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昌與前妻甄珍
先前為了離婚、爭產,
以及與兒子劉子千的親子關係,
數度隔空對罵,
還放話將於5月在美國對簿公堂。
日前父子相擁大和解,
至於是否會與甄珍聯繫?
他說:「仍然是朋友!
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之前胡說八道說過頭了。」
「永遠長不大的老頑童」
狗血家事被吃瓜群眾扒個血淋淋,
似乎無人再關注他的音樂貢獻,
真是悲哀!
劉家昌出生於哈爾濱,祖籍山東。童年時移居韓國仁川,在韓國念初中時期,他就開始唱歌,第一張唱片《回到我身邊》是在韓國發行的,賣了一萬兩千張。
1961年以僑生身份就讀臺灣政治大學政治系,兩年後輟學,專職在夜總會唱西洋歌曲,並一直有作曲創作。1965年間,他在臺北「中央酒店」已經小有名氣,專門演唱西洋歌曲,擅長爵士。
1966年7月與臺灣國聯當家花旦演員江青閃電結婚,當時還是一文不名的學生歌手。婚後江青為了支持劉家昌的電影理想創辦「昌青影業公司」,由於公司的電影運作不良債臺高築,江青只能再接拍其他電影用片酬抵債,兩人最終離婚收場。
1968年,他為瓊瑤的電影《月滿西樓》作曲,並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主題曲《月滿西樓》。
這也正是臺灣流行歌曲的「花開時候」。此前的臺灣流行樂壇,從閩南語歌到國語歌再到三四十年代上海「時代曲」的復活,像一艘千瘡百孔的木船,唯一能補漏的良方,名叫「創作」。劉家昌、莊奴、左宏元,就在此時出現,他們在三四十年代的「時代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了一種相對清新的歌謠,這些歌還繼承了「時代曲」的另外一個傳統——都是某部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
接下來1970年創作的《往事只能回味》創造了國語歌壇首張暢銷百萬的金曲唱片,同時也風靡了全球華語地區,玉女教主尤雅為劉家昌的首位高徒。
1975年執導和作曲的電影《梅花》更讓劉家昌名成利就,獲得第1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原創音樂2個獎項。
幾十年來一曲《梅花》惹來被禁的各種傳言,包辦詞曲的劉家昌曾說過:
只是覺得很好笑而已。只要是中國人,一聽這歌詞就會知道我寫的是中國:巍巍的大中華,難道指的是臺灣嗎?臺灣只是一個小島,能用巍巍嗎?巍巍的海南島,會有人這麼形容嗎?簡直就是文盲嘛!
有人曾提問:劉家昌「政治正確」傾向的歌曲是哪首?答案是《我是中國人》,每次政治事件有大學生遊走街頭高唱自己的歌曲《我是中國人》,劉家昌便興奮至極,他認為,這是音樂表達的意義所在。
1978年,劉家昌與甄珍赴美結婚。早在22歲劉家昌還在讀政治大學的時候,遇見了甄珍,與江青離婚後,他再度展開對甄珍的追求,為了夠得上當時已經紅透半邊天的甄珍,他潛心創作,在七十年代上半段,寫了1500首歌,成為著名電影音樂人。但甄珍卻在1974年3月,和謝賢註冊結婚。1976年12月謝賢與甄珍協議分手。劉家昌終於和他苦追14年的甄珍聚首,未料到最後落得個如此不堪的收場。
也是愛屋及烏,甄珍的妹妹章家興在劉家昌協助下成為知名歌手,劉家昌為她取名「銀霞」,意為「贏過林青霞」。《蘭花草》和《蝸牛與黃鸝鳥》的原唱者就是銀霞。
1983年創辦歐帝威音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盛傳是和竹聯幫大佬陳啟禮合組,推出《劉家昌全新歌集》大受好評,在80年代初日本音樂風潮橫掃華語樂壇之時,《在雨中》《你的目光》這種傳統國語對唱歌依舊能博得歡心,劉家昌的創作功力可見一斑。
到了80年代中後期他已經開始遠離樂壇(儘管他的作品80年代中期開始流傳到了內地),再到後來他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就更是幾乎徹底離開了樂壇。他是臺灣樂壇早期的「創造歷史性人物」,而非貫穿始終的親歷者,在進入21世紀激烈競爭的唱片市場中,他的回歸卻落得個慘敗收場。
劉家昌創作了2500多首歌曲,
然而,他對華語流行樂壇的貢獻,
不僅是他創作的作品,
重要的是他提攜過的歌手。
1977年海山唱片老闆把費玉清帶給劉家昌試音,劉家昌一聽就大為讚賞,並評價臺灣歌壇抒情歌曲,女聽鄧麗君,男聽費玉清!劉家昌給費玉清寫了一首《晚安曲》,這下費玉清成為了臺灣一線歌手!在70年代瓊瑤的電視劇非常火,劉家昌把費玉清介紹給了瓊瑤。瓊瑤聽到費玉清的歌聲非常驚喜,於是費玉清就成了瓊瑤劇指定歌手。
儘管有媒體斷章取義,但無損劉家昌對鄧麗君的高度讚美——鄧麗君完美的特質,誰能比得上? 《獨上西樓》、《胭脂淚》、《初戀的地方》是我在美國跟鄧麗君面對面,按照她的特色量身定做寫的,她的演繹無懈可擊。
從「金韻獎」歌唱比賽中脫穎而出從而被海山唱片招至麾下的蔡琴,在《出塞曲》中由劉家昌創作的《庭院深深》,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獨步歌壇。
劉文正1972年服兵役認識了劉家昌。劉家昌認為他的演唱極富潛力,嗓子「直而亮」,有自己的特點,所欠缺的只是一點技巧和韻味。服役結束後,劉文正本想赴美國留學,劉家昌卻介紹他加入了歌林唱片,並為他寫了專輯的主打歌《諾言》。毫無疑問,劉文正是劉家昌最得意的弟子。
當年鳳飛飛唱片張張大紅,鳳媽卻說沒錢買房:「她從海山跳槽到歌林唱片,是我策劃的,我是很照顧學生的,才不在乎商人。她剛唱歌時只有一、兩千元,跳槽價有1000萬吧,鳳媽馬上就買房子了。」劉家昌說當時海山老闆很惱怒,他答應再捧個鳳飛飛還海山,不料沒人可接班,「再也捧不出來了。」
甄妮是劉家昌口中最「難搞」的學生,而甄妮說劉家昌很」霸道「——當年錄《我家在哪裡》時,半夜凌晨4點Call她進錄音室,「我當時在讀文大,隔天早上要上課,實在很生氣。」唱了半天,都未達劉家昌的要求,結果劉家昌直接把她鎖在錄音室,一群人跑去吃早餐。 甄妮說:「我在錄音室跺腳、大罵,開始哭哭啼啼,心裡想從此不要再唱他的歌了。」
生於1943年4月13日的劉家昌
今天已是75歲高齡了,
記得他曾在一次演唱會上說:
「如果有來生,我不會做演藝圈,
絕對不會……我不要當名人,
人本來就是要自在自由,
自在自由最好……」
祝願老頑童在獲得心靈自由之時,
能回味的往事,都是好事。
《我的黑膠時代》已在 喜馬拉雅FM 上線
可點擊文章底部 閱讀原文 收聽更方便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聽喜馬拉雅FM 上線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