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
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
撰文:薊城君
去看《道士下山》之前已聽聞各種罵聲不絕於耳,看完覺得說這片大爛特爛的,還是太不識民間疾苦了。
都是常逛電影院的人誰也別裝逼,近十年爛片界的豐碑《富春山居sm圖》看過沒?於媽的《宮鎖沉翔》呢?去年春節趁亂搶錢的《大鬧天宮之牛魔王大戰周潤發》看過沒?小明和冰冰的《白髮魔女之裝逼天國》呢?廠花的《鍾馗伏魔之我愛wow》呢?還有竟然可以比《小時代2》更難看的《小時代3》呢?
既然這些是貨真價實的爛片,那說《道士下山》是爛片顯然委屈它了。
我這種80後不稱職文青,帶著少年時期由《霸王別姬》和《孩子王》啟蒙的對電影藝術的熱忱,成長為現在的爛片識別器,到今天還對陳凱歌導演抱有感情,說明他老人家其實還是有誠意來著。
最近這些年,大家一直捉摸著陳導能找補回來一點當年在一顆饅頭上掉下的節操,事實證明叔這些年修煉之後功力確實漸漸恢復了不少,熟練掌握了把片子前三分之一拍得日臻完美的本領。
當年梅蘭芳沒長成梅蘭芳那段拍得有情有景,趙氏孤兒沒當上孤兒之前也張弛有度,於是這一次輕車熟路的,《道士下山》裡道士剛下山那段也是有滋有味的,當然,沒下山之前更好!
當一開頭李雪健老師扮演的老道士,抖著仙風道骨氣若遊絲的老嗓,對打敗了所有師兄弟的小道士王寶強說「贏了的人本事大,下山能有飯吃,所以贏了的人下山」的時候,師兄弟們頓時轉憂為喜,小道士卻笑不出來了,然後師傅打開山門送徒弟下山,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山下是另一個世界,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小道士背上行李翻山越嶺下山而去,一路石上泉鳴,滿山空翠,想到不知山下繁華世界會給他如何的試煉,想想定然是一番愛恨情仇、大徹大悟,一想立刻激動萬分,那瞬間又是對陳導熟悉的感覺湧上來:叔,你這回行了!
下山之後的小道士確實經歷了三段故事的試煉與感悟,在這三個故事裡,對陳導的感覺如同小股冰水滴水石穿慢慢匯成瀑布冷汗飛流直下,從「叔,你這回應該行的吧?」變成「叔,你行嗎?」,最後喟然長嘆一聲:叔,不管你行不行,我是不行了!
第一個故事毫無疑問是最完整最讓人無障礙理解的故事,陳導這次講的是一個關於雞的血案。小道士因為偷荷葉雞認了藥店老闆範偉為師,也認識了穿著風騷雞毛裝出場、開口就要吃雞的師娘林志玲,後來又認識了留著民國朋克雞冠髮型的吳建豪。
雞像是淫蕩的化身,是二叔的愛物,是師娘的欲望,雖然這是一出武大郎和西門慶做了親兄弟、潘金蓮照樣禍害親老公的荒誕劇,但小道士和第一位新師父之間的感情倒讓範偉老師演得有些令人鼻酸。
小道士化身武松憤然為師父報仇痛殺「雞」情男女犯下了殺戒,畫風一轉跑去佛祖那裡磕頭懺悔,王學圻老師哐當一聲橫空出世,說了一番大道理,從此此片就開始不太對勁。
志玲姐姐身材仍然曼妙,叫床聲音黯然銷魂,在暑期檔熒幕上聽到如此真情實感的呻吟是我始料未及的,前幾排一群帶孩子看片的家長忙不迭捂眼的捂眼、捂耳朵的捂耳朵,義正詞嚴地跟孩子扯淡說:阿姨難受才叫的。在中國電影院看個電影真真也是修行,每個人都有立地成佛的本事。
陳導對女人的刻畫總是單薄,這次也是不例外。
作為一個令小道士窺到人間慾念的人物,師娘除了在每個仰拍到令人髮指的鏡頭視角裡都能保持秀足大長腿還毫不走光的令人想入非非的誘惑之外,我們對她一會兒懺悔、一會兒下毒手、一會兒後悔的階躍式行為一無所知,當然我此時並不怨陳導,因為我們和志玲姐姐熟。她的《富春山居圖》和《刺陵》至今仍在爛片炮烙柱上接受酷刑,「萌萌站起來」至今仍魔音穿耳,我們知道試圖演內心戲的志玲姐姐有多可怕,算了,何必強求。
吳建豪這次演一個唱戲的娘娘腔,是的,叔又來老一套了。
自從《霸王別姬》以後,對完全的女性不擅長而對「女性化男人」的一次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把握,令這類角色成為了陳導的摯愛與殺手鐧。
《百花深處》裡有馮遠徵,《無極》裡有謝霆鋒,現在《道士下山》有吳建豪。當年程蝶衣娘得水到渠成,現在吳建豪娘得匪夷所思。
更可憐的是,一個男人居然可以表現得如此娘娘腔卻依然感受不到有任何演技的存在,這應該是演技學上的未解之謎。
導演一次性把兩個不會演戲的人塞進同一個故事,很像是抱著一種決不能讓他們禍害後面戲份的藝術家的堅持,所以那時我期待倍增,下一個故事定然會漸入佳境。
然而,當房祖名提著一個據說有毒的動物來借廚房的那一刻起,從寶強和祖名吃了有毒的肉變成兩個展現中國當前特效化妝技術低劣程度的「鐘樓怪人」之後,那種熟悉的不妙感覺又出現了,我仿佛看見張東健興奮地奔跑,仿佛看見張栢芝像風箏飛在天上,仿佛看見梅蘭芳長大成了黎明,仿佛看見葛大爺在趙氏孤兒裡抱住了黃曉明……
很久很久以後,我悟到,第一個故事是最好的,可惜那時候我不知道珍惜。片子從第一個故事之後忽然轉入俗氣的江湖恩怨,小道士短暫的墮落讓自己捲入了太極門派的紛爭,歸隱的高手郭富城因為師父傳授了一門名為「猿擊術」的功夫而被師兄元華記恨,兩人一戰在所難免,小道士再次拜了郭富城為師,決心改邪歸正。
雖然略帶俗氣,但是還好,哲理還是在的。
還記得《無極》裡陳導那番關於時間流逝、萬世輪迴的「日升日落,花開花落……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嬰兒長出第一顆牙齒……」云云的華麗辭藻嗎?還記得主角不由分說便大徹大悟的大道理嗎?
十年過去,導演依然痴迷於思考時間的哲理,相同的日升日落、花開花落之類的關鍵詞依然再次出現,他僱了一個嗓音酷似《失戀33天》裡白百何的人在旁白裡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講大道理,每十分鐘都要總結一次,告訴我們注意看,這裡面揭示了xxxx和xxxx等中心思想,務必記牢。
從這個角度出發,第二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吃野生動物,因為會中毒。還有就是,一個電影從四十分鐘以後正片才開始是可能的,郭富城死去的那一刻,張震出現的那一刻,正片終於開始了,《道士下山之雙修寶典》至此開演。
張震,他一出場就是在郭富城臨死的想像中。眉目含情、笑意盈盈,長身玉立且胸大肌飽滿得讓人臉紅。郭富城臨死前想要見他一面,小道士背他來到寺廟求助王學圻老師扮演的方丈,王學圻老師又是一番大道理,最後問:你在心裡沒見到他嗎?
城城含笑,但見張震俊美的臉特寫五秒,這時候大多數觀眾心中仍有個渺小的聲音在說:不不不,一定是兩人有什麼心結尚未解開,有誤會或是有芥蒂,所以郭富城放不下。
而我,這一個早已被渾濁人世汙染了的心靈那時就已對這一切放棄了抵抗,我何時敢妄想在大銀幕上看到郭富城和張震談戀愛?
其實我必須懺悔現代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這一代青年是要負責的。真的,我們天天沒事瞎YY男主們之間有愛情,真心是對不起列祖列宗。但這一回天地良心,真不是我們的錯!
一對青年相遇於戰場上,一個是被迫出師門的落魄英雄,一個是菸癮纏身的美戲子,一見面在戰壕裡英雄就救了美,之後張震菸癮發了,被炮火嚇得四處亂跑,郭富城追逐他到一小橋上,然後在橋上告訴他振作起來不要怕,最後狠狠抱住了張震,那一刻滿世界炮火橫飛、天荒地老。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下一個鏡頭兩人擁抱著滾落草地,不知道這一抱是從剛才橋上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是另一個擁抱中間省略了一百萬字,總之兩人最後來到水裡,郭富城對張震說兩人重新做人,從此不離不棄。張震答應了,然後兩人上山隱居,在張震說的「我們一起住的山洞」過了數年,共同研修猿擊術。
是的,就是那門郭富城寧死不肯分給師兄爭得你死我活的武功,它的終極奧義是「陰陽交合」,原話,郭富城說的。可見一個人陰陽交合不了,需要二人雙修,而為何不和師兄元華雙修?廢話,一個長得像郭富城那樣的高手要雙修的話,怎麼可以和包租公?
兩個顏值相配的人雙修數年,一個逐日,白天練;一個逐月,晚上練,終於達到「陰陽交合」境界的那天,郭富城卻對張震說要分手。張震哭喊「猿擊術的世界裡只有兩個人!」,郭富城云:不,這裡面有整個世界,何況,我想看著你結婚生子,在戲臺上再創輝煌,以後想見面,隨時可以再來找我。
可惜、可嘆,世上安有雙全法,雙修還是無法攻克男男生子的難題,於是為了整個世界放棄了對方的城城,在彌留之際卻忘記了整個世界,只記得要見張震一面,沒有恩仇沒有恨,這一切只能解釋為,I miss you……而張震,他真的在戲臺上紅極一時,然而他竟然沒結婚生子!
可歌可泣,可悲可嘆,腐得頂天立地,腐得盪氣迴腸。過去所有需要腦補的男男CP在此時都落於了下乘,我聽到鄰座一對六十多歲一臉浩然正氣、根正苗紅的大爺大媽在看完張震的回憶之後,大媽嫌棄又莫名有興味地說:呦,原來郭富城喜歡這男的!
我感激地回頭與大嬸對視:是愛情!我們在心裡怒吼著,幾十年的代溝就這樣消除了,開國大典的宣誓、改革開發的春風、香港回歸的紫荊旗……共和國幾十年的歷史在我心中激蕩流淌,那一瞬間我感受到日升日落、花開花謝,我感受到腐的輪迴與傳承,陳導從腐中來,如今又到腐中去,普度眾生、共襄盛舉,我們只有道一聲阿彌陀佛,這裡面只有王學圻老師掌握了真諦,他知道張震在哪兒,卻在郭富城死後才指點小道士去找,細思恐極。
此片有愛情有武打,有斷裂的剪輯擾亂了的小蹊蹺。比如光看電影誰也沒法明白那位求子的女子為何要半夜去寺廟,為何要坐進一架佛堂中間的轎子上,而真相是,菩薩並不送子,送子的是和尚。
陳導有非常中國式的精緻審美,師父和師娘相遇的蜂腰小橋,張震大決戰時飛舞的白袍下翻飛的嫣紅襯底,郭富城的掃地招式融合舞蹈般以柔克剛的姿態……
然而每一場重頭戲卻又讓人看到很多影子,《一代宗師》的群打戲影子,《英雄》京劇念白配武打動作的影子,猿擊術發招的那一瞬間,童年的《美少女戰士》的影子也在招手,還有誰必須要擁有月亮的光芒才能賜予力量?答案是,郭富城和月野兔。
當太陽的光芒匯聚在武器上,已經中彈的張震忽然如有神助揮舞月之冕出擊打飛了汽車,泡在水裡的汽車克服一切自然條件地爆炸了,自然科學在張震太過于帥氣的光輝之下也只有靠邊站了,這個愛情故事之後小道士便頓悟了,而我們終於從一開始的明白中變得不懂了。
道士下山才能上山,入世才能出世,見識欲望、醜惡、仇恨才能懂得大愛云云的道理誰都懂,但這是畫外音裡「白百合」告訴我們的,光看故事,我們明白的就是,男男有真愛,複合要趁早。
散場時孩子哭家長罵,清潔工掃著滿地爆米花,大家永遠就是不肯把廢棄飲料瓶帶出場,推開大門,一整個平凡世界就在眼前,門裡門外這才是兩個世界。
不擇手段的是「門」裡舞光弄影的人,不改初衷是我們這些「門」外的觀眾,看電影也是一種修行,大家說著下次再也不信陳凱歌再也不看xxx和xxx了,但還是希望他們下次能拍好、中國電影能再進一步。所以誰是真英雄?觀眾才是,我們總是不改初衷,好了傷疤忘了疼。