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起重機製造巨頭,超越三一重工全球第三,半年進帳228億

2020-12-22 數碼小妖精

中國被不少網友稱為「基建狂魔」,但很少有人注意,中國之所以擁有強大的基建能力,是因為背後有出色的建築、重工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國內的三一重工、徐工、中聯重科等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響噹噹的企業。

根據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0年全球起重機製造20強榜單》,中聯重科成功超越三一重工和徐工,在榜單上排名全球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中聯重科還是榜單前十名中年度銷售增長額增幅最大的企業,同比增長高達87.5%,按此趨勢發展下去,來年中聯重科起重機銷售額或將超過前兩名,登頂榜首。

論知名度,中聯重科在國內不及徐工和三一重工,這主要是因為後兩者業務範疇廣,不僅僅在起重機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在其他重工領域也都有取得不俗的成績。而這可能也是兩家企業在起重機市場一直被中聯重科甩在身後的重要原因。

其實,單就起重機技術而言,中聯重科即便放眼全球也鮮有對手,中聯重科一直專注於起重機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早在2014年,所研發的T3000平頭塔機就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之後,中聯重科在起重機市場,一直是國際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當然,中聯重科雖然業務核心是起重機,但也並非只有起重機業務,為了不被市場淘汰,增加自身競爭力。中聯重科在城市環衛領域和農業領域一直積極拓展業務,尤其是農業領域,中國農業自動化程度相比發達國家嚴重落後,而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出現,農業機械化改革勢在必行,該市場有非常大的可發掘空間。

今年上半年,中聯重科進帳228億,雖然就營收能力,相比三一重工和徐工相對差些,但中聯重科的發展勢頭卻是三家廠商中最為出彩的一個,公司營收同比增長為42%,淨利潤同比增長63%,都遠超徐工和三一重工,考慮到農業機械市場的龐大,以及中聯重科已經在該領域捷足先登,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中國第一重工機械巨頭。

當然,在挖掘機、路面設備等市場上,三一重工和徐工大概率會繼續領先中聯重科。對於中聯重科你怎麼看,你認為中聯重科會在起重機之外取得成功嗎?

文/JING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中國起重機製造巨頭再創輝煌,超越三一重工和徐工,位列全球第三
    有著「基建狂魔」美稱的中國,近年來迎來了新一輪的工程機械增長紅利期,國內的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聯重科等重工企業巨頭在此時期表現的也相當出色。近期,根據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0年全球起重機製造20強榜單《ICM20》顯示,中國有4家企業上榜,分別是中聯重科、徐工機械、上海振華重工和三一重工,分別位列第3、4、6、8位。排名第1和第2的分別是德國的利勃海爾和芬蘭的科尼。此次榜單排名,中聯重科超越了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三一重工和徐工,成功鎖定第三。
  • 日本挖掘機製造巨頭,在中國撈金64年,超越三一重工成全球第一
    日本挖掘機製造巨頭,在中國撈金64年,超越三一重工全球第一咱們國家有一句非常響噹噹的廣告語「挖掘機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藍翔作為中國一家培養挖掘機人才的學校,因為這句廣告語火了好幾年,當年學校宣傳片都歷歷在目;大家真的不要小看學挖掘機的人和造挖掘機的人
  • 三一重工:一年市值翻番,周期之王如何打破周期
    2021年1月7日,三一重工(600031)市值輕鬆跨過3400億元 。而僅僅在一年前的2020年1月2日,三一重工總市值才剛剛達到1500億。一年時間,翻了一番還轉個彎。1500億,對三一來說是個大坎,也曾經記錄了三一重工和它的掌門人梁穩根的巔峰時刻,早在2011年,三一重工的市值就曾達到過1500億,梁穩根也因此在當年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
  • 徐工製造全球第三臺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交付
    徐工生產的第三臺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閆峰攝圖為交付機器活動現場。閆峰攝人民網徐州10月13日電 (閆峰)13日上午9時許,當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下簡稱中油一建)總經理李軍瑞,從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簡稱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手中接過象徵產品交付的金鑰匙那一刻起,中油一建便因此而成為了全球第三臺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的擁有者。
  • 山東最大的製造業集團:版圖橫跨歐美亞,一年進帳3900億
    但是,雖然高新科技可以極大地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傳統製造行業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畢竟,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製造行業扮演著「基石」的角色。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在這裡誕生了不少的製造業巨頭,比如海爾集團、魏橋創業集團等等。
  • 三一重工2年暴漲400%,背後邏輯是什麼?
    三一重工近期表現相當耀眼,股價一路上漲,近兩個月漲幅達近90%。昨日上漲9%,其中外資通過滬股通淨買入7.09億元,目前市值達到3700億。今日,其股價盤中衝高至7%,之後大幅回落,收跌3.28%,振幅達到近13%,市值波動達480億。三一重工主要從事工程機械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
  • 三一重工、大連重工、天能重工,短線走勢分析!
    【三一重工】1、從K線指標來,股價整體走勢牛氣沖天,雖然近期在33元區域遇阻,但是依舊強勢,今日股價在跌破MA(10)區域的支撐,回踩30元區域概率大增。2、基本面上,三季報顯示,公司整體財務狀況穩定,成長性方面,通過營收增速和扣非淨利增速可知,整體服務跡象開始顯現。現有資金流穩步增長,是其持續運營的重要保障。3、綜上,公司作為傳統的周期性行業,受益於實體經濟四季度的明顯復甦利好,公司的股價也充分反映出該利好。
  • 三一重工周末霸榜雪球熱股榜!不就是造工程車的,它很牛嗎?
    整機廠和零部件廠商繼續high,$恆立液壓(SH601100)$連續兩年股價漲幅超過150%,三一重工去年漲幅117%,今年也已接近翻倍。三一重工作為國內挖掘機龍頭,盈利能力強於兩位國企背景的整機巨頭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SZ000157)$。一談到工程機械,過往的形象就是強周期、重資產。
  • 弱化周期性影響,三一重工靠海外業務,能否再造一個「三一」?
    2018年,全球非道路工程機械設備銷量創下110萬臺的歷史新高,零售額約為1100億美元。2019年,全球前50家工程機械企業總銷售規模達2027億美元,進入排名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總銷售額近360億美元,佔前50家企業總銷售額的18%。全球排名前十的工程機械企業中有三家中國公司,分別是三一重工股票(600031)、徐工機械和中聯重科。
  • 全球最賺錢的機械巨頭,超越小松和徐工,一年收入超2300億
    榜單顯示,全球範圍內上榜企業總銷售額有史以來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中國企業總銷售額近360億美元,佔比提升至17.7%。徐工集團、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均躋身榜單前十,其中,徐工集團更是排名第四,可以說,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表現相當優秀。
  • 大連重工研製2萬噸起重機吊起萬噸「巨無霸」
    本報訊(孫龍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楠)近日,從煙臺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在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半潛式石油生產平臺製造過程中,大連重工為其研製的2萬噸多吊點橋式起重機成功吊起重逾
  • 中國發動機「製造之王」:產業版圖橫跨歐美亞,營收位居全省第一
    2020年初,山東重工集團發布去年業績報告,集團營收突破了3900億元。超過海爾、魏橋、海信等巨頭,成為當地營收最多的製造集團。或許很多人這家企業並不了解,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濰柴發動機、山推推土機、陝汽重卡、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均為中國名牌產品。常年霸佔國內汽車零部件各大排行榜榜首。公開的資料顯示:山東重工集團創辦至今走過了11年,主要由濰柴控股、山工集團和山東汽車工業集團等公司共同組建。
  • 工程機械行業回暖 龍頭三一重工2018年淨利翻兩倍
    其中三一重工銷售近4.7萬臺,刷新單年度挖掘機銷量紀錄,市場佔有率提升至23.1%。推進數位化、智能化轉型2018年,三一重工對數位化的重要意義形成共識,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此外,公司雙創平臺湖南三一眾創孵化器有限公司重點孵化和培育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新材料、軍民融合等項目,已獲得「智能製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國家級眾創空間」等14項榮譽資質。
  • 三一重工:順周期受益品種 數位化和國際化前景廣闊
    文章之前可以先說一個真實事件:2011年的日本在工程器械領域只認德、日產品,三一重工一直苦於國外市場的排斥。數據來源:浙商證券梁穩根2018年3月提出,數位化轉型是最重要的方向,也是三一重工再次強大的前提和動力所在。數位化轉型就是實現核心業務全部上線、全部管理流程可預見、產品製造高度自動化、管理流程高度信息化。
  • 全球第三的服裝巨頭,半年虧損15億、將關閉1200家門店!
    著名的快時尚企業Zara,作為全球第三的服裝巨頭,在96個國家都有連鎖店,數量超過7500家,但是今年,Zara的母公司公布的財報表示,半年虧損15億人民幣(1.95億歐元),巨額虧損下,Zara還透露,將關閉1200家門店。
  • 中國挖掘機巨頭,蟬聯10年銷售冠軍,淨賺124億,躋身全球第五
    近日,「2020全球挖掘機製造商20強榜單」發布。 其中,我國的傳統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三一重工,不僅有幸上榜,還強勢躋身世界前五,成為全球第五大挖掘機巨頭。公開資料顯示,三一重工成立於1994年,主要致力於建築工程機械、起重機械、通用設備及機電設備等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經過長時間的深耕,三一重工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商。
  • 三一重工股價不斷刷新紀錄,工程機械行業因何爆發式增長?
    市值逼近4000億,股價在一年時間內翻了近兩倍,三一重工這一年的表現可以說充分代表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的持續回升。在這背後,三一重工的業績表現也頗為亮眼,據其最新財報顯示,在2020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總計實現營收約728.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漲24.2%;歸母淨利潤約12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69%,同期公司總資產達到約119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85%作為一家成立於1994年的國內老牌工程機械製造商,三一重工的產品涵蓋了包括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築路機械等多個品類
  • 被誤認為海外科技巨頭,一年進帳53億,其實是一個中國品牌
    有將金龍魚、大金空調認成中國品牌的人,也有將科沃斯這樣專注製造家庭服務機器人的企業,誤認為海外科技巨頭的存在。但實際上,科沃斯雖然在歐美市場深耕,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據公開資料顯示:始創於1998年的科沃斯電器有限公司,自誕生之日其便一直專注於家庭服務機器人的製造。
  • 三一重工:「挖掘機背後的挖掘機」是如何煉成的?
    圖源:東方財富實際上,自2016年開始,三一重工便開啟了上漲通道,4年間股價暴漲近7倍,自身實力亦穩步提升,在2020年度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排行榜中以營業額109.56億美元位列第五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在這場被時任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稱為「開弓沒有回頭箭」,打破非流通股的「堅冰」的改革中,三一重工扮演了重要角色,並為中國股改成功打響第一槍。經過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的多方溝通,最終三一重工以「10股送3.5股派8元現金,主動提高減持門檻,增加兩項重要的減持條件的承諾」的方案成為股權分置改革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
  • 證券之星 三一重工:順周期受益品種 數位化和國際化前景廣闊
    文章之前可以先說一個真實事件:2011年的日本在工程器械領域只認德、日產品,三一重工一直苦於國外市場的排斥。這是一家傳統製造企業嗎?2019人均年薪30萬。2011-2019員工人數從5萬降到1.8萬,擁有亞洲最大的智能化無人工廠。2019年初至今股價已經大漲超3倍,現在的估值貴嗎?三一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