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婚嫁禮儀

2021-02-09 五臺那些事

       五臺婚嫁禮儀

                  文/新偉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在舊社會,男女婚嫁是不得自主的。五臺習俗稱兒子結婚為娶媳婦,女兒出嫁為僻宮妮。男女雙方首先需門當戶對,雙方有的結婚前都沒見過面,全憑媒妁介紹,父母允諾。《五臺縣誌》記載婚禮一般有六個環節,即:定親、納彩、會親、送期、嫁娶、回門。不管哪個環節都要選吉日才行。

後來因社會進步,慢慢發展的增加了相親這個重要環節,即由媒人(介紹人)先介紹雙方家世輩景,如雙方條件相當,即可相親,由介紹人引男女雙方相見,互看容貌身材。如彼此互相看中,對家世、住房等都比較滿意,就可以換契了。就是雙方家長交換孩子們的生辰八字,看大婚小婚合不合,民俗有:鼠配牛代代有,玉兔金犬起高樓,雄雞高唱蛟龍飛,馬羊共圈滿罐油,白虎黑豬上等婚,蛇猴相配天地久的說法。還有白馬怕金牛,鼠羊不到頭,蛇見猛虎如刀割,子鼠見羊萬年愁,兔子見龍不長久等等,就是看兩個孩子屬相是否範衝,屬相也配,雙方看見也對事即婚成,就可定親了。

 

納彩:俗稱行禮,即男方帶彩禮到女方家。彩禮有現金、大洋(以前是元寶銀器)、梳妝匣,四色禮等,這些東西現在好多人都不用了,而在過去則大有講究。比如這四色禮均需雙分,以取成雙配對之意。有鏡子一對,意為夫妻明鏡無瑕;梳子一對,意為婚姻舒心順當;針兩包,暗含貞操純潔;紅線頂針兩個,取千裡姻緣一線牽之意。另有紅蘭布料兩塊,象徵蘭天紅地,比喻歡天喜地。這些過去結婚都有,只是根據貧富而物有貴賤之分罷了。屆時,女方父母需邀直系親屬,設宴招待,款待新女婿。行禮完了女方家還要準備回禮:紅紙包兩小包鹹鹽,取意有緣;再包兩小包院裡土,意思讓兩人服水土,無災病;再包兩小包黑炭,意思讓小兩口以後日子紅紅火火;還拿兩盒洋火柴,寓意夫妻感情熱火,永遠相愛。還有送的褲子一條連的紅褲帶兩條,算是女方給男方的「長命褲」,祈盼兩人白頭偕老。

 

送期:又叫送契,一般和行禮在同一天進行,男方選定結婚日期,送女方知道,俗稱送期。雙方各自準備嫁娶事宜,置辦喜宴,通知親朋好友屆時赴。

男女雙方到了當地認可的婚齡,男女雙方就協商結婚的日子。也就是下日子,下日子前先分別找陰陽先生看利月,屬相不同利月也是各不相同,媒人到雙方家裡協調,要把娶親日子統一,一般是男家先請陰陽先生選擇日期,也就是定利月。但這利月吉日卻是以女方屬相來定。為此還有一首《利月歌》:雞兔相配正七月,虎猴二八白了頭,三月九月宜豬蛇,龍狗四月十月好,五月十一牛羊配,六月臘月馬鼠交。要是無法走利月,趕趕亂歲無煩惱。利月好看,但究竟在哪天卻必須陰陽先生根據女方天幹地支四柱八字及周堂圖等推算。反正不管誰都要做到無妨無克大吉大利才好,否則就有兇神惡煞擋道,於女方不利。一般選利月也大多選擇秋了liǎo八(秋天)以後到二三月份播種以前。為什麼選這幾個月了,因為古時人們在這幾個月都是閒時,不用上地幹活,做事宴的食物也不怕壞。一般選三個日子,一主兩次,由介紹人拿上禮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細心的女家還要另請陰陽先生對對日子,看有無「妨忌」。雙方各自準備嫁娶事宜,置辦喜宴,通知親朋好友屆時赴宴。對於著急要結婚的,在五臺一帶,臘月二十三以後叫「趕亂歲」,無論什麼屬相這幾天都可以不擇日子,任選哪一天都可以結婚。但一般人家也都不想趕這個亂歲,雖然說臘月二十三神仙都上了天了,百無禁忌,但也沒有好的吉日,又趕上快過年,人們還忙的準備自家過年事宜,所以太過倉促。

在這點上我們五臺徐家就不用禁忌,因為徐家十五世祖徐繼畬被清同治皇帝賞賜了半副鑾駕,而鑾駕一般是皇家專用儀仗,鑾駕出行,神鬼迴避,百無禁忌。徐繼畬去世後,這副鑾駕則也成了家族榮光,每到婚嫁時便借用鑾駕開道,一是為警告神鬼迴避,再也藉此顯耀身份。

日子定好後,男女雙方就開始準備婚禮的事情了,你比如說女人們縫製新婚被褥。老家風俗要請「十全人」(父母、丈夫、兒女俱全的婦女)來縫製,取意「十全十美」。而且在縫製之前都要先洗手擦臉,講究新手新臉,中午還要管飯。最主要的是在縫製被褥中間要多講一些葷段子,講得越多,男女雙方關係就越好。據說有的結婚後沒幾天就吵架、離婚的就是因為此時縫製被褥的人沒講故事。

男人則出去採購事宴上用的好黃米,準備做糕。到晚上不忙了,商量請帖安人吃糕的事,預算席面有多少。第一個要告的就是老爺舅舅家,這是所有親戚中坐首席的(老爺舅舅是女兒外孫的主子家),禮節最重的。而且必須新郎官親自去,路上不能稍辦其它事,必須專門去,去了還得叩頭。再下來是姑姑家、姨姨家。同樣是表兄弟的也有講究,老娘家的是上表兄弟,姑姑家的是下表兄弟,姨姨家的則又在姑姑家後頭,特別是安席的時候次序位置絕不能顛倒!

會親:為招待新媳婦上門,男方邀親朋,設宴席,請新媳婦及嫂嫂來男家,看看房屋、會會親戚。屆時,男方親屬均給新媳婦拜禮。

 

嫁娶:農村婚嫁禮儀繁多,一般都是三天。但要實算可不止,都要提前七八天就開始準備了。因為舊時做事宴都在自己家裡院裡做,所有的吃的、喝的、用的都要提前準備,還得提前在院裡盤一個大的爐子,用來做飯燉肉。周邊鄰居,家人父子,妯娌婆婦們都要來幫忙。你家的桌子,我家的碗盤一切用具都要借來,東西預備齊全就開始準備吃的喝的,做豆腐、蒸饅頭、燒煨。當然事先會貼一份「職事人員名單」,選一名懂禮識道的經理,把各種任務分配清:總經理、記帳、司儀、保管、擺席、做糕、夥房、擔水、燒水等等。

第一天,俗稱安鼓。大門貼喜慶對聯,院內搭燈結彩,親戚朋友齊來布置新房貼窗花。廚房也開始忙活了,提前在妯娌婆婦們中選的好手們都到廚房幫忙切剁擺碟燒煨,糕匠們也開始蒸糕。趕午時一般都做出糕來了,這時都要放幾個二踢腳炮,寓意步步高升。五臺自古有句俗話:「東冶的饃饃,大興的糕,槐蔭的宮妮不用挑。」所以五臺做糕一般都是選用東冶北面的北大(dài)興、南大(dài)興的黃米麵製作而成。俗稱「大黃米糕」,軟糜子碾出來的米叫大黃米,軟穀子碾出來的米叫小黃米,小黃米磨成的面也能做糕,但口感是硬了難咬,軟了發粘,一拉就斷;而大黃米磨的面做成糕軟筋,有拉勁兒,有彈性。故五臺人罵那些鬼精不識禮數的人為小黃米糕,苶精(筋);稱讚好女人為大黃米糕。南北大興一帶無霜期較長,水土好,糜子面粘性大,粘性大。經過碾磨的去皮糜子面經籠蒸製、上色、油炸而成。但五臺的糕不同於其它地方,五臺糕要經糖色上色,再經油鍋炸制後,專門有糕匠往「擂奎」(甕子的一種)裡旋著放糕,然後蓋好蓋,放在「鍋頭起」(火炕最熱的地方),外面再圍上「蓋地」(棉被),吃得時候一層層取出,熱乎乎的,筋綿粘韌特別好吃。因「糕」和「高」諧音,故吃糕意味著步步高升。實際上現糕不如餾糕香,炸好的糕回鍋餾一下再吃,更增加了粘性,再蘸上些兒糖,味怪(那個)香甜筋軟就更木得說了。說的很輕鬆,但實際做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難。民間有句話叫:糕沒好賴,全憑掇揣。做糕是事宴上最苦的營生,老家做糕一般都在院裡配房裡,地方小,人還多,坐下看火也憋屈,還嗆。糕匠們先把糕面擦好,等鍋開了,把糕面一層層撒進去,糕面一蒸好,糕匠們就要冒著被燙傷的危險在熱乎乎的水蒸氣下把蒸熟的黃米糕分成幾個坨子,當然搗之前手上要蘸滿涼水,然後一坨一坨依次從籠裡搗出來放在掇糕的案板上。這邊有負責掇糕的師傅事先就已經在糕案上抹了涼水,以防粘,緊接著迅速地把糕揣成片狀再捲成枕頭狀,快速掇給下一人掇揣,第一人接著鍋裡剛搗出來的坨子掇揣。第二個人接過掇揣好的糕來嘭嘭嘭地幾下揣好後又啪啪啪幾下捲住,砰的一聲摔給下一個人。如此反覆直到把糕掇揣得有了筋骨且不粘手,便抹上油放在雷奎裡;接著後面又有糕匠把掇揣好的糕揉戳成胳膊粗細的樣子,然後用手把住,把拽成一樣大小的糕塊子,後面又有糕匠來把這些糕塊子抹上事先熬好的糖色。那邊倒了胡麻油的油鍋溫度也正好起來了,隨著「哧啦」的一聲,第一個糕下鍋,那股人們熟悉的饞饞地味道便飄了出來。

 

半後晌時,提前預定好的「響打的」五臺八音會就來吹奏了。一般婚慶時都是吹奏的「大打」,就是得勝還朝、過街、撩單子、十二層樓、耍娃娃等套曲,此為最上曲。晚上要吃「十全人」給包下的歲數餃子另加天一個地一個。

第二天是娶親:五臺這邊風俗一般在迎娶前(現在也有前一天就送的)都要送一塊「奶布綢」,一刀「離娘肉」。規格沒有多少,隨貧富決定。在舊社會,新郎坐驕到女方家迎娶,現在都換成汽車了,同去者有娶戚、伴戚,或四人,稱雙娶雙伴;或二人,稱單娶單伴。娶親的一般是叔叔或者哥哥,伴戚是姐夫。另有放炮的人一般是弟弟或侄子。女方嫁女,新娘要早早起床,吃母親準備好的甜食,象徵婚後生活甜蜜。然後請「完人」又叫十全人來給新娘梳頭打伴,管稱「剃臉」或「開臉」,標誌著姑娘時代的結束。新郎來娶親時,女家設宴招待,並擇一親近孩童(一般是妹妹或侄女)給新郎插花,披紅綠彩帶。娶上走的時候先由新娘母親點上燈,拿上抹布給女兒擦擦轎,現在是打手電,寓意女兒走的光明大路。另有送親的大戚人、送戚(一般是叔叔嬸嬸或哥哥嫂嫂。男方娶回媳婦時會先安排送新娘的男長輩在親友家休息品茶,宴席開始前,由男方迎新娘的男長輩在樂隊的樂聲中迎接新娘的男長輩到宴席上座。)相送到婆家,但姐姐不能送。自古有「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妹妹的命,嬸嬸送下金圪洞」的說法。最後還擇一男童(一般是弟弟或侄子)送嫁妝,跟上新娘去男方家俗稱「背皮箱」。娶親隊伍在快回到婆家時就要下轎,新郎官的朋友們此時會讓新郎背上或樓樓上新娘,走一步轉三圈,嘻嘻哈哈地往回走,當走到大門口時,新娘子要跨過事先在門口正中擺放的馬鞍(後來是大凳子),還要跨火盆。這些都寓意著新娘跟了新郎沒二心,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都會恩恩愛愛、共同應對。新娘子被娶到婆家後,送親的嬸嬸或嫂嫂跟著到新房。舊俗要先喝紅糖水,寓意以後日子甜蜜;再喝豆麵湯,寓意和和氣氣,長命百歲。五臺人講究豆面是喝而不是吃,而且是素喝,撈豆面時先舀半碗原湯在碗裡,然後再撈一筷子豆面打疊放在碗中,然後把提前配好的調面素湯澆在面上,最後拿上筷子再挑一挑面。一切都比較講究。喝面時,邊吃麵、邊喝湯,滿家飄香(調面素湯是用胡麻油、花椒、蔥花、插芒花、醋、鹽、香菜、原湯調製而成)。後來改成喝掛麵湯。

再下來叫抓富貴,事先準備一個木製調盤,裡面放上大小不一定各種銀錢,新娘只能抓三次,抓下多少都是新娘子的,抓的越多代表以後的日子越富貴。下來就要舉行結婚儀式拜堂成親了,拜謝長輩親朋,然後送入洞房。接著開始迎大戚人,親朋好友入席會餐。安席的時候講究頗多,特別是這頭閘子席不好安,有主賓次賓之分,可不敢弄錯,大戚人、老爺、舅舅、姑父、姨夫等首席一般都在院子正中,其他陪席都按輩分、年齡大小依次擺在兩側入座;新房裡是新娘子、女大戚人、姥娘、妗子、姑姑、姨姨等女人們。其她也依輩分、年齡依次入座。期間設樂吹奏安席亂彈來,什麼口琴、二胡、管子、嗩吶一起上,眾親朋一邊吃席一邊聽戲,合座皆歡。五臺人做事宴,一般貧寒人家,是四盤一海碗,俗稱「五餅的」席,即兩個涼菜(藕根、海帶)兩熱(燒豆腐、燒山藥)、一大碗雜燴菜。五臺燒豆腐燒山藥一般用糖色上色後,經過高溫走油,再長時間燉製而成。雜燴菜以油炸豆腐(切絲)、粉條為主,輔以豆芽、刀豆、黃花菜等。中上之家一般是五奎四盤,俗稱「九件的」席,即燒山藥、燒豆腐、燉丸子、雜燴菜等各一碗,再配四個涼菜。也有六盤六碗的,俗稱「六六席」;八盤八碗的,俗稱「八八席」。還有「六六席」外加雞魚的,叫「六六龍鳳席」;「八八席」外加雞魚的,俗稱「八八龍鳳席」。不論哪種席,過去一般均為素席,稍有錢的人家才在上面搭配幾片燒肉。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都改作肉席,雞、魚、鴨、海參也不足為奇。俗話說:「大小事宴三閘子」,這頭閘子就是親戚朋友們,第二閘的是家人父子們,第三閘子是夥房、跑堂、雜役還有自家人了。三閘子席吃完,基本上天就黑了,晚上年輕人鬧洞房,要喜糖,調花嘴,花樣百出,歡樂異常。習俗有「三天裡頭沒大小」的說法,除了公公和大伯子,誰都可以參與,但一般也都是些沒結婚的後生們。

 

第三天,在舊社會,新郎新娘需拜家廟、祭祖墳,拜謝請人。人們常說:做事做事,多有不是。親的是講親咧,禮節不周扯淡;不親的都是講禮咧,一定要注意禮節周到!尤其是家裡做事宴,常發生差錯,不是安錯了這位就是怠慢了那位,或者是哪個禮節上有了說法,其實說起來都是小糾紛。於是,在這第三天就要把那些平時禮節上沒有來往但需要邀請、感謝的都請得吃上一頓飯,以示好。新郎新娘相偕赴女方家,俗稱回門,女方家這天才是正日子,各地親戚朋友們都來,宴完回歸,不能過夜。

 

歸寧:新娘新郎婚後在新婚洞房住滿十日,俗稱「住居」。滿了十日後,親家上門叫女兒回娘家,以後就可以在娘家過夜居住了。歸寧結束後,媒人的工作才算告了一個段落,男方須送禮給媒人表示謝意,以前流傳的是五十個饃饃五十個糕,現在也變成其它較為實用的了。

 

至此,婚禮才算結束。婚儀排場與否,需視貧富而定。家以豪華為榮,貧家則力求儉簡。迎娶工具,舊社會富家坐轎,窮家則坐架窩、騎驢。新社會,有條件的多坐汽車,一般人家則騎自行車或步行。

舊社會,貧窮人家有童養媳者,成年後,略推圓房、擇吉同居。寡婦再嫁,亦為難事。名門婦女要為夫守節,從一而終。一般人家,生活無著只得另行改嫁。但禮儀簡單,屆時男家派人去娶,一般並不大宴賓朋。婚姻法頒布後,寡婦再嫁同新婚一樣,可以完全自主,唯所遺子女財產需妥善處理。舊社會,窮人終身娶不下媳婦,死後常有娶鬼妻者,稱為冥婚,至今仍有流傳。再後來,婚嫁禮儀日趨簡單。男女自由戀愛者日漸增多。父母主婚者為更少。男女定婚後,即到政府領取結婚證。許多青年男女,願意旅行結婚,結合旅遊,大開眼界。

藍天,五臺大建安村人,五臺徐氏後裔,業餘愛好家鄉文化,家譜文化

相關焦點

  • 五臺嫁娶禮儀和風俗
    以上是贊助商廣告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然而在舊社會,男女婚嫁是不得自主的。五臺習俗稱兒子結婚為娶媳婦,女兒出嫁為僻宮妮。《五臺縣誌》記載婚禮一般有六個環節,即:定親、納彩、會親、送期、嫁娶、回門。不管哪個環節都要選吉日才行。
  • 趙麗穎這部劇,編劇很用心,還原了古代婚嫁禮儀和大雁的恩怨糾纏
    這就不得不聊聊古代的婚嫁禮儀了。古代婚嫁禮儀與雁古代嫁娶講究「三書六禮」,它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可以追溯到周朝。「三書」指在嫁娶過程中所用的三種文書,分別是聘書、禮書和迎書。而「六禮」是指從議婚至完婚整個過程中的六種禮節。
  • 五臺深處,遇見夏天
    五臺元境的花海也到了盛花期,一如盛夏,濃烈耀眼。 01 賞花吧~ 五臺山是著名的「清涼山」,即使到了盛夏時節,依舊涼爽宜人。藏在五臺深處的五臺元境,茂盛的草木和山地小氣候時刻為山谷造氧、降溫,即使已經來到大暑時節,氣溫仍持續在25℃/11℃左右,清涼了時光。
  • 五臺美食之菜飯
    五臺美食之菜飯文/連年有餘        我所說的菜飯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菜、飯,也不是南方人所說的菜
  • 山西五臺邊家莊奇聞軼事
    五臺邊氏清中葉時,約1750年間邊成謀創修《五臺邊氏宗譜》,1840年由成謀孫邊藩吳第二次續修,1951年由邊奏聯、邊奏鏞第三次續修。五臺縣坪上支系《五臺坪上邊氏家譜》,1960年邊安棨修譜作序,2003年邊憲章主編續修。傳該支系自洪武年間志亮志寬二兄弟由洪洞圪針溝大槐樹下移至五臺縣坪上村。該支系除五臺坪上村外,還包括移居於五臺雷村、官莊、南北澗等村,山西介休、忻州、岢嵐、右玉,以及山東、河南、河北族人,已繁衍20餘世,超過1000人。
  • 中華福文化|從婚嫁方面認識了解福文化
    今天福文化介紹這最後一個專題,小福來和大家聊一聊福文化中婚嫁方面的一些小知識。婚姻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在中國古代稱為「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之事。中國的傳統婚姻禮儀是吉祥文化的一個縮影,自周朝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中國民俗禮儀中最隆重和最熱烈的禮儀之一。
  • 【結婚敬茶流程】婚禮敬茶順序,結婚敬茶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以及結婚敬茶需要注意哪些禮儀?這些問題在本文中一一為大家揭開,讓準新人們在婚禮上做個懂禮貌的新娘新郎。當父母喝過茶後,新人要雙手接過茶杯,交給禮儀人員。這時候父母會給新人紅包,新人應該雙手接過,表示感謝。
  • 小五臺金蓮花海我曾來過---越玩越野背包客兩日五臺連穿紀實
    準備篇:  大約是去年冬天,跟群裡的一些人登山,跟幾個人談起了小五臺,並且引用一句老化,小五臺專治各種不服。弄的好多人對小五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又給大家描述了關於清白去了9次小五臺所遇到的各種經歷。經過我的各種鼓動,越玩越野背包客的好多隊員都要加入小五臺的徵程。同時我也逐步做了一個粗略的計劃,從體能訓練,到裝備的增添,在各個方面上鼓勵我的隊員們一定要去小五臺。一直到6月份吧,把這些具體的都落實到了行動中,我們開始帶著小五臺登山隊員每天晚上麒麟山拉練,周末來個折騰路線之類的。
  • 胡立成:五臺文物古蹟和古墓葬匯總
    在距今25億年前後,五臺山地區發生了「五臺運動」,該運動造成了不少花崗巖侵入。著名的五臺山北臺花崗片麻巖就是明顯標誌。接著,五臺山的滹沱群開始沉積。五臺運動五臺運動(Wutai orogeny)由馬杏垣等於1955年創名,是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新太古界五臺群與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
  •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
    磕頭跪拜的禮儀,什麼場景怎麼磕頭,有什麼講究文/@成長新視點磕頭跪拜,是中國傳統禮儀中的一種形式,起源於古代祭祀儀式,也叫叩頭、叩首。磕頭跪拜禮儀,主要有常規磕頭、拜年祝福、婚嫁喜事、喪葬白事、祭祀祈福和桃園結義等六個不同場景,因對象、場景不同,規矩略有不同。所有的磕頭,都是右膝先跪,再左膝下跪。一、常規磕頭。1.單純磕頭,是兒童見長輩的常禮。一般情況,兒童隨家長走親戚見長輩,家長說:「過來見過XX,磕個頭」。
  • 香港第五臺頒2016「梨園之最」
    圖:「戲曲天地 梨園之最2016」得獎者及嘉賓合影/港臺第五臺供圖  【大公報訊】由香港電臺(港臺)第五臺主辦的「戲曲天地 梨園之最2016」上周六舉行頒獎禮。  二月十九日下午一時至五時,港臺第五臺將播出「戲曲天地 梨園之最2016」頒獎禮過程及提供節目重溫。活動由阮德鏘、歐翊豪主持,陳禧瑜擔任司儀。同時「戲曲天地 梨園之最2016」的得獎者將陸續擔任「戲曲天地」的嘉賓,與觀眾暢談得獎感受及分享演出心得。詳情將於「戲曲天地」節目內公布。
  • 歷經五朝的五臺名師羅周典
    延伸閱讀羅子山,五臺縣陳家莊鄉國都殿人,是晚清五臺德高望重的教師羅周典的長子,秀才出身,子承父業,一生從教,頗負盛名,善寫對聯,出口成章,可惜詩稿毀於日寇戰火當中。南茹村位於五臺縣城東北15公裡處茹村鄉,居五臺山南麓,「茹湖盆地」中心。南茹村位於忻臺旅遊路長原線以南0.5公裡處,距鄉政府0.5公裡,交通便利。該村平均氣溫6.5℃,無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700小時,大於10℃積溫274小時,平均降雨量400—500mm,氣候溫暖,主產玉米、山藥、小雜糧等。
  • 五臺喪葬儀式民情風俗
    然而,隨著地方的差異性,辦理喪葬的禮儀也各有各的辦法。北方的五臺喪葬儀式就更具有代表性。為此,本文就把這裡的喪葬民情風俗做一介紹。喪葬俗稱「白事宴」。辦喪事是人生禮儀中的最後一件大事。舊時,們囿於迷信和孝道,希望亡故的祖先在另一個世界安享極樂,特別重視死者的喪葬。
  • 是中國餐桌傳統禮儀,還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遺毒
    你,周邊應該也有很講究傳統禮儀的人吧。畢竟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嘛。昨天看了一會德雲社的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因為徒弟秦霄賢給師父郭德綱倒茶,茶壺嘴對著郭德綱,就被郭德綱批評不懂規矩,在網上引發爭論。
  • 九境臺清雅醬香酒:婚嫁習俗與酒儀㈤
    九境臺清雅醬香酒:婚嫁習俗與酒儀㈤。婚宴結束時還要「打花貓」。新娘迎進家的第三天下午,主人用沾滿鍋煙的雙手,趁其不備抹在「送親頭」的臉上,表示這是最後一次喜慶灑宴。「送親頭」亦順手在自己的臉上抹些鍋煙以回敬對方。這時酒宴在嬉鬧中進入高潮。
  • 知秋鳳凰接待禮儀及專業婚禮督導圖解
    較強的執行力來源於婚慶公司的管理和各團隊成員的溝通、協調、熟悉、認真程度,而這一切的參與者當中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婚禮督導。如果說婚禮的參與人員是許多珍珠,督導就是那根連接的線,知秋鳳凰強調婚禮實戰和理論相結合,強化婚禮現場的實際操作和婚禮各部門的配合構造:融入禮儀學,溝通藝術學,領導學…打造真正能在婚禮當天運籌帷幄的高級婚禮督導師!     什麼是婚禮督導?
  • 六桂福「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新品,顏值高更顯東方神韻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年,六桂福珠寶再度攜手故宮文創推出福韻·故宮古法黃金婚嫁「宮廷嫁禮」系列,以皇家六韻古法制金工藝,復刻皇家經典吉祥圖案,再現帝後大婚時的吉服嘉禮,承百年禮儀,啟宮廷福運,締今世良緣。
  • 把愛帶回家 五臺在行動|讓愛灑滿人間
    把愛帶回家 五臺在行動|讓愛灑滿人間 2020-01-17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臺八大套樂團赴忻參加山西非遺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獲圓滿成功
    ,紛紛錄音錄像;在古城遊街中演奏了《十二層樓》、《推碌碡》等八大套曲目,觀眾蜂擁觀看,欣賞國樂五臺八大套的古老神韻。老幹部朱生和、朱義和、韓先平等合影多年來,五臺老幹部白俊章、朱生和、韓先平等組織帶領五臺八大套研究會、五臺八大套樂團致力於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臺八大套的研究、傳承、弘揚,致力於《
  • 莫文蔚《呼吸有害》TVB登頂 第一首五臺冠軍歌面世
    自從ViuTV「Chill Club推介榜」誕生後,不少樂迷除留意「新四臺」(即ViuTV、商業電臺、香港電臺、新城電臺)冠軍歌外,也非常期待樂壇第一首五臺冠軍歌。2020年第32周,莫文蔚(Karen)《呼吸有害》在「勁歌金榜」奪冠,締造香港樂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