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東西捂著鼻子背布袋,日本小偷形象由來

2021-02-28 楊角風發作

最近有個非常出名的段子,說是為什麼歐美的人死活不喜歡戴口罩,而你在國內大街上可以看到專家說要有多嚴實就有捂得多嚴實的國人。理由很簡單,你看看歐美傳統俠盜,如佐羅、蝙蝠俠都是捂眼睛的;而在中國傳統裡,那些月黑風高夜的劍客,梁上君子們往往是用一塊方巾包住嘴巴,這從側面說明了為何歐美人骨子裡就不願意戴口罩,簡直無法反駁。

不過我們今天的重點倒不是為什麼歐美人不喜歡戴口罩,而是說世界上有一個奇葩的國家文化,他們在幹偷偷摸摸時候的時候即不包眼睛,也不捂嘴巴鼻子,而是把頭和鼻咽部(鼻子和嘴巴連接處)裹得嚴嚴實實的。相信很多喜歡看日劇的小夥伴們已經知道答案了,沒錯,如果再加上背個綠底白色草圖案的方塊布包裹,這就是日本最經典的小偷形象。

相信大家小時候在看日本動漫見到這種裹著頭和鼻咽部的小偷,一定腦門上有個大大的問號,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你是誰麼?難道把髮型和鬍子遮住就沒人認出來了?實際上這種形象並不真正存在於日本歷史中,那麼它到底又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我們今天要揭露的謎底。

說到日本的小偷形象,實際上中國人對日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小偷少,例如《後漢書》中就記載:

倭國婦人不淫,不妒忌,不盜竊,少爭訟。

這麼少的"偷盜率"實際上跟日本的風俗和法律也有關係,在日本的傳統觀念中,偷盜和好吃懶做是聯繫在一起的,人們認為這種行為不僅極其羞恥,更會為給家人帶來厄運。所以哪怕是選擇明搶,攔路打劫等,日本也極少的人會選擇偷盜。

當然了,這並不代表日本就沒有小偷,例如日本戰國時期就有鼎鼎大名的俠盜石川五右衛門,白天是商人模樣去打聽富貴人家,踩好點,晚上則化身盜賊,劫富濟貧,頗受當時窮苦百姓的歡迎。然而其一次偷竊豐臣秀吉家名寶千鳥香爐時卻失守被捕,被處以釜煮之刑而死。在國內的地攤文學上,有一個說法是豐臣秀吉因此制定"一錢斬"法案,也就是只要偷盜一分錢就會被處以斬刑,由此遏制了日本"小偷"的出現,後世日本將軍皆沿襲此律。

但實際上"一錢斬"最早出現在我國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中的《一錢斬吏》,說的根本就不是偷盜的事,完全是被地攤文學張冠李戴了。不過即便如此,日本古代確實一直就有針對偷盜比較嚴厲的律法,亦成為日本小偷少的原因之一。

正因為日本小偷少,對於小偷的形象又比較模糊,可加上小偷少並不代表沒有小偷,於是增加人們對小偷形象具體化的想想,也正是在這期間有兩樣東西的出現徹底讓小偷背了鍋,那就是日本手拭和風呂敷。

其中這手拭就是我們漢語中的手巾、手絹。原來自公元1,2世紀中國的養蠶技術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就從穿著獸皮樹葉的繩文時代,進入了彌生時代,可算是日本文明史的一大步。雖然我們是把養蠶的技術教給日本人了,但是從蠶絲變成布可遠比養活幾條蠶難上不止百倍,這就導致了即使千年之後,能用上一塊絲絹製成的手巾,那都是大戶人家的標誌。

這時間一躍,就到了日本江戶時期,由於農業的迅猛發展,原本只是富家小姐消費的起的手巾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雖然手巾從土豪象徵變成人手一塊居家必備品,但是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還是不能太浪費著用。

於是這些農村的婦女們就把原本只是擦拭汗水或者身體的手巾整出了花來,例如裹在頭上在下巴打結的叫做"頰被";在臉側打結的叫做"道行";折成帽子戴在頭上的叫做"道中";我們常常看到影視中日本婦女頭上一圈包裹的就叫做"吉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日本小偷形象中包裹著頭和鼻咽部的,叫做「鼻掛」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日本手拭的不同用法實際上是對應不同的家務活,鼻掛很顯然就是在處理糞水時候用來捂鼻子的戴法。而根據有的說法,江戶後期大名沒落,許多武士生存難以為繼,於是他們在偷竊的時候就採用鼻掛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蓋住作為武士特徵的月代頭,由此產生了戴鼻掛的小偷形象。

不過這個說法好像並沒有依據,因為你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蓋住月代頭,那麼為何不是"吉原",不是"頰被",偏偏是"鼻掛"呢?這其實我們可以從小偷另一個形象關建品"風呂敷"中找到答案。

首先"風呂"實際上就是漢語中泡澡堂的意思,眾所周知,日本是個極其喜歡泡澡的國家,對日本人來說泡澡就是傳統文化,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連日本的古代寺院都是建有澡堂的。如始建於公元607年,位於日本奈良的法隆寺,其《法隆寺資財帳》中就記載"風呂"室長7丈8尺,寬3丈3尺。可想而知連出家人都拒絕不了泡澡,更別說普通人了。

風呂敷最早是包袱皮,是一塊長寬約130公分左右的布塊(也有更小的),上面繡有各種花卉圖案,摺疊起來可以用來包裹東西。目前日本最早的風呂敷收藏在奈良正倉院中,是當年聖武天皇時期用來包裹名貴字畫和舞樂的服裝。直到室町時代,開始出現上流階層的武士在洗澡時候會用它來包裹換下來的衣服或者是墊在腳下。而當時這種要先用蒸汽溼潤身體的浴室被稱為"唐風呂",於是包袱皮就逐漸改名叫做"風呂敷"。

後來到了江戶時期,商業的公共澡堂開始在日本流行。這個時候人們用風呂敷包裹著衣服去浴室,還能用他墊在腳下,於是久而久之風呂敷就成為了專業的包袱皮。而在包袱皮產生的過程中,日本人尤其喜歡苜蓿草,因為這種草能像蔓藤一樣四處散開,生命力頑強,在日本文化中代表著長盛不衰和長壽的意思,又叫做唐草(當時日本人真的喜歡什麼名字前面都加個唐)。於是日本人就把唐草圖案畫在了風呂敷上面。

到了後來唐草圖案的風呂敷越來越流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用它來包裹東西,裡面亦不乏金銀珠寶。於是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中國古話叫做"此地無銀三百兩",小偷進屋不用看其他的,直接把主人的風呂敷拿走就行了。當然了,更多的小偷甚至自己就帶著風呂敷去"串門",偷到東西就用風呂敷一裹即走。於是久而久之就有了小偷背著唐草圖案風呂敷的形象產生了

我們再回到之前的鼻掛,可以這麼說,日本小偷戴著鼻掛背著唐草圖案風呂敷的形象類似我國傳統戲劇中丑角油頭粉面鼻梁畫白的形象,是一種借鑑日常生活而組合而成的一種醜化形象。最直接的證明就是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早期日本小偷是這樣子的,它是伴隨著日本動和影視作品的出現率先出現在藝術作品中,隨後成為了人們廣為接受的藝術形象。

打個比方,我們都知道現代女孩子結婚是一套中式秀禾,一套西式婚紗。但實際上秀禾並不是真正的中國傳統婚紗,在我們之前的時代沒有任何人是這樣穿的,它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影視劇作品由於流行被現實所接受。而日本的小偷形象也正是如此所產生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動漫中的小偷是這個形象?
    本期單詞「隣」(となり)的發音就是「偷哪裡」,你記住了嗎?說起日本的小偷,相信看過日劇、日漫的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這樣的形象吧:《銀魂》裡的電影小偷亂入 ๑乛◡乛๑ p.s. 在電影院裡盜攝是違法的喲帶著小頭巾、背著綠色帶條紋的包裹,這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鬼鬼祟祟的小偷形象了~!
  • 奇葩小偷:偷完東西住在人家吃喝拉撒
    過年的時候,大部分崗位上的人都歇業了,不過,有一種職業特別忙,那就是小偷們。趁著大傢伙放鬆警惕的時候,人家開始忙活了。可偷歸偷,千萬別忘了跑。濟南有個小偷很奇葩,可能忘了自己是個小偷吧,整個不把自己當外人!
  •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千百年來對出的下聯無數,不過都很牽強
    不過,朋友相聚的時候,出上聯的人要把握很多分寸,有時候就不能亂出,比如這幅對聯:小偷偷偷偷東西,那麼問題來了,對應的下聯該如何應對?圖片:對對聯劇照二、小偷偷偷偷東西比如,本文要說的這個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雖然在歷史上很多人都試圖想出完美的下聯,但是時至今日,真正完美的下聯依舊沒有誕生,因此,這樣高難度的下聯就輕易不要讓別人來回答,否則可能會被人認為這是你在刻意刁難他人。
  • 小偷去我家倉庫偷東西,把腳砸斷向我索賠,有道理嗎?
    這個問題好辦,你讓小偷家屬,向你倉庫的貨物索賠,因為是倉庫的貨物把把小偷腳砸斷的,這種辦法叫「以毒攻毒」,也可以稱之為「以其治人之道,還其治人之身」。對待這樣的小偷,家屬只能用這種辦法。小偷的家屬,這種做法純屬無理取鬧。
  • 如果有一天小偷去你家偷東西摔死了,責任算誰?看看網友怎麼說的
    綜上,小偷是不法入侵者,房主對其不負注意義務,因此沒有過錯,所以房主不承擔責任,儘管小偷是因為地面太滑而摔傷的。首先從題目上來說,這僅僅只是一種假設,不清楚提問者的目的是什麼,但是客觀的說,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沒有,前幾天筆者就回答過「小偷來家裡偷東西,結果點燃打火機引發爆炸,是否擔責」的問題。
  • 女網紅背200萬包偷護膚品試用裝?心理學家:偷東西的快樂你不懂
    我們對小偷可謂深惡痛絕,小偷可不是什麼光彩的稱呼。大部分時候,小偷多是賊眉鼠眼,衣著邋遢的人,他們四肢健全卻總想著不勞而獲。 但是最近有個網紅小偷,背著200萬的名牌包包偷東西被抓,她說的一句話,讓人只覺得「大跌眼鏡」。
  •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絕了,橫批更妙!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這副對聯的巧妙,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出來呢?其實這句話正確的斷句是「小偷/偷偷/偷東西」。 有人對出了的下聯絕了:「孔明/明明/明事理」,橫批更絕,是「天壤之別」,還別說這個對的也很巧妙,孔明的英勇聰慧怎麼能和小偷的鬼鬼祟祟比呢?
  • 湖北一小偷裸身掛6樓窗外挨凍一個小時,網友:僅僅只是偷東西嗎
    文/海盜君標題:湖北一小偷裸身掛6樓窗外挨凍一個小時,網友:僅僅只是偷東西嗎天氣漸冷,大家出門必須穿著厚厚的棉衣才能勉強抵禦住寒冷。堅持了一個小時之後,這名小偷終於扛不住了,放棄了抵抗。咱們來簡單聊聊這個事情。在這裡,不得不為警方點個讚。這名小偷是以自己的生命為籌碼來威脅警方,而警方為了防止小偷墜落,將自己和小偷用手銬銬在了一起。試想一下,如果小偷不幸墜落,和他拷在一起的警員就有一起墜落的風險。
  • 布袋和尚背的布袋,裡面裝的都是什麼?答案讓人意外!
    我們外出旅行,如果去一些寺院,常常會看到一尊身材矮胖,大肚便便、開口大笑,布袋在身旁的和尚,大家都知道這是布袋和尚,也被稱為彌勒佛。按照佛家的說法,彌勒佛是一位候補佛位的菩薩,他樂善好施,身懷絕技,遊走人間,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彌勒佛行走江湖,常常布袋相隨。
  • 《小偷家族》:「偷」來的家與走在邊緣的溫情時光
    六個人,一個家,爸爸是「偷」來的,媽媽是「偷」來的,小姨是「偷」來的,兒子、女兒都是「偷」來的,甚至,連僅有的親情和溫柔全部都是「偷」來的。偷的來的是親人,偷不到的是親情;偷的來的是關係,偷不來的是羈絆。朝夕相處、相依為命的「小偷家族」的成員之間,早就在無形之中建立起一種如親情一般可貴的羈絆。
  • 《小偷家族》觀後感,即便是偷,人生也不能少了這三樣東西
    小偷家族海報《小偷家族》用最溫馨的家庭故事來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人性的課,這個家庭與其說是小偷家族,不如說是「臨時拼湊家族」更為貼切,說他們是小偷家族,不外乎這個家族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偷竊,才能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電影的大部分時間
  • 日本高中生因常偷東西被勸退,反告讓校長道歉還獲得80萬日圓!
    日劇小偷家族 劇照  在我們印象裡日本人偷東西的行為還是很少的,但凡是人都都知道偷東西是可恥行為,隨著社會的進步,老百姓的富足(無現金社會了),就連我國的小偷盜竊現象也在減少。  記得小編在讀書的年代,也確實有看到過班上的個把同學會偷東西,最多的把別人的學費都給偷了,但在記憶裡學校也是批評教育為主,還沒有到就開除人的份上。
  • 電影《小偷家族》:「小偷」敘事與家族神話的「褶皺」
    某種意義上說,是枝電影已然成為「日本電影」的代言,甚至可以誇張地說,其繼小津安二郎電影之後再一次把日本的「東方美學」推至世界。在是枝的整個電影中,2018年上映的《小偷家族》無疑成為了他電影序列中的「集大成之作」。
  • 吳雨橦被爆料偷了曹斐然價值10幾萬的東西,得知她從小就偷東西!
    吳雨橦被爆料偷了曹斐然價值10幾萬的東西,得知她從小就偷東西!哈嘍大家好!很高興有何大家見面了。在娛樂圈中的明星們,不管是非常出名的還是一般的家庭一般都非常的好。錢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太好掙了,簡簡單單的拍個戲掙個幾十萬應該跟玩一樣。
  • 女子背200萬元包偷試用裝,被捕後稱願意賠10萬!人都有貪慾
    現如今,小偷都能分好多種:有的人偷東西是生活不下去,有的人偷東西是想不勞而獲,有的人偷東西是「有病」。最近杭州一女網紅背200萬元包包,卻去偷化妝品試用裝,引發網友關注。浙江杭州一網紅背200萬元愛馬仕包包在商場偷試用裝被捕,該女子稱,自己是網店模特,年收入約五六十萬,作案當天剛做完臉部護理打算買點化妝品,腦子一時糊塗才偷了東西。面對民警,女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稱願意賠十萬元,求民警不要告訴家人,目前,該女子已被蕭山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 饑荒怎麼防小偷偷箱子 饑荒防小偷攻略
    18183首頁 饑荒 饑荒怎麼防小偷偷箱子 饑荒防小偷攻略 饑荒怎麼防小偷偷箱子 饑荒防小偷攻略 來源:18183
  • 古代第一小偷揚言:天下沒我偷不到的東西,不料卻栽在一隻雞手上
    憑著一手出神入化的功夫,啥都敢偷。說起來有一位小偷行業有名的人物也是悲催,他本來是hi赫赫有名的小偷,啥東西他都能偷,但是結果卻栽在了一隻雞手裡,而這位傳奇小偷的結局也甚是悲慘啊。這個人就是時遷,他是水滸傳裡面的英雄。向來以偷盜為生,當然,能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術,而 時遷很巧,他的技術十分高超。
  • 18年最好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
    這些不堪的經歷,都是來源於日本真實的社會事件。只是導演有意把他們安排到了一家人身上。這樣的家庭註定是難以為繼的,為了生計,只能去偷盜。奶奶在彈子房偷彈子。終於隨著奶奶的離世,小偷家庭也走到了分離的一天。能夠回歸原生家庭,或者正常的社會,應該是一件好事吧。然而祥太是厭惡這個小偷家庭的,也一直不肯叫爸爸。
  • 《小偷家族》帶給了太多人絕望的感受
    然後,在春天的一個夜晚,終於看了《小偷家族》。在豆瓣電影的頁面,和它一起被推薦的電影這一系列的調調,真的喪中帶溫情,溫情中又喪的一b的感覺,非常值得推薦了。值得一提的是:小偷家族的日文電影名叫做《萬引き家族》。「萬引き(まんびき)」在日語中特指的是在商店裡,裝成買東西的客人的樣子,然後偷商品的人。
  • 偷2000元情侶小偷熱吻 自稱超人小偷五樓掉下
    1月20日晚上,四川自貢富順一家飾品店遭遇小偷光顧。令商家哭笑不得的是,這對情侶小偷在偷得2000元時候,竟然高興的熱吻起來。據商家介紹,這對熱吻情侶小偷並不專業,沒有挑值錢的東西偷。情侶小偷熱吻也引來網友關注,有網友表示,這種小偷真讓人覺得可氣又可笑。還有網友稱情侶小偷熱吻真是蠢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