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記者 鄭昊寧
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美國玲玲馬戲團22日在紐約上演謝幕演出,這個有著146年歷史的著名馬戲團之後將永久關張。運營成本高、公眾口味轉變導致上座率降低,以及與動物保護組織的糾紛被認為是馬戲團關張的重要原因。
玲玲馬戲團把謝幕演出命名為「地球上最好看的演出」。演出當天,不少曾在玲玲馬戲團演出的馬戲演員聚集在街頭,相互擁抱,追憶往昔。
小丑演員戴維·瓦薩洛對路透社記者說:「每個演員都夢想著成為它(馬戲團)的一部分……我簡直無法形容當我加入它時有多開心。可是現在,我從這個美妙的夢裡醒來了,很難過。」
今年1月,玲玲馬戲團的母公司菲爾德娛樂公司宣布了關閉決定。公司總裁肯尼思·菲爾德當時說,這是「艱難決定」,「我們不得不接受改變,但是對於馬戲的熱愛永遠不會死去」。
隨著電影、電視、電子遊戲、電腦和網際網路等的興起,依然坐著火車巡迴演出的玲玲馬戲團已漸漸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
與動物保護組織的糾紛也對馬戲團的運營和發展給予重擊。在動物保護組織多年抗議下,玲玲馬戲團不得不取消備受觀眾歡迎的大象表演,導致門票銷售大幅下滑。菲爾德娛樂公司甚至因違反美國《動物保護法》,被判向美國農業部支付了27萬美元(約合186萬元人民幣)罰款。
與馬戲演員的依依不捨相比,不少動物保護組織將馬戲團關張稱為一場「勝利」。謝幕演出當天,不少動物保護人士聚集在街頭,手拿「我們把你關了」「再見了動物虐待者」等標語進行抗議。
玲玲馬戲團與太陽馬戲團、大蘋果馬戲團並稱為世界三大馬戲團,被譽為現代馬戲的鼻祖。(完)
社會變了,動物表演神奇不再
作為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玲玲馬戲團此番關停,或許正預示著以動物表演為主的傳統馬戲行業即將遭遇寒冬。動物們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突破枷鎖的禁錮,逐漸回歸大自然。
沒了動物 神奇表演不再神奇
去年春天由於美國人的「態度改變」,玲玲馬戲團巡迴表演中取消了大象表演,自此之後,馬戲團就未能逆轉門票銷售下滑趨勢以及消費者興趣的改變。不過低上座率只是讓表演指導者不堪重負的幾個原因之一。該公司已經在與司法費用以及費爾德所謂的幾個城市和縣市的「反馬戲團」以及「反大象」規定進行鬥爭。就在幾年前,經歷了數年訴訟之後,玲玲馬戲團因指責福利組織惡意訴訟而獲得了約2500萬美元的和解金。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曾經讓觀眾覺得神奇的演出受到了很多人質疑,例如大象在小樁子上保持平衡,或只是走直線,尾巴和鼻子連起來。美國善待動物組織曾在網站上表示,在36年的抗議中,「記錄了動物被遺棄死亡,毆打動物等等」,這使馬戲團觀眾減少至「無可挽回的地步」。它警告海洋世界主題公園等動物展示公司要注意到「社會發生了變化,人們的視野開闊了」。
美國善待動物協會主席兼CEO韋恩·帕塞勒發表聲明稱,他歡迎「抵制以不人道野生動物表演為基礎的機構」的決定,並補充說,用車載著動物到處「表演愚蠢的強制性雜技」是不可接受的。
這個標誌性的巡迴馬戲團是19世紀末由7個林林兄弟中的5個在威斯康星州創立的。1967年,幾個兄弟將業務賣給了費爾德娛樂公司,這家僱傭了250到300名員工的馬戲團近來每年到大約115個城市巡演。它已經成為美國歷史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動物表演就是動物虐待
很多國內外景點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動物娛樂表演。從騎乘大象到耍猴表演,從與老虎合影到與海豚遊泳,全球各大旅遊景點都在或多或少以野生動物為誘餌來吸引遊客。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曾開展的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顯示,近50%的受訪者表示是因為喜歡動物而花錢觀看野生動物表演。85%的受訪者也表示願意在野生環境中觀賞了解野生動物。然而,大多數遊客並沒有意識到動物表演背後所存在的動物虐待行為。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代表處野生動物項目經理孫全輝博士指出,「人們總以為與野生動物進行互動是令人愉快、令人難忘的經歷。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遊客的『一次』參與或觀看動物表演,對野生動物而言卻是『一生』的痛苦。大自然才是野生動物真正的家園,我們呼籲公眾在野生環境下了解野生動物才是最時尚,最有愛的假日旅行新風尚。」
保護動物 中國禁止相關表演
早在2010年,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督促各地動物園和其他公園儘快停止所有動物表演項目。「一些地方和動物園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出現了把動物園變成營利性機構、利用野生動物進行表演、違規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等情況,導致動物非正常死亡、傷人等事件時有發生。「這些與動物園的公益性質和中心任務相悖的行為必須堅決禁止和取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意見》稱。
在公眾日益關注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之際,停止動物演出在多人看來無疑是動物保護的重要措施。亞洲動物基金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對記者表示,此舉將提高動物園的管理水平和所有表演動物和圈養動物的生存狀況,在避免動物受到人類傷害方面是一種進步,也有助於提高人們保護動物、珍愛環境的意識。
張小海認為,儘管在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依然在進行動物表演,但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把禁止動物表演寫入法律。「在幫助動物免於表演帶來傷害的道路上,中國又走出了關鍵一步。」
還有學者從疾病傳播方面表示贊成。「許多野生動物身上有目前尚未認知的病毒,這可能在人與動物的接觸中被傳播。」雲南大學動物學家胡健生教授說。
為了響應國家保護動物的號召,在2015年初,杭州動物園也取消了延續18年的動物雜技表演。(綜合中新網、新華網、京華時報報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