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笑林,他有一顆平常的心

2021-02-07 騰訊文化頻道

--- Tips:點擊上方藍色【騰訊文化】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文/孟立

仰慕笑林兄是在舞臺上、螢屏中,被他抖得脆響的包袱逗得哈哈大笑。而熟悉他並成為親密好友,認他做無話不說的長兄,是在北京青年聯合會的大家庭中。

我們對他的官稱是:「老兄」。

老兄,被我們一致認為,是一個很講孝道的人。一次聚會,大家哄他唱首歌,他挑了一首,正兒八經地唱開了:「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很快,大家就都跟著他入戲了。唱完最後一句,他收起往日的幽默與頑皮,低頭對著話筒叨叨:年齡長一歲,就對父母家人的感情多一分,我們人到中年,爹媽已經老了,孝敬他們不能等啦!他看著我們說:「過春節時,我給媽認認真真地唱了這首歌,唱完給老人家鞠了一個大躬,直起身來,不爭氣的眼淚讓所有兄弟和晚輩看了個真真兒的。」

我們頭一回聽老兄講這些家事,也頭一次感到了,這個樂天派心內有關親情的繾綣。過去大家聚到一起,總是聊工作,聊愛好,這次老兄給我們開了個頭,增加了聊家裡老人、聊照顧老人生活的話題。不經意間,老兄教我們從心裡頭,生出一份擱不下的牽掛。

老兄,辦事從來肯吃虧,能擔當。他對我們有句口頭禪:有事兒說話!我們所謂的事,無非是請他出來說段相聲或主持一臺節目,需要他幫襯的,是與我們各自工作相關、不同形式的各類舞臺,老兄向來純盡義務,從沒有推辭過。有時他還請上同事、帶著學生,一塊兒給你幫忙。如果你再打出公益的旗號,要他做什麼就更加容易了。

每年度青聯的團拜,總考慮他是明星,資格老,不好意思不顧及他的出場順序,可他絲毫不在乎,別人不情願的事,他都攬下來,墊場子的活兒也全歸他。這讓許多與他還不熟悉的人大為不解,甚至不敢相信,老兄這般沒架子,好脾氣。

老兄,真心呵護每一個弟弟、妹妹。女委員們生性愛美,經年累月慢慢集結了一批喜歡俏打扮的女子,自稱「臭美妞團」。不知算不算美名,很快傳到老兄耳朵裡,立馬得到他的盛讚,他為我們更名為「美妞協會」,簡稱「美協」,並說自己有新職務了——「美協顧問」。

老兄時不時給我們出謀劃策,找轍為我們組織活動,還動員男委員們參加捧場。我們的「美聚」總會由於他的到來,從始至終歡聲笑語不斷。只為他於我們的「忠誠度」最高,我們叫他「最佳閨蜜」。不管誰起他的哄,他都樂得承擔,熱情不減,忠心耿耿地給我們做「閨蜜」。

我們還叫他「護花神」,因為他太把別人放在心上,太把我們每一個當回事了。有一年寒冬臘月,市青聯按慣例組織委員到遠郊區送溫暖。大家站在場院裡為村民有寫有畫,有說有唱,跟鄉親們打得一片火熱,但冷風早都把每個人從外到裡吹透了,體質弱一些的開始打噴嚏了。老兄果斷把棉大衣讓出來,說自己身板壯,耐寒抗凍,老青年一枚,邊說還邊拉開了拳擊場上的架勢……

在回來的車上,我們不約而同地感覺,少了一個朗朗的聲音,從前尋到後,老兄縮在一個角落,睡著了。同來參加演出的他的學生說:老師幾天前一直感冒著。直到這會兒,我們猛地意識到,老兄的棉大衣還蓋在我們幾人的腿上!如果這時候你去謝他,他一定笑眯眯,一挑拇指:「俺是護花神」。

「護花神」今年「三·八」節沒張羅活動,我們各自繁忙,也無暇呼朋喚友。可誰承想,老兄是得病了,實在沒力氣張羅了……戴著氧氣面罩,他還樂呢!說:沒事兒,很快就好!

快點兒好吧,老兄!

每年的聯歡會不能沒有你的段子,如家庭般的聚會不能沒有你的祝辭,「美協」不能沒有你顧問……

你是我們永遠的老兄。

(編者註:本文由市青聯榮譽委員餘聲、劉薇、楊鳳一、張華敏、沙呷阿依、滿豔、韓延文憶敘,孟立執筆)

他有一顆平常的心

文/孫偉

去年深秋的一個早晨,我們幾位市青聯的老委員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怡學大和尚的邀請,來到他做方丈的廣化寺小聚。我和笑林到得早,就在寺廟山門外邊欣賞朝陽中紅牆黃瓦的璀璨,邊等著其他人。

廣化寺是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坐落在什剎海北邊的鴉兒胡同裡,這是一條頗具老北京味道的老巷子,雖然時間還早,卻已有三三兩兩提籠牽狗的閒人聚在一起聊天了。忽然,從高談闊論的人堆兒裡走過來一個大概有三十八九歲的漢子,他兩手插在褲兜裡,流露著一副自以為是的神態,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站住,睥睨著笑林。

「嗨,你就是那(nei)說相聲的吧?」我們想走開,不等邁步,漢子開口了,隨著聲音就是一股刺鼻的煙味。聽到這十分不禮貌甚至有些挑釁似的問話,一陣反感泛上心頭,正當我要和那漢子黑臉的時候,笑林搶先一步:「我是。請問您是……」他語調平和,上翹的嘴角上掛著那讓人熟悉的微笑。這下輪到那漢子到尷尬了,他面帶窘色支吾了半天才蹦出幾個字:「眼熟,呵呵」。笑林仍然微笑著說:「您有什麼指教嗎?只管說,甭客氣!」「沒有、沒有!」漢子趕緊扭頭走了。

待漢子離去,笑林轉臉對我說,他從藝幾十年,絕大多數觀眾都是熱情友善的,但時常也會遇到刁蠻之人,有些的表現比今天的漢子惡劣多了。「每逢遇到這樣的人,我首先是自己不氣不煩,以平和的心態處之。不管他怎樣對我,我都做到尊重他們。」笑林指指已經回到聊天人堆裡的漢子說,「你看到了,幾句話後他的態度就轉變了,基本都會這樣,畢竟人心都有善的一面。」聽著笑林說,我心裡對他的修養暗暗佩服。

這次小聚賓主甚悅。怡學大和尚在他的書院裡給我們講經說法,大家暢談佛教文化,善惡因果、三世業報,無所不及。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知道怡學大和尚擅書法,分手前我們向他討要墨寶,怡學問「要寫什麼?」笑林沉思片刻,說「就寫個『禪』字吧」。怡學欣然允諾,一蹴而就,揮毫給我們每人寫了一個「禪」字。

笑林用他的車送我回家,路上我問他為什麼向怡學要一個「禪」字,笑林講道,有句話,煩惱無盡誓願斷,參透人生便是禪。其實人的煩惱都是自尋的,如果能讓自己胸懷博大,摒棄一切煩惱,無論你是什麼人,都能擁有一顆平常的心,就會感受恬淡平靜,就能獲得快樂祥和,社會才會和諧。聽到這話,我眼前不由得又閃現出早晨在鴉兒胡同那一幕,看來我這老友真的「參透人生」了。

到了小區門口,我下車,笑林透過車窗向我揮手道別,上翹的嘴角依舊掛著那讓人熟悉的微笑。

願笑林給天國帶去更多歡樂

文/餘俊生

第一次見到笑林,還是在1991年,是在科大副校長楊靜雲老師家,當時笑林正在讀楊靜雲教授的碩士研究生,正好來討論畢業論文。見到笑林,當時我們的心情既激動又緊張,因為剛剛大學畢業,還從來沒有和一個大明星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呢。記得當時楊老師給我們相互介紹,笑林說你們幾個可都是我的師兄呵,雖然我比你們大,但我當楊老師的學生比你們晚呵。一句話讓我感受到了輕鬆,並且還挺自豪的。後來我到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秘書處工作,笑林是青聯委員,接觸自然就多了,而且還有過多次工作上的合作,對笑林的了解也深入了,並由工作關係逐步轉化為真摯朋友的關係。今年春節後聽說他病了,還想抽空去醫院看看,沒想到他走得這麼快,這麼突然,讓我遺憾,讓我難受,讓我悲痛。

笑林是一個給大家帶來歡樂的人。笑林是相聲演員,在螢屏上、在舞臺上給無數人帶來了笑聲,送去了歡樂,這是職業的要求,也是吃飯的資本。聽說有的演員在舞臺上特活躍,但在臺下是寡言少語,完全換了個人似的。笑林不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類活動中,他也是那麼幽默,那麼愛說,愛講笑話,愛講故事,總是那麼討人喜歡。吃飯時大家喜歡圍著坐,聊天時喜歡扎到他那一堆兒,就像化學元素中的「鈉」,很活躍,與誰都有話說,與誰都能聊得歡快,與誰都跟親人似的。他走到哪兒,那裡就笑聲一片,熱鬧得很。有一次,我問他,你老是嘴巴不停地說累不累啊,他笑著說,誰說多了不累啊,這不為了讓大家高興嗎。「讓大家高興」,這就是笑林的習慣,是一種人格魅力,也是笑林做事為人的品質。

笑林是一個樂於奉獻的人。笑林出道早,成名早,他自幼拜曲藝家劉司昌為師,學習山東快書,四歲開始舞臺生涯。後拜相聲名家馬季為師,學習相聲。笑林和他的「笑林廣播電臺」家喻戶曉。就是這樣一個知名度很大的「腕兒」,在各類公益活動中,從來不講價錢、不問條件,不管多遠,不論多艱苦,只要時間允許,都會積極主動參加,有時一些單位覺得老是請笑林參加沒有費用的活動,單位都不好意思了,反而笑林倒是有意見了,還提醒人家說,「怎麼這段時間沒有招呼我們啊,是不是對我有啥意見啊」。笑林從1985年加入市青聯,到2000年退出市青聯,先後擔任市青聯的委員、常委、副主席,參加的公益演出和慰問活動不計其數,從老山前線到貧困山區,從部隊到學校,從企業到社區、農村,到處都有他的形象,他的笑聲。有時匆匆從外地趕回北京,從機場直赴演出地點,有時得了重感冒還身披大衣,在零下20多度的山區為農民送去歡樂,每一次都是送去了笑聲,留下了感動。

有人說笑林你傻呀,老是參加這些出力受累不掙錢的活動,笑林自己卻說,當個演員,總有人請你去演出,還有人喜歡看你演出,這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嘛。這句話道出了笑林對「演員」的深刻理解,更看到了他的精神境界。

笑林是一個對藝術精益求精的人。成功成名的藝術家,既要靠天賦,更要靠努力,要靠對藝術真誠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原來我沒這麼想,總覺得誰誰嗓子真好,誰誰說話真逗,誰誰耳朵真靈。通過與笑林一件事的合作,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精益求精,什麼叫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1995年笑林創作和主演了話劇《大院》,講述的是一個普通鐵路大院裡發生的故事,用輕喜劇的形式表演出來,因為當時青聯秘書處安排我協助笑林做好《大院》的宣傳工作,所以有幸參與了全過程,和笑林有了一次親密接觸。

為了創作這部話劇,他到鐵路家屬大院蹲了幾個月,和鐵路工人吃住在一次,聊家常、交朋友,體驗他們的辛苦,感受他們的快樂,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學習他們的言語方式,把握他們的習俗特點。後來演出開始後,每次在臺下總是請教觀眾、請教一些老藝術家,哪兒說得不好啊,哪兒的語言、音調、動作需要改進。就是在和我談話布置工作時,還要抽空拿著劇本不停地背誦,不斷地徵求意見。這個認真勁兒,讓人讚嘆,使人難忘。最後由於這部話劇貼近生活、反映時代、謳歌工人、形式新穎,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還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也為笑林的藝術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曾經問笑林,都快演50場了,你至於每次演出後都徵求意見,都那麼認真嗎。他很嚴肅地告訴我,兄弟你不知道,藝無止境呵,何況我原來是說相聲的,和話劇表演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呀。一句話讓我看到了他做事的嚴謹認真和對藝術至高至美的追求。

笑林為人率真樸實,做人地道大氣,不玩花活兒,所以在青聯在社會上交了好多知心的朋友。笑林熱情好客,樂於助人,沒有架子,不裝樣子,不掉鏈子,所以大家有事總愛找他,他也總覺得能有人找我,說明我活得還有價值。笑林的去世,也讓我們引發更多的思考,還是要更好地珍惜健康,有病趕緊找醫生,不能等,不能耗,不能自己主觀判斷是什麼病。我們還是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快樂地生活每一天。

笑林老兄,一路走好!願您給天國帶去更多歡樂!(轉自:北京青年報)

騰訊文化微信號:qqculture

相關焦點

  • 馬季弟子笑林患白血病逝世享年59歲 回顧笑林春晚路
    馬季弟子笑林患白血病逝世     笑壇失笑林     享年59歲,老搭檔李國盛追憶1987年央視春晚相聲《學播音》中,笑林和黃金搭檔李國盛喊響了「笑林廣播電臺」的「呼號」,他善於模仿,表達自然,十多分鐘的段子,現在聽來仍覺趣味盎然。因此,熱愛他的觀眾痛心表示:「笑林廣播電臺從此停播了!」   昨日笑林的兒子趙一楊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父親是大年初四確診為白血病的,直接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但當時笑林非常樂觀,在重症監護室裡和前來探望的親友笑著打招呼。
  • 笑林突然離世 昔日同事不敢相信
    除了相聲演員這層身份,從2004年6月到2009年3月24日,笑林一直擔任央視七套農業節目《每日農經》欄目的主持人。他沒架子、接地氣的主持風格收穫了大量的觀眾好評,無論是市民還是農民,都知道他、都喜歡看。昔日同事驚聞噩耗,不敢相信。
  • 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跌宕起伏的生活
    平常心看似無為,其實是無為中有力,是一種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也是取得成功的法寶。平常心是心理上的平衡。一個人只有心理平衡了,生理才會平衡;生理平衡了,人體的各個系統才會處於最佳的協調狀態;系統處於最佳狀態了,健康與活力自然煥發。
  • 笑林去世:白血病是什麼鬼?
    對於笑林的逝世,微博微信網友一片哀思之情,不少網友對笑林的過早逝世表示深感惋惜,並願其一路走好。有報導稱笑林是因敗血症於今晨去世,可也有新聞說笑林因罹患白血病於今凌晨2點鐘病逝,讓人困惑不已!騰訊娛樂報導(節選):記者致電李菁獲知,笑林是因敗血症於今晨去世。笑林生於1956年,終年59歲。李菁表示笑林生病已久,之前曾一度好轉,但在兩周前再度發病並惡化,並於今晨醫治無效去世。
  • 躺槍:笑林當初改名竟與林彪有關?!
    2015年3月23日凌晨,相聲演員笑林因白血病去世,享年59歲。(資料圖) 本人與笑林有過一面之緣,那時馬季先生還健在,我到住在郊區的馬季家採訪,那天笑林在,後來馬先生為我寫書法時,笑林主動上前搞服務工作,趁著馬先生在寫字的間隙,我問了問笑林。「您真的姓笑嗎?」
  • 懷舊老電影,功夫小子的最佳拍檔,笑林小子之新烏龍院
    而這部94年的有朱延平指導,吳孟達,釋小龍,郝劭文三人主演的電影《笑林小子之新烏龍院》一時間火爆了全香港,影片之中那個仿若世外桃源一般的烏龍院,裡面大大小小的和尚都身懷絕技。那個有時候嚴肅,有時候有點逗的師傅更是圈粉無數。片中的郝劭文和釋小龍也雖然年齡尚幼,但是難得的渾身是戲,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十分的到位。
  • 笑林廣播電臺,今起停止播音……
    其在相聲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稱之為「笑林廣播電臺」而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2001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與王平、尹卓林、趙保樂表演相聲《咱也試一把》。笑林曾說他以前在北曲是唱山東快書的,後改說相聲。他原名趙小林,因為與一位相聲作家同名,後來在李谷一的建議下,改名笑林。1997年參演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相聲《送春聯》。
  • 相聲演員笑林因敗血症去世
    隨後相聲演員李菁在評論中證實這一消息,記者致電李菁獲知,笑林是因敗血症於今晨去世。笑林生於1956年,終年59歲。李菁表示笑林生病已久,之前曾一度好轉,但在兩周前再度發病並惡化,並於今晨醫治無效去世。對於笑林的離世,李菁深感惋惜,並表示之後會有相關追悼活動,紀念這位曾帶給觀眾歡樂的相聲名家。笑林原名趙小林,因為與一位相聲作家同名,在李谷一的建議下改名笑林。
  • 擁有一顆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我們也分明欣賞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上有著柔軟的心,感覺充滿了力量,能量。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寫過:「對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 相聲演員笑林去世享年59歲
    人物資料笑林,原名趙學林,生於1956年,相聲演員,馬季的弟子。2007年任中國鐵路說唱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還是法學碩士。其在相聲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稱之為「笑林廣播電臺」而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代表作有《送春聯》、《咱也試一把》等。笑林以前是唱山東快書的,後改說相聲。
  • 【逝者】笑林:入錯相聲行的歌唱家
    20多年後,他被調到北京曲藝團,沒想到北京相聲界還有一個叫「趙小林」,不僅名字一樣,長相也差不多,還都戴眼鏡。為了區分,笑林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趙別林」,沒想到,還是有新情況。一位管政工的老師說,「年輕人,你也太狂了吧,還想跟卓別林套近乎」。笑林臉上掛不住,乾脆取了「趙小林」的諧音,叫「趙笑林」。
  • 海爾森 心觀影 平常心,不平常的生活——《平常的心》(The Normal Heart)
    海爾森電影沙龍本周三放映《平常的心》(The Normal Heart)
  • 59歲,笑林廣播電臺,今起停止播音…
    其在相聲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稱之為「笑林廣播電臺」而在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2001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與王平、尹卓林、趙保樂表演相聲《咱也試一把》。笑林曾說他以前在北曲是唱山東快書的,後改說相聲。他原名趙小林,因為與一位相聲作家同名,後來在李谷一的建議下,改名笑林。1997年參演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相聲《送春聯》。
  • 「笑林廣播電臺」,今天起停止播音……
    笑林,原名趙學林,生於1956年,是馬季的弟子。由於在相聲表演中逼真的模仿,他被稱之為「笑林廣播電臺」,代表作有《送春聯》、《咱也試一把》等。作為一份職業,相聲帶來的是歡笑;作為一名相聲演員,他的真實生活是否也如此?就在2013年8月,《生命時報》記者還曾走進笑林舞臺之外的生活。
  • 《笑林足球》時隔十五年,11月4日爆笑歸來!
    由林子聰執導,杜可風攝影,信(蘇見信)、陳浩民、郝劭文主演的無釐頭純喜劇電影《笑林足球》,即將於11月4日上映。
  • 「笑林廣播電臺」黯然「停播」 再聽一遍《學播音》吧
    但當時笑林非常樂觀,在重症監護室裡和前來探望的親友笑著打招呼,大家都以為病情沒有那麼嚴重,沒想到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走得如此突然。  崔琦說,最後一次見笑林是今年2月6日,他跟笑林一起在朝陽區參加演出,笑林是主持人。  崔琦說當時並未看出笑林身體有恙,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笑林的臉色的確有些發暗。
  • 《笑林足球》:踢得沸騰,笑得肺疼!
    這是一部「肥仔聰」林子聰自編自導自演的足球電影,時隔15年再續足球情緣;這是一部有著濃鬱的《天下足球》風格的無釐頭喜劇電影,本著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精神將球隊大曝光;這是一部有著實力唱將、影視雙棲信領銜主演,搞怪童星郝劭文搞笑擔當,有「
  • 烏龍院「新笑林小子」 郝劭文贊:很有喜劇天賦
    片中的兩位小童星李欣蕊和張峻豪也首次曝光,兩代笑林小子同框引來超多網友期待。在1994版的《烏龍院》中,郝劭文、釋小龍飾演的這對「笑林活寶」,一個古靈精怪,一個功夫了得。影片在那個年代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轟動,而他們兩人也憑藉片中的角色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 《浪客劍心:追憶篇》時代浪潮下 劍與心的救贖
    2016年暑假的時候刷完了《浪客劍心》和追憶篇,不得不說劍心的坑我是入得比較晚的了,看完後瞬間有去學劍道的衝動。不過,如果是放在十年之前看劍心,我應該只是會把它當成一部武俠動漫,可是劍心故事的背景,卻是使得劍心超出一部普通劍俠片的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同人結局《星霜篇》飽受爭議的原因。本文可能不僅僅只是限於追憶篇,動漫正篇和電影版也想提及一些。
  • 命的背後是:道,有一顆利他的心、即是天道
    錢的背後是:事把事做到極致:錢自來;事的背後是:人把人做好:事自成;人的背後是:命把生命維度修好、自有運;命的背後是:道有一顆利他的心只要時時懷有愛人之心、做助人之事,能量自然就高,財富與幸福會追著你而來。給人能量,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點此關注微信視頻號點亮心心,點亮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