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成:五臺文物古蹟和古墓葬匯總

2021-01-10 鄉村文化

在距今25億年前後,五臺山地區發生了「五臺運動」,該運動造成了不少花崗巖侵入。著名的五臺山北臺花崗片麻巖就是明顯標誌。接著,五臺山的滹沱群開始沉積。

五臺運動

五臺運動(Wutai orogeny)由馬杏垣等於1955年創名,是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皺運動。是根據新太古界五臺群與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確定的。廣義的五臺運動應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個褶皺幕。在華北除太行、呂梁及中條山等地發現不整合界面外,陰山、燕山、遼東、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獲得與之有關的構造—熱事件的同位素年齡數據;在新疆塔裡木庫魯克塔格地區,達格拉格布拉克群與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應與之相當。在揚子古大陸西緣康定群中達麻粒巖相層位取得2451百萬年的鋯石年齡,可能亦屬五臺運動的構造—熱事件之反映。

花崗片麻巖石

由此可見,五臺縣地質古老,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古文化遺址有記載的,總計有六處。

五臺山文物一書封面

李家莊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小銀河左岸陽白公社李家莊村西,面積100餘畝,發現有灰層多處,採集有磨光石斧、石刀石簇、灰陶、鬲足、陶豆及繩紋陶片。

下金山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陽白公社下金山村東,東西長200公尺,南北寬180公尺。遺址內有陶窯灰坑,有紅色和灰色陶片,並出土了獸牙、犀牛角和駝鳥蛋化石。

五臺古村落

善文村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陽白公社善文村北、紅表公社南頭村西,東西長100公尺,南北寬80公尺。遺址內有陶片,灰陶為主,紅陶次之,並有石器。

古城村漢代慮虒城遺址,在城關公社古城村之北,南北寬1,150公尺,東西長1,460公尺,面積1,679,000平方公尺,東北和東南兩方,殘存板建土城牆痕跡。遺址內保存著春秋時的中型古墓葬。五十年代,出土了「大布黃千……小布一百」的王莽十布貨幣。

永安村魏晉倉城遺址,在東冶公社永安村東北側高崗上,距永安村裡許,南北長300公尺,東西寬250公尺,面積75,000平方公尺,當時為儲糧之城。目前,輪廓可辨,布紋磚瓦碎片偶有發現。

五臺山臺懷鎮

臺懷鎮清代行宮遺址,在臺山公社臺懷村北,三十餘畝,亦稱皇城。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落成於清康熙年間,歷時二十餘年,花費白銀五萬餘兩,曾建有宮殿樓閣,飾有石雕玉刻,毀於三十年代末日本侵華時期,現有瓦礫殘存。清代行宮遺址,境內益壽寺、臺麓寺、海會庵、白雲寺四處亦是。臺麓寺、海會庵二處部分殷宇尚存現。

古墓葬在五臺縣境內古墓葬,主要有以下幾處。

玄真洞碑刻

古城村墓葬,屬春秋時代墓葬,在漢慮虒城遺址內。

紅表公社南頭村有董永墳,系漢代墓葬,在村東南裡許處。墓地約3萬平方公尺。墓丘已不存,唯留五臺縣人民政府於1959年所立保護石碑一通。相傳,董永是一個孝子,身背其父從外地來此居住。

豆村公社法華寺之西坡和尚墓,系唐代墓葬。墓丘兩個,方形,均以繩紋磚砌。法華寺旁,有宋代尼姑墓群。墓丘三個,六角形,磚砌而成。

陽白公社善文村西南土崗楊慥墓系金代墓葬。據五臺縣人民政府於1959年所立保護標誌載,墓地為四十畝。現存墓地南北長約60公尺,東西寬約25公尺。墓丘已不存,殘碑一通,系天朝中統三年(公元1262年)所立。翁仲兩個,高1.02公尺,寬0.74公尺,厚0.1公尺,均已無頭。臥姿石羊兩個,高0.6公尺,長1公尺,寬0.4公尺。據清代《五臺縣誌》載,楊慥,字叔玉,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進士,曾任尚書省令使,拜監察御史,侍御史,西京大農司丞,戶部尚書等職。

育嬰洞

溝南公社上西村紫羅山下張大節墓和張巖叟墓,系僉代墓葬。據清代《五臺縣誌》載,張大節曾任金代侍郎,張巖叟曾任金代祭酒。

城關公社南關齊麟墓系明代墓葬。據清代《五臺縣誌》載,齊麟曾任明代侍郎。

古墓葬

城關公社西龍泉村烈女墓,尚存墓丘一座,石碑一通,系明代墓葬。據清代《五臺縣誌》載,烈女叫曲秋葉,明萬曆年間人。

城關公社臺城之北王源墓系明代墓葬。據清代《五臺縣誌》載,王源曾任明代四川按察使。

紅表公社南頭村西北王瀛宇墓,系清代墓葬。墓地座於高崗,東西長27公尺,南北寬13公尺,現存墓丘四個,石碑四通。墓丘均為土質,最大者長2.4公尺,寬1.4公尺,高0.4公尺。石碑系康熙年間所立,其中康熙九年之碑刻有「通議大夫吏部考功司正三品郎中王瀛宇之墓」字樣。

墓地之南,原為墓道。墓道兩側,或立或臥翁仲、石馬、石羊、石獅各兩尊。翁仲高1.74公尺,寬0.65公尺,厚0.37公尺,頭戴官帽,手持笏板,身穿朝服,恭謹而立,堪稱寫實佳作。石羊為臥姿,長1.1公尺,高0.88公尺,寬0.38公尺,肢體飽滿,顯系死者供物。墓道南端,原建石門一座。從殘留石柱看,雕建較為精細。

王瀛宇為南頭村人,亦名王公維,曾稱清初三帝之師。據傳當年舉喪,為防盜墓,曾於南頭、北京、河南三地同時出殯,何真何偽,外界不曉。(文圖 胡立成)

相關焦點

  • 淮南一水塘下驚現東漢古墓葬
    淮南網訊 隨著工作人員慢慢將淤泥清理乾淨,陶器、錢幣等文物悉數出土。這是淮南市新發現的一處古墓葬的發掘現場,12月24日上午,記者第一時間來到發掘現場,了解到這一古墓葬的最新發掘情況。當天上午9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位於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北梨園村的發掘現場,市文物保護局的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緊張而細緻的清理,他們有的用鐵鍬,有的用鋤頭和鏟子,遇到狹窄的地方,工作人員直接用雙手進行開挖清理。工作人員在淤泥中一邊清理,一邊將發現的一枚枚銅錢等文物交給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吳琳。
  • 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被盜,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是誰?
    利慾薰心「摸金校尉」盯上楚國古墓葬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無關事情要從2015年說起,家住河南省的徐某輝聽說安徽淮南有座武王墩古墓葬,歷史非常悠久,裡面的文物數不勝數,於是聯繫同鄉索某、趙某陽、孫某等人攜帶炸藥、探針、洛陽鏟等盜墓工具,利用夜色掩護,對武王墩古墓葬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持續盜掘,後因被周邊村民發現盜洞痕跡且盜墓資金不足,該夥人被迫停止盜掘。
  • 「摸金校尉」挖到春秋古墓,盜走青銅鼎、編鐘等多件文物!法院判了
    2018年,山西省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共成功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456起,抓獲文物犯罪嫌疑人2294人,打掉文物犯罪團夥236個,追繳涉案文物45493件,收繳涉案文物涵蓋夏至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有力震懾和遏制了全省文物犯罪多發勢頭,一度猖獗的盜掘古墓葬犯罪自2018年5月以來保持了「零發案」。
  • 山西團夥多次盜掘東周古墓:親述曾遇黑吃黑,文物均未被追回
    山西芮城歷史悠久,文化遺址及古墓葬眾多。該縣政府官網顯示,芮城縣擁有各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其中國保單位12處。但多年以來,芮城縣內盜墓犯罪猖獗,屢發大案。新華社資料圖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披露了一個盜墓團夥的犯罪活動。法院審理查明,該團夥盜掘古墓葬5座,銷贓得款20萬元。案發後,被盜文物未被追回。
  • 3D列印修復文物古蹟 科技與野蠻的較量
    一直以來,文物古蹟的保護始終困擾著考古界,文物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一旦被毀掉,將再也不復存在。 比如,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剛剛出土的時候色澤亮麗,表情栩栩如生,如今早已失去剛剛出土時的風採,風化嚴重,鮮豔的色澤消失了,暗淡如同黃泥。
  • 文物古蹟終究是要給人看的 怎麼與世隔絕
    如果秉持「為保護而保護」的心態,讓文物古蹟與世隔絕,讓世人無法從中得到精神養料,這些文化遺產的價值就打了折扣。  9月5日,故宮博物院院長宣布,在未來4年裡故宮將致力於改變既有展陳格局。9月29日,故宮從斷虹橋到冰庫的西部通路將率先開通,此後皇家冰 庫、御膳房、太子居住的毓慶宮也將陸續開放。
  • 胡立成:物寶天華地傑人靈的胡家莊村
    金代花塔塔建於金代,現存兩座花塔,二者相距16米,分布面積為28平方米。坐北向南,造型基本一致,均為磚混結構。胡家莊花塔為墓塔,與五臺佛光寺杲公和尚塔(金)、五臺佛光寺無名花塔(金兩座)的形制基本相同。胡家莊村可謂是地靈人傑。清末秀才有胡穩東、胡林玉等。民國時期大學生也是層出不窮,有胡漢南(法政大學)、胡尚理(北京師大)、胡啟程(法政大學)、胡奠程(山西大學)、胡明堂(山西大學)、胡業成(山大工科)。
  • 五臺長壽村陽白鄉士集村
    五臺縣陽白鄉士集村位於五臺、代縣、原平三縣交界處,是五臺縣西北角一個人口不足千人、耕地面積兩千七百多畝的中等村。這裡地處土石山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西北方的教場梁是陽白鄉境內最高的山峰,北面的娘娘堖是陽白鄉第二高的山峰。
  • 夏縣郭牛村齊心協力守護歷史文物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近期,夏縣南大裡鄉郭牛村發現一處宋金時期古墓葬。2月14日晚上,南大裡鄉郭牛村孫王平夫妻澆自家麥地時,地中塌陷一坑。次日白天,他倆看到坑中有古磚顯露,疑似古墓葬,立即向村委會主任兼郭牛村基層文物保護員任世強報告。
  • 衛輝李元屯田家灣村的古墓葬,到底有什麼寶貝?!
    省重點項目濮衛高速衛輝段在勘察中意外發現穹頂磚砌墓古墓群。11月30日,不二君從發掘現場獲悉,目前已經發掘4座古墓,還有5座古墓等待發掘。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新疆博樂市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謝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一案時,發現盜掘行為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將該案線索移送至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審查。為確定盜掘行為對古墓葬造成的損害,博樂市檢察院委託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現場勘察、評估修復費用。
  • 夏縣郭牛村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元代古墓
    這個村子就有一處商周古文化遺址:郭牛遺址,是夏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村西北部200米,保護範圍為東西200米,南北500米。這說明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繁衍生息。另外村裡還有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郭牛古城堡,清代,保護範圍是以堡牆為基點向外延伸30米。這個古堡的功能是用來防護的。最近這裡又發現了一處元代古墓,而且是有明確紀年的元代墓。這為村子又貼上了新的文明標籤。
  • 國家文物局張建華:還應保留文物犯罪死刑罪名
    一些熱心讀者和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其目的都是為完善刑法建言獻策。本報今天特選取其中一組觀點交鋒稿件與讀者分享,以共同關注中國的法治進步歷程。 ——編者  正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提出要適當減少死刑罪名,其中建議取消的死刑罪名包括:走私文物罪,盜竊罪(含盜竊文物),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等。
  • 文保單位旁開店掩護打盜洞,團夥盜走阿育王塔、佛金骨等文物
    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公布的判決書顯示,該團夥所盜的古蹟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1處;所盜文物包括疑似舍利子、佛金骨、銀質阿育王塔、金棺、銀棺、銅棺、鎏金棺、銅鏡等珍貴文物。該團夥將所盜文物倒賣牟利,其中一批文物,經多次倒手後,被人以2300萬元收購回家供奉。
  • 犯罪團夥白天開飯店晚上挖洞盜文物,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
    其二,該案中被盜的6座古塔和1座古墓葬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有的甚至是當地標誌性文物古蹟。重點保護的文物仍被盜掘,一方面原因是犯罪分子手法老道、作案方式隱秘,另一方面也與部分基層文物保護力量薄弱有關。在山西、陝西這些文物大省,文物點多面廣、遍布鄉野,很多都是靠用少量報酬僱用當地百姓看護,技防手段也往往不足。
  • 五臺八大套樂團赴忻參加山西非遺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獲圓滿成功
    五臺八大套樂團赴忻參加非遺開幕式演出(韓先平,張玉生,胡立成)遊山西,讀歷史,品非遺。2020年9月10日下午,在「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召開之際,五臺八大套樂團參加了在忻州古城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忻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山西省秀容古城袁家村策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獲得一片喝彩。
  • 薊縣和家墳就是和珅家族墓地?19年前被盜,大批珍貴文物不知所蹤
    薊[jì]縣有座和家墳,相傳就是和珅家族的陵園。這座由上百座古墓構成的陵園,佔地33000多平方米,規模十分宏大。然而就在21世紀初,這座古墓群慘遭大規模盜掘,大量珍貴文物被盜。在這1590平方公裡的區域內,夏商周遺址,漢代墓葬群,唐宋元遼墓葬,清朝王爺陵和太子陵等古遺蹟遍布全區。前面所說的規模宏大的「和珅家族陵園」,雖然只是薊縣古蹟遺存中的冰山一角,卻是盜墓分子心馳神往的夢想樂園——大貪官和珅死的家族墓,必然會埋藏他們生前的巨額財富。
  • 北京這些古蹟是怎樣被發現的?古人原來這樣考古
    眾所周知,中國現代考古學是從西方傳入的,但在擁有眾多古蹟的北京,古人也曾有過一些類似現代考古技術、方法、手段、理念的活動。翻檢讀之,甚是有趣。傳拓技法與登高俯視考古中常用到傳拓技法,用於拓石刻文物文字、銅器紋飾等,這一方法至少已有千年歷史。張建章曾任晚唐時期的盧龍節度使,並出使渤海國。他的墓誌曾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 淮南:古墓驚現盜洞 盜墓者獲刑1年並處罰金500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法院網1月7日消息:近日,壽縣法院宣判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幾名罪犯合夥盜掘一座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墓葬,其中一當地的村民陳某因為盜墓者提供幫助,獲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