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網紅城市,抖音裡面魔幻的8D城市。
這座城,山巒重疊,此起彼伏,樓房從山中拔地而起,參差不齊。
城中軌道線路交織起空中運河,輕軌穿樓而過。
以上,可謂奇觀!
所謂「小面裡面煮江湖,火鍋裡頭燙乾坤!」住在這座城裡的人,同時擁有兩個胃,一個用來裝火鍋,一個用來織小面。而長沙人喜歡唆粉,雲南人喜歡吃米線,重慶人卻獨愛這一碗麻辣小面!
北方的面講勁道,南方的面在意湯頭,而重慶的面卻更注重佐料。最接地氣的小面上有最豐富的味道。一碗小面下肚,洗盡鉛華,夢回山城。在重慶,沒了小面,最難將息呀!
今天,我們【超級創業者欄目】拜訪到的則是中國烹飪大師、中央電視臺《中國大能手》特邀評委、重慶面點泰鬥、重慶小面一代宗師,曾獲行業「終身成就獎」董渝生老先生的關門弟子——龔洪明。
說起龔洪明的名字,你也許是首次聽說。但是如果你吃過瘋狂掌門人重慶小面、懂大師酸辣粉或者董門醬肉大包,看過2017年由曾志偉主持的《麻辣麵對面》就應該對他的名字不陌生。
前半生,當過人民教師,教書育人;做過媒體人,用事實說話,為真相發聲;開過麵館,用匠心將重慶地道味道撫慰著在外打拼的異鄉人。現在,又將育嬰師培養放在了自己的人生規劃中。
視面如命
#FormatImgID_2#
他的第一份職業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勤勤懇懇教書育人。而後轉行做了一位媒體人,幹的風風火火時卻在2015年研究起了重慶小面。
一個門外漢突然對重慶小面著了魔。花了近半年時間,將街邊小面吃了個遍。那一年,龔洪明天天吃麵、頓頓吃麵,體重長了有20斤。
除了吃麵,他還四處找老師學怎麼做面,但學回來的基本都是半成品。學面之路蜿蜒崎嶇,那個時候他明白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所說的這句「重慶小面在外地99%不靠譜」的真正答案到底在哪裡。
他決定向行業內最頂尖的師傅學習做面的技藝,傳承重慶小面。四處了解、託人,認識了行業內的這位泰鬥,董渝生。
能請重慶烹飪和餐飲界的傳奇人物董渝生出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龔洪明用了1年時間,登門拜訪20餘次,也沒能說動董渝生。
甚至在期間還被董渝生的女兒在電話裡嚴厲警告過不要再找老先生, 69歲的老先生經不起多次反覆的打擾,在董渝生的女兒看來,龔洪明的拜訪已經構成騷擾,認為父親不會為此破壞原則,收他為徒。
在那樣的境遇裡,怎麼樣能讓董渝生成為自己的師傅,學到一門手藝,在2016年那一年,他每天都在思考。
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龔洪明還是沒有停止去找董渝生,他耐心的讓董渝生了解自己,在他看來,董渝生老先生沒能接納他,是因為還不夠了解他。
「我和老先生一起喝酒時,借著酒意,下跪求著老先生收我為徒。老先生這才開始向我傾吐之前為何不收我為徒的原因。」作為行業內的泰鬥,在收徒這一個方面,非常謹慎,人品怎麼樣,特別被看重。
但董渝生在意的不是龔洪明人品,他在意的是已經在行業內做出的承諾,年紀過大不再收徒弟,說一不二不能更改。
為此,董渝生請來了行業內的權威人士一同探討收徒的必要性,反而被他人勸導收下龔洪明為徒,為的也是二字——傳承。
就此,董渝生放下了心中的那塊石頭,在2017年七十大壽之際,董渝生將自己的「壽宴」改為了「收徒」,把主角讓給了自己的徒弟,只請來了200多位家人和業內人士,以及十多位餐飲泰鬥一同籤字見證,收下了這個關門弟子。拜師取經的路上坎坷叢生,教授徒弟技藝的師傅也非常辛苦。
在那一年夏天,古稀之年的董渝生老先生在重慶的三伏天裡,圍著廚房灶臺汗流浹背,將畢生經驗傳授給了龔洪明。
龔洪明因為感恩,後將公司名稱註冊為了重慶董渝生餐飲有限公司,並創立了以董渝生為師宗的」渝派董門「重慶小面文化傳承平臺。
一展身手
在2017年,由曾志偉主持的《麻辣麵對面》開始播出了。在這臺十二集重慶小面擂臺賽大型美食節目中,曾志偉走街串巷,問四處街坊鄰裡,走訪了千家麵館,試吃、甄選,其中也有龔洪明開的懂大師重慶小面。
一場小面擂臺賽在這一年被拉開。
以實力現場比拼,最終獲勝成為了重慶小面「三十大門派」、「十大高手」、「五大掌門」,他的品牌也在這一年被廣為人知。
龔洪明的懂大師在這場擂臺賽中激烈角逐,以第二的名次登上了三大宗師的寶座。將師傅所交給他的技藝在這場比賽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今他創立的渝派董門一年內培養了多達150號董門傳人,在全國開了一百多家門店,每天能賣掉5000多斤面,為食客提供地地道道的重慶小面讓他由衷的開心。
不僅如此,他還有幸認識到了一同參與《麻辣麵對面》並斬獲「五大掌門」名號的王兵、周彬、胡樺,一同創立了「瘋狂掌門人」和「渝派董門」品牌,抱團在一起做業內標杆。這「瘋狂」二字足以體現他們對小面的如痴如醉之情。
#FormatImgID_7#
匠心育嬰
小面雖小,大有乾坤,真正要把小面做好並非易事,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做面人的理念、態度、用心。
打拼這麼多年,他深深體會到,要在一個行業成功,必須懂得「二八定律」,不能隨大流。做美食離不開匠心,育嬰更是。他認識到這一點是很多創業者所缺乏的,甚至還沒有這個意識。
所以他在收徒中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必須具備匠心、愛心、責任心、感恩之心。他認為做面如做人,人做好了,面自然能做好,生意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今年,他又將這份匠心放在育嬰上,通過標準化的培訓,拿證上崗,讓更多女性能夠重新認識到自我價值,改變這個行業,為社會提供優質價值,為有寶寶的家庭帶去匠心般的家庭服務。
他說「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已經培養了近兩百號從業人員,甄選出了數十位董門弟子,幫他們找到了優質僱主,拿到了高達5500~7000元的月薪,也得到了僱主們一致好評。
對於這個也有市場亂象的行業,他認為「沒有標準就創造標準,沒有樣本就創造樣本。」這樣的想法也與八戒財稅在成立之初的想法不謀而合。
在龔洪明找到八戒財稅讓其幫忙成立重慶董門家庭服務公司時,他被八戒財稅的服務驚訝到了。
流程化的工作,高效的執行力,讓他很快就拿到了營業執照並開啟了創業新篇章。
「省心、專業」是龔洪明對八戒財稅的評價,他也正在不斷地用匠心精神一次次的激勵自己向更大更好的公司進行學習,為更多人提供幫助,讓他們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帶去價值。
就像龔洪明自己說的:「任何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必然。問問自己,做事時,有無匠心精神?」
擇一事,終一生,願屏幕前面的你們也能用匠心精神走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