻》演奏接力活動,邀請音樂家與大眾拍攝影片,演奏該首曲目,放上網絡串聯,盼透過音樂,鼓舞人心。
  • 藏婷婷老師主講: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講座(深圳站)圓滿結束
    很多外地古箏老師早早趕到會場,等候參加由藏婷婷老師舉辦的「趙曼琴古箏演奏技法體系交流會」。藏老師此次講座備料豐富,從古箏演奏、教學觀,身體大肌肉協調運動訓練,再到快速指序訓練、高難度左手按滑音訓練。。。為大家逐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