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寶寶講睡前故事效果最好?父母做到這4點,孩子越聽越聰明

2020-12-27 囡囡育兒筆記

心理學教授尼古拉斯曾在《大腦皮層》雜誌上發文稱:睡前看書可提高記憶力。睡眠期間,大腦並沒有停止活動,而是在不斷回放。睡前學的新知識,經過負責記憶的海馬體不斷回放,醒來後這部分知識會記得特別牢固清晰。

同時,家長給孩子講睡前故事,也有利於孩子的語言開發,讓孩子的語言能力更加流暢。

有利於豐富孩子想像力,尤其是現在的孩子,整日接觸的就是鋼筋泥土,反而是通過聽過故事,更能感受到青草、小溪、河流、牧場……

尤其4、5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最強烈的時候,家長引導不好,孩子很容易養成自私的人格,但是故事書則可以通過主人公給孩子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讓孩子更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懂得尊重別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行為習慣,通過故事書,孩子也更容易改正,以及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問題。

睡前講故事的好處多多,那麼家長如何給孩子講,也是需要技巧的。如果家長在給孩子我講故事的時候,就像是念課文一樣,相信孩子是不會愛上聽故事的。

在講故事的時候,家長要做到這4點。

一、讓孩子先做預習

孩子雖然只是在聽一個故事,但是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到不少的知識,所以在剛開始給孩子選擇故事書的時候,最好選擇繪本,以圖畫為主,色彩鮮豔,更容易吸引孩子的視線。

然後先在家長的引導下去觀察一些細節。讓孩子去辨認顏色、物體、小動物等。或者完全可以先引導孩子,讓孩子根據繪本中小主人公的行為去猜測,它在幹什麼?

等到孩子建立起興趣了,再帶著孩子一起去讀故事。

二、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

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站在的孩子年齡上,注意孩子的理解能力,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彙的講解。並且語氣要充滿童趣。利用故事中特有的人物性格、故事氣氛來表達。

在講到小兔子的時候,家長甚至可以將自己的手法放在腦袋上去模擬小兔子,讓孩子更沉浸在故事當中,甚至將自己代入。

在講故事的時候,家長要一邊指著圖畫,一邊講,這樣孩子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如果是書中出現了一些新詞彙,家長也要放慢速度,講得要儘量詳細一點。

三、故事一定要精簡

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家長的故事太過冗長,孩子很容易聽得不耐煩,注意力也不集中,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對於聽故事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期待感了,更不願意去聽故事。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就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或者是當孩子已經表現出明顯得不願意繼續聽下去,注意力已經不在故事中了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強迫孩子聽下去,留待明天吧。

四、固定講故事的時間

家長堅持在同一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已經習慣了,那麼家長不給孩子講故事,孩子都覺得少了點什麼。

一旦養成了習慣,從家長引領閱讀,到最後的自主閱讀。董卿也說過,自己到現在依然保留睡前看一小時書的習慣。而這個習慣正是年幼時留下來的。

同時,通過固定講故事的時間,孩子的睡覺時間也更容易固定下來,養成孩子一個好的作息時間。

《0-3歲繪本啟蒙早教故事書》一套共30冊,是一套可以幫助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行為的親子繪本,都是圍繞孩子在成長中、生活中常見的主題,以簡潔有趣的故事、生動童趣的畫面,教幼兒學會諸多道理,養成好行為好習慣,包括對不起、大聲回應、好朋友、謝謝、刷牙、吃飯、拉粑粑、我會穿衣服、排好隊等。

每冊書都色彩絢麗,能夠吸引孩子的目光,並且都是用的孩子喜歡的小山羊、小兔子等卡通人物,孩子更有興趣看進去,引導孩子模仿繪本中的人物,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更重要的是,整整30冊繪本,趕上活動特惠價僅需55.8元!折合下來,一本也就不到2元就能培養孩子好性格,好習慣,這也是父母給孩子最棒的一筆投資。

相關焦點

  • 睡前父母堅持陪孩子做3件事,對娃大腦發育有幫助,越長越聰明
    許多小孩子在睡前都有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的習慣,不聽他們睡不著。有的父母會順從孩子的意思,給他們講一個簡短的小故事。有的父母則不耐煩,說要睡覺了還聽什麼故事。其實睡前給孩子講故事,好處不單單是哄孩子入睡哦。睡前「3件事」,父母堅持陪孩子做,對大腦的發育有幫助!
  • 怎麼講睡前故事,孩子才願意聽?這三個技巧嘗試一下
    我家孩子睡前故事是每天必備的,一天不講都不行。專家認為,睡前講故事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好處。講故事不但能促進親子關係,還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除此之外,兒童還可以通過聽故事的方式認識多種動物,植物。睡前故事是一種催眠,同時也是一種心靈撫慰。
  • 睡前故事。降龍發現了山寨王國的套路,可是這些故事越聽越睡不著
    各位童鞋們有沒有聽過睡前故事呢?毛豆小時候睡覺前就總纏著父母給我講睡前故事,從格林童話到安徒生童話聽了一遍又一遍,然而降龍接觸到的童話故事卻和毛豆所熟知的不太一樣,但他卻發現了這個王國隱藏的秘密,一起跟隨毛豆來看看降龍到底發現了什麼吧!睡前故事。
  • 睡前這樣給寶寶講故事,孩子不僅記憶力好,而且妥妥的高情商
    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中,不同的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有不同的感悟,孩子的大腦思維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睡前這樣給寶寶講故事,孩子不僅記憶力好,而且妥妥的高情商!我同學的寶寶,就很喜歡她的媽媽給她講睡前故事,如果有一天媽媽太忙沒時間陪同,她都會要求爸爸或者奶奶給她講,對比沒有睡前故事的小朋友,我發現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真的比同齡孩子強很多。
  • 睡前故事不光能用來哄睡!掌握講故事的8個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睡前故事,不光是用來「哄睡」的!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晚上睡覺的時候,給寶寶講個小故事,看他安心入眠,是多麼溫馨幸福的一件事兒。
  • 孕吐反應越重,說明胎兒越聰明?孩子智商高低的關鍵在於這2點
    每次去產檢的時候,醫生也要求大人最好要儘量吃點東西,不然寶寶根本沒法長。小張的婆婆聽說了這個情況之後,也從老家趕過來照顧小張。婆婆每天換著花樣地給小張做好吃的,但小張卻還是什麼都不怎麼吃得下去。小張婆婆便跟小區裡的其他婆婆媽媽們聊天,想問問她們都有什麼好辦法沒。
  • 睡前愛聽天線寶寶講故事 Newsmy兒童MP3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睡覺前聽爸爸媽媽講故事,這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通常,年幼的孩子識字有限,精美的插圖難以全面地傳達故事內容,而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後天的培養,因此,父母的用心講故事就成了孩子擴大書本知識面最有效的途徑。
  • 右腦型寶寶的家長有福了,具備這三個特點,孩子越長越聰明
    這也是為什麼藝術家備受人們推崇的原因,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稀缺了。怎樣測試我們的孩子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呢?其實想要分辨自己的孩子哪一邊的大腦發達,用一張圖片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張圖片是耶魯大學花了5年時間才研究出來的,圖片上是一個黑色的人影進行旋轉的動作。
  •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有什麼好處?這4點影響,父母快拿小本本記好
    在一次採訪中,霍思燕說,自己在嗯哼一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睡前故事。從霍思燕曾經在微博中曬出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出,給嗯哼看的繪本到底有多多。很多明星家庭在育兒的時候,其實講睡前故事都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即使是普通人家,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這件事情了。
  • 睡前講故事好處多,家長注意三個小細節,對寶寶腦發育更好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睡前故事是親子互動最幸福的時刻,既有父母的陪伴,又有各種有趣的故事,輕鬆讓孩子夠擁有一個甜甜的夢鄉,講睡前故事的好處遠不止此,這不僅是一種幫孩子儘快入眠的方式,同時還是一種有意義的早教。
  • 父母越嘮叨,孩子越差勁…笨父母才會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
    語言對成年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但是對於寶寶來說,不僅無效,甚至是白費。因為孩子,根本不會講道理!而且越小的孩子越不講道理!因為他們根本聽不懂。 簡單來說,青少年在發脾氣的時候,大腦中涉及換位思考的區域在持續減弱,他們會自動關閉社交模式,會和父母爭執,也不會考慮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孕吐越嚴重孩子越聰明?不孕吐孩子就不聰明了?
    較真要點:孕吐的劇烈程度因孕婦的體質等因素差異很大,這種反應對於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直接進行橫向比較,那麼說孕吐越嚴重,寶寶越聰明就缺乏關聯性了。 孕早期的嘔吐反應,80%~90%的孕媽都有,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而已。
  • 為什麼越聰明的員工,平時越不和同事走太近?這4點講透
    為什麼越聰明的員工,平時越不和同事走太近?這4點講透我們每天要花八個小時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所以工作其實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在職場的工作中不可能不和同事相處和交流,在這種環境下,和同事之間的交往就是一門學問。
  • 越難帶的孩子將來越聰明?孩子有這3種表現,媽媽別隨意阻止
    照顧小月齡的寶寶,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每當聽有年輕的父母們抱怨帶娃太累時,就會有人在邊上安慰道:「再熬熬,等寶寶長大了,就輕鬆了!」什麼時候才算長大呢?寶寶長大之後真的會輕鬆嗎?其實成長的煩惱是一直都有的。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身體不斷地生長發育,腦部思維、智力也在不斷地提升。
  • 【聽1001夜講故事】聰明的小鴨子
    在睡覺之前,父母給寶寶講一段睡前故事來幫助他們入眠,同時,這也是激發孩子想像力的最佳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對故事形象的塑造和探索,鍛鍊自己的描述能力。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篇兒童睡前童話故事,睡前給寶寶講故事~再也不用愁沒素材啦!(1001夜童話童裝、微巨星plus、酸石榴)聯合出品網絡訂閱:喜馬拉雅FM、荔枝FM《1001夜睡前故事》△太陽照在青山上,青山綠油油;太陽照在小河上,河水亮晶晶。小鴨子從家裡走出來說:「啊!多好的天氣,我到小河裡去玩玩」。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和不聽故事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區別?
    孩子3歲左右正處於想像力最豐富的的時期,在這段時間有多少家長陪著孩子,給他們講睡前故事呢?還有的家長即使給孩子講故事,也是三心二意,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美國有相關的學者做出研究,中上層家庭的孩子和底層家庭的孩子,在3歲的時候詞彙量相差一大半,而且中上層家庭的父母基本上都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是普通家庭的好幾倍,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0-3歲的孩子都已經掌握了3000多個詞彙,最終達到「贏在起跑線」的目的。為什麼睡前給孩子講故事?
  • 【專注力篇】孩子專注力差?睡前別看電視別聽語音故事!為什麼?
    除了跟大腦發育未夠完善的原因有關外,很多家庭日常養育孩子的細節也有問題,比如孩子過多地看電視。並且,從科學的角度,幼齡孩子想提高專注力也是有辦法的,其中最簡單的是每晚睡前花半小時親子閱讀,這也是常常被無數父母忽視的「小事」。
  • 做到下面三點,你的寶寶不聰明都難!
    1、想要寶寶變聰明,營養一定要跟上要想寶寶的腦部發育好,一定要給予充足的營養,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前6個月的寶寶最好純母乳餵養。多項研究表明,與不吃母乳的孩子相比,吃母乳的孩子智商高5%,學習成績也更好。研究也發現,兒童吃好早餐可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和學習成績。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