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水塘下驚現東漢古墓葬

2020-12-27 安徽網

淮南網訊 隨著工作人員慢慢將淤泥清理乾淨,陶器、錢幣等文物悉數出土。這是淮南市新發現的一處古墓葬的發掘現場,12月24日上午,記者第一時間來到發掘現場,了解到這一古墓葬的最新發掘情況。

當天上午9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位於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北梨園村的發掘現場,市文物保護局的考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緊張而細緻的清理,他們有的用鐵鍬,有的用鋤頭和鏟子,遇到狹窄的地方,工作人員直接用雙手進行開挖清理。

工作人員在淤泥中一邊清理,一邊將發現的一枚枚銅錢等文物交給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吳琳。吳琳輕輕接過銅錢,慢慢地拂去上面的泥土,將它們一一排開,銅錢有大有小,足足幾十枚。同時挖出的還有主室棺木板、陶器、人骨、棺釘等,都被分別放進了不同的收藏袋中。從現場情況來看,整個墓葬的大體形狀已經呈現出來。

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市文物保護局負責人汪茂東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李郢孜鎮在水利興修的過程當中,挖到了古磚,疑為古墓葬,便立刻聯繫了他們。12月22日上午,市文物保護局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施工現場,隨後便開始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

「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預計今天下午可以清理完畢。」汪茂東表示,這是一座磚室墓,它由甬道、前室和主室構成,總長度8米,「前室為正方形,頂部為穹窿頂,在我們淮南地區很少發現,因此這座墓葬對於研究淮南地區漢代社會、經濟和埋葬習俗等都有很重要的價值。」

「到目前為止,已經出土了很多陶器和錢幣,初步判斷這座墓葬的時間為東漢中晚期。」汪茂東介紹道,「除了五銖錢之外,還挖掘出陶罐、陶灶、陶倉、陶燈形器、陶餅形器等,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十幾件文物。從墓葬的現存狀況來看,由於其近一百年來一直埋在水塘下,未曾被盜過,因此保存比較完整。」

圖一、二:發掘現場。圖三:墓葬中的文物。圖四:出土的銅錢。(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

相關焦點

  • 淮南:古墓驚現盜洞 盜墓者獲刑1年並處罰金500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法院網1月7日消息:近日,壽縣法院宣判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幾名罪犯合夥盜掘一座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墓葬,其中一當地的村民陳某因為盜墓者提供幫助,獲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五千元。
  • 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被盜,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是誰?
    作為楚國故都,淮水之側的淮南擁有太多記錄楚國風韻的時間密碼,而坐落於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徐窪村的武王墩古墓作為目前已發掘的萬餘座楚墓中唯一一座王級大墓,於1981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由於武王墩古墓本身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一些「摸金校尉」們趨之若鶩地將罪惡之手伸向了那些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
  • 【今日頭條】漲知識,李家鎮先鋒村的古墓群、蠻子洞身份揭秘
    這幾座古墓,就在大水塘後面被推平的坡坡上面,是一排土坎坎上面,洞口都是用粗大的條石碼成的,早年就被盜了,明代的深基古墓,石材石板這些用得比較薄,比較秀氣,宋代的深基古墓,石材都用得比較厚大笨重。清代和民國的深基古墓,都是在地表上面建石牌坊,墓室都直接建在牌坊上面一起了,就像去磨灘河公路邊上的那座高大的花深基一樣,那就是清代和民國的深基墓典型造型,都是在地表上面立高大石牌坊為墓,宋墓和明墓都是深埋地下,只有修路,建房子和挖土,才能發現出來,也有就是時間久了,自己也垮塌出來了。
  • 胡立成:五臺文物古蹟和古墓葬匯總
    五臺山文物一書封面李家莊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小銀河左岸陽白公社李家莊村西,面積100餘畝,發現有灰層多處,採集有磨光石斧、石刀石簇、灰陶、鬲足、陶豆及繩紋陶片。下金山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在陽白公社下金山村東,東西長200公尺,南北寬180公尺。遺址內有陶窯灰坑,有紅色和灰色陶片,並出土了獸牙、犀牛角和駝鳥蛋化石。
  • 淮南歷史漫步|鄧艾淮南屯田
    過去,人們言必稱名,鄧艾因為口吃,一張嘴,「艾」字便成了「艾艾」。而另一個歷史人物漢丞相張蒼,也因口吃而語稱期期,遂有「期期艾艾」的成語。人們知道鄧艾,還因他遠徵西蜀,敗姜維,滅蜀漢的歷史功績。鄧艾居功至偉,但受到鍾會的誣陷,最後被司馬昭收押,銜冤蒙難,禍及子孫。鄧艾死後,西晉皇帝司馬炎又予以平反,實在是造化弄人。其實,鄧艾在淮南地區也有一樁歷史功績——淮南屯田。
  • 新晉「省保」探秘 | 大雅楊氏古墓:隱藏在屋基下的秘密
    此時的他們並不知道,一段深藏於農戶屋基下塵封了千年的歷史,因為一位村民的意外挖掘,就此重見天日。同年6、7月,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在為期一個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下,在郭文普家屋基下清理出墓葬3座,發掘面積共計102平方米,勘探面積共計420平方米。墓葬是何時存在的?墓葬的主人又是誰?為何會葬於此?帶著種種疑問,記者來到位於丹稜縣雙橋鎮天宮村1組,在一緩丘北麓接近中腰處的一農家屋基下找到了大雅楊氏古墓。
  • 揚州水塘內發現六旬夫妻屍體 現場有打鬥痕跡
    揚州警方初步判定為刑事案件  23日清晨,揚州市邗江區公道鎮赤岸村一處水塘內驚現兩具屍體。目擊者稱,兩具屍體被打撈上岸後,暫時放在水塘邊的一處屋子裡,現場有大量血漬和明顯的打鬥痕跡。  當地村民表示,死者為一對六旬夫妻,男的66歲,女的61歲,靠養螃蟹為生。
  • 夏縣郭牛村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元代古墓
    這個村子就有一處商周古文化遺址:郭牛遺址,是夏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村西北部200米,保護範圍為東西200米,南北500米。這說明早在商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繁衍生息。另外村裡還有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郭牛古城堡,清代,保護範圍是以堡牆為基點向外延伸30米。這個古堡的功能是用來防護的。最近這裡又發現了一處元代古墓,而且是有明確紀年的元代墓。這為村子又貼上了新的文明標籤。
  • 六安這個村發現疑似宋朝古墓
    日前,在霍邱縣宋店鄉六裡村行蓄洪區移民安置點施工取土過程中,在一處約2米厚的土層下發現一古墓葬。 該古墓東西長為185公分,南北寬為155公分,高為170公分。
  • 韓信葬母高敞地
    這段話傳遞了三個信息:   一、司馬遷是個重視史實證據的史學家,也是一位風水大師,他親自前往考證過韓信母親的墓地;   二、韓信因葬母而得一代封侯,然而迅速敗落,跟墓地選擇不當有直接影響,韓母墓是個橫龍結穴,「旁有空闊之地」,這符合《黑囊經.論武貴》的第一條標準「武官穴出身閃側」。
  • 衛輝李元屯田家灣村的古墓葬,到底有什麼寶貝?!
    省重點項目濮衛高速衛輝段在勘察中意外發現穹頂磚砌墓古墓群。11月30日,不二君從發掘現場獲悉,目前已經發掘4座古墓,還有5座古墓等待發掘。
  • 反對司馬氏的淮南三叛為何迅速失敗?
    這便是發生在魏晉之初針對司馬氏政權的淮南三叛。雖然這三次反叛最後都失敗了,但也表明出司馬氏不得人心,還有魏晉時期的兵荒馬亂,每個人心中都懷著自己可能是個亂世英雄的心。我們再來看下淮南三叛的過程: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爽被罷免後被誅殺,司馬懿於是掌握魏國大權,升任鎮守壽春的王淩為太尉。
  • 電視劇《羋月傳》裡的行政區劃:壽縣與淮南歷史上的分分合合
    2016新年伊始,安徽壽縣與淮南又經歷了一次「分分合合」。1月4日晚間,安徽官方媒體發布消息稱,將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壽縣與淮南在歷史的長河中分分合合,就像時下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中,孫儷飾演的秦國宣太后羋月與青梅竹馬的戀人黃歇一般,時而牽手,時而分隔。
  • 山西團夥多次盜掘東周古墓:親述曾遇黑吃黑,文物均未被追回
    秦付江供述稱,在2007年4月份的時候,他和蘇憲林(另案處理)等人,盜掘了一座古墓,他們準備清貨的時候墓被搶了。蘇憲林供述稱:「我們在任家莊村南一片麥地裡挖了三四個小時說是墓塌了,挖出來一個耳杯。第二天我們又去了,然後有一伙人過來拿著槍、棍,說我們搶了墓,打我們,事後秦付江問清楚是杜永斌一夥。」
  • 《盜墓筆記》第一季,古墓裡的魯殤王
    出生於「老九門」世家的吳邪(李易峰 飾),因身為考古學家的父母在某次保護國家文物行動時被國外盜墓團夥殺害,吳家為保護吳邪安全將他送去德國讀書,因而吳邪對「考古」事業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在一次護寶過程中他偶然獲得一張記載過古墓秘密的戰國帛書,為趕在不明勢力之前解開帛書秘密,保護古墓中文物不受侵害。
  • 採石場驚現契丹古墓,埋葬著女薩滿,是耶律阿保機之殤
    01採石場驚現遼古墓,考古隊搶救發掘2003年3月9日,吐爾基山的採石場上,一陣亂石滾落後,一片異常齊整的在塔拉的指揮下,對石壁附近的大量碎石進行了1個月的清理後,一條甬道顯露出來。墓室在山腹中開鑿,再用石塊壘砌出甬道和墓道。兩壁抹白灰面,最後填封門石封死墓道。若非遇到開山採石,很難被發現。
  • 「摸金校尉」挖到春秋古墓,盜走青銅鼎、編鐘等多件文物!法院判了
    兩人很快交代了2017年在高平河西鎮西李門村盜掘古墓的事實。同時供出參與作案的另外3名團夥成員。據王某交代,2017年的3至4月,其在高平市販賣木材期間,發現西李門村疑似有古墓葬,便心生盜掘古墓念頭。按照《刑法》相關規定,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罪,是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行為。
  • 香港探索| 元朗·河背水塘
    第二站,元朗河背水塘。 (第一站是獅子山) 我們選擇河背水塘純粹是因為它很美,還有元朗有很多好吃的!這邊的房子都是一棟棟的,每個家庭就擁有一棟房子吧。一下小巴,我們就來到了河背村。第一感覺是,我們真的是來玩的嗎? 根本就不會有人來呀!太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