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娛樂外道

2021-02-19 解脫之路

自己要真正把《普賢行願》放在心上,把它看成心中大的願力系統的建立。並且它是最大、最有力量、最善、最圓滿的願,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事。——益西彭措堪布微博法語

現在五花八門的娛樂節目組織者、引領者,實際是帶領大家玩樂的外道,叫做娛樂外道。除了玩得非常火熱之外,其它什麼實義也沒有。但是數以億計的人還崇拜如天王,這是很低級的外道,崇拜聲音、形體、動作、服飾等等,和某些古印度外道沒有兩樣。

《四百論釋》上講古代印度人怎樣加入婆羅門教。他們頭腦非常簡單,見婆羅門教作祭祀時,穿著乾淨整齊,唱頌的聲音悅耳動聽,就生起了崇拜之心,加入成為一名外教徒。現在的追星族,也是見到明星的舉止風度、服飾、髮型,看到他的舞蹈動作,聽到他的歌聲,就非常崇拜。

為什麼這些能讓人崇拜呢?問題就出在「受」上。現在人的貪慾很重,接觸到這些所貪的形象、語言、動作時,感覺很快樂。既然有快樂,當然喜歡、當然崇拜。這是極大的誤區。如果了知這是苦、是虛妄,決不會崇拜的。欲界眾生生來喜歡五欲六塵,所以現代外道們就製造種種聲、光、電、色及種種概念的假相,組成幾萬人聲勢浩大的場面,借著群體迷亂的力量,很快就把人「加持」到幻覺裡面。其實,臺上的明星只是以分別心駕御著肢體、發音器官,唱兩聲、扭兩下,說到底就這麼點意義,所以是最低等的外道。古代好多外道還壓制貪慾,還能做一些善法,好的能修到內心不動的境界,相比這些,現代娛樂外道就差勁多了,因為他們喜歡的只是一些煩惱境界。

頭腦簡單的人就喜歡耽著無意義的感覺。現在人思想幼稚,色聲香味觸法排列組合,產生一種迷幻的感覺,就覺得是非常好的東西,特別喜歡,興致勃勃。

偶像穿著奇裝異服,戴著墨鏡一出現,前呼後擁,跑步進入場地時,人們就瘋狂了,又是尖叫、又是哭喊。像這樣的現代外道聚會場面,比當年印度外道熱鬧多了、也愚蠢多了。

現代外道運用聲色、光影製造種種的幻相,灌輸到人們心裡,薰染多了,就致使意識錯亂,顛倒黑白、顛倒善惡。比如,把「為所欲為」當作「自由個性」,把「殘暴乖戾」當作「英勇果斷」,把「冷漠」當作「酷」,把「貪慾」當作「浪漫」。

舉例來說,有一首歌唱道:「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當河水不在流,當時間停住日月不分,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這是表達「愛到永遠」的意思,是希望貪愛能持續到永遠。這樣的見當然障礙解脫道,如果沉浸其中,就會顛倒迷亂,喪失理智。

一個學佛的人也喜歡這些、崇拜這些,見解是很成問題的,成了身在佛門、心在外道。佛法的特質是離欲清淨,皈依法的人怎麼能喜歡這些欲染呢?崇拜這些,連皈依戒都有問題,因為皈依的誓言是:「皈依佛,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法,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耽著感觀刺激,適應了那種波動頻率,有那樣的色、那樣的情節,才覺得舒服,這就障礙了清淨的正道,障礙了潔白的梵行。既然是追求感觀刺激,當然與離欲的正道不相合。修行人應不應該喜歡這些、追求這些,想一想就明白了。以前,好一些的外道都有遠離五欲的發心。如果我們還以獲得五欲為快樂、為享受,那比這些外道還低下。

這個地方很可怕,比如在中陰階段會出現種種境界,一般升到人天善趣,會聽到很美妙的音樂等等,都是寧靜、清明的境界。投生劣等家庭或者惡趣,就見到嘈雜、混亂的境界。現在問一問,如果我們習慣欣賞這些迷亂的影視、音樂,會種下什麼習氣呢?當然是惡趣習氣。以這種習氣在進入中陰時,一見到惡趣的光,就會很歡喜地往那邊奔去,結果就墮落了。現在的流行音樂大多是發洩煩惱。情情愛愛,不正是淫慾心的作用嗎?迪斯科、搖滾樂,燈光忽明忽暗,舞臺上鬼影重重,不正是惡趣的景象嗎?穿著暴露的豔女款款而來,不正是地獄鐵柱山淫女的召喚嗎?對於這些耽著喜歡,不正是種下惡趣種子嗎?

好多人買票看演唱會,都是去找感覺的。幾萬個人聚在一起,音樂一放,人們就興奮了,認為這是激情。「情」,就是煩惱。「激情」,就是猛利的煩惱。(煩惱是初生起時就使心不寂靜的法。生了情,內心就不寂靜,不是煩惱嗎?)所以所謂「激情」,就是在因緣聚合下點燃了煩惱的烈火,讓煩惱肆意地現行。一個人煽不起來,幾萬個人推波助瀾,如火如荼地燃燒在狂熱的分別中。在有聲有色的大場面中,偶像蹦蹦跳跳,或者歇斯底裡,或者脈脈含情,帶領大家一起瘋狂。這樣彼此助長煩惱、增上染汙的欲樂算是什麼安樂呢?煩惱增盛,只會毀滅自己而已。

現代人追求刺激的感覺,要讓心識處在快節奏當中,藉助所緣境,盡情地瘋狂。這完全是在玩弄感覺,飽嘗一頓現實中得不到的快感大餐。很多人有這種嗜好,把生命意義完全建立在虛妄的感覺上。從佛法的角度看,這是非常無知、非常荒唐的表現。

真正能拯救人類的辦法,就是引導人們觀察五欲的過患和本質,否則無藥可救。只要看看全世界幾十億人都在電視機前迷亂,就知道這是欲界眾生的通病。沒有深刻地了解五欲的過患,有幾個人能不為五欲所轉呢?可見,不觀察享樂的本質,就無法止息逐取的衝動。

比如,二十多年前,彩電剛剛出現時,誰也無法擋住它的誘惑,色彩亮麗、圖象清晰的畫面給人很大的感官享受,人們幾乎個個都被它俘虜了。在碰到電視時,可以觀察到自己的眼睛很快就想往那邊看,這證明內心貪著五欲的習氣很強,一遇境界就馬上現行。如果內心沒有對治,百分之百會被五欲俘虜。

住在深山裡的修行人,沒有透徹地認識五欲的本質,也是很難過這一關的。一個學佛的人談起他在城市裡的感受:「好看,就是想看。開始還想用佛法觀照一下,但觀一兩下,就不再觀了,喜滋滋地看下去了。」所以,即使我們與世隔絕,我們心中的貪慾並沒有從根剷除。它潛伏在心裡,遇緣就會出現。一個凡人無非就是喜歡異性,喜歡好的色聲香味觸,坐輛好車子、住個好房子、看部好片子、聽首好曲子……。這些種子心裡都有,一遇境界就被牽走。

暫時覺得這些跟我沒關係。但只是暫時沒關係,一入紅塵就被這些團團包圍,天天接觸,能沒關係嗎?現在,關鍵要從根本上破除執著五欲為樂的顛倒心。以理觀察透徹了,內在潛伏的顛倒見就會一下子破掉一片。再繼續,又破掉一片。這樣真正破徹底了,才開始放下。我們一進入城市就被境界牽著走,不需半年,人就變質、退步,原因是內心沒有正見攝持,所以一碰境界,就把持不住、顛倒迷惑。這也不足為奇,本來欲界眾生就有貪慾種子、俱生就喜歡五欲,又從沒有在思想深處破除邪見。所以,所愛的境界一來,馬上就會逐取。

相反,正見上穩固了,任它世間快樂花樣百出,心裡也有定解:這只是純苦的事。由此就遮止了貪求。之所以還留戀、還想接觸、追求,都是因為沒有看透,樂執還存在於相續中。

要怎樣才能瓦解樂執呢?就是要如理思維,舍此沒有別的辦法。不然,憑什麼能從心裡瓦解樂執呢?這不是靠外在吃什麼藥、打什麼針能消除的。

我們有追求的衝動,是因為我們沒看透有漏樂的真相。所以現在是引導你看清真相。從壞苦這部分來說,要從緣起上抉擇:受用有漏樂是帶來好處,還是壞處。所謂沒看清真相,就是誤認為這是真實安樂。所謂看清真相,就是明確認識了有漏樂必定帶來痛苦,由此追求的衝動就會被遏制。

所以,硬壓並不是真正的化解。今天壓著不看奧運會,明天世界盃來了,心裡還是痒痒的。壓住不看,這是從外面按捺,並不是真正心裡消除了疑惑和邪執。

這個快樂的苦性,沒有用智慧清清楚楚地觀察到,心裡就不能服服帖帖地安下來。如果只是強制性地壓住,而沒有得到堅固的定解,那在看到它時,心裡還是會想追求。所以要在真正的境上觀察,當然這不是現在就到紅塵裡去亂看,首先是以現實境界為觀察對象,把它看透。

摘自益西彭措堪布《有漏皆苦講記》

相關焦點

  • 益西彭措堪布講述:世界巨星邁克傑克遜,一生的痛苦
    提示:本文摘錄自《四法印講記》(二)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 -索達吉堪布
    《涅槃經》說的是「殺害」,《前行》說的是「傷害」,也就是連輕微地害眾生都不行,更何況是殺他們了?所以,佛教徒一定要杜絕殺生。否則,你把皈依證揣在包裡,然後開始殺害眾生,此舉就已經破了皈依戒,已經不是佛教徒了。三、皈依僧之後,不可與外道為友,也就是不能與不信仰佛教及導師佛陀的外道交往。當然,有時候跟不信佛的人說個話、吃個飯,這也是很難免的,但你的見解千萬不能與之同流合汙。
  • 索達吉堪布365天心路歷程:勿貪
    普賢行願品、助念儀軌、日常課前念誦、上師瑜伽、常用聖號咒語、八關齋戒儀軌、35佛懺悔文)3(學會、招生、百萬名號共修、菩提道次第廣論)4(不淨觀、觀身不淨破除對感覺的執著、愛欲為生死之本)5(五明佛學院攻略、自助遊、旅遊路線)6(吸菸危害、簡單餓鬼布施、萬不得已吃肉的方法、丹增活佛給墮胎媽媽的信、大自在轉經輪、慧燈之光法本流通)7(什麼是佛教
  • 多昂活佛發起百億蓮師心咒共修【慈誠羅珠、益西彭措、索達吉三大堪布聯名公開信:勸誡放生】
    假設你由於本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等有許多不便之處而無法實現放生的願望,那麼我們仍舊一如既往地代放牛羊魚鳥等,放生結束時統一作回向,我們保證始終如一地做到專款專用,而且收到匯款後立即回信。請你在匯款時一定要註明「放生專用款」。如果打在卡上,則無回信。 最後,祈願天邊無際的芸芸眾生暫時擺脫命難、各得其樂,究競同抵無生無死的大樂寶洲。
  • 索達吉堪布的「日常幽默」
    索達吉堪布:世間人常說:「你愛我,所以我愛你。」這樣推的話,佛愛所有眾生,所有眾生也應該愛佛,不愛的話,就有點沒良心了。發 問寺院的柱子裡長了白蟻,按照戒律又不能殺生,如果不殺的話,怎麼保護寺院的柱子呢?索達吉堪布:沒事,再修一個水泥的。
  • 索達吉堪布的前世今生!
    堪布雖然為他們上課,但在他心裡,堪布只是道友。他出門辦事時,堪布留在房中。他回來時,推門而入,驟然止步,動彈不得。那年冬天,幾個同學和少年時代的上師翻山越嶺,回家鄉過年。接近家鄉時,翻過一個山頭,他們都呆住了,他們看到上師家鄉的老鄉齊齊跪在山的另一側。
  • 索達吉堪布:吸菸飲酒的可怕果報
    此見解過患比外道還嚴重百倍。這種人不僅不承認本師佛陀的教言以及所有的經續論典,而且還肆無忌憚地公開反駁宣講吸菸飲酒過患的觀點,這真正是毀滅佛法的第二大惡魔又出現在濁世中了。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安住在十方剎土中的佛菩薩進行商議後如果不予以調伏,則必將殃及世間。
  • 堪布,您見過鬼嗎?
    慈誠羅珠堪布(下文簡稱「堪布」):沒有見過,特別遺憾。主持人:就是這麼簡單,沒有見過鬼?堪布:對,就是這麼簡單,從來沒有見過。我想見到鬼,但就是見不到。主持人:那麼修行到最高智慧的上師,他能見到鬼、見到神嗎?
  • cos外道魔像很難,可cos通靈者,網友:媳婦通靈出外道魔像
    外道魔像(Gedo Mazo)是被抽離了查克拉的十尾軀殼,如果注入所有尾獸的查克拉,那就能恢復十尾真身。雖然外道魔像是一個軀殼,但是切不可小瞧其力量,作為肉體,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頑強,而且威力巨大。外道魔像的形狀不規則,在現實中想要cos外道魔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就算是cos其他的尾獸,也很艱難,畢竟尾獸和人類之間的差異性很大。
  • 附佛外道的幾個特點
    ——《涅槃經》——【妙祥法師開示】☞ 外道,著相不持戒末法時期,區別外道書籍和外道法,主要在戒律上。外道是不講究持戒的,怎麼方便怎麼來。這是外道和內道的區別。外道都是在相上下功夫。(可參考:有它,就有了大神通)☞ 外道,依人不依法另外,外道的書,遠離八正道,不按八正道修。外道,他「依人不依法」。那個是祖師大德講的,這個是祖師大德講的,他從來不說這個法是怎麼樣(依法不依人),他是「依人不依法」。
  • 堪布阿瓊仁波切成就虹光身探究
    在堪布阿瓊仁波切生命最後的階段,藏曆土虎年七月上弦日,仁波切的臥室附近出現了很多的罕見異兆:很多當地人都看見了堪布仁波切房子兩邊,都有五彩的虹光直直地衝上了天空;都聽到了女子悅耳動聽的歌聲,在外面聽的話,好像是在堪布仁波切的房子裡面,在房子裡面聽的話,又好像是在屋頂的上空,歌聲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在堪布仁波切的房間裡面,還出現了一隻從來沒有見過的白色小鳥,也不怕人,一直呆了七天的時間,
  • 帥氣大管家、明星法師——智誠堪布
    六月,智開跟隨索達吉堪布來成都,把他找去,跟他談了不少有關索達吉堪布的事跡,並帶他去拜見了堪布。見到索達吉堪布的第一眼,他就對堪布生起了強烈的依止心。堪布對這位十八九歲的小夥子也很有好感,對他講了大圓滿的一些道理,並為他灌了文殊菩薩智慧頂。為了能真正依止堪布,時時在堪布跟前聞聽佛法,他心中生起了要去色達五明佛學院學法的念頭 。
  • 何為外道?何為附佛外道?何為邪教?
    何為外道?何為附佛外道?何為邪教? 答:並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邪道,心離實相,即名為邪,而實相是不可言說的,心無所得,當下不動名如來;邪本空幻,幻不可得,離幻即覺,非幻不動,是名實相,並沒有與邪道相對的佛道,心有所持即邪,心離分別,則邪道亦空,無所住而生其心,心法兩寂,隨緣清淨,當下名如來實相。
  • 印光大師:外道的問題
    凡外道之煉丹運氣等法,當屏棄之。若猶依彼外道之法修習,則成佛教罪人。譬如國民投彼寇盜。煉丹運氣,非無好處,乃養身之法耳。彼等謂此為佛法真傳,反謂佛法不如彼法,是以無知之人,便認外道煉丹運氣為佛法。誤人之罪,實超過養身之好處百千萬倍。故不得不為說破,免彼等以好心而得謗法壞法之果也。現今人民皆在水深火熱中,當以念佛念觀音為預防之策。
  • 堪布如何看待痛苦?
    希阿榮博堪布總是露出孩子般的熱忱笑容。他身邊的人形容他有一種柔和的力量,「僅僅是看著你,坦白、謙卑,你就無法不流淚」。他1963年出生於四川甘孜德格。家境貧寒,抱著「從修行之路第一天開始,就想好遠離家鄉,去到無人之地,隨時準備死在溝壑之中」的心願,自幼出家,在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依止晉美彭措法王修學佛法,得到堪布學位。他的《次第花開》、《寂靜之道》和《生命這齣戲》,樸實智慧,充滿對現代人、現代社會的理解,出版後全部成為熱銷書。
  • 火影:幹掉斑以後,外道魔像去了哪裡?
    火影中幹掉斑以後外道魔像去了哪裡?實際上按照火影的設定來說輝夜神樹以及外道魔像是一體的,所以最後外道魔像又被重新封印了起來,下面具體說明一下。而劇情中輝夜是無論利用常規手段消滅的,只能夠封印,因此在六道仙人和兄弟發動六道地爆天星以後把輝夜(也就是外道魔像封印在了月球上面),隨後在宇智波斑開啟輪迴眼之後封印的效果就消失了,可以把外道魔像召喚到地球。
  • 什麼是附佛外道?怎麼判斷是不是附佛外道?
    「附佛外道」,意思就是說表面上看著像佛教,因為它依附著佛法的一些名相、詞語,講一些相似的話,但是它的本質上不是佛法,而是外道,這就叫附佛外道。所謂「外道」,是外於佛法的種種世間宗教、學說等等。 01怎麼判斷是不是附佛外道? 如果以小乘來講,就是有所謂「三法印」,離開這三法印就不是佛法,就是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