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斤三兩,一動不動」。在某一些地方,結婚嫁女兒要的彩禮和改口費越高,女方就越尊貴,在婆家就顯得越有自己的地位。很多時候彩禮和改口費意味著女方的身價,也意味著婆家對女方的重視。婚後對於雙方父母改口的稱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針對「改口」這件事,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也有一些人因為改口費的事情,一家人還沒相處,就鬧起了矛盾。
小芳和李偉是在朋友的聚會上認識的,李偉的父母在縣城做小商販,家庭條件一般。但是李偉卻很努力,不僅拿到了高學歷,找的工作也不錯。李偉長相不錯,談吐真誠得體。最吸引小芳的是李偉的眼神,真誠而憂鬱。小芳是個很直率的女性。眼神一直盯著李偉看。李偉臉都紅了,但心裡美滋滋的。因為小芳長相甜美,是李偉喜歡的類型。
朋友看出來兩人互有好感,經常找機會讓兩人碰面,見過幾次面後,兩人也就開始交往了。李偉對小芳很貼心,每天都會接送小芳上下班。小芳喜歡吃一些零食,只要小芳想吃,不管多遠,李偉都會去買回來。小芳喜歡畫畫,李偉就會去郊區踩點,周末就帶著小芳去郊區畫畫。兩人的相處一直很愉快。談戀愛兩年,李偉的工作順利,而且工資也漲了不少,雖然離買房還是有段距離。但李偉相信再過一兩年,就能交首付了。
於是,李偉向小芳求婚了,在一間包房裡,不是很浪漫,但是李偉很有誠意,在朋友們的見證下,單膝下跪,當李偉把戒指套進小芳的手指時,小芳滿心的幸福。小芳和回家後,跟父母說起了這件事情,希望得到父母的祝福。第二天,李偉和家人就過來提親了。
剛開始,小芳的爸爸媽媽是不同意這門婚事的,畢竟小芳家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從小到大,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小芳的家庭條件好,沒受過什麼委屈,父母自然是希望能夠嫁一個好一點的家庭。但小芳喜歡李偉,小芳覺得李偉很溫柔體貼,而且為人處事好,只有跟李偉在一起才會開心。父母商量後決定,與其拆散他們,不如多幫助他們。
為了不讓女兒婚後過得委屈,父母決定彩禮意思一下就行,自己這邊準備房子和車子,當是女兒的陪嫁。小芳父母彩禮要的不多,也沒其他過分的要求,只要求李偉努力上進,別讓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受屈就好。李偉不停地點頭。接下來的買房,買車,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
直到婚禮那天,小芳根據禮節,需要向公公婆婆敬茶,然後改口叫「爸媽」。沒想到,等公公婆婆喝完茶後,卻沒有給小芳紅包。鄰居們都竊竊私語,但李偉的媽媽很淡定,就是不給。小芳臉色都變了,但為了不讓鄰居看笑話,直到婚禮結束,小芳才跟李偉的媽媽說:「不給改口費,就真不稱呼你了?」「你也太斤斤計較了吧」李偉的媽媽漫不經心地說,後來,公公在一邊不斷地勸,李偉也很生氣的看著媽媽,再看看小芳態度強硬,最後才很不情願地給了改口費。
情感寄語:正常來講,新娘在過門之後,對男人的父母改變稱呼,這時候公婆或多或少包一個紅包給新人,這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代表著對彼此的認可。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