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到CNN的報導,有146年歷史的美國玲玲馬戲團宣布,將於5月完成最後幾場演出後徹底謝幕。玲玲馬戲團與太陽馬戲團、大蘋果馬戲團並稱為世界三大馬戲團,被譽為現代馬戲的鼻祖。然而,運營成本高、公眾口味轉變導致的低上座率、與動物保護組織的糾紛等因素,使得這家百年馬戲團難以為繼。
TeeterPal曾組織過玲玲馬戲團演出的團購,不少小夥伴也曾經結伴一同前往,大象、獅子、老虎、駱駝、狗等等可愛的動物都曾經一展身手,讓大小夥伴們大呼過癮,尤其是大象的表演,更是小朋友們的最愛。
玲玲馬戲團的母公司菲爾德娛樂公司宣布了謝幕消息。公司總裁肯尼思·菲爾德說,這是「艱難決定」,不過,高運營成本、門票收入下滑讓馬戲團無法繼續運轉下去。
馬戲迷們還有最後幾個月時間觀賞這家馬戲團的演出。今年玲玲馬戲團共安排了30場巡演,演出地點包括亞特蘭大、華盛頓、費城、波士頓和布魯克林。在灣區的小夥伴們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本來以為8月份還可以組織大家一起團購,每年的夏天,這都是小朋友們不容錯過的節目。很遺憾,沒有去親眼看過玲玲馬戲團表演的小夥伴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馴象是玲玲馬戲團的招牌節目,大象集體舞更是演出主打。然而動物保護組織長期抨擊馬戲團訓練大型動物表演的做法過於殘忍。2011年,美國農業部因菲爾德娛樂公司違反《動物福利法》,向其處以27萬美元罰金。
幾家動物保護組織狀告玲玲馬戲團虐待動物的一場官司,曾歷時達14年。2016年5月,在經歷又一次訴訟後,玲玲馬戲團決定讓團裡的大象退役,將它們放歸佛羅裡達州一處動物保護區。
沒有了大象,玲玲馬戲團還有其他動物坐鎮,包括獅子、老虎、駱駝、驢、羊駝、美洲鴕,但它們的魅力顯然不及大象。菲爾德說,儘管過去10年裡上座率逐漸減少,但自從演出陣容裡沒有了大象,馬戲團門票收入「急劇下滑」。
玲玲馬戲團的歷史最早追溯至1871年。當時,美國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組織了他的第一場馬戲演出。他綽號「騙子王子」,他的馬戲廣告常常出現各種噱頭,演出內容具有獵奇色彩。
1882年,巴納姆斥資1萬美元從倫敦動物園購買了非洲象「金寶」,這在當時是一筆巨資。從此,大象成為巴納姆馬戲團的招牌。19世紀中葉,有異國動物,華麗表演服裝及玩命雜耍的玲玲馬戲團開始成為美國人的休閒娛樂。
1919年,巴納姆的馬戲團與一個由威斯康星州五兄弟組建的馬戲團合併,組成玲玲馬戲團,並開始乘火車在全美巡迴演出。這被認為是現代馬戲團的起源。觀看馬戲巡演成為當時美國人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進入20世紀後,人們對馬戲的熱情分散到了花樣層出的新事物上,包括電影、電視、遊戲機、網際網路等。
1955年玲玲馬戲團巡迴至紐約,象群浩浩蕩蕩走入第五大道。
1967年,玲玲馬戲團被菲爾德家族買下。菲爾德感慨說,50年前的一場馬戲演出時長3小時左右,而現在他們的一場演出為2小時7分,其中最長的節目老虎表演是12分鐘。「要讓現在的孩子專注地坐在那裡12分鐘(並不容易)。」他說。
玲玲馬戲團一直在嘗試創新,甚至推出了帶有互動功能的手機APP。但這些創新並沒有挽留住不斷減少的觀眾。
2016年5月舉行大象表演最終回,之後大象被送到位於佛羅裡達州(Florida)波爾克(Polk),菲爾德娛樂公司1995年所建的保護中心。
菲爾德娛樂公司將把所有動物,包含獅子,老虎,駱駝,驢子,羊駝,送到合適的家園。菲爾德的女兒茱莉葉(Juliette Feld)表示,公司將繼續營運保護 中心以保育大象。
遺憾之餘,也為這些動物的最終歸屬感到高興。其實,創新求變是不同行業永遠的主題,同為三大馬戲團,成立於1984年的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很早就看到了動物保護這個時代的趨勢,及早轉型,將表演主要集中在人,一舉獲得重大的成功,太陽馬戲團的各項演出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而且如雷貫耳,常駐Las Vegas的O show, KA show等等,都是大手筆大製作,而且常年保持火爆,一票難求。相反,擁有100多年歷史的現代馬戲團鼻祖玲玲馬戲團卻已跟不上時代。這就好像APPLE跟Nokia, Blackberry, 不斷保持創新,了解時代的大趨勢,才能跟上時代,甚至引領時代。
讓我們一起向擁有146年歷史的偉大的玲玲馬戲團致敬!
另外,TeeterPal會開始組織大家一起來團購世界頂級太陽馬戲團的演出LUZIA,具體細節請大家查看今天的另外一篇推送,或點擊文末左下方"read more"直接進入訂票連結。
(部分內容轉載網絡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