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騙子真是無孔不入,日前東陽發生一起先以「發福利」從學生處騙取家長群二維碼潛入群中,再假冒「班主任」轉發學校通知,以購學習資料行騙的網絡詐騙案,僅僅10分鐘不到,就有7名家長被騙。
    10月15日中午12點20分左右,東陽城區某中學家長微信裡突然出現了「班主任陳老師」轉發的一條學校通知,說是學校要收取季度資料395元和5元的複印費,讓家長們發兩個紅包交錢,每個200元,共計400元。
    看到微信頭像、暱稱及群備註名和平時班主任的微信無異,家長們毫不懷疑,紛紛選擇群裡發紅包交款,家長群頓時成了紅包群,有人發紅包,有人收紅包,甚是熱鬧。
    家長們並不清楚,自己遇上了騙子,發學校通知的「班主任陳老師」是假冒的,10分鐘後,真正的班主任陳老師發現情況不妙,馬上@了所有人,但還是有人被騙。
    「這麼短時間,就有7個家長陸續發了紅包,一共被騙了2800元。」 12點30分,班主任陳老師發現群裡異常後,馬上發出警示,但還是遲了一步。
    陳老師說,潛入微信群的共有三人,第一個假冒自己的,是通過一個學生分享的二維碼進群的,另兩個則是分享同夥提供的二維碼進群。
    學生怎麼會向騙子分享家長群二維碼呢?據學生稱,當天中午,有陌生人拉他進入一個QQ群,說是學生身份可以發福利,但需要提供家長群的二維碼進行證明,他掙錢心急,就上當了。
    東陽警方提醒,冒充班主任收取費用這類詐騙迷惑性很強,為此,家長群群主應及時對本班級的QQ群、微信群成員身份進行核查,對身份存疑的儘快清除出群,並啟動入群驗證功能,避免陌生人隨意加入班級QQ群、微信群。如遇有人在群內收費,請學生家長多個心眼進行核查,可以通過向學校或班主任打電話、發簡訊等確認繳費事宜,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