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造日本收視奇蹟的高分劇集《半澤直樹》系列,被B站買下了獨家版權,前兩季先後上線。截至目前,該系列播放量已破2000萬。
在「打工人」梗席捲社交網絡的當下,當半澤直樹再次喊出那句經典社畜反擊口號「人若犯我,我會以牙還牙,加倍奉還」時,觀眾的情緒瞬間得到宣洩,彈幕頻刷「爺青回」。
《半澤直樹》第一季播出在2013年,暌違七年,終於迎來了第二季,續作口碑不降反升,豆瓣評分穩定在9.4。
可見,這部曾被詬病缺乏深度的職場劇,依然憑藉先抑後揚、「以下克上」、進階逆襲的爽文邏輯,俘獲了眾多觀眾的心。
《半澤直樹2》在風格、敘事模式上與第一季一脈相承,為何觀眾還吃這一套?而七年過去了,國產劇中為何還沒出現半澤直樹這樣的具有爽感的「最強打工人」呢?
東方式個人英雄主義
《半澤直樹》的主題之一是以個體的復仇挑戰強權,對抗職場中的隱性不公。比如,「功勞屬於上級,過錯都是下級的」等日本職場普遍存在的等級關係都在劇作中有所體現。
《半澤直樹2》則跳出了第一季的銀行封閉系統內的派系亂鬥,這一次半澤直樹遇到的對手,是總公司、政府、輿論,是等級森嚴的權力運作機制等腐蝕「企業正義」的種種痼疾。
半澤直樹是東方故事裡常見的形象,「趙氏孤兒」式的血親復仇與理想主義者的「正義鬥爭」,是他將要完成的主要故事任務。
半澤直樹家族經營的工廠因為資金問題,向產業中央銀行貸款,然而銀行的「晴天送傘,雨天收傘」,導致工廠倒閉,父親也因此自殺身亡。
這段血親復仇已在第一季暫時告一段落,間接害死半澤直樹父親的大和田,也第二季中與半澤直樹成為了亦敵亦友的階段性夥伴。由此,故事主線徹底轉移。
在第二季中,半澤直樹是個在職場中不合時宜的理想主義鬥士,他時刻反抗舊秩序的權威,一步步打破門檻實現階級晉升。
個體復仇製造的爽感沒了,但第二季引起的兩種「爽心理」:移情和情緒宣洩,一個都不少。
什麼最能摧毀一個職場人的進取心?就是當你發現自己憧憬的進階之路破滅,只能隨波逐流。而半澤直樹就是從這樣的環境中憑藉聰明才智,贏得了酣暢淋漓的勝利。
半澤直樹的父親對他說過:「這種樹脂制的小螺絲雖然又小又輕,但卻非常結實,正是這種螺絲支撐著日本。」
在半澤直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打工人在特定社會生態下的正直、隱忍和拼搏精神。他像是熱血動漫裡的男主,牢記父親教導的「不能像機器一樣對待身邊的人」,未往更加現實功利的方向發力。
在東方故事裡,大多傳頌下來的主題都是正義力量與惡勢力的殊死搏鬥,昭示著某種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向,從而激勵人向善。
在「爽劇」中,通常呈現兩種結局,一個是反派角色被揭示惡劣人性以後,自我譴責;一個是邪惡一方經受社會譴責,以達到大快人心的戲劇效果。
比如,在《半澤直樹2》中,國土交通省大臣白井亞希子,受制於高層的幕後操作,多次陷害半澤直樹。她曾對半澤直樹脫口而出,「你是個微不足道的銀行職員,你在現場就和螺絲一樣……」
而最終喚醒白井亞希子對群眾的一份真心的,則是半澤直樹妻子為其送上的一束桔梗花,花語為「誠實」。半澤直樹妻子真心向她表達了信任與敬仰,「這個國家就拜託您了。」
從個體為一家一族之恨不平,再到社會公理的伸張,由從不參與政治鬥爭的半澤直樹妻子,對惡行者發出光明的信號,更加震撼人心。
正所謂「吃著塵世的飯,操著上帝的心」,半澤直樹自詡「社會的一顆小螺絲釘」,但也踐行著「永遠做對群眾、對銀行好的事情」。作為一部爽劇,《半澤直樹2》後勁很大。
「日式」職場爽劇
極度誇張、咬牙切齒的表演方式是《半澤直樹》的特色,尤其是每個反轉場面裡,演員的表演更加歇斯底裡。雖然會導致部分觀眾看不習慣,但這卻使劇作的爽感立杆見影。
爽劇一詞由爽文衍生而來,爽文大多語言直白、劇情緊湊、主角光環巨大、節奏感很強。總之,越簡單的敘事邏輯,觀眾越能更好的感知到爽感。這也是《半澤直樹》在人物設定上缺乏深度的原因,畢竟反派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全都在表情裡告訴觀眾了。
視覺是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文化背景等,產生一種直接的情感反應,它會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是最能說服觀眾的方式。
由此產生的每次反轉,比如半澤直樹的勝利,以及反派的狼狽會加倍刺激到觀眾。
B站的上一部劇《風犬少年的天空》中,演員便在前期表演時,有類似風格的呈現,以展現青春的熱血和張揚。但這樣的表演方式,卻不符合國產職場劇的調性。
在日本的老齡化和年功序列制度的雙重作用下,職場離職率極低。一般員工隨著入職年限的增加,如果沒有犯重大過錯,基本不會被公司開除。
正如劇中銀行對員工的懲罰,要麼是被調往市區的子公司,要麼就是被發配到條件更差的地方,這個在《半澤直樹》中有多次體現。
因此,員工按資歷與犯錯誤的次數來分配權力,而非按能力。而一旦員工被降級,幾乎無法翻身。
這些年的日本職場劇,例如《我們無法成為野獸》《我,到點下班》《我想一周休四天》《不幹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聽聽劇名,一個比一個喪,便體現了日本社畜對工作普遍的情緒。
而在國產職場劇中,便無需如此沉重。今年的一部《平凡的榮耀》就把握得剛剛好,沒有放大的晉升焦慮感,打工人的心酸與確幸比例適當。
半澤直樹在大型會議中,對高層反派的一通指責讓人覺得痛快,半澤直樹如同日本職場英雄人物,代替民眾宣洩了情緒。
而國產職場劇這麼拍,就不「爽」了。《平凡的榮耀》中郝帥鼓起勇氣跨級指責自己的上司,便只能接收到一聲對他職業能力和人品表示懷疑的嘆惋。
但《半澤直樹》這類「日式」爽劇,還是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半澤直樹》雖不夠現實主義,但塑造的人物也並非只有一面。大和田是第一季的大反派,而在第二季,他和半澤直樹既互相算計,也多次攜手,道盡了成年人為利益而做出的妥協。
除此之外,大和田也有他為銀行考慮的方式,只不過方式與半澤直樹不同罷了。如此一來,倒比較符合現實邏輯。
在此類爽劇中,反派通常是無思想、無立場的,往往是為了製造麻煩而出現,給主角讓路而消失。
例如,《延禧攻略》裡的高貴妃,無家世無子嗣,更無皇帝的寵愛,在宮裡橫行的理由,除了想早點吃盒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而女主魏瓔珞的逆襲口號,「我天生脾氣差,不好惹」,看起來更像是為了製造敵人,而非解決問題。
當然,這部日劇最具爽感的內核不得不提,半澤直樹是千萬社畜在殘酷職場中的精神象徵:即便腹背受敵,也不舍作為一顆螺絲釘的擔當與追求。
【文/申兌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